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全面收益的构成1980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其第三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企业财务报表要素》中首次提出全面收益的概念:全面收益是一个主体在某一期间与非业主方面进行交易或发生其他事项和情况而引起的净资产变动,包括在这一期间内除业主投资和分派业主款以外的一切净资产变动。从理论上讲,全面收益主要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①通过主体与非业主实体间的交易所引起的净资产变动;②通过主体发生的除交易以外的事项所引起的净资产变动,其中除交易以外的事项不仅包括发生在主体内部的事项(主体的生产),而且包括除交易以外的外部事项;③由于情况发生变化所引起的净资产变动,其中主体的生产和主体与非业主实体间的交易是主体的持续经营活动,构成主体的主要经营活动。二、全面收益观对我国传统会计原则的挑战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的会计收益观过于保守的实现原则和滞后的历史成本信息等已经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全新的全面收益观对传统会计原则提出了挑战。1.全面收益观挑战实际成本(或历史成本)原则。按实际成本原则,不论外界发生何种变化,资产和负债始终按业务发生时的成本计量而不确认资产和负债价值的变动。历史成本决定了资产的入账价值,进而也决定了资产转移价值...  相似文献   

2.
金融资产作为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会计处理因分类不同而存在差异,本文就交易性金融资产、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初始计量、后续计量及对所得税的影响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在报表体系改革中,要求增加第四报表——全面收益表的呼声颇高。全面收益是指企业在报告期内除去业主投资和派给业主款以外的交易、事项和情况所产生的一切变动的权益(净资产)。全面收益表建立在损益完整统计的基础上,反映企业当期的经营收益和财务收益。笔者认为,与传统利润表相比,全面收益表能更好地计量衍生金融工具价值的变动,反映企业资产的真实价值,防止企业人为操纵利润。笔者建议在全面收益表格式中应该包括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和会计政策变更累计影响。  相似文献   

4.
李敬  廖洪 《新智慧》2005,(10):11-12
会计计量。会计计量就是以数量来确定物品或事项及其相互之间的价值量及关系,并把数量分配于具体事项的过程。完整的会计计量模式,除计量对象外,还包括计量属性和计量单位。计量属性是指被计量对象的可计量的某一方面的特性或外在表现形式,即被计量对象予以数量化的特征或方面。目前,会计学界普遍认可的有五种计量属性,即历史成本、现行成本(重置成本)、现行市价、可实现净值(脱手价格)、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计量单位主要以货币来反映,包括名义货币和不变购买力单位。  相似文献   

5.
李敬  廖洪 《新智慧》2005,(4):11-12
一、网络环境特点及其对会计计量的影响 1.会计计量。会计计量就是以数量来确定物品或事项及其相互之间的价值量及关系,并把数量分配于具体事项的过程。完整的会计计量模式,除计量对象外,还包括计量属性和计量单位。计量属性是指被计量对象的可计量的某一方面的特性或外在表现形式,即被计量对象予以数量化的特征或方面。目前。会计学界普遍认可的有五种计量属性,即历史成本、现行成本(重置成本)、现行市价、可实现净值(脱手价格)、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计量单位主要以货币来反映,包括名义货币和不变购买力单位。  相似文献   

6.
初始确认与计量是以交易时的历史成本进行的确认与计量,所采用的是原始成本,后续确认与计量是在初始确认与计量之后不断地以公允价值进行的确认与计量,它们的计量基础不同,在不同的经济时期各自占据着主导与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7.
由于非油气矿产资源的特殊性,要作为会计上的资产,除应具备资产的一般确认条件外,还应具备可交易性。非油气矿产资源资产的计量应划分勘探阶段和开发利用阶段。在勘探阶段,根据与探明储量的关联程度应按地质勘查不同阶段采用成果法计量。由于勘探阶段的勘探信息可靠性较差,因此应以货币计量(历史成本)为主,同时披露各阶段工作程度、储量级别及储量。在开发利用阶段,应视取得方式,采用货币计量(历史成本)与实物计量并重,视不同情况披露价值。  相似文献   

