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我国古村落数量众多,分布广泛,保护意义重大.实施以建立新区为基点的城镇化战略是我国古村落保护的必然选择,是我国古村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经之路,也是积极发展乡村旅游的内在要求.古村落新区的规划建设实现地域结构的转变,旅游业的发展实现产业基础的转变,居民迁入新区实现人口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人口聚集和旅游业的启动必然导致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转变,经过一系列的转变,古村落城镇化的过程得以完成.  相似文献   

2.
我国古村落数量众多,分布广泛,保护意义重大。实施以建立新区为基点的城镇化战略是我国古村落保护的必然选择,是我国古村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经之路,也是积极发展乡村旅游的内在要求。古村落新区的规划建设实现地域结构的转变,旅游业的发展实现产业基础的转变,居民迁入新区实现人口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人口聚集和旅游业的启动必然导致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转变,经过一系列的转变,古村落城镇化的过程得以完成。  相似文献   

3.
古村落是中国古老文化的最生态化的记忆,以"古色古香"、"原汁原味"为主要特色的古村落,成为旅游开发的重点。但古村落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文化生态失衡的问题。运用文化生态旅游理论分析了后沟古村的文化生态及其旅游开发价值,提出了古村旅游发展要以文化生态为切入点,科学规划,保护性开发;保护文化生态原真性以及重视文化生态理念,深入进行物态化、制度化和意态化"三态"文化的活化利用。  相似文献   

4.
程乾  郭静静 《经济地理》2011,(7):1226-1232
古村落旅游在我国蓬勃发展,但对其旅游竞争力研究成果较少。本文以社区参与型古村落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层次熵法等确定主要的旅游评价指标并获得其贡献指数,从游客感知、旅游经济效益、旅游发展经济环境基础和旅游地环境四个不同角度综合地对古村落旅游竞争力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以乌镇和平遥为例,通过问卷调查、专家评分等方法获得主要旅游评价指标数据,从游客角度和专家角度对旅游竞争力作出综合评价,并通过两地竞争力指标得分情况的对比,为其旅游产业进一步保护与开发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古镇古村落旅游规划人文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文生态、创新思维、人文思想为理论依据,着重从商旅文化、农耕文明、耕读文化、国学旅游、生态休闲、旅游度假、民俗活动、节事旅游、观光农业、院落经济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大力发展古镇古村落旅游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皖南古村落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艳 《时代经贸》2006,4(Z2):5-6
古村落因其本身的历史文化性和独特的建筑艺术性,而使其成为旅游开发中的重要角色.西递、宏村作为皖南古村落的典型代表,其旅游发展的经验及其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和教训,是其他古村落发展旅游值得借鉴的.本文主要分析了两村落旅游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古村落旅游是现代旅游产品中的热点,具有遗产保护、科普教育、文化体验等功能。以利益主体理论为基础,结合古村落旅游的特殊性,以西递、宏村两座古村落的旅游开发模式为实证研究,从居民收益、经营运作和利益协调三个角度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保护是古村落旅游开发的前提、利益协调是古村落旅游开发中的难点和关键点、营运作能力决定旅游发展的高度等结论。  相似文献   

8.
基于游客感知的古村落旅游资源评价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游客感知是客观全面评价古村落旅游资源的一个重要方法。以浙江古村落为例,针对古村落旅游资源复杂性和多层次性,基于游客感知设计调查问卷,在专家知识和德尔菲法的基础上,通过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相结合构建评判指标体系模型,可提高古村落旅游资源环境评价的可靠性、准确性和客观性,为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提供基础参考。  相似文献   

9.
黟县古村落海外旅游市场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卢松  陆林  徐茗 《经济地理》2005,25(2):252-256
在大量的实地调研基础上,以西递、宏村、南屏为代表,对黟县古村落海外旅游市场进行了研究。黟县古村落海外客源市场时间分布表现在:海外游客接待量起伏较大,近年来急剧增长;季节性波动显著,呈单峰型分布;海外游客大部分集中于宏村(2002年达85%)。并进一步对黟县古村落海外旅游市场结构、地域结构、国别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划分出其目标市场。在此基础上,提出5项措施和建议:①大力开发海外冬季旅游市场;②丰富旅游产品结构;③突出各自特点,形成区域旅游格局;④加强景区管理,不断提升黟县古村落旅游地形象;⑤大力宣传促销,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因为地处偏僻,古村落得以保留下来;因为经济落后,古村落没有遭到太多破坏。继保护古城、古镇之后,国家层面开始重视古村落的保护。但目前在古村落的保护中,容易出现而大问题,一是为了发展旅游而把古村落向所谓的城市化方向发展;二是为了保护遗产把原住居民搬迁出来,使古村落没有了活性。建议保护古村落要多方权衡,既要重固态建筑保护,更要重活态文化保护,留住文化之根。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国内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古村落因其独特的文化景观、民风民俗等资源优势受到国内旅游的重点关注,但大部分地区的古村落保护实践与经济开发的认知还处于较为浅显的层面,如何在不破坏古村落原真性的前提下对古村落进行活态保护与合理开发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将从原真性视角出发,分析古村落保护开发中现有的问题并结合古村落原真性要素,提出以古村落原真性为核心的古村落存续策略,探究古村落今后的发展道路。希冀为古村落未来的保护规划与经济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实地调查和与专家访谈的基础上设计函调问卷,通过对函调问卷的综合分析,构建模糊评价模型,对古村落西递旅游与社区经济互动持续发展水平做出了评判.结果表明:西递旅游与社区经济处在基本可持续发展阶段,但也存在着一些制约旅游与社区经济互动持续发展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西递旅游与社区经济互动持续发展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产业组织成长理论是组织生态学的重要研究领域。本文通过文献综述的研究方法探讨了产业组织成长的微观生态学和种群生态学的基础,并与传统产业组织理论进行了比较。在微观生态学基础上,组织年龄与组织成长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企业的成长率因各自规模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企业根据自身的生态位来选择不同的成长战略;由于组织惰性的存在,某些企业的成长率接近于零。在种群生态学基础上,种群密度与组织成长率存在倒U型关系;后裔组织成长与族系组织密切相关;竞争会触发组织之间的成长和共同进化。  相似文献   

