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循环经济是通过在产业生产环节中建立仿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的循环来达到资源和生态消费节约的目的。但生产领域中的价值体系、技术范式和制度约束等方面仍未形成循环经济的支撑体系,循环经济的生态理念与循环实践存在着两难抉择。在产业园区,由于具备物质和能量循环和成本降低的条件,通过制度安排将生态消费纳入企业成本,并在园区的规划和运作中加强产业生态化的导向,会因资源和生态的节约使园区产业逐步实行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2.
从煤炭矿区及煤炭矿区循环经济内涵、煤炭行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煤炭行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三方面总结了目前国内煤炭行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根据不同方面的总结和对该研究方向的理解得出了一般性结论,指出了当前煤炭行业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在政策机制和学术研究方向两方面进一步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李强 《西部金融》2011,(6):52-53
本文通过阐述煤炭资源型县域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分析了华亭矿区煤炭产业发展现状、金融投入和推进循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实际情况,从金融支持资源型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提出完善循环经济发展中金融服务需求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依据循环经济"3R"原则和设置指标体系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系统评价与引导功能相结合的原则要求,提出由资源产出、资源消耗、资源循环利用、废弃物排放等四大部分,共计19个指标构成的煤炭矿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评价指标含义与计算方法作了具体说明。  相似文献   

5.
煤炭是目前我国工业社会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的能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回避的话题。本文试图提出"矿区特色的绿色循环经济体"这一理论,以"有机组合"为突破口,注重企业与地方利益的融合,强调科技创新、循环经济的发展,对煤炭行业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煤炭行业发展循环经济主要分为小循环,中循环和大循环,大循环就是变末端控制为源头控制,变分散治理为集中控制,减少煤炭消费过程中的资源浪费和污染,实现消费过程中物质与能量的循环。中循环是以煤炭企业为核心,在发展生态企业的基础上,积极引进,建设与现有企业配套互补的企业,项目,河南融鑫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融鑫化工)的生产项目,  相似文献   

7.
一、产业集群概述 世界性的资源枯竭危机已成为必然,而且人类将很快面临这一危机.据专家估计,人类常用的19种矿产资源中,12种的耗竭期在30年之内,5种在10年之内.我国面临的资源危机形势更为严峻,全国400多处主要矿区都进入晚期,而对资源的需求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日趋强烈.循环经济是被世界各国广泛认可的解决资源和环境危机的有效经济发展模式,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是循环经济物质代谢形成闭环循环的唯一逆向物流产业,大力发展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是成功推进循环经济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支撑.  相似文献   

8.
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煤炭资源的合理开采以及矿区的生态环境是我国煤炭企业目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提出,煤炭企业应在循环经济思想指导下,建立基于信息的生产系统、安全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在实现各系统内部循环的同时,通过信息的交流达成系统之间的整体循环,以实现煤炭生产、安全管理和矿区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循环经济是指在人类自身、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这个整体大系统内,在企业生产、资源投入、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中,把依赖资源消耗的传统的线性增长经济模式,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文章认为,循环经济立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是"3R"原则,生态安全原则,风险防御原则,责任分担原则。  相似文献   

10.
循环经济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新的战略.如何将其贯彻落实到现实中去.是问题的关键。2005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重点课题——循环经济:模式分析与对策研究.在总结国内外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深入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循环经济理论,着重研究不同产业、不同地区如何走循环经济之路,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本刊特从产业发展篇中摘选了煤炭、石油化工、包装、森林工业、交通运输业、城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六个产业的报告,分析了每个产业的技术经济特征.归纳总结其实现循环经济的模式,提出如何通过产业链的链接,实现产业间循环。今后我刊还将陆续刊登该课题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1.
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经济的现实经济形态,是传统经济模式的根本变革.循环经济可从企业、区域、社会三个层面实施.实施循环经济面临处理经济循环与自然能量与物质循环两者关系这一基本矛盾,要以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作为衡量的标准.正确对待循环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合理进行综合效益的核算,必须对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两个目标做出科学的选择.环境保护目标优先于经济发展目标,具体体现在文章中论述的三个选择.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工业共生是矿区发展循环经济有效途径的基础上,系统地识别和划分了主导型工业共生、平等型工业共生、依附型工业共生和混合型工业共生4种矿区工业共生主要链网模式,总结了各自结构特点,并对煤炭矿区进行了实证研究。同时,进一步指出,随着工业共生模式的不断发展,煤炭矿区工业共生模式可以是上述几种模式并存的混合型形式。  相似文献   

