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蒋泰维 《经贸实践》2009,(10):10-10
在全省工业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工作会议上,省经信委等12个省级部门和单位主要负责人,就扶持、引导、激励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做强、做大、做久分别发言,本刊对相关内容进行了摘编。  相似文献   

2.
工业强市、企业创立与发展,市场是关键。企业的成败取决于市场,企业的发展取决于市场,只有练好市场基本功,善于开拓市场,勤于营销,企业才可以做强做大,工业强势和经济社会永续发展才可能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3.
陈志强 《发展研究》2007,(11):68-69
福建工业在促进福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福建经济在全国的位置,而作为福建工业的构成要素和工业经济的主体,每一个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又在不同程度上决定了福建工业的规模、效益和后劲.从这个意义上说,能否做大做强工业企业不仅是一个微观经济问题,更是一个宏观经济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发展研究》2007,(2):1-1
工业总量小了,就撑不起海西.量是基础,没有量,质就没有依托和承载.做大工业总量战役,要从存量增长、内涵式增长、外延式增长、源头培育四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5.
张明龙 《当代经济》2004,(10):44-45
1978年,台州国内生产总值仅10.13亿元,人均225元.工业总产值6.5亿元,财政收入1.19亿元,经济总量在浙江全省11个地市中排名第9位。到2003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95.03亿元,人均18041元,财政总收入108.68亿元,分别是1978年的98.2倍、80.2倍和91.33倍,经济总量跃居全省第5位。台州跨越式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努力做大做强龙头企业。  相似文献   

6.
赵旭辉 《技术经济》2006,25(11):51-53
随着玻璃工业的发展,我国的玻璃窑用耐火材料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目前我国的耐火材料产业存在着企业多、规模小、力量分散等状况,制约了行业的发展,已成为阻碍玻璃工业做出更大贡献的主要原因。本文提出应把耐火材料产业做大做强,才能适应玻璃工业发展和开拓国际市场新形势的需要。建设成实力雄厚的科工贸一体化的耐火材料龙头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建立设计、生产、使用的崤密协作关系,采用新工艺新技术使耐火材料有更快的发展,是把耐火材料产业做大做强的整体构思。  相似文献   

7.
《经贸实践》2008,(6):12-13
正如市委书记吴蔚荣指出的那样:“工业经济一直是我们工作的战略重点,义乌的工业不是要不要发展的问题,而是如何转型升级、如何做大做强的问题”。作为主管部门首先要认清当前工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努力探索顺应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要求,推动工业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的新途径、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建德市重点企业在全市工业经济中举足轻重.更是建德市高科技产业发展中的主力军。然而.在重点企业获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一个不可忽略的现象是:2005年,建德市重点企业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只有20家,其中:10亿元以上的企业只有1家.大部分企业长期徘徊在年产值3000万元到8000万元水平,为什么重点企业做不大?如何做大做强重点企业?在此,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一些思路和建议.供大家参考。[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当前工业发展遇到的问题和矛盾,从根本上说,是创新动力不足、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所以,重视创新、重视科技、重视人才是做强工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王土忠 《经贸实践》2012,(10):52-53
近几年,新昌县始终坚挣‘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坚守实业、做强主业,大力培育发展实体经济,克服国内外各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及时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实现了工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平稳运行。在省经信委年初公布的浙江省县(市、区)工业经济活力指数排名中,新昌位列全省第五,其中盈利能力全省排名第五、竞争力第十三、创新力第一。  相似文献   

11.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加快当前工业经济发展必须切实注意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增强经济发展的竞争力结构调整是经济发展的第三次机遇。当前,在工业经济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和矛盾的情况下,一个最重要的解决办法就是以市场为导向,对经济结构实施全方位、大力度调整。作为我们县级经济来讲,结构调整应该重点抓好两个方面:一是抓适销对路产品的开发。紧紧围绕市场、依托市场,通过各种手段,大力培育适销对路产品。一方面,对传统优势产品进行更新、包装,努力提高档次、品位。另一方面,依靠科技力量,…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说:“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对于我省工业界来说,这个梦想就是建设工业强省。工业是我省经济的主导力量,只有工业强,才有实业强,才有经济强。只有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才能保障民生的不断改善。加快建成社会主义小康社会,需要工业强省建设的有效推进。  相似文献   

