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4.
5.
为严惩涉税犯罪,新《刑法》专门在第二编第三章增设了第六节“危害税收征管罪”,其中对偷税罪、抗税罪与逃避追缴欠税罪做了明确具体的规定.为司法机关和税务机关惩治上述有关涉税犯罪行为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11.
12.
论逆向避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邱建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2,(1):53-54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程度不断提高 ,国际避税问题也日趋严重。如何防范国际避税已为各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所重视 ,并成为国际税法中的一项核心问题。在本文中 ,笔者将探讨逆向避税———一种广泛存在于中国国内涉外企业中的国际避税行为。本文首先界定逆向避税的概念 ;其次分析逆向避税的动机和手段 ,并指出逆向避税造成的严重危害 ;最后结合我国税法实际构思相应对策税制及其它措施。 相似文献
13.
郑良泽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5,(4)
目前我国企业欠税数额巨大,对国家来说是一种损失,我们应认真探讨企业欠税的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杜绝.造成企业欠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企业方面的原因,也有银行和税务部门以及地方政府方面的原因.因此,治理企业欠税应该多管齐下. 相似文献
14.
形成税务执法风险的原因 (一)我国税法体系不健全。首先,综合性、基础性的税法尚未完全建立起来。从完善税收法制的角度来看,税法体系应该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税收基本法、税收征管法、税务机关组织法、发票管理法、有关各个税种的单行税法。我国目前还没有“税收基本法”、“税务机关组织法”等。其次,许多税收单行法没有充分表达其应有之义,各个税法本身应具备的功能尚未完整地表现出来。另外,税法中的一些制度、措施还不够规范,与国际上的通行做法有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15.
16.
伴随着跨国企业的大量涌入以及我国企业走出去步伐的加快,全球经济一体化酿就的形形色色的国际避税手法尤其是避税地避税已成为当前国际反避税的焦点。 相似文献
17.
采用多种指标,检验家族和非家族企业的税收规避程度。研究发现,较之非家族企业,家族企业表现出更加明显的避税倾向,这反映出家族企业更重视税收节约收益;而且,家族企业所表现出的较高的避税程度和动机主要发生在税收稽查治理强度较弱的地区。我国家族企业避税收益要高于税收稽查的惩罚成本和由此产生的声誉损失,特别是在税收治理较弱的地区尤为如此。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2008-2016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战略差异度对企业避税的影响。研究发现,战略差异度对企业避税具有显著影响,战略差异度越大的上市公司,避税越激进。进一步研究发现,当企业处于非管制行业、所处地区税收征管强度较小时,战略差异度对避税的影响更加显著;并且,风险承担在企业战略差异度和避税之间关系中发挥着中介作用。本文丰富了企业战略差异度的经济后果以及避税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有助于公司的利益相关者更好地理解公司战略对其决策行为的影响;同时,本文也为税收征管部门对采用非常规战略的公司加强税收监管提供了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9.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国际逃税与避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和各国税收立法的相对滞后,电子商务逃、避税问题日益突出。各国根据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国际逃、避税的新特点,在原有防范措施的基础上,采取了一些新的措施,如加强税务机关自身信息化建设、提高网络技术、推行电子商务税收登记制度、从支付体系入手解决电子商务税收的征管问题,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等。 相似文献
20.
会计信息可比性通过公司间信息溢出效应为外界理解和判断公司的经济业务提供增量信息,使避税活动难以实施,抑制避税代理成本从而抑制公司避税。本文从会计信息质量治理效应出发,运用2005-2015年我国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研究会计信息可比性对公司避税的影响,结果发现公司会计信息可比性越高,避税程度越低。可比性对避税的抑制在信息透明度较低的公司以及在面临产品市场竞争更激烈的公司中更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可比性与税收征管之间存在替代效应,可比性对避税的抑制作用在税收征管强度较低的地区更显著。本文扩展和深化了会计信息质量的治理效应,为我国政府强化会计信息披露监管以营造公平税收环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