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任悦 《新财经》2008,(9):30-30
近几年,很少有人再提“消费者是上帝”了。不提,并不是因为消费者已经真正成了上帝,恰恰相反。中国的消费者已不再为成为“上帝”而苦苦斗争了,因为这种斗争是那样的苍白而无助。消费者已经变得相当坚忍,不用提什么笑脸,只要不被宰、不被蒙,就已经是祖上积德了。  相似文献   

2.
前几年,老说中国的消费者是“上帝”,对此笔者总觉得不以为然,做了这么多年的消费者,从来不知“上帝”应享受什么样的待遇?上帝是外国人信仰的,认为它无所不能、无处不在,关照着每一个信奉它的人。但不知是谁在讥讽和调侃中国的百姓,竞认为中国的消费者也被商家信奉为“上帝”。上帝自然应有宽大的胸怀,  相似文献   

3.
前几年,老说中国的消费者是"上帝",对此笔者总觉得不以为然,做了这么多年的消费者,从来不知"上帝"应享受什么样的待遇?上帝是外国人信仰的,认为它无所不能、无处不在,关照着每一个信奉它的人.但不知是谁在讥讽和调侃中国的百姓,竞认为中国的消费者也被商家信奉为"上帝".上帝自然应有宽大的胸怀,普渡众商家了,不要计较商家生产的假冒伪劣的产品,这可害惨了中国的消费者.于是在生活中能不买的东西就不买,实在要买,也要找品牌,图个放心.  相似文献   

4.
企业文化带根本性的东西是思想道德问题。从思想来说,就是要把市场经济这个观念树立起来。企业的全体员工,都应树立起这样一个观念,要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得到发展,能够成为优胜者。这个观念,从外部来说,企业文化必须树立消费者是上帝,为消费者服务这样一个观念。真正为消费者服务,也可以说是一种道德。建设企  相似文献   

5.
消费者权益的自我保护是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对自己的合法权益进行维护的一种自觉意识和行动。它是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产物。在自然经济条件下,不存在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因为它是自给自足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因为交易关系日趋复杂,激烈的竞争一方面使消费者逐渐成为“上帝”,消费者主权思想也随之产生,能否满足消费者需求,拥有更多顾客便成为竞争成败的关键,要求生产经营者保护消费者权益,甚至提出消费者的利益就是企业的利益,没有消  相似文献   

6.
<正>三十多年前,我在县图书馆翻阅过一本古书,一本现在已忘记了书名的古书。书中的一个故事,深深打动了我。故事情节如下:两千多年前的一天,上帝一时兴起,悄悄飞临人间。习习微风中,翻过几座山,蹚过一条河,独自来到一个幽静的村寨。一切都那么清新、奇特,上帝睁大迷醉的双眼,循着牧童的歌声,尽情游逛。忽然,在临近寨子的崎岖小道上,上帝发现一位背竹篓的少女不小心摔倒了。竹篓倾翻,四撒开来的红薯,满地都是。不曾顾忌与细想,上帝急匆匆飞奔过去,扶起这位少女。接着,蹲下身帮着捡拾散落的红薯。后来,上帝背起沉沉的一竹篓红薯,搀扶着腿受伤的少女,一步一挪,把她护送回掩映于竹林深处的家里。没料到,两千多年过去了,回到天堂的上帝,不时地从那个村寨听到关于他的流言蜚语。有人指着天喋喋不休地议论上帝道貌岸然,骨子里却脏透了。隔三岔五,便有人怒眼撇嘴地嘀咕上帝当年扶少女,心眼坏着哩,"醉翁之意不在酒"……一天,一位善良的神仙觉得上帝实在委屈,关切地问:"‘树欲静而风不止’,这两  相似文献   

7.
《广西经济》2009,(5):61-61
有一个快乐的农夫.每一个早晨他都有些迫不及待地向新的一天问好:“上帝,早上好!”他的邻居,一个心事重重的中年农妇,每天早上的问候语与他类似:“上帝,早上好吗?”  相似文献   

8.
顾客排第几? 顾客第一,顾客至上,顾客就是上帝,顾客永远是对的——即使是那些视顾客为"草芥"的不法之徒,面对自己用以"谋财害命"的假冒伪劣产品,也会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应该说,竞争让顾客的地位迅猛提升,成为企业发展的战略资源。过去常所说的"消费者请注意",现在已经变成了"请注意消费者"。  相似文献   

9.
“十点利”让消费者喜出望外;“仓储式销售”让消费者耳目一新;“要买商品,你自己定价”又让消费者真正当上了上帝……不知不觉中——  相似文献   

10.
没有一个组织像中国消费者协会那样,成为中国所有的国字头协会中最具独立性和最接近真正意义上的协会之一。它不仅为国际消费者组织“贡献了一个很好的礼物”,而且把一个日子演化成了一种文化,贯穿生活的始终,“3·15”,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