8.
历史成本计量主要提供公司过去的财务信息,而公允价值计量更多反映企业现在和来来的信息;历史成本侧重于解决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公允价值侧重于解决财务信息的相关性。真实性、可靠性是财务信息的本质属性,是会计的灵魂,历史成本计量正是对财务信息的本质属性的反映。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由于其固有的可靠性、可验证性、和可操作性仍将处于主导地位,公允价值不可能完全取代历史成本在财务信息反映中的地位,公允价值会计在现阶段也仅仅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式,实务中难以操作。未来计量模式将是一种以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为主、辅以多种其他计量属性的混合计量模式。  相似文献   

9.
传统会计计量以历史成本计量作为主要计量手段,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必须引入多重计量属性,运用多种计量手段,完善人力资本与无形资产的计量,对物价变动,自创商誉,衍生金融工具等不同经济事项选择不同计量模式。  相似文献   

10.
一、通货膨胀对历史成本会计的影响传统财务会计的特点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时用历史成本对资产的价值加以计量,以所耗用生产要素的历史成本与营业收入相配比来计算收益。其特色是以币值不变为前提,以名义货币为计量单位,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属性。而通货膨胀使币值不断降低,...  相似文献   

11.
肖小飞 《新智慧》2006,(2):26-27
一、初始投资成本确定的差异 1.除以现金资产方式取得的股权投资的人账价值在税法和会计上的规定一致外.以其他方式取得的股权投资在税法和会计上的规定都有所差别。通过行政划拨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以划出单位的单位价值作为初始成本,以非货币性交易和债务重组方式取得的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在会计上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为基础确定股权投资成本;在税法上分解为先按公允价值销售非现金资产.再以与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相当的现金资产来购买投资。  相似文献   

12.
王玲 《新智慧》2008,(8):29-30
一、两者的区别和联系 公允价值变动,在现行会计准则下既是表述某项资产或负债在两个资产负债表日之间公允价值增减变动的金额,又作为相关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构成部分,成为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和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等资产、负债科目下的明细科目和调整账户(附加备抵账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在现行会计准则中既是用以表述某项资产、  相似文献   

13.
企业会计制度新世纪变革──资产会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总体上看,《企业会计制度》在资产会计上继承了《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的基本原则,对于其中多数资产的初始确认、后续计量以及处置的会计核算大体上是一致的。但两者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归纳起来,《企业会计制度》的修订主要遵循了以下两个原则:①积极贯彻稳健性原则,如扩展了资产减值的计提等;②对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作出了更加全面的规定。本文拟就两者之间的主要差异进行以下分析。 一、资产及其入账价值的确定 《企业会计准则》将资产定义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而《企业会计制度》指出,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尽管两者都认为资产应为企业所拥有或者控制,但两者的侧重点却不尽相同,前者强调资产的可计量性,后者则强调资产应能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 在资产的入账价值方面,《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制度》虽然都强调应按资产取得时的实际成本入账,但后者对各项资产初始确认的规定更加明确。而前者规定的则不甚明确或者没有相应的规定。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接受捐赠的各项资产,包括存货、固定资产和无...  相似文献   

14.
资产是最基本的会计要素,对会计方法体系、概念体系的认识和把握都是建立在资产定义基础上的。如何定义资产,在会计理论和实务中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一、资产定义的介绍与对比分析1.我国对资产的定义。财政部1992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2条规定:资产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1997年《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第21条规定:资产是事业单位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第20条规定:资产是财政掌管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第20条规定:资产是行政单位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规定: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2004年8月,财政部发布的《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规定: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并由民间非营利组织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民间非营利组织带来经济利益或服务潜力。2.国外对资产的定义。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 SB)发布的《财务报表的各种要素》规定:资产是可能的未来经济利益,它是特定个体从已经发...  相似文献   

