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性诉求在电视广告中日益增多,本文考察青年知识女性对性诉求广告的消极态度。研究发现,青年知识女性认为,性诉求广告强调了单一的身体性感,并具有夸张成分;性诉求广告会引起女性受众的焦虑自卑、对角色矮化的不满和压力感等消极情感;女性受众对性诉求广告有着一定的防御回避心理。文章最后提出更好地使用性诉求广告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性诉求是广告中重要的诉求手段之一,对性诉求广告的评价受到广告受众的性别和道德观念的影响。使用含蓄性诉求广告和明显性诉求广告为刺激,发现不同性别的消费者对两个广告的态度没有显著差异,但不同道德观类型的消费者对两者的评价有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高海冰  邹译萱 《中国广告》2012,(11):122-124
虽然中西方文化背景、受众心理有差异,但是对于广告的表现却异曲同工。我们需要学习西方的观念和创意,却不能简单地生搬硬套,符合中国的文化生长环境才能长久生存。文章从五个方面比较了中西方性诉求广告在表现形式上的差异,学习西方成功的性诉求广告表现方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是中国性诉求广告发展之道。  相似文献   

4.
广告在当代屡见不鲜,它采用某些创意途径去感染、影响目标受众并使其实现最终的购买行为.广告诉求是广告内容中很重要的部分,反映了广告用语的策略性.餐巾纸广告作为大众常见的广告形式之一,对其诉求性分析可以直接揭示出广告制作的策略性.调查表明,餐巾纸广告用语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感性诉求,这与广告制作者试图把握消费者情感心理的状况是相吻合的.  相似文献   

5.
从中央电视台的"广而告之",中国观众逐渐认识并开始熟悉电视公益广告。公益广告同其他广告一样,其目的是让目标受众接受。电视公益广告的诉求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理性诉求,偏重于运用声音和画面直接诉说;另一类是感性诉求,即通过广告中表现出的某种情感、愿望、体验等,切中受众心理,达到诉求的目的。感动受众,并不是一件易事,"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因此,公益广告中的感性诉求,也是对人性的充分挖掘。感人肺腑的故事,怦然心动的刹那,是以感性诉求为主  相似文献   

6.
广告的恐惧诉求是指利用人们害怕的心理来制造压力试图改变人们态度或行为的方法。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影响恐惧诉求有效性的主要因素是受众的接受心理和信息内容的本身两个方面。而恐惧诉求的信息内容只有具备了有效构成因素和适宜的诉求强度,才有可能被受众接受并产生预期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7.
广告传播在本质上是与目标受众沟通的说服过程,21世纪初期初露端倪的隐性沟通成为一种新型广告传播策略。隐性沟通与显性沟通的重要区别既解决了受众对广告狂轰滥炸的高频率投放的反感、受众对广告信息的可信任度的质疑等若干问题,但也同时引发了广告传播主体与受众之间的利益冲突、公益广告传播中商业信息的隐性诉求等问题,对隐性沟通的立体化认识与纵横性思考有利于学界与业界进一步了解和把握广告对受众复杂的作用方式与过程,并为广告说服受众策略的制定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建构主义认为,个体的心理现象并不存在于人的内部,而是单一个体从出生伊始就根据自我与社会各群体、个体接触的经验构建起的对社会独有的理解。建构主义营销观认为,消费者的心理现象并不存在于人的内邵,而是人际互动的结果,都是知识、文化、历史的再次建构。微电影广告把品牌、产品通过故事和流动影像包装、传达,在各大视频网站、社交网络平台免费传播。据目前形势可以发现,微电影广告的受众主体为年轻群体,其内容的时尚、新潮,这是微电影广告营销的地位在年轻人的购买决策中影响大为上升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广告营销中,情感诉求在特定的情境下、针对特定的商品往往比硬推销的理性诉求广告效果更强。因此在微电影广告营销的互动中对于建构主义的最好实践就是使用对话,创作迎合广告受众的情感诉求,与广告受众进行基于建构主义社会互动观的对话互劝。本文旨在从建构主义与消费者行为学的角度,分析基于建构主义角度微电影广告如何剖析受众,利用情感诉求实现广告的延伸影响力,以及这种作用的深层原理,继而进一步研究在微电影广告营销如何基于建构主义更好的利用广告情感诉求的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引起受众反感的广告即为反感性广告.广告的反感性不利于品牌意象的形成.针对五大因素与广告的反感性有重要关联,本文一一分析这些因素在广告反感性中的影响.同时指出了营销中避免反感性广告出现的可行思路.  相似文献   

10.
记忆作为贯穿所有广告效果阶段的要素,是打开广告效果大门的第一把钥匙。在广告活动中应当采用善用创意、重复诉求、借助直观的形象、对广告识记材料的整理和编排、融入广告歌等方法最大限度地增强受众对广告信息的记忆,获得良好的广告效果.  相似文献   

