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洋 《董事会》2005,(4):76-77
我们的研究表明,中国汽车零部件配套市场预计,到2010年需求量将达到5106亿元。在整车市场竞争激烈、汽车价格不断下降的压力下,整车制造企业对零部件供应商的要求也更加严格。  相似文献   

2.
《中国汽摩配》2007,(10):95-97
就像零部件在中国本土的发展本应该超前于整车但实际上却滞后于整车一样.中国零部件在海外市场上同样充当了整车的附庸。 位于北京顺义的北京现代汽车工厂周围.聚集了50家左右的韩资零部件企业.他们都是现代在韩国本土的配套体系跟着整车同时进来的.  相似文献   

3.
今在当下国内,由于汽车价格的不断下降,迫使汽车整车厂商不断压低零部件的采购价格,处于产业链下游的汽车零部件厂商在降低成本方面的压力不断加大,而多品种小批量下的汽车零部件订单模式促使零部件厂商不得不变更生产组织模式,以减少生产成本及库存成本。于是,很多汽车零部件厂商开始研究和尝试一种新的生产技术——单元式生产,以此来缓解多品种小批量模式下的产品准时交付问题。  相似文献   

4.
汽车保有量的迅速上升催生了一大批零部件生产企业,与各大车企在幕前的激烈竞争一样,属于汽车行业后市场的零部件市场竞争同样火热。与整车企业所面临的市场不同,零部件市场主要包括3个层面:一是主机配套市场;二是主机厂质保区间内的配套市场;三是售后市场。  相似文献   

5.
1问水平商用汽车新闻:中国目前还没有类似博世、电装这样的大零部件企业,由此有一种说法是,我国零部件行业发展水平制约了整车行业的发展,您怎么看?宋健:这其实是整车企业对零部件企业剥削的结果。在国外都是由整车企业和零部件企业联合开发零部件,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汽车社会保有量已超过1400万辆,年产200多万辆,新产品已有500多种,汽车配件市场预计总需求为600亿元。面对庞大的整车及零部件需求,部分汽车厂家和零部件企业反而处在产品大量积压滞销,甚至濒临破产的境地。造成供需严重失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其必然性和客观性。1.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生产、经营状况汽车工业衍生出的零部件制造业在传统的生产模式里,往往都是由整车厂负责全部的生产过程,产品结构也由整车厂“包办”,导致零部件品种单一,无法形成批量。由于整车厂过于偏重车的开发,把零部件仅作为整车的附…  相似文献   

7.
《中国汽摩配》2007,(10):37-38
11月29日拉开大幕的首届中国国际汽车零部件博览会.中国国际展览中心9个展馆、1012家参展商,会有哪些精彩看点?参观者该如何侧重? 博览会参展企业有三大部分:以全国各省团为主的零部件“企业群”、整车集团和跨国零部件公司、自主品牌整车企业。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汽车零部件工业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了一批初具规模,面向市场,为多种车型配套的零部件骨干企业,其技术水平有些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部分关键零部件产品基本能满足引进车型的国产化配套要求,并开始进入国际配套市场。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中国加入WTO后,整车制造产业将受到世界汽车跨国公司的强烈冲击,汽车零部件工业受到的冲击将比整车更严重。虽然我国的汽车零部件工业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将它置于全球开放的市场中去,我们就能够明显地发现与国外零部件产业的差距还相当大,这些差…  相似文献   

9.
魏嘉 《汽车观察》2011,(3):22-24
2010年,1800万辆,中国车市成为世界第一,面对巨大的中国市场,整车企业都纷纷扩充实力,面对这样一个良好的契机,零部件企业势必会迎来一个春天,为此《汽车观察》记者对话盖世汽车网总裁陈文凯先生就零部件企业如何在春天到来时做好充分的准备来迎接阳光的问题展开新思考。  相似文献   

10.
不久前结束的北京国际商用车展,参展的零部件企业数量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据记者统计,在今年的参展零部件企业中,跨国零部件展商占了20%,而跨国品牌在关键零部件展商中更占了50%。这些数据都表明,跨国商用车零部件企业已经渡过在中国的发展期,成为本土零部件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动参与整车研发成为现代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的发展趋势,从提升产品服务各个方面的竞争力入手,成为众跨国零部件企业在提高自身竞争力方面打出的一副“好牌”。纵观目前国内的一些跨国零部件企业,它们在产品后市场方面的做法是各不相同的。本期小记想探讨的正是不同类型的跨国零部件企业在华的售后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1.
《汽车与社会》2011,(12):107-107
随着汽车产业技术水平的飞速发展,中国客车业的整体水平得到了迅速提升,客车的安全性、舒适性大大改善,而同时国家对于客运车辆的技术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一系列国家强制性标准的横空出世,对客车零部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重新划分了零部件市场的格局,如何提升中国客车零部件企业的技术水平,使之准确把握不断变化的市场形势,从而更好地为整车企业服务?  相似文献   

