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开展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是科学编制国土空间发展战略的基础。通过构建包含水土资源承载力、经济承载力和生态承载力3个维度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定量刻画郑州市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的特征与轨迹。[方法]运用均方差法,选取2010—2016年郑州市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分析其土地综合承载力特征。[结果](1)总体上,郑州市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不断增强,水土资源承载力呈现先升—降—升的动态演变特征; 经济承载力持续增长,这源于郑州市土地经济效益的大幅提升; 生态承载力呈现波动性增强的演变特征。(2)郑州市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经历了较低—中等—较高发展历程,但土地综合承载力处于低层次的较高阶段,仍有较大提升空间。(3)为提高郑州市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应加快“多规合一”规划的编制,科学划定城市增长边界和“三生”空间,转变城市发展理念,优化发展发展路径,提升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水平。[结论]郑州市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应加快建立土地综合承载力扩容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2.
基于熵权可拓物元模型的土地整理项目社会效益评价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研究目的:利用熵权可拓物元模型评价土地整理典型项目社会效益状况、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研究方法:应用熵权可拓物元模型进行土地整理社会效益评价.研究结果:不同项目社会效益的实现各有其特点,而且社会效益各影响因素贡献不同.研究结论:将熵权可拓物元模型应用于土地整理社会效益评价,克服了传统以定性分析为主的土地整理社会效益评价的不足,并可直观地反映土地整理社会效益实现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文章通过对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进行合理划分,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方面出发确定15个指标诊断安徽省土地利用多功能性状况,以加强安徽省土地利用多功能性分析的准确性,为促进区域土地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构建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可拓物元模型和障碍度模型对2006—2016年安徽省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进行诊断研究。结果 2006—2016年安徽省土地利用多功能性在不断改善,经历“差—一般—良好”的等级演变过程,但2016年呈现出的“良好”等级状态并不稳定;历年来制约安徽省土地利用多功能性的障碍因子主要是城市污水处理率、就业率、人均GDP、城市化水平、产业结构、单位耕地农药负荷、单位耕地化肥负荷和人均水资源量,目前最主要的是教育投资强度不足,应进一步加强教育方面投入。结论 熵权可拓物元模型可以在对各指标综合质量信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反映其稳定程度,障碍度模型进一步对主要障碍因子障碍度进行诊断,能够揭示土地利用多功能性存在的具体问题,对其评价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4.
根据农地整理后期管护的内涵和影响因素,从公共参与度、管护资金投入度、管护制度完善度和管护效果4个方面构建农地整理后期管护绩效评价指标体评价模型并进行实证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获取评价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熵权法和物元可拓模型进行绩效评价。研究表明:通过土地流转实现土地规模经营的姑塘村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综合绩效水平达到良好等级,但该项目良好等级关联度不强;王岗村农地整理后依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项目后期管护水平不高,综合绩效只能达到中等水平。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绩效的主要制约因素包括管护资金来源稳定程度、村组织管护的宣传强度、管护监督检查机制完善度、管护资金筹集制度完善度、奖惩制度完善度、水利设施管护完好度。总之,物元可拓模型有利于保障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绩效评价的全面性、科学性,为制定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政策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分析兰州市市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系统的熵变情况,剖析该系统的综合发展度与协调发展度,确定兰州市市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及变化情况。研究方法:采用耗散结构理论和模糊物元模型评价兰州市土地集约利用状况。研究结果:(1)兰州市市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系统有序性偏低,受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熵的影响很大;(2)系统综合发展度在不断提高,并且各要素层之间的协调度水平比较高;(3)对兰州市市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影响较大的指标是绿地比例、征用耕地比例、单位建设用地产值;(4)兰州市市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系统的欧式贴近度在不断增加,表明集约利用水平在不断提高。