11.
浅谈化妆品广告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笑君 《商场现代化》2006,(26):120-121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化妆品营销战中,良好的广告策略对于化妆品营销具有重要作用。在化妆品广告策划中,要通过针对目标受众、抓住受众眼球、突出品牌诉求、巧妙设计广告语、善用色彩引发联想、恰当组合广告媒体等策略向消费者进行诉求,以突出产品形象,提高品牌知名度,充分发挥广告在化妆品营销中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名人旅游形象广告是旅游市场营销方式,以受众认知为基点,对其传播效果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受众个体因素与此类广告认知之间的关联情况及受众消费评价,以分析广告传播效果,并尝试给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在娱乐经济的背景下,广告传播也不可避免的具有了娱乐化倾向.广告娱乐化在近几年中已经发展成为了一种新兴的广告形式.它能够消除受众对广告的排斥情绪,在各个方面都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但是作为一种新兴的广告传播模式,娱乐化广告的诉求成为其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因此,本文从广告娱乐化特征与成因入手,分析广告娱乐化发展的诉求,并在此基础上对娱乐化广告的发展作出分析性预测.  相似文献   

14.
《广告大观》2007,(7S):141-142
在互动营销时代.网络广告在受众参与方面不断地进行着开拓和创新,告别了以往传统媒体的单向诉求.在互联网的世界里.受众体验的营销价值开始彰显.广告活动中的主角也逐渐向产品受众倾斜。新浪的滚动条交互富媒体广告就是一例,这种新的网络广告形式,令广告诉求与产品特性达到了更为紧致的结合,整体广告印象和受众信息接受度相比以往有着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正>一、做好评估,恰当选择媒体企业做广告得找媒体,然而,找什么样的媒体有很大的学问。一般来讲,企业选择媒体做广告,要结合当前与长远的发展战略目标做出决定。比如新产品上市时,为了吸引社会关注和打动经销商,就要考虑选择主流的财经媒体;如果要拉动终端销售,则应考虑选择目标市场的大众媒体。在确定了大方向后,要对同一类型的所有媒体进行评估,在具体的参考指标中,有效受众、广告的单位成本和广告时段的分析是不容忽视的。1.有效受众。指在媒体的所有受众中,那些对自己广告诉求内容比较关注和敏感的人群。在媒体的总受众人群里,特定的广告针对特定的人群进行诉求,而这些人群只占总体受众的一部分,这才是有效受众。一些企业的广告之所以收效甚微,主因是自己的目标受众仅占媒体总受众的小部分。  相似文献   

16.
《品牌》2016,(5)
由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深受文化影响的广告也发生了变化。广告诉求是广告中的核心内容,目前学术界对全球品牌在中国和日本的广告诉求的研究发现,理性诉求与感性诉求、全球性诉求与本土性诉求在两个国家并存,但现有研究缺少对单一全球品牌在中日两国使用的广告诉求及广告效果的对比分析。本文基于理性诉求与感性诉求、全球性诉求与本土性诉求的学术定义,采取定义中的客观指标,包括信息时长占比、广告语言、模特国籍、主题,作为判别标准,分别对汽车行业中的两个全球品牌(奔驰vs.奥迪)在中日投放的部分广告的广告诉求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两国广告中,奔驰偏好采用感性诉求,而奥迪偏好采用理性诉求,且只有奔驰在日本市场采用本土性诉求。在广告效果分析上,本文利用奔驰与奥迪在中日市场的年销量与年销量增长率进行分析发现,相比在中国市场,本土性诉求与感性诉求在日本市场的广告效果更好。本文研究结果为全球品牌的跨文化广告策略提供一定的管理启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浅议广告的诉求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告犹如孔雀开屏,要把商品最美丽的一面展现给消费者.那么什么样的广告才是好广告?什么样的广告诉求才是有效的广告诉求?广告诉求就是广告与消费者的沟通,是广告说服消费者接受广告所宣传的产品或服务的一种说服策略.要使广告达到有效的诉求目的,就必须明确诉求对象("对谁说")、诉求信息("说什么")和诉求方式("怎么说").因此,广告诉求方式如果具有科学性、逻辑性和鼓动性,就能产生巨大的市场冲击力.在实际运用中,广告诉求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相似文献   

18.
王春月 《商场现代化》2007,(36):181-182
东北的地域文化特质是由其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发展过程和人口形成史所决定的,其同时也形成了东北特色的广告受众接受心理,即对广告由认知反应相对迟缓,到对广告产生兴趣、喜爱、品味,甚至参与其中,无不体现出东北文化因素对广告受众的作用与影响。以东北文化为桥梁使企业、广告受众在广告活动中进行互动,无疑对东北文化的革新与建设和东北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按照地铁广告受众的出行目的进行细分,依据广告受众的时间压力和接受广告的意愿将其定位,对不同出行目的的受众的特点进行分析,并阐述了针对不同出行目的受众的特点采用何种地铁广告形式能够更好地提高地铁广告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广告市场在经历了多年的高速发展后增幅趋缓,传统广告的发展开始显现出瓶颈。与此同时,网络广告这种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产生的新兴广告形式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并以其声形色并茂的特点而得到顾客的欢迎。那么,以广告受众市场细分化为目的的网络视频点播技术究竟给传统广告业带来了什么呢?是机遇?是挑战?还是相互依存的力量?本文力图结合最新调查数据,同时利用相关的广告效果评价依据对当下优势地位纤毫毕现的网络视频广告和坚守阵地的传统广告各自的优劣势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