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管理盛行的美国,“忠诚”已成为管理界的一个争论焦点。部分专家甚至宣称“忠诚”早已寿终正寝,然而实践证明他们错了,现在的企业管理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需要“忠诚”的加盟。■契约关系不能保证天长地久,价值观认同却可以形成“志同道合”的局面,忠诚会让员工“流连忘返”,进而实现从“形变”到“神变”。  相似文献   

2.
■设计充满“活力”的管理制度■在公司内部营造创新环境■形成开放认同的企业文化“活力管理”正在我们的管理工作中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那么,究竟如何让企业充满活力、让员工充满活力呢?笔者认为,要长久保持企业和员工的活力,可以采取以下“三部曲”:  相似文献   

3.
关于忠诚     
对于忠诚这一品德的高度重视,可能是自古以来中国社会的一大特色。任何组织、社团吸收新人和评价旧人都把这一品质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而建立在个人忠诚基础上的组织,很难形成统一规则;反过来,越没有规则的组织就越需要个人忠诚来维持,这种恶性循环形成复杂多变、神秘莫测的气氛,一切都好象是阴谋。这种混乱的“忠诚文化”延续至今,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一个极大隐患。 为了保证一个政府官员对国家和顶  相似文献   

4.
国外企业文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琼 《华北电业》2002,(4):19-19
企业文化是西方管理理论在经历了“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与“复杂人”假设之后,对企业组织的管理理念、管理过程与组织长期业绩的关系的又一次重新审视。20世纪80年代初,威廉.大内的《Z理论》、特雷斯·迪尔和艾兰·肯尼迪的《企业文化》和阿索斯和沃特曼的《寻求优势》三部专著的出版,掀起了企业文化研究的热潮。80年代,企业文化的研究以探讨基本理论为主,如企业文化的概念、要素、类型以及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各方面的关系等。进入90年代以来,企业文化研究出现了四个走向:一是企业文化基本理论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员工是企业的第一资源,要确保企业又好又快地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有效提升员工的岗位忠诚度。在员工忠诚度培育过程中,必须遵循“双向忠诚”的理念,通过个体归属感的培育、员工发展通道的畅通和企业忠诚文化的构建,实现由“低度忠诚”到“高度忠诚”的转变,达成“个体忠诚”与“群体忠诚”同步提升。  相似文献   

6.
■是什么导致员工的不忠诚?归根结底还是我们的制度出了问题,我们有缺陷的管理体制久而久之造成了员工的不忠诚。■用价值去浇铸忠诚,再享受忠诚带来的更大的价值回报,这是实施忠诚管理,最终实现企业利润、增长、持久增值的真谛。  相似文献   

7.
一个企业在确立自身的经营哲学时,必须考虑到企业化背景对企业的影响力。东西方民族化传统不同,在企业经营中,从方法到理念上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英美国家的企业受其化传统影响,崇尚个人奋斗和竞争。在管理中比较强调“理性”管理,强调规章制度,强调管理组织结构、契约形式等。而东亚化圈的企业更强调“人性”的管理,强调人际关系、群体意识、忠诚合作的作用,强调集体的价值等。一个以理性为本,一个以人为本、以情感为本,两种化传统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也形成两种不同的企业经营哲学。  相似文献   

8.
■《辞源》对文化的解释是“文治和教化”,“文”有慢慢积累的意思,可见,企业文化是无法一蹴而就的。■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仅能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提升企业绩效,更会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相似文献   

9.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活力的内在源泉,是企业制度创新与经营战略创新的基础,是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企业管理从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发展到文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10.
企业的执行文化,就是把“执行”作为所有行为最高准则和终级目标的文化。良好的执行文化是成功企业应具备的素质,执行文化与企业文化同属于文化管理范畴,研究探索执行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关系,在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中,培育以“执行”为员工共有价值观的执行文化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长期的任务,也应当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QC活动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建立优秀企业文化就是要培育共同的价值观。职工对企业的向往、依赖决定着员工的工作热情的高低。广泛开展QC小组活动,有利于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创建现代企业文化,要由物的管理转向以人为本的管理,要由“要我干”转变成“我要干”。QC小组活动所营造的那种对企业的忠诚、人际之间平等融洽的关系、鼓励创造的导向思维,都是建设现代企业文化所必须的。成熟的企业文化要能充分体现企业共同的价值观,QC小组活动为员工创造了自我满足、自我实现、自我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培育了自强、奋进的精神,充分体现员工的主人翁地位和作用,形成了人人关心企业,全员参与管理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2.
■56%的被调查者认为,企业本身是造成员工不忠诚的主要原因!■昨天还把手言欢,今日却挥戈相向,究竟是何原因造成员工的“不忠”?  相似文献   