12.
近来,世界零部件巨头的日子并不好过,欧美市场的萎缩已经使他们申请破产,而大规模扩张像中国这样的市场成了救命稻草,然而,我们国家出台的《构成整车特征的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办法》令他们坐立不安。美国企业的苦恼,大多来自沉重的福利包袱以及某些管理方面的劣势。而日韩企业在成本上的优势,加上独特的管理方式,以及严密的配套体系,令美国一些老牌的零部件供应商充分感受到巨大的市场压力。那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如何吸取经验,成功走出困境?欧美节节衰败德尔福、伟世通、李尔都是响当当的零部件巨头,可是在2005年销售额增长最多的10家零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整车企业和零部件企业的合作越来越深入,并逐步向更密切的协作关系发展。但在售后服务领域,双方还是处于“依附式”的主从关系,因此建设零部件服务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4.
容易被忽略的机会往往是最好的机会。眼下,影响供应商采购的内外部因素越来越多。采购部门面临着各种业务要求,包括提升运营效率和降低成本,导致采购经理们所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尤其是当整车企业的危机蔓延到零部件行业,很多弱势零部件企业因整车企业压款而境况日下。  相似文献   

15.
《中国汽摩配》2006,(11):37-38
近20年来,我国汽车企业与世界各大汽车公司合作建立了一批汽车合资企业。围绕着为汽车合资企业整车产品配套,各地又陆续建立了一批零部件配套供应系统。近几年来,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飞速发展,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对外开放的扩大,各大国际汽车零部件公司都加大了对中国市场的投资  相似文献   

16.
中国整车市场在全球汽车市场中的地位快速提升,从区域产业集群的角度来看,中国整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必将带动中国零部件产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在政府国产化要求和企业降低成本要求的双重作用下,零部件的市场机遇就在眼前。据专家预测,2010年中国汽车零配件出口总额将达到88.4亿美元,平均年递增25%左右。在福特和通用已经公开的目标中,至2010年,二者零配件采购总额分别为70亿美元和100亿美元;不远的将来,特别是日本、韩国市场会更多的转向中国市场采购。零配件市场蕴藏着巨大的机会。全球零部件洗牌中国迎来机遇近几年,在零部件体系中,三菱、…  相似文献   

17.
中国车灯配套市场属于非完全竞争市场,这是由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现状决定的。在合资的整车企业中,汽车相关零部件的采购决定权多数由外方决定,想要进入这些合资企业的配套产业链相当困难,而且需要经过合资方的外方母公司的技术和质量认证。引进国内的汽车车型,多数是在国际市场上比较成熟的车型,这些车型在国外已经有比较固定的配套厂商,车型引进国内生产之后,相关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多由国外原有配套企业设在国内的零部件合资或者独资企业提供。特别是与日本、韩国合资的整车企业,对原有的配套关系保护非常严密,国内企业很难进入其配套关系中。国内车灯合资或独资企业,拥有比较先进的技术和装备,主要为国内整车合资企业进行配套生产。国  相似文献   

18.
《中国汽摩配》2006,(3):25-27
近20年来,我国汽车企业与世界各大汽车公司合作建立了一批汽车合资企业。围绕着为汽车合资企业整车产品配套,各地又陆续建立了一批零部件配套供应系统。近几年来,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飞速发展,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对外开放的扩大,各大国际汽车零部件公司都加大了对中国市场的投资  相似文献   

19.
《中国汽摩配》2007,(10):39-39
日前.首届“中国国际汽车零部件博览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隆重举行.这是中国商务部举办的首届国家级国际汽车零部件博览会。本届展会荟萃了中国及境外主要汽车零部件及后市场企业。苏州金龙作为为数不多的中国整车公司应邀参会.并在会上展出了在国际客车市场热销的公交、大型和中型座位车等三款精品海格客车.这也是海格客车获得中国名牌后首次亮相国际性展会。  相似文献   

20.
《中国汽摩配》2006,(4):25-25,27
中国巨大的汽车市场的诱惑之大,对整车企业如此,对零部件企业亦是如此。因此除了整车企业以外,跨国零部件巨头也纷纷进入中国攻城掠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外资在我国投资的零部件企业已近500家,国际著名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几乎都在中国建立了合资或独资企业。德尔福总部设在美国密执安州的德尔福公司1999年5月从通用汽车分离,主要产品为动力和驱动系统,安全、热工和电气系统,电子和移动通讯系统。德尔福于1994年进入中国,在北京、上海、长春设有代表处。目前拥有独资企业5家,合资企业多家,其中包括有与长江仪表厂合资的德科电子仪表、与上海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