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受北京光华管理研修中心委托,2000年9月到12月我在美国彼得·德鲁克管理研究生学院学习。其间,有幸师从现代管理之父——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亲耳聆听了德鲁克先生主讲的《对管理者的新要求》和《基于信息的组织》两门课。在美期间,我多次到德鲁克档案馆了解德鲁克史料。2000年9月29日,发现了1999年1月18日德鲁克先生关于《我认为我最重要的贡献是什么?》一文。这篇定论性文章的原件打印在德鲁克的私人信笺上,并有先生的亲笔签名。  相似文献   

2.
美国女童子军前CEO佛朗西斯·赫赛尔本追忆德鲁克,分享自己对领导力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非常高兴和大家一起来分享德鲁克的管理的理念。去年9月份~12月份,我到美国彼得·德鲁克管理研究生学院,师从当代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先生。 管理没有任何的秘密武器,没有任何的捷径可走。前两天,一位美国教授给我们讲课,最后的结束语是引用现在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将军说的话——成功没有秘密而言,这是良好的准备,艰苦的工作和在失败中学习的结果。 德鲁克论企业是一个比较大的话题,我把整个报告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是介绍一下德鲁克先生过去的职业生涯,第二部分介绍一下他在管理学方面的一些建树。  相似文献   

4.
2005年11月11日早晨7点20分,彼得·德鲁克在美国加州克莱蒙特家中溘然长逝,享年95岁。他服务了34 年的彼得·德鲁克管理研究生学院说,德鲁克在这个周五的早上“安静地走了”。德鲁克讨厌被人贴上“大师”的标签,但对成千上万的管理者来说,这确是一个事实。德鲁克一生勤奋,著有36本书,直到今年夏天他还完成了《德鲁克文选》。德鲁克之于管理,有太多的第一和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真知灼见。60年前他就提出了组织的概念,直到现在,分权、事业部、时间管理及如何决策等概念依然具有指导意义。他早在30多年前就预言信息系统将像打字机和电话一样被广泛使用、有一天知识工作者将在家中工作……2002年,德鲁克获得了美国公民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总统自由勋章”,得到这样的评价:(他是)世界管理理论的开拓者,并率先提出私有化、目标管理和分权的概念。《哈佛商业评论》曾说:“只要一提到彼得·德鲁克的名字,企业的丛林中就会有无数双耳朵竖起来倾听!”现在,德鲁克走了,接下来轮到谁来替我们思考管理?  相似文献   

5.
《德鲁克管理思想解读》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鲁克对于中国管理学界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一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几乎成为所有的中国CEO启蒙教材。与读者对德鲁克趋之若鹜形成巨大反差的是我国对德鲁克研究却长期沉寂。目前为止,我国学术界还没有一本权威的德鲁克学术研究著作。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德鲁克研究的巨大难度是主要原因。在一般读者眼中德鲁克文风轻松、幽默、娓娓道来,在看似平淡的叙述中传递着管理的最高智慧。但对于管理学研究者来说,德鲁克却像一座高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很多学者面对德鲁克时的内心写照。从理论上解读德鲁克的难度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理论高度。站在乐山大佛的脚下是永远不会领略大佛风采的。解读德鲁克思想这样一座理论高峰必须搭建同样高度的理论脚手架,也就是说,研究者必须找到与德鲁克思  相似文献   

6.
贾品荣 《董事会》2007,(6):30-31
在全球CEO中,几乎有50%的总裁从未完全发挥过他们的优秀潜能,从而欺骗了他们自己和他们的组织,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出轨”大多数CEO都是带着极高的智慧、扎实的商学教育和努力工作的动力来到一个组织的。但是,根据美国创造性领导中心最近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在全球CEO中,50%的CEO从未完全发挥过他们的优秀潜能,从而辜负了他们自己和他们的组织。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出轨”。  相似文献   

7.
近来,《IT经理世界》的编辑一直和我探讨,如何将“解读德鲁克”这一专栏办得更好。说实话,写一篇介绍德鲁克的文章不是一件难事。因为,不论从他的浩瀚的著述(31部著作)、丰富多彩的人生阅历(亲身经历两次世界大战)、世人对他无数的赞誉,还是从他众多的真知灼见中,似乎都可以找到切入点。但是,如何系统全面地将德鲁克的管理思想介绍给读者则并非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在撰写本专栏的文章时,我经常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我只写一篇介绍德鲁克管理思想的文章,这篇文章的主题应该是什么?”“如果我写两篇介绍德鲁克管理思想的文章,第二篇文章的主题应该是什么?”我把自  相似文献   

8.
书讯     
《董事会》2012,(10):108-109
《失落的管理艺术》作者:(美)约瑟夫·马洽列洛凯伦·E.林克莱特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时间:2012年7月本书围绕德鲁克的创见——管理是一支道德力量而不是服务于非道德的市场的工具——为处于道德困境中的现代组织提供转型蓝图和升华指南,精确地界定了德鲁克没有来得及界定的作为人文学科的管理概念,在有效管理和人文精神之间建立起清晰的关联。  相似文献   

9.
2005年11月11日,95岁的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在位于美国加州克莱蒙特的家中安详辞世。彼得·德鲁克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这位与那些用数学公式写作的学院派管理学家似乎“格格不入”的学者,用他那极富创造力的思想以及深入浅出的语言,笔耕不缀,一生中共创作了39本著作。1946年他出版的第一本管理学著作《公司的概念》,即使在今天读来,仍然富有借鉴意义,该书第一次提出了“组织”的概念,并提出了“分权”、“事业部”等,这在21世纪的今天仍然是企业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2003年7月,美国总统布什给彼得·德鲁克颁发了美国最高荣誉勋章“…  相似文献   

