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旅游商品开发是旅游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繁荣市场、拉动消费中起着重要作用。陕西吴堡县作为一个新兴的旅游地区,随着横沟温泉度假区的开发将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参观,但其旅游商品开发相对滞后。文章分析了吴堡县旅游商品开发现状和资源优势,提出旅游商品开发产品系列并提出合理对策。  相似文献   

2.
周玲强  祝勤玫 《经济论坛》2010,(11):160-161
温泉旅游开发是目前国内旅游开发的热点,依托我国丰富的温泉旅游资源,目前已经形成了多种温泉旅游开发的模式,温泉旅游在我国逐渐兴起。本文对国内现有的温泉旅游开发模式进行梳理、归类,提出建设差异化温泉旅游产品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李静  张鹏 《时代经贸》2014,(6):37-38
广东温泉资源丰富,发展态势良好,以温泉为主题的节庆活动——广东国际温泉旅游节虽然已经走过几个年头,但至今尚未形成广东的温泉旅游节庆品牌。文章在阐明广东国际温泉旅游节发展现状的基础,提出广东温泉旅游节庆品牌的发展构想,从品牌建设的角度,实现温泉旅游节庆的体验性,创新性和市场化等。  相似文献   

4.
营口市鲅鱼圈区温泉资源丰富、品质较好,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批较成熟的温泉旅游度假区。立足鲅鱼圈区温泉旅游发展的现状,分析其温泉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优势与劣势,并提出相应的开发建议,以使其温泉旅游能够更有效、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5.
旅游业开发利用传统手工艺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保护和传承传统手工艺.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必须探求传统手工艺与旅游业的深度、优化结合,才能实现科学而高效的开发利用.从旅游产业链角度看,就是要争取将传统手工艺纳入到旅游产业链的核心;通过观念上重视、选择上慎重、定位上提升、品质上保障、创意上突破等一系列对策,使传统手工艺生产地转化为旅游目的地,实现多元化、规模化、品牌化和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6.
邱瑛 《经济研究导刊》2014,(5):84-85,113
辽宁省作为全国温泉资源大省之一,温泉文化资源丰富,具有良好的开展温泉文化旅游的现实基础。然而,尽管温泉文化旅游在辽宁省旅游整体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其发展并不成熟,在开发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制约着辽宁省温泉文化旅游的做大做强。只有正确认识、合理配置、科学开发温泉文化资源,促进辽宁省温泉文化旅游发展,推动辽宁旅游产品转型升级,才能保障辽宁省温泉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广东、台湾与日本温泉旅游开发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广东、台湾以及邻国日本都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具有丰富的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温泉的历史悠久。本文对两国三地的温泉旅游开发条件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今后温泉旅游开发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陈郁青 《当代经济》2006,(24):20-21
温泉旅游是福建省永泰旅游的一大特色.该文分析了永泰县温泉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合理利用温泉资源、打响永泰温泉旅游品牌提出了若干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9.
温泉旅游是福建省永泰旅游的一大特色。该文分析了永泰县温泉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合理利用温泉资源、打响永泰温泉旅游品牌提出了若干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10.
旅游房地产在我国起步晚,开发水平落后,存在着较为普遍的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现象。文章尝试建立了旅游房地产绿色开发评价体系,运用AHP法对各项指标进行权重赋值,对旅游房地产绿色开发进行模糊综合评价,使得旅游房地产开发有据可依,从而增强了项目的可持续性和持续发展能力,并以南京汤山温泉度假区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1.
文章采用系统的数据和计量模型方法,探讨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区域旅游业发展差异及其变迁,并对这种差异进行了地区分解,结果表明东部地区内部的省际差异及东中西三大地区之间的区间差异是造成我国旅游业发展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以世界遗产、旅游区(点)以及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基本指标,文章综合评价了我国旅游资源禀赋的区域差异,发现其与区域旅游业发展差异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以此为基础,文章还实证分析了区域旅游资源对旅游业发展差异的影响,结论为旅游资源只是影响我国区域旅游业发展差异的因素之一,区域基础设施、服务设施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也是区域旅游业发展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区域旅游联动开发本质上是区域合作的一种方式,是避免同质旅游地恶性厮杀的必由之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此背景下,在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七城市旅游经济联系强度与旅游业发展水平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七城市区域旅游联动开发的优势条件,提出亚圈层多边联动、区域定位的地域分工两大联动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3.
基于“点—轴”理论的皖江城市带旅游空间布局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皖江示范区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大背景下,适时调整并优化皖江城市旅游目的地空间组织系统,协调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则是发展皖江城市带旅游经济的基本要求。以"点—轴"理论为基础,以中心职能指数和引力模型的定量方法界定皖江示范区旅游城市节点、旅游开发轴线及其基础上的旅游地系统。研究表明:一级旅游城市节点为合肥市、芜湖市、池州市和安庆市,原巢湖市等10城镇为二级旅游节点;合肥—芜湖—宣城、马鞍山—池州—安庆、合肥—桐城—潜山交通段为一级旅游发展轴线,潜山—岳西—六安等9交通段为二级发展轴线。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规划出示范区四大旅游地系统:滨湖—滨江旅游地系统、区北丘陵旅游地系统、宣州文化旅游地系统、大别山旅游地系统。  相似文献   

