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公共选择理论是现代西方的一种新政治经济理论,专门研究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其研究核心是政府失败。政府失败是现代市场经济国家因政府干预而产生的一种普遍现象。本文通过审视公共选择理论视角下的政府失败,得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要从合理界定政府职能、引入公平竞争机制、健全监督制约机制以及加强制度与法治建设等方面来推动政府管理的进步。 相似文献
2.
文章简要的叙述了公共选择理论的发展,提炼该理论中的主要观点:公共物品与公共选择,经济人假设与政府失灵,并认为这些观点可以作为政府改革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
公共选择理论的政府观:综述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政府问题的探究是西方公共选择理论中内容颇为丰富的一部分。文章从政府起源、政府类型、政府职能、政府规模等诸方面,对西方公共选择理论的政府观进行文献梳理,旨在勾勒出公共选择理论政府观的完整面貌。 相似文献
4.
公共选择理论是对政府决策过程的经济分析,它从经济学的视角分析政府决策的问题,为政府决策机制的研究注入新鲜的血液.给决策问题的解决带来了新的思考和启发. 相似文献
5.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经济人假设也适用于政治领域,组成政府的人和组织有自己的利益追求,他们会借助政府的强制力来实现自己的利益,因此,地方政府也有其自身的利益。由于有着多重的利益目标,政府竞争既有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纵向竞争,还有地方政府之间的横向竞争。在不同的制度环境中,地方政府也会有不同的竞争行为选择。建立健全的竞争制度,可以规范和引导地方政府竞争。 相似文献
6.
当今社会,特殊利益集团在为自己谋取利益的同时,对政府在纠正市场失灵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大的阻力,或者通过某些方式直接导致了政府失灵的形成。或者当某些地方政府本身就是特殊利益集团的一员时,又怎样影响了政府失灵的发生?以公共选择理论为基础,来分析政策决策者在面对政策制定时,特殊利益集团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经济人”范式在公共选择理论中的得失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公共选择理论用“经济人”范式来统一分析经济活动和政治活动中的个人行为有助于构建逻辑一贯的政治经济学体系,有助于理解政治家和官员的行为以及政策。但是,只用一个“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不变动机来概括一切人的行为动机必然要犯以偏概全的错误。一个理论逻辑上的优美并不等于它完全合乎实际。如果说,用“经济人”假说来描述经济活动中的人尚有局限性的话,那么,“用经济人”范式来政治活动中的人就有更大的局限性。在用“经济人”范式来分析个人从事政治活动的动机时,需要补充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等学科关于个人的行为动机分析。 相似文献
8.
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假设是"经济人"假设,即政府在做出政治决策和经济决策的同时也要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本文运用公共选择理论来深入分析棚户区改造中各利益主体的决策行为,为棚户区改造的顺利推进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地方政府合理负债一定程度上能快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长期以来备受地方政府青睐。然而,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剧增、产能出现过剩,经济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地方政府过度负债容易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较大的风险。因此,对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有必要从公共选择理论角度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化解之策。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开发等于破坏逐渐成为一种公认的观点。本文运用公共选择理论的内容,对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其中的政府失灵现象的原因不在于政策或官员的品质,而在于制定政策的程序规则。在此基础上,提出规范政府权力与职能范围、完善审批法律、科学规划财政支出、完善监督体制等矫正政府失灵现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公共治理中的"政府失败"及其规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决策过程的“公共性”缺失造成公共决策失误。在公共治理中,政府部门为干预经济而作出的公共决策与市场主体的市场决策有很大差异,前者要复杂得多,并存在诸多困难、障碍和制约因素,使得政府不易制定科学高效的公共政策,并容易导致公共决策失误,这非但起不到弥补市场缺陷的作用,反而会加剧市场失灵,带来更大的资源浪费,甚至引发社会灾难。 相似文献
12.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出于对技术革新、全球化挑战的回应和受新的经济理论的影响,西方发达国家的政府公共部门经历了深刻且广泛的改革,由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向新的公共管理模式转变,具体体现在从以前僵硬的、等级的科层体制转向一种更加灵活的、以市场为基础的新公共管理模式。在现今的全球竞争中,政府和其他公共部门的管理能力和效率同样被看做是提升一个国家竞争力的资本。为了提高公共部门的效率和效能,就需要在管理模式上进行改革和转型。以撒切尔政府的改革为起始标志,整个80年代英国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实行大规模的私有制,将… 相似文献
13.
房地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的重要产业,其健康发展对我国经济健康发展至关重要.2003年以来,国家密集出台了众多房地产调控政策,但是房价仍然居高难下,政策调控的预期目标并没有实现.作为房地产市场的直接参与者,房地产的价格跟地方政府的行为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本文分析了高房价背后地方政府的所获得的财政收益、政绩收益以及寻租收益,指出地方政府的"经济人"本性会驱使地方政府做出种种有限理性的行为,推动房地产价格继续上涨. 相似文献
14.
15.
政府公共投资的国际比较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政府公共投资的概念和范围入手,探讨我国政府公共投资的经济与社会效应,然后对此进行国际比较,并对我国政府公共投资决策进行新的审视,提出要借鉴国外政府公共投资的经验和做法,积极引入私人资本,加大对基础设施、教育业和公共事业的投资,实现公共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努力提高公共投资效率。 相似文献
16.
政府支出的成本效益分析——基于公共选择理论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经济角度上来说,任何一种事业都有其投入与产出。投入就意味着支付一定的代价或称做成本;产出则可获得一定的利益或称为效益。但进行公共支出项目的成本效益分析所应包括的成本和效益的内容不同于私人项目。从公共选择理论的角度分析了公共支出项目的成本—效益分析的特点、理论及其原则。 相似文献
17.
找到微观基础——公共选择理论的中国困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什么公共选择理论在中国只有大量的理论介绍,却缺乏真正的经验性研究呢?本文从公共选择理论在中国经验研究的相对死亡谈起,分析了中国政治学研究者在应用广义的理性选择理论上所遭遇的尴尬处境,强调其病根在于未能理解“微观基础”的方法论意义。在对“微观基础”进行界定之后,本文梳理了“经济人假设”的中国式争论,指出导致研究者拒斥微观基础的两个历史包袱:一是整体主义方法论的路径依赖对思维构成了强大的束缚;二是研究者们大都善于单纯的归纳逻辑,而不习惯需要综合演绎与归纳方法的假设检验逻辑。然后本文进一步指出了微观基础背后潜藏的三点病因:意识形态的干扰、政治正确的自我审查、政治科学的整体落后。最后,本文粗略展望了相关领域潜在的研究方向,并提出了三点有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公共选择理论视角中的腐败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腐败问题是全球面临的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反腐败是促进中国社会发展和进步、加强政党执政能力和政府治理能力建设的重要前提。公共选择理论为人们正确认识腐败现象的本质、探讨反腐败的对策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9.
张早平 《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7(2):42-47
成本型政府是政府治理的新理念,旨在以较小的支出,取得最佳的效益。构建成本型政府,是政府从传统型治理模式向现代治理理念转变的必由之路。我国正处于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度的转型时期。建立成本型政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围绕成本型政府的建立,分析当代中国政府高成本的原因,并提出了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80年代,公共选择理论成为西方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主要流派,同时,也被列为当代十大经济学派之一,是西方新公共管理学的理论支撑.其之所以迅速成为经济学的一大派别,是因为它开创了用经济学的观点来研究政治(行政)过程,并运用个人主义方法论、经济人假说和经济学的交换范式对西方的经济困境做了深刻的揭示:是由于政治制度的失败而并非市场的失灵,这给我们提供了有意的启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