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集中问题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琦 《海南金融》2007,(1):65-68,72
近年来,商业银行信贷集中问题日益突出,如何正确认识并采取有效的策略是当前亟待探讨的课题.本文从信贷集中问题的具体表现入手,通过分析信贷集中产生的原因,揭示信贷集中带来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解决信贷集中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各金融机构不断强化内部控制、严格贷款风险管理、调整信贷结构的不断深入,集中信贷资金向生产经营好、规模大的企业发放贷款,已成为县域信贷投放的显著特点,也是县域金融机构普通采取的经营策略。信贷集中趋势与众多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的广泛性产生了更加突出的矛盾,出现了新的信贷结构失衡。为了搞清信贷集中问题的现状、原因等,探索信贷集中的应对策略,我们对平山县信贷集中问题进行了专题调查。  相似文献   

3.
宋继水 《时代金融》2009,(6X):135-137
信贷集中不等于风险集中,信贷适当集中是必要的,是否构成风险与经济结构所引致的信贷资源配置是否合理有关系。为进一步认识信贷集中、风险集中与经济结构的关系,本文以S省为例,从宏观、微观两个角度对信贷集中情况、产业的原因等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金融纵横》2002,(4):26-28
近几年,商业银行信贷经营中出现了一种相对集中的趋势。主要表现为增量信贷投入、授权授信等各种信贷资源向某些行业、某些地区和少数企业聚集,且呈加速发展之势。信贷集中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和商业银行信贷经营战略调整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商业银行信贷经营管理水平,但是信贷的过于集中也逐渐暴露出其不足,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通过对县域信贷结构失衡的信贷行业集中、大客户集中和期限结构错配等三个特征的实证分析,重点分析了造成信贷失衡的原因及危害,同时对调整信贷结构的难点进行了剖析,提出了正确处理经济结构调整和信贷结构调整的关系,指出应坚持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以信贷结构调整推动经济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6.
对“套牢”之下信贷集中问题的剖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某大型国有企业为例,剖析了企业兴衰与信贷集中的历史演进,并分析了“套牢”下信贷进一步集中的原因,进而提出突破双重信贷集中的四条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商业银行信贷资源是金融市场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信贷资源配置的合理性问题是各国银行的管理重点。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金融业全面开放、银行间竞争趋于激烈的背景下,各商业银行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可能会带来严重的信贷集中趋势,导致银行业风险增大。鉴于上述情况,本文在对信贷集中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介绍了江苏地区信贷集中情况,对信贷集中形成机制及导致的风险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促进银行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对银行业信贷集中问题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信贷集中趋势与资金需求的广泛性产生矛盾,出现新的信贷结构失衡。中小企业、技改等方面的资金供给不足,信贷集中对货币政策的传导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某大型国有企业为例,剖析了企业兴衰与信贷集中的历史演进,并分析了"套牢"下信贷进一步集中的原因,进而提出突破双重信贷集中的四条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关于当前我国区域信贷资源配置及其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金融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银行信贷管理体制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统一授信标准、集中审批、分散发放等方面.这种模式虽然基本解决了按照行政区域配置信贷带来的问题,但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信用环境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下,又带来了信贷的区域集中、城市集中、行业集中和期限集中等问题.本文对信贷管理体制改革对我国信贷配置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改善信贷配置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经营资金的集中、信贷管理权限的集中、信贷投向的集中是当前银行信贷集中的基本特点。信贷集中一方面反映了金融机构开始自觉以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配置资源,支持经济发展;同时又可导致信贷供求矛盾突出,不利于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培养,潜在风险加大,应尽快改善这一现状。  相似文献   

12.
对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集中情况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国有商业银行信贷权限大幅上收,信贷投向不断向少数行业、企业和发达地区集中,这不仅对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影响,也给基层商业银行的功能定位提出新的挑战。本文通过对盐城市信贷集中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其集中原因,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金向大城市、大行业、大企业集中的态势非常突出,明显地遏制了新增不良贷款,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不良贷款占比。但贷款权限、贷款投向的过分集中的现象已开始与当前企业资金需求产生了矛盾,信贷结构出现了 “双失衡”:贷款质量结构失衡和贷款投向结构失衡,这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均衡发展将带来不利影响。如何正确对待信贷集中并解决由信贷集中带来的不良影响成为目前急待探讨的课题。——信贷投向集中有其必然性,但过分集中会导致系统风险的上升。国有商业银行将信贷资金投向经济效益高、市场发展前景好的行业或企业,…  相似文献   

14.
中国小额信贷问题研究(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黄毅 《银行家》2006,(1):22-26
在探讨有关小额信贷及其在中国发展的基本问题上,理论界和有关政府部门一直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在上期本刊刊登的中国银监会政策法规部主任黄毅博士撰写的“中国小额信贷问题研究(上)”中, 作者集中探讨了小额信贷的基本问题及小额信贷的国际经验,下文作为上期文章的延续,集中分析了小额信贷在中国所面临的若干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纷纷实施集约化经营,在信贷投放权限上加大了集中力度,在控制信贷风险的同时,也造成了信贷机构失衡。本文以聊城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资金营运情况为例,对现有金融机构信贷集中情况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6.
商业银行信贷集中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运用博弈论的基本原理,从当前商业银行信贷行为的“趋同”性入手,来解释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集中现象的形成机理,并针对信贷集中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国金融》1992,(8):31-34
贯彻落实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的精神,进一步改革开放。给农业信贷工作带来了许多新的课题。农业信贷工作如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进一步改革、开拓和加强管理,更好地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最近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对胶东半岛的烟台、威海、青岛及淄博等地进行了专题调查,并进行了分析、研究。胶东农业信贷工作的主要特征胶东半岛的农业信贷工作经历了集中——分散——集中的过程。现在的集中不是起点的简单复归,而是更高层次的发展。胶东农业信  相似文献   

18.
一乌海市信贷集中的主要特点 (一)商业银行信贷权限的集中。随着信贷管理体制的改革,商业银行建立了集权式的信贷管理模式,大规模上收贷款管理权限,贷款权和审批权逐步上收于总行和一级分行,总行和省行的信贷规模不断扩大。省行以下机构对项目贷款和新开户企业贷款没有审批权,只有短期流动资金贷款审批权,且金额不大。  相似文献   

19.
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及股份制商业银行普遍实行信贷集中管理。信贷集中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经营资金集中,存款向国有商业银行及股份制商业银行集中;商业银行存款由基层行向上级行集中。二是信贷管理权限集中,伴随着集约化经营的改革,银行普遍实行了集权式的信贷管理模式,贷款权和审批权逐步上收于总行和分行,  相似文献   

20.
商业银行的信贷集中策略,不仅增加了大额贷款损失的风险,而且客观上产生了“紧缩银根”的负面影响,如何正确认识这个问题并采取相关策略,是我们实施宏观调控、维护金融稳定工作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在对宝鸡市信贷集中问题进行调查的基础上,从信贷集中的具体表现、潜在风险、形成原因以及对策建议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