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外部技术获取是技术进步的推动力之一,对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在将外部技术获取分为技术引进和技术溢出两种方式的基础上,利用2005~2010年我国29个制造业行业的面板数据,从创新投入产出视角研究了外部技术获取对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并考察了技术创新投入的中介作用.实证结果表明:国内技术购买对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投入具有促进作用,而国外技术引进和FDI技术溢出具有不利的影响;国外技术引进和国内技术购买对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产出具有正向的影响,而FDI技术溢出具有负向的影响;技术创新投入在国内技术购买影响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产出的过程中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而在FDI技术溢出影响我国制造业专利申请量的过程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
国家产业技术政策是国家为促进产业技术发展,建构产学研一体化的技术创新体系而实施的国家层面的指导性文件和纲领。国家产业技术政策与技术创新之间具有密切联系,建构产学研技术创新体系是实现国家产业技术政策的重要保障。其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建设则是实现产学研一体化技术创新体系和落实国家产业技术政策的重要战略性举措。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知识产权保护对技术创新影响的行业差异,本文运用中国37个行业2006~2011年的面板数据,基于技术差距和相对规模,探究了知识产权制度变革对产业创新影响的行业异质性。研究发现:人均专利数量是衡量技术创新的理想指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有利于促进技术进步;技术创新渠道正在发生变化,即更注重国内自主创新和内部技术转移;技术差距越小越有利于技术进步,相对规模越大越有利于技术创新。本文建议:在研究技术创新时,可以选择从业人员人均专利数量作为创新指标;加强知识产权执法水平,提升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技术创新过程中更应该注重自主创新和内部技术转移,不断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同时还应该扩大行业相对规模。  相似文献   

4.
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新的形势下,特别是在当前国有企业调整结构、转轨建制、深化改革过程中,企业只有建立一套完整的技术创新机制,不断推动技术创新,才能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笔者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要建立五种机制: 一是建立技术管理机制。技术创新能否顺利进行,取得成效,领导是关键,管理是基础。企业要结合内部实际,强化以工程技术人员为主的技术开发管理体制,成立技术开发中心或技术智囊班子,专门从事产品研制开发、技术攻关、技术革新改造等技术创新工作,健全技术创新制…  相似文献   

5.
中国工业的技术创新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深化,技术创新的关键性作用日益突出。由于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产业转移是推动我国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所以迄今为止,我国大多数产业的技术来源主要都是西方国家的产业技术扩散。但是,中国不能长期处于低端产业、低附加值的国际分工地位。要形成持续的竞争力和保持持续增长的空间,就必须在技术创新上有新的作为,即把产业发展的基点放在技术创新,特别是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以至拥有核心技术的基础之上。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是我国产业发展的一大优势,但对技术进步而言则是一个影响比较复杂的因素。中国产业技术的选择不能不反映劳动力丰富这一重要的资源禀赋条件,又不能使巨大的劳动力就业压力成为抑制中国产业技术进步的消极因素,影响中国产业顺应世界产业技术发展的基本线路,实现向高层次、高技术价值链的推进和升级。这是中国产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一个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问题。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推动我国产业技术进步的主体是政府。改革开放以来,企业在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过程中的作用逐步增强。这不仅表现为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R&D支出持续增长,而且表现为企业逐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中国工业以至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前途将越来越依赖于技术创新,以技术创新推动工业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我国建筑企业技术创新的特征,分析了制约我国建筑企业技术创新的因素。指出通过构建建筑企业技术联盟可以提升建筑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这是降低建筑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本和增强我国建筑企业的技术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7.
一、技术创新工程1技术创新工程及其意义。技术创新是一个经济学概念。它的基本含义是指与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研究开发、生产及其商业化应用有关的经济技术活动,是企业技术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创新理论最早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J·Schump...  相似文献   

8.
刘巍 《中国纺织》2006,(8):132-134
从我国纺织集群技术创新现状不难发现:我国纺织集群技术开发的总体水平在不断提高资金投入也有所增加.只是技术力量相对分散。从单个企业看尽管其技术开发的整体能力尚比较薄弱各个企业单独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能力非常有限.实现重大技术突破的可能性希望渺茫.但并不排除其拥有某种独特的核心技术优势,且和其他企业的技术优势存在着较强的互补性.因而迫切需要在企业间通过开展技术联盟活动,将分散的技术力量进行整合或将联盟企业的技术优势结合起来.从而节省开发费用降低开发风险开拓区域市场,进入技术创新前沿实现学习效应聚合效应速度效应,有益于加速集群整体的技术创新的频率和提高技术创新的成功度.增强市场竞争力缓解经济全球化的冲击.  相似文献   