10.
管理大师彼德·德鲁克曾说过:“一旦你选择了一名CEO,除非他得了心肌梗塞,否则你就要等着他。”意思是说,不管多烂的CEO,企业很少主动开除他们。雅虎最近成了“很少”中的一个,9月7日,时任雅虎CEO的卡罗尔·巴茨向雅虎全体员工发送电子邮件,称自己在电话中被解雇。  相似文献   

11.
您的企业需要减肥吗?您的企业需要从金字塔式走向扁平化吗?当施工企业从少年郎长成了小巨人,资产规模已上百亿元、年营业额逾百亿元,原先那种传统的金字塔管理组织结构可能已不再适应。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施工企业的组织机构是管理的制度基础。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一针见血地指出:组织不良最常见的病症,也是最严重的病症,便是管理层次太多,组  相似文献   

12.
《中国机电工业》2005,(6):68-68
只要一提到彼得·德鲁克的名字,在企业的丛林中就会有无数双耳朵竖起来听。———《哈佛商业评论》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中,德鲁克集中论述了一个管理者如何做到卓有成效。这本书是德鲁克最著名的管理学著作之一,倾注了德鲁克极大的心血。谁是管理者?是不是只有管理别人的人才称得上是管理者?德鲁克认为:一个重视贡献,为成果负责的人,不管他职位多卑微,他仍属于“高层管理者”。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这本书中,德鲁克一再给我们看见,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卓有成效也是必须学会的。如此,组织就能使一群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一…  相似文献   

13.
“彼得·德鲁克是世界管理理论的开拓者,并率先提出私有 化、目标管理和分权化的概念。” ——乔治·布什 彼得·德鲁克是2005年11月11日早 晨去世的。再过8天,就是他96岁 的生日。 “就在我14岁生日的前一个星期,我 惊觉自己已成为一个旁观者。那天是1923 年的11月11日——再过8天就是我的生 日了。”德鲁克在《旁观者的诞生》一文中 这样写道。82年后的这一天,这位特立独 行的人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相似文献   

14.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自二战时就开始研究"有效的管理者",在他长达65年的咨询生涯中,结识了许多企业和非营利性组织中最优秀的CEO,可谓阅人无数。他发现,高效经理人未必符合领导者的典型形象,他们具有形形色色的个性,或外向或内敛,或随和或霸道,或慷慨或吝啬,什么类型都有。可是所有这些高效经理人都遵循了以下8个习惯做法。  相似文献   

15.
什么是“德鲁克的1358”?即关于管理的一个定义;关于管理的三大任务;管理者的五项工作和企业需要设定目标的八大领域。这些都是德鲁克管理思想的精髓。我们在上一期介绍了管理的一个定义,接下来谈谈管理的三大任务,即实现组织的特定目的和使命;使工作富有成效,员工具有成就感;处理对社会的影响与承担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6.
他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写作,预见并策划他们的人生,他属于 我们的未来。 多年以来,甚至当这位伟人辞世的 时候,我仍难找到恰当的标题来 涵盖他以及他的思想。只有他的名字, 逻辑地涵盖着我认为舍此而无法涵盖的 全部内容。也因此,我们沿用着同名术 语——德鲁克主义。 我不写其他人写过的故事。关于 他的生平吗?我们已经有了中译本 《旁观者》——德鲁克的自传,或许还 有《彼得·德鲁克的世界》——被认为 最优秀的德鲁克传记,最后,从2002 年12月至2003年1月间,CNBC连续 播放了十集关于“德鲁克生平事迹”的 纪录片。关于他的言论吗?这些著作 和言论在中文世界里早已家喻户晓, 北京大学的管理学院设有“德鲁克研 究会”,《IT经理世界》则长期开设“解  相似文献   

17.
德鲁克在撰写《公司概念》时,因为需要借阅有关管理方面的书籍而找到了哈里·霍普夫。在谈及哈里·霍普夫时,德鲁克如是说: 我老是听人讲起哈里·霍普夫,他是一位保险顾问,建立了一座图书馆。该图书馆成了纽约克顿维尔的通用电气管理学院的核心。于是,我前去拜访霍普夫先生。  相似文献   

18.
正将组织目标和个人的知识能力相融合,这是新型知识型组织的需求。德鲁克在《后资本主义社会》一书中对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做了大胆且相对精准的预言。其中,他认为管理的主要职能就是对知识进行组织,并使其具有生产力。而组织的任务是破坏稳定,"组织必须有条理地放弃它所做的一切作为其结构的一部分"。德鲁克受到了熊彼特"破坏是创造"理论的影响,知识社会同工业社会的最大区别在于社会进步的驱动因素是"创新",而非工厂、制造这样的生产因素,也就是说人类社会开始从  相似文献   

19.
现代企业离不开管理,管理无处不在。什么是管理呢?管理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行为。德鲁克认为管理有3个职责:管理企业、对管理人员的管理、对工人和工作的管理。管理企业,就是以企业的业绩为目标进行管理,商业模式、竞争战略都不过是由它生发的分支。德鲁克认为“组织”是管理人员的组织及其职能的组织(现在依然如此),对管理人员的管理才造就了一个企业。  相似文献   

20.
正大多数CEO将评估自己管理团队当成首要任务,但评估董事会及其规程其实比任何事情都更重要。与老板多接触,了解他们对你的期望,还有什么比这更急的事情吗?履新CEO可不是一般的工作:初到公司的100天是学习、调整、安排日程的关键时期。此间,新CEO的工作日程表上包括很多事情,比如制定详细的管理策略、掌控庞大的组织等。但很多新官上任的CEO都会忘了一件事:只有一个组织才最终决定他们的成功失败——董事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