15.
人力资产的确认与计量不能等同于无形资产。本文从企业会计确认与计量原则角度出发,将人力资本股权化初始计量与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属性相结合,对人力资本出资股权化的情况从会计初始确认与计量以及其后续计量两个主要方面进行了一个框架研究。  相似文献   

16.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作为企业财富重要组成部分的技术资产开始大量出现 ,并有取代有形资产在企业盈利能力中占主导地位的趋势。经济由于技术创新而得以发展 ,企业由于技术创新而得以生存 ,这已成为当今企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技术进步在给企业带来好处的同时 ,也给企业增加了相应的风险。技术资产会计的目标就在于满足用户合理评价企业未来盈利能力和经营风险的需要。本文就技术资产的会计计量原则和方法作以下探讨。一、技术资产的会计计量原则1.未来经济利益原则。传统会计对资产的计量是基于过去交易的发生 ,但对于技术资产而言 ,并非所有技术的形成都有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发生。因此 ,对技术资产的计量通常只能根据它所提供的未来经济利益来衡量。具体而言 ,当企业拥有或控制了某项技术 ,该技术可能使企业的未来现金流入得以增加。这也为收益现值法的采用提供了合理的理论基础。2.贡献原则。按经济学边际收益的原理 ,衡量各生产要素的价值大小 ,可依据其对总收益的贡献大小来确定。由于技术资产往往是与有形资产共同作用产生效益的 ,因此 ,技术资产的价值一般以该技术资产对总收益所做的贡献为依据来确定。3.价值突贬原则。对于工业时代的有形资产 ,其价值...  相似文献   

17.
货币的时间价值的应用贯穿于企业财务管理的方方面面。会计要素的计量改变了以前单一的以历史成本为主要计量属性的现状,相对于历史成本而言,现值和公允价值是具有很强的时间概念的计量属性,所以,我们对货币的时间价值应当有一个十分清楚的认识,并在会计实务中得到较为广泛的运用。  相似文献   

18.
骆国城 《新智慧》2008,(1):24-25
为避免滥用公允价值计量产生负面效应,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企业优先采用历史成本模式计量,并对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应用规定了多项限制条件。在资产后续计量中企业会计准则准予企业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并在资产负债表日按照结余资产公允价值调整其账面价值的资产业务主要有三类: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具有商业性的投资性房地产。  相似文献   

19.
试论公允价值会计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公允价值会计是随着经济发展、用户对相关性要求提高、历史成本不能满足用户决策的需要而产生的,但可靠性决定公允价值只适用于一定环境、一定项目的计算。公允价值会体现了当会计学收益向经济学收益的靠扰,及信息观向计量观、交易基础向事项基础的改变。确认与披露对用户的决策的差异,要求不仅仅在附注中披露公允价值信息,而且要在报表中采用公允价值确认、计量资产和负债。  相似文献   

20.
财务会计中,采用历史成本计量资产是一条重要的基本原则,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从而成为主导的会计计量模式.在我国,会计计量也一直遵循历史成本原则.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颁布的我国最新《企业会计准则》,最引人注目的变化之一,就是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广泛应用.从历史成本理论和公允价值理论产生的背景和基础以及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发展历程的分析看,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都有各自的优点和问题.从其发展趋势看,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将会长期存在,虽然在以公允价值计量为主的前提下,将是多种计量属性并存,但其重要作用将会更加突出.本文将重点探讨如何保证公允价值在新准则执行过程中能被正确使用.本文将两种计量属性从定义及它们与会计目标和会计原则的联系等几方面进行了比较.经过比较,本文认为相比历史成本计量,公允价值更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反映资产及其它会计要素的内在特征;相比历史成本计量,公允价值计量更能满足会计目标——决策有用观的需要;相比历史成本计量,公允价值计量更符合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