13.
“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不同的特点造成了中西方企业管理模式的差异。“游牧文化”重实力,重经验,兼收并蓄,相互制约,通过“移民混血”带来管理的进化与繁荣;“农耕文化”源于守成思想,重家长,重关系,独裁排他,缺乏制约,“子弟兵”、“关系户”的潜规则史不绝书,其结果导致人才的近亲繁殖,管理的退化低效。中国石油企业在“走出去”的积极探索中,借鉴、学习西方企业的先进经验,应不断提高认识,从文化出发改革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4.
■绩效管理应该成为以人为本理念下检视人与企业融合的最佳工具。■企业以人为本真正的含义是“企业以人的绩效”为本。  相似文献   

15.
■人们常用“大象不能跳舞”来形容目前很多国有企业面临的改革困境。■那种金字塔式的组织管理模式,已阻碍了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发展空间。■扁平化管理在企业中因受到重视而大行其道,这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吗?  相似文献   

16.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人们注意更多的,是引进西方企业管理的“人本”思想。这种思想的作用,主要是促使人主动地实现个人的价值。这并没有什么不好。但是,作为国企,特别是具有丰富革命传统的石油大军的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必须重视革命文化的教育,革命文化与现代中国国有企业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关系,仍将继续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 革命文化,就是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的“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其主要内容,是在中国革命的四个时期(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第三次国内…  相似文献   

17.
施工企业质量文化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一般指人们的思维方式、道德观念、行为习惯等。质量文化,是企业和社会在长期生产经营中形成的涉及质量空间的意识、规范、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水平、行动准则、法律观念以及风俗习惯和传统习惯等“软件”的总和。质量文化的物质表现在工程质量,体现在企业质量管理活动中。施工企业的质量文化建设,就是要把工程质量问题提升到文化的层次,使保证工程质量、提高工程质量成为施工企业管理人员、作业人员自觉的理念、行为的准则。质量文化建设是与企业的质量管理活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质量管理孕育质量文化,为企业质量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提供肥沃的现实土壤。 一、健全质量管理组织与制度,为质量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加入WTO,面对国内市场国际化、全球市场一体化的竞争压力和挑战,企业首要的任务是创新理念,必须把竞争取胜的目光集中到营销管理与策略重塑上。研究知名企业和企业家“营销理念”的创新与实践,主要集中在关系营销、文化理念营销、营销买忠诚等六大理念变革方面,这对于我们企业“入世”营销对策创新是颇有启迪的。一、“关系营销”比产品营销更重要企业“关系营销”是指获得、建立和维系企业在市场经营中诸方关系的行为,是巩固和发展企业与消费者、供应商、合作伙伴、金融与政府部门关系的活动。在发达国家企业中,“关系营销”已受…  相似文献   

19.
■在国有施工企业跨越式发展进程中,政工人员出现了人才定位虚化、价值考量矮化、队伍结构老化、技能素质弱化等“病症”。■一些国有施工企业管理者把眼前的物质利益当作价值衡量的最高标准,认为政工人员“搞花架子”,既占用资源,又创造不了什么价值,因而重视不够,或者表面重视,内心轻视乃至鄙视。■政工人员既要克服“夹缝里求生存”的自卑心理,也要树立企业与政工“命运共同体”的生存观,更要目光远大,胸怀广阔,做到经得住考验,受得了磨难,容得下委屈,把政工工作当作一项事业,持之以恒,无怨无悔。■国有施工企业是我们党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阵地,政工人员是守住这块阵地的忠诚卫士。阵地不能不设防,国有施工企业不能无政工。政工队伍建设只有改进和加强的必要,绝不能将其置于可有可无的从属地位。■只有当党和国家的宏观需要切实转变为企业内在的、自觉的、主动的需求之时,社会对企业政工人才需求不旺的状况才会得到根本改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国有施工企业只有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树立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崭新理念,广大政工人员才能在搏击市场的汹涌大潮中,勇立潮头,展现作为,创造政工事业和个人价值和谐双赢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石家庄供电公司认真实施企业文化战略,积极倡导“以人为本、忠诚企业、奉献社会”的公司文化,以开展“爱心活动”、实施“平安工程”为契机,以电网安全、员工安全、企业稳定、社会和谐为目标,着力培育具有特色的道德文化、安全文化、服务文化和廉洁文化,用文化搭建企业、员工、社会和谐发展的大舞台,用文化创新推动管理创新,带动公司各项工作的全面升级。进一步推进电网的安全科学发展,获得了“全国企业文化建设2006年度优秀单位”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