9.
基于技术环境论的西部民族地区企业技术创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环境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技术创新的成败.西部民族地区企业技术创新目前面临的障碍主要是其技术环境的恶劣.西部民族地区企业技术创新首要的和最重要的是改善企业的恶劣技术环境.  相似文献   

10.
一、技术创新的含义及特征技术创新是进技术步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从经济学角度来说,技术创新是指发明的首次商业性应用。就这个含义而言,技术创新的直接目的是技术产品商业化或将某种新的制造、销售方法用于产业部门或流通部门以获得较高的附加价值。从技术开发角度来看,技术创新是指从一个新概念的建立到形成显性生产力並成功地进入市场的全过程。这个过程包括、技术引进、消化、吸收、改进、中试、新产品试制、规模生产等一系列环节。  相似文献   

11.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企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自从熊彼特提出技术创新概念以来,众多的学者围绕着技术创新展开了广泛的理论研究,但国内一些企业在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同时,经常将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技术革新等相关概念混淆。本文在界定各相关概念的定义的基础上,着重阐明了它们与技术创新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不连续性技术创新与企业网络合作能力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关的实证研究表明,具有突出业绩的企业的技术战略多为技术转型过程中的不连续性技术创新与转型后的渐进性技术创新组合战略,不连续性技术创新是公司持续成长的重要源泉之一.以往对不连续性技术创新的研究多集中在对技术本身特征分析,本文认为,不连续性技术创新导致产业链上多个环节同时出现不连续性现象,使得企业外部网络发生重大迁移,包括网络中新的结点加入、原有结点脱离及原有结点之间连通度的变化.企业是否具备网络合作能力,直接决定它的不连续性技术创新决策以及对创新风险的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13.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随着党中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各级领导对技术创新工作越来越重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领导也对加快推进技术创新、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提出了要求。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是所厂合一的航天伺服技术专业单位,承担着为型号总体和分系统提供专业技术支撑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跨国公司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和地位,阐述了跨国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对产业技术进步及世界经济发展作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企业技术创新实践的首要前提是对之加强理性认识,认识上的谬误或不足必然导致实践的背离。本文综合分析技术创新的含义和作用以及创新技术的选择等问题,以期系统地关注企业技术创新及其过程。  相似文献   

16.
文章借鉴经典C-D 生产函数模型, 构建包括 R&D 人员全时当量、R&D 经费内部支出和 FDI、 ODI、 进口贸易、 出口贸易4 种国际技术溢出渠道等变量的双对数回归模型, 利用 2007~2016 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将以上变量对技术创新的影响进行了对比研究。 研究发现,R&D 经费内部支出对技术创新的提升作用相对较弱;R&D 人员全时当量和 FDI 的技术溢出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影响以促进作用为主;ODI 的逆向技术溢出只在中部地区对技术创新起到了较弱的促进作用; 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的技术溢出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多以抑制作用为主。 基于上述结论, 本文提出了包括科学规划经费支出、资方向、 积极实施 “走出去” 战略进行ODI 及主动开发并完善内市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关于建立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的思考李维嘉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航天总公司党组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时指出:“特别应当强调的是,企业改革、改组的成果,最终要通过推进企业技术进步,把面向市场的新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机制体现出来。”企业如何形成技术创新机制,笔...  相似文献   

18.
他是安徽皖维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有机分厂五车间聚乙烯醇工艺二等技师,他是PVA行业技术能手中的佼佼者,他是PVA行业技术创新中的排头兵,他是企业节能的带头人,他是企业培养青年工人的践行者,他是爱工作、爱生活的陶有善。  相似文献   

19.
在部门分割、系统林立、多头管理的环保领域,何春银像唐·吉珂德一样挥舞着理想主义长矛,打通森严壁垒,推动管理和技术创新,他主导建设的技术平台实现了对全江苏生态环境的实时、统一和有效监控。  相似文献   

20.
主要分析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技术联盟内的知识转移及技术创新能力积累的相关问题。认为知识转移是技术联盟的核心环节和中心任务。联盟意图以及知识接收方的吸收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联盟内部知识转移成效,进而决定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的积累。并就联盟机制的完善给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