14.
旅游价值链是以旅游经营商或旅游景区景点为核心企业的管理模式,其选择与优化以"顾客让渡价值"最大化为导向。与欧美相比,我国旅游价值链建设滞后,应调整旅游产业结构,打破区域的行政性界限,强化旅游价值链核心企业的地位,建立价值链节点企业之间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并对旅游价值链进行技术投资等。  相似文献   

15.
西藏林芝素有“西藏江南”之称,拥有极为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林芝地区依托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随着林芝旅游产业的逐渐发展,尤其是青藏铁路的通车运营,林芝旅游环境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使得林芝旅游业在旅游产品、基础设施、旅游人才和旅游企业等方面存在着突出问题。因此,林芝旅游产业必须整合资源、突出特色发展休闲旅游业以及组建旅游企业集团等创新发展的对策以应对旅游业在新形势下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李茜 《经济研究导刊》2012,(12):157-160
"竞合模式"是区域旅游平衡发展的有效途径,关中—天水经济区旅游业具备实施这种模式的条件,在西安旅游品牌知名度和产业模式的引领下,通过塑造整体旅游品牌、积极创意营销、建设无障碍旅游区、旅游人才培养等战略途径,在各地公平竞争的前提下,充分实现区域旅游一体化,建设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17.
张家界旅游产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耦合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兆峰  余含 《经济地理》2012,32(7):165-171
张家界旅游通过聚集机制——旅游资源禀赋及特色、政策驱动、产业结构升级、城市旅游基础设施和扩散机制——城市生产要素外溢和相对落后产业外迁,推动小城镇建设发展;同时,小城镇建设通过产品创新力、设施支持力、消费驱动力和形象引导力来促进张家界城市旅游效率的提升,从而促进张家界旅游业的发展。研究发现张家界旅游和小城镇建设是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关系,并提出张家界市耦合发展对策:要深化制度创新,以制度创新促进城镇建设发展;增加要素投入规模,以完善的城镇综合服务促进旅游业发展;积极推进旅游信息化建设,通过旅游业推动城镇建设发展;加强政府主导,促进张家界市城镇化和旅游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温泉旅游度假区是我国一个新兴旅游项目,近年来发展很快。通过大量的实证调查,对影响蓝田汤峪温泉度假区开发的主要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这些因素是温泉资源自身因素,周边自然和人文景观,客源市场和交通条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温泉旅游文化特色,空间集聚和竞争以及人才状况。它们共同作用于汤峪温泉旅游的发展。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对蓝田汤峪温泉旅游的进一步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我国旅游业在过去20年里迅猛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显著的经济效益,但也带来了环境污染、资源破坏、生物多样性消失等问题.本文应用生态文明观,对如何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影响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的发展,冰雪旅游成为旅游的热点,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而正确认识冰雪旅游资源价值是科学开发冰雪旅游资源、促进冰雪旅游产业发展的前提。本文针对冰雪旅游资源价值进行研究,首先分析了冰雪旅游资源的价值来源,认为冰雪旅游资源价值来源于冰雪旅游资源本身、旅游资源开发者和冰雪旅游者;然后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应用因子分析研究了冰雪旅游资源价值的构成要素,认为冰雪旅游资源价值主要包括经济要素、文化要素和生态要素。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冰雪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指出冰雪旅游资源价值包括现实价值和潜在价值,其中现实价值主要是经济价值,潜在价值包括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最后据此构建了冰雪旅游资源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