13.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发展,我省工业规模快速扩张。从1978年到2010年,我省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0%,比全省GDP年均增速高3.0个百分点,比全国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高4.5个百分点。工业规模已由改革开放初期的处全国中游位置跃居到全国第四位。但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工业发展的主要矛盾是大而不强。我省工业发展中长期积累的素质性、结构性、体制性的矛盾,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倒逼下显得更加突出。“十二五”时期浙江工业强省建设试图从根本上着手解决我省工业发展中存在的“大而不强”的矛盾,而工业提质增效正是工业强省建设的核心所在。  相似文献   

14.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省工业规模已由改革开放初期的全国第15位跃居全国第4位,并连续保持10多年。工业经济由小变大,有力地推动了浙江经济社会发展。从1979年到2011年,全省生产总值增长份额的近一半来自工业;全省财政总收入累计的40%以上,来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上缴的税金,如果算上规模以下企业,比重要超过一半。2011年,我省全部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45.4%,对GDP的增长贡献率为50.9%:工业从业人员近1600万人,占全省从业人员的比重约为42%;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全省出口总额的95.9%;工业企业的专利成果占全省专利成果的70%以上。工业在我省从资源小省向经济大省、农业大省向工业大省、基本温饱向全面小康跨越的发展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工业的历史性地位和作用必须予以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5.
姚建忆 《经贸实践》2012,(10):49-49
今年以来,湖州市委读书会、市委七届二次全会,对“做大做强产业,增强经济实力”,特别是工业强市建设,做出了全面部署,将“工业强市”上升到战略高度。在“八大专项行动计划”中,湖州市明确提出到2016年,主要工业指标翻一番,打造三个超千亿产业,建设十大特色产业工业园,培育十家以上销售收入超百亿龙头企业等。为此,湖州市通过多次调研、广泛征求意见,提出18条工业强市建设措施。新政策力度之大、内容之实、举措之新,为历年来前所未有。新政策在以下几个方面有了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6.
既面临着经济大环境不景气、工业发展基础薄弱等因素的制约,又承担着省际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工业大平台的纵深推进,2013年的安吉工业经济显得颇有压力。  相似文献   

17.
生态、工业,这似乎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所以当三年前“中国生态环境第一县”浙江省庆元县提出“突出工业、突破工业、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方针时,当地一片哗然。三年间,一场“工业革命”在这个浙江欠发达县如火如荼地展开,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生态与工业如何水乳交融的科学发展新境界。  相似文献   

18.
温岭是全国首家股份合作制企业的诞生地。改革开放以来,温岭市工业经济发展较快,在自主创新和打造规模企业中,取得了初步成效。2005年,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843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97.3亿元,超亿元企业66家。已形成汽摩及配件、泵与电机、鞋帽服装、家用炊具、塑料制品、船舶修造六大支柱行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先后荣获“中国小型泵业名城”、“中国空压机之都”、“中国水泵出口基地”、“中国空压机出口基地”、“中国小型电机出口基地”等称号。2005年全市科技综合实力评估居全省第8位,拥有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36家,其中国家级4家;省级高新技术研发中心、企业技术中心30家,也是我省唯一的县市级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但是,面对国家宏观调控的进一步加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我市工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在2.2万家企业中.规模企业仅1022家,这种“低小散”的现象需要克服;在台州市30家突出贡献工业企业中我市仅有2家,16家超10亿元企业中我市仅3家,这种与工业强市不相称的现状需要改善;在自主创新上,企业创新意识淡漠,  相似文献   

19.
随着湖南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业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及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越来越严重。文章通过近年湖南省能源消耗、工业环境污染及产业结构数据变化情况,分析得到湖南省产业结构与能源、环境的关系,并从中找出解决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之间矛盾的办法。  相似文献   

20.
始终把纺织业作为工业的支柱,大力发展服装、家纺等终端行业,积极鼓励优势企业联合兼并、做强做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