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我国2006-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财政分权、信息公开对官员腐败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分权与信息公开两个微观制度环境因素均对抑制官员腐败发挥了积极作用,市场化程度与法律环境两个宏观制度环境因素虽然对官员腐败没有直接影响,但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财政分权与信息公开对官员腐败的抑制效应。研究表明,作用于政府层面的微观制度环境能够直接影响官员腐败行为,而政府之外的宏观制度环境构成了官员腐败行为选择的外部土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掩盖微观制度环境对官员腐败的影响效应。研究还发现,提升地方人口素质、扩大政府规模、完善财政支出结构、适当运用"高薪养廉"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官员腐败。  相似文献   

2.
干部异地交流制度作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部分,有助于增进横向信息交流,促进区域间的信任与合作,进而带动市场一体化水平的提高。实证研究表明:地方官员交流对国内市场一体化进程具有显著影响,且与官员禀赋有着正向关系。要进一步实施官员异地交流制度助推中国的市场一体化,但该制度导致的区域合作因与官员禀赋密切相关而具有不稳定性,因此要深化改革,建立更稳健的促进市场一体化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3.
选取中国30个省份1997—2011年的相关数据,运用动态面板模型回归分析中国式财政分权和公众参与对环境规制水平的影响发现:目前,公众参与通过中国式财政分权间接影响着地方的环境规制水平,其直接影响并不显著;财政分权不利于地方环境规制水平的提高;分权程度的降低有利于公众参与作用的发挥。因此,中央政府在对地方进行分权时,应该适当参与地方环境的管理,在对地方官员进行提拔时,也要考虑公众对地方环境的诉求。另外,政府要增加公众直接参与环境管理的权利,充分发挥公众对地方环境政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一、财政分权与地方"自主" 自78年以来,财政分权一直都是中国经济和政治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权一系列的财政制度安排,使得地方政府,尤其是省级政府,享有对财政收入的剩余控制权,这些制度安排为地方政府促进经济改革,发展当地经济提供了重要的财政激励.同时分权也增加了地方政府的"自主性",不仅使它在与中央进行利益博弈中取得讨价还价的优势地位.更为重要的是,地方政府在博弈过程中获得了独立的利益空间和自己的利益诉求.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地方官员治理.为了提高地方官员的协调性努力水平,必须对地方官员进行适当的治理.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视角来看,在对地方官员的治理上我们需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方面,我们可以努力降低地方官员付出协调性努力的成本,并且从这个角度出发寻找合适的制度安排;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努力提高地方官员付出协调性努力时获得的收益,并且从这个角度出发寻找合适的制度安排.降低成本或提高收益的不同着眼点会使得地方官员治理安排不尽相同.不管是哪一个视角来寻找相应的制度安排,都需要在总体性原则的指导下进行具体的探索,在积极探索中逐渐找到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合适的地方官员治理安排.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1998—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过滤周期变动对财政收支的影响测度地方财政的稳固状况,同时根据中国实际分权状况,估计地方政府收支分权水平,并从收支分权与体制设计两个角度分析中国财政分权对地方财政稳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998—2012年,地方政府总体财政稳固性在下降,财政收支分权水平显著下降,且财政转移支付依赖度显著提高。其中,2002年的所得税改革对促进省级财政稳固具有正效应。因此,中国需要进一步完善分税制改革,提高省级政府的自有收入占比,明确各级政府的财权与事权,调整支出结构,转移完善转移支付机制并逐步减少中央转移支付,合理深化税制改革,促进地方财政稳固。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理论上分析我国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官员的激励及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教育投入行为的影响,并利用2003—201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分权的增加对教育投入有积极影响,而财政事权的分权对教育投入有负面影响。地方政府的外商直接投资(FDI)竞争和投资竞争,对教育投入存在"挤出效应"。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将促进地方政府增加教育投入。因此改变地方政府考核指标,强化财政预算的透明度是保证教育投入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2001—2014年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面板数据分析,从理论与实证的角度验证了在中国特有的财政体制和土地制度下,土地财政是造成地方政府支出投资偏向的重要因素,并通过“自我累加”机制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财政分权”的交互作用三种影响机理对地方政府支出结构产生扭曲效应。通过分区域和分时段研究还发现,这种影响机理还存在一定的分离均衡。本文的研究表明,为了淡化地方财政支出的投资职能,除了要改革财政分权体制和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竞赛制度以外,还要加强土地出让收入的管理与分配制度改革,拓宽地方政府投资项目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  相似文献   

9.
我国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实行财政分权,并于1994年进行了分税制改革,财政权力的重新安排意味着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形成了新的政府间关系。地方政府审计在财政分权制度下的作用体现在:一方面通过规范地方政府行为来稳定财政分权制度;另一方面通过最终解除中央政府的受托责任,增强中央政府的信誉。本文认为,财政分权视角下,地方政府审计应该以规范地方政府经济行为、提高地方政府服务质量为导向,建立多元化的审计主体结构,并完善地方政府审计公告制度。  相似文献   

10.
廖伟 《财会通讯》2009,(7):86-89
我国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实行财政分权,并于1994年进行了分税制改革,财政权力的重新安排意味着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形成了新的政府间关系。地方政府审计在财政分权制度下的作用体现在:一方面通过规范地方政府行为来稳定财政分权制度;另一方面通过最终解除中央政府的受托责任,增强中央政府的信誉。本文认为,财政分权视角下,地方政府审计应该以规范地方政府经济行为、提高地方政府服务质量为导向,建立多元化的审计主体结构,并完善地方政府审计公告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