13.
发展循环经济型旅游可以降低生态成本、促进生态环境建设,对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现实意义。将循环经济的理念运用到乡村旅游发展中,构建循环经济型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关注乡村旅游活动全过程的清洁化,降低了旅游活动带来的环境污染,强调资源的再生利用,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循环,能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循环经济要求按照生态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得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建立起一种新形态的能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有企业、产业园区、城市和区域等层次,企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是基础。而企业的本质是一系列经营资源在管理组织下的集合体,经营资源的不同增长特性决定了发展循环经济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并将最终通过知识经济来实现。  相似文献   

15.
物质循环、再生利用是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从有限到无限的生命原则.从本质上讲,传统的线性工业经济违背了物质循环、再生利用的生命原则,具有显著的反环境属性.它使有限的资源、环境更加有限,是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是遵循生态学基本原理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想经济模式,也是我国在战略上寻求突破可持续发展瓶颈的最佳选择.本文重点探讨循环经济的基本原理以及在物质技术层面上发展循环经济的五个主要问题:(1)构建可持续的宏观循环经济体系;(2)促进资源存量的平衡或盈余;(3)实现技术的生态化转型;(4)提高循环效率;(5)保障循环效益.  相似文献   

16.
旅游循环经济生态系统的研究有利于推进旅游循环经济、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将会促进旅游循环经济学的真正确立。基于产业生态学、循环经济学、景观生态学等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提出了旅游循环经济生态系统的内涵、系统结构、基本空间形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调控策略。旅游循环经济生态系统实质是基于产业生态学、循环经济学、景观生态学等学科的旅游产业生态系统,它包括内生系统、外生系统、共生系统3个子系统,表现为国家、区域、企业等基本空间形态。为了促进旅游循环经济生态系统的良性发育与运行,需要采取产业导向、环境管理、伦理与社会责任、利益协调、应用科学技术等策略,进行优化调控。  相似文献   

17.
为缓解资源和环境压力,马鞍山市应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马鞍山市可以利用政策、运用技术引导企业做好小循环,整合产业、融入区域做好产业中循环,改造现有工业园、兴建静脉产业园、构建网络生态园做好区域大循环。同时,应围绕循环经济理念,打造独具特色的动静结合、网络互补的生态园区格局,做实企业、做强产业、做活园区,推进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8.
山西是煤炭能源大省,为了充分挖掘和发挥山西的区位资源和产业优势,本文根据山西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战略构想,从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入手,分析了山西能源产业的现状,就如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节约型经济,实现资源综合利用以及积极发展以煤炭为基础的能源产业山西是煤炭能源大省,为了充分挖掘和发挥山西的区位资源和产业优势,本文根据山西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战略构想,从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入手,分析了山西能源产业的现状,就如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节约型经济,实现资源综合利用以及积极发展以煤炭为基础的能源产业及关联和延伸产业的建设方面提出了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9.
论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障碍与突破方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经济是相对于传统的粗放型经济而言的,是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以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为根本特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循环经济,会遇到市场机制障碍、产权制度障碍和政策支撑障碍。为了突破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障碍,就需要进行制度创新,探求突破方略。  相似文献   

20.
循环经济的生态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节约型社会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循环经济是对自然生态规律的充分利用,也是对自然生态中物质和能量流动形武的模拟。其目标是要达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以实现人类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发展循环经济可以借鉴生态学中的生态平衡原理、循环再生原理和共生共存原理,使资源和能源利用达到最小化,在生产过程中实现资源的再利用。而在生产的输出端采用资源的再循环原则,实现废弃物向再生产的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