研究结论:运用耗散结构理论与模糊物元分析方法可以清晰地反映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系统变化、发展的规律及影响变化、发展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湖南省城市辖区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土地综合承载力是反映区域内人地关系的重要指标,它的研究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农业发展战略、资源优化配置及人口政策的制定均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在分析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指标体系,利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对湖南省13个城市辖区土地综合承载力进行评价.并对13个城市的土地综合承载力进行聚类分析,根据聚类分析结果以及土地综合承载力的评价结果,把湖南省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分为3个承载级,高承载级:长沙;中等承载级:株洲、湘潭、岳阳、娄底;低承载级:衡阳、永州、常德、郴州、怀化、张家界、邵阳、益阳.并对出现这种分级的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土地综合承载力是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作用的中介和协调程度的表征,其空间异化研究能够有效地为多样化与区域适应性的土地利用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通过构建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指标,从城市个体空间异化视角,采用熵值法确定权重,对兰州市土地资源承载力空间特征及其机理进行了剖析研究。研究认为,地均固定资产投资(0.102)、经济密度(0.088)指标所占比重较大,经济技术是兰州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稳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兰州市土地综合承载力指数总体变化呈现出“东南高、西北低”的空间分异特征;高承载力区主要受到经济技术条件的支撑,而榆中、皋兰等县低承载力区域,其主要受制于自然、经济环境多方面的限制。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针对中国综合指数评价研究中存在信息屏蔽和主观性的问题,本文尝试采用物元分析法对中国城市土地生态水平进行评价.研究方法:物元分析法和实证研究法.研究结果:(1)和2002年相比,2005年杭州城市土地生态水平有所改善,整体上呈现出由N03级("一般"水平)向N02级("良好"水平)跃升的趋势;(2)城市废水排放量增大是杭州城市土地生态水平提升的关键制约因素.研究结论:物元模型能够揭示单个评价指标的分异信息,适合用于城市土地生态水平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经济承载力正逐渐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根本因素。用经济总量定义城市经济承载力,基于Eviews6.0软件,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自相关检验以及异方差检验来确定大连市1990~2012年土地指标的可靠性;利用多元回归和二元二次方回归分析拟合方程,运用土地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测算出大连市国内生产总值的上限值为23986.1956亿元,并对此模型方法的优劣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对土地整治项目绩效水平进行评价,并揭示其内在影响机理。研究方法:基于项目过程思维,从项目投入、管理、建设和效益4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熵权可拓物元模型,对湖北省平原类型区13个土地整治项目绩效水平进行评价,并从单指标层面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改进后的可拓物元模型有效避免了经典关联函数的不足,较大提高了模型的计算效率和结果的精确度;湖北省13个土地整治项目绩效水平高低不一,项目之间差异较大,其中1个项目绩效水平达到优秀,3个项目绩效水平良好,4个项目绩效水平一般,5个项目绩效水平较差;影响湖北省土地整治项目绩效水平的主要原因是防护林网密度较低、土地利用提高率较低、粮食产能及农地年产值增量不高、土地垦殖率较低及植被覆盖降低等。研究结论:集合单指标影响因素分析及多项目比较的评价方法可为"十三五"时期新一轮中国土地整治的政策创新和绩效改善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区域土地综合承载力空间差异评价研究——以四川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土地综合承载力的内涵来构建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四川省土地综合承载力的空间差异进行研究;四川省各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的空间差异显著,川中、川东地区高于川西地区,此评价结果与四川省采取的非均衡发展战略部署相符合;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对四川省各城市进行障碍度诊断,发现绝大部分城市面临生态承载的障碍;为了促使四川省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和区域间的协调发展,建议将土地高承载区的产业向中、低承载区转移,对于不同的土地承载力障碍区应采用不同的土地利用策略。  相似文献   

12.