14.
生态位理论是生态学中关于物种关系的普遍原理,同时也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普遍法则.本文在阐明生物物种生态位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把生态位理论引入"生态海南物种"的生态位理论研究中,并就海南生态经济强省战略中生态位理论及生态位利用原则进行了例证剖析.初步研究结果显示:"生态海南"这一生态经济强省的战略目标适合于海南生存、发展的位置,生态经济强省的具体生态战术则需要生态位理论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旅游空间格局研究以主要旅游城市为依托,运用生态住测评理论,构建了河北省主要旅游城市生态位测评指标体系.结合聚类分析,从双核心城市、节点城市、网络城市的空间角度构建出河北省区域旅游城市的双扇形空间格局,有利于河北省区域旅游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基于景观生态学视角的乡村旅游空间规划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斑-廊-基-网络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区域景观空间要素.借鉴此理论,乡村旅游空间要素也可划分为斑-廊-基-缘四大部分.旅游的本质是旅游者通过对景点斑的体验获得心理慰藉,风景交通廊是架构旅游者和景点斑的通道,并且也承担了部分景观功能,旅游配套设施、基础设施和乡村社会环境构成了乡村旅游的宏观环境基质,区域旅游协作要求乡村旅游空间具有开放性特征,与周边缘关系研究也就成为乡村空间研究的重要内容.旅游流的引入使得静止的乡村旅游空间格局研究具有动态变化性,自然力和竞争力作用使得乡村空间格局变动由无序走向有序.文章以重庆涞滩古镇为例,分析其空间结构特征和发展演变趋势.  相似文献   

17.
杜坤  朱良斌  王章郡 《经济师》2009,(7):274-275
增城市的旅游开发呈现出自然风光主导,人文特色不足的倾向。文章从资源非优区旅游开发的角度入手,以增城市派潭镇为例进行研究,提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古村落旅游开发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新疆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与旅游资源禀赋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借用标准差分析2000~2006年新疆15个地州的旅游经济空间差异水平;利用聚类分析和核心-边缘理论分析新疆旅游经济的空间格局及其变化;并利用旅游资源优势度和旅游经济水平指标,对旅游经济空间结构形成、演化机制进行分析.研究认为:2000~2006年新疆旅游资源优势与旅游经济水平大致呈正相关关系,旅游资源禀赋差异是旅游经济水平空间差异化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同期,旅游资源优势与旅游经济增长速度大致呈负相关关系,增长速度的空间差异性是旅游经济空间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对核心区的旅游增长分析认为,旅游经济核心区增长已经由资源驱动型转向资本驱动型.  相似文献   

19.
着眼于解决古村落群旅游开发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在深入分析古村落群旅游开发现状和回顾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以黄山乡村旅游国家示范区为例,从区域整合和内在机制优化两个视角出发,对其深度开发的关键环节进行了剖析和总结,认为皖南古村落群旅游深度开发应强调其区域性、文化性和国际性,并通过内生式发展与广义BOT模式,最终实现开发主导权利的本地回归.研究为旅游地整体升级转型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与系统的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20.
申秀英  卜华白 《经济地理》2006,26(2):322-325
中国古村落旅游作为旅游市场上的一颗“新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好发展机会,虽说理论界和实业界已是对其作了很多非常有益的探索,但是现实问题依然很多,致使古村落旅游既缺乏产业意义,也缺乏旁侧经济拉动意义。文章基于共生理论的视角,从中国古村落旅游企业“共生进化”的环境条件、运作模式及能量生成三个方面,研究了中国古村落旅游企业之间及其与其它关联企业之间的“共生进化”问题,其目的是为古村落旅游企业如何拉长其产业价值链和增加其旁侧经济效应提供理论上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