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投影寻踪模型(GA-PPE),利用投影寻踪模型解决承载力评价指标权重拟定的主观性过强问题,从经济、社会、生态三系统构建城市建设用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2009—2017年的相关指标统计数据,对辽宁省14个城市的近九年的城市建设用地综合承载力的差异进行评价与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沈阳、大连作为辽宁省两座副省级城市,其城市建设用地综合承载力在九年内均位于全省前二位;(2)在辽宁沿海经济带及沈阳经济区的区域发展带动下,营口、盘锦、辽阳和鞍山等城市的建设用地综合承载力在省内位居前列,并且不断提高;(3)辽西北城市的建设用地综合承载力普遍较低,位于全省末位;(4)沿海经济带中的丹东、葫芦岛及沈阳经济区中的抚顺、本溪等城市的建设用地综合承载力与区域内其他城市有较大差距,区域承载力水平参差不齐。  相似文献   

13.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矿产资源开采导致大量土地损毁,生态环境质量退化,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任务艰巨,迫切需要科学的理论进行指导。本研究以可拓学中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为指导,探讨了基于可拓模型的矿区生态修复的物元表达及修复路径,然后利用可拓优度评价法,进行土地恢复效果评价,进而采用可拓菱形思维,探寻矿山生态修复策略。研究成果表明,可拓学为西部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框架,有助于区域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4.
基于可拓学的土地整理潜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耕地整理潜力分析,是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用可拓学的理论,建立耕地整理潜力物元模型和关联函数,运用简单关联函数计算各影响因素的权重,依据关联函数计算各因素的分值,结合权重得出评价单元综合分值来划分耕地整理潜力等级,并以重庆市某镇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为例,详细介绍该方法在土地整理潜力评价中的应用,证明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土地资源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是一切社会经济活动的基础,对土地资源承载力进行科学评价与预测,是规划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本文通过DPSR模型、熵权TOPSIS方法、障碍度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对郑州市土地承载力水平进行评价,对土地资源承载力的障碍因素进行诊断,并对郑州市承载力系统内部耦合协调性进行研...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土地承载力成为影响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结合河南省实际情况,构建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熵权法计算指标权重,分析2006~2017年河南省18个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时间和空间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近12年来,河南省各子系统承载力不断提高,相互协调,促...  相似文献   

17.
农地整理可持续评价多目标物元模型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农地整理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土地资源持续性和经济社会生态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而建立农地整理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对于保证耕地动态平衡以及农地整理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根据农地整理可持续评价体系和目标的特点,建设性地改进可拓学物元评价方法为多目标物元评价方法,并通过实例验证此方法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8.
城市土地利用协调度评定——以大连市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运用协调度模型,定量测算城市土地利用系统偏离最优状态的程度和城市土地利用的潜力.研究方法:模型构建法、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大连市的土地利用系统基本有序,发展比较协调,但尚有潜力可挖;经济子系统和社会子系统的发展水平欠佳,在未来土地利用过程中应作为改善的着力点.研究结论:城市土地利用协调度及潜力度模型对城市土地利用评价具有较高可信度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9.
南通市相对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南通市为例,采用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思路和计算方法,计算分析了南通市1978~2004年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和综合承载力的发展演化过程;研究表明:①以全国为参考区域时,南通市经济资源承载力始终处于富余状态,土地资源承载力则始终处于超载状态,而综合承载力存在由超载变富余的趋势;②以江苏省为参考区域时,南通市经济资源承载力、土地资源承载力以及综合承载力均处于超载状态;③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参考区域,南通市土地资源承载力、综合承载力富余,而经济资源承载力处于超载状态;指出转变资源的管理方式,促进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的和谐发展是南通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耕地后备资源适宜性评价属于多目标不确定性识别的范畴,传统方法不适应具有模糊性对象的评价问题,因此评价方法的优化势在必行.探讨将物元可拓模型应用于耕地后备资源的适宜性评价中, 针对这类识别问题的特性研究了物元可拓耕地后备资源适宜性评价流程、适用于物元方法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评价单元的划分、数据的分类处理方法.并以武汉市江夏区进行了实证分析.进一步阐述了模型的构建过程,最后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分析,探索了该区耕地后备资源的地域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