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丁文强 《发展》2010,(7):86-86
近年来,随着电视媒体宣传方式的多元化,民生新闻以贴近性、通俗性、参与性等特点,迅速成为各级电视台提升收视率的一大法宝。作为电视传播网络中最基层的县级台,在增加民生选题“占有量”的同时,更应提升民生新闻本身的“含金量”,更好地发挥民生新闻在促进社会和谐、弘扬先进文化、服务人民大众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高新区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全区组织工作将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掀起第三次创业浪潮、建设创新驱动示范区"核心任务,以搞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牵引,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培养和选拔第三次创业需要的好干部为重  相似文献   

4.
我们从来不隐讳这一观点:我们党的新闻传媒,既是传播新闻的工具,也是宣传的工具。我们通过传播新闻,宣传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宣传党的政策。因为我们党的政策与人民的利益是一致的,我们的新闻也是为人民服务的工具。因此,要急人民之所急,向他们提供他们所急需的信息,成为他们的耳目喉舌,反映他们的心声,帮助他们解决疑难,热诚地为他们服务。要做好这些,都需要我们认真地研究读者的心理。新闻读者的心理活动虽然极为复杂,但是毕竟有规律可循。我们摸清了它的发生发展的规律,就可以让它为我们的新闻事业服务。报纸的文字信号在…  相似文献   

5.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和重大举措。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突出实践特色,关键是要做到“三个着力”:一是着力转变不符合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二是着力查找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三是着力构建促进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6.
福建宁德市蕉城区1999年基本完成老区基点行政村“五通”任务后,如何加紧调整老区农业结构,把经济抓上去,成了老区工作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7.
张霞 《理论观察》2014,(5):93-94
近几年来,关注普通民众生存、生活状况的民生新闻成为新闻传媒最常见的新闻价值取向。各种类型的大众传媒在传播民生新闻发挥其舆论引导力方面有着积极的表现,赢得了读者,并在社会各界产生了广泛影响。民生新闻在今天我国的新闻事业中独树一帜,枝繁叶茂,不论学界还是业界,众多学者专家、编辑记者把此次民生新闻热潮称为中国媒体的一次革命,民生新闻对舆论的影响和引导正从深度和广度上不断加大。民生新闻在新闻实践中是风生水起,但理论界和业界对民生新闻的舆论引导力研究是零星散见。民生新闻传播正确的舆论,可以起到思想的统一、人心的凝聚、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提高人的素质的作用。因此,对民生新闻舆论引导进行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金鑫 《发展》2017,(10):82-83
民生新闻,与其说是一种新闻样式、新闻体裁,倒不如说是一种新闻操作的理念,是在操作上对新闻本质的回归或还原,即“它是一种针对新闻媒介和记者实践活动的价值取向”.“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即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里的“民”,就是百姓的意思.而《辞海》中对于“民生”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是一个带有人本思想和人文关怀的词语,话语语境中显然渗透着一种大众情怀.  相似文献   

9.
关树华 《理论观察》2001,(6):121-122
时代特色是志书的灵魂,地方特色是志书的风韵。一部优秀的志书,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真正担当起“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服务当代,有益后世”的责任,除了观点正确.体例完备.资料翔实之外,重要的一点就要突出时代特色和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10.
王晨 《理论观察》2011,(3):165-165
近年来。随着各类媒体的不断发展,广播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广播新闻类节目以资讯的新鲜、及时而深入人心,抓住了观众的心。这不仅是对新闻记者的业务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且新闻的编辑工作也要进行必要的“再创作”。所说的再创作,是指编辑依据一定编辑思想。对稿件所进行的去粗取精的加工和深度开发。  相似文献   

11.
赵爽 《理论观察》2011,(5):172-173
在高科技网络时代,信息高度透明,任何一个重大的能够引起公众兴趣的新闻事件,瞬间传遍全球。某个媒体想独占新闻资源。做独家报道越来越难了。与此同时,社会资源的共享性不断提高。不同媒体报道同一事实的“同源新闻”越来越多,由此引发的新闻同质化现象非常普遍。在同一个城市里由于新闻供应渠道相同.常常会出现多家媒体传播同一事件或事实的现象.不仅重大新闻互相“撞车”,连一条小小的社会新闻也互相炒“冷饭”,你有我有,大家都有,真可谓“一家持酒樽,全村闻酒香”,传媒日渐失去了个性化特色。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不断发展,社会公众法律意识的提高,维权明显增强。反观某些新闻采编人员法律意识、知识等诸多客观因素欠佳,新闻侵害名誉权诉讼越来越多。比如新闻侵害姓名权、肖像权、荣誉权、名誉权等,统称为侵害名誉权。为此,本文仅此谈点粗浅看法。一、关于新闻侵害名誉权的表现类型所谓新闻侵害名誉权,是指新闻媒体所发表的报道或文章,侵害了公民或法人享有的应当受到社会公众公正评价的权利。侵害名誉权案件,一般发生在报刊、杂志、广播或电视等新闻媒体与公民或法人之间,而且绝大多数是由于新闻失实或报道不当引发的。透析…  相似文献   

13.
刘跃 《理论观察》2008,(3):154-155
民生新闻是近年来提出的一个新闻报道新概念。自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新闻栏目《南京零距离》开播后,引起学术界高度关注,并引发了国内电视界一股民生新闻热潮,被业内专家称之为中国电视的第三次革命。民生新闻最早是在平面媒体上诞生的,但是却在电视中得到了更充分地发展和应用,以至于现在人们一提起民生新闻首先想到的就是《南京零距离》,就是电视。那么,民生新闻在地方性媒体扎根的优势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4.
正民生工程要有民生温度。这是湖北省红安县一位领导的话。这句话说得有感情、贴人心。怎样的民生工程才有民生温度?笔者理解,就是在工程酝酿、论证、立项、建设、运行、管理全过程中,都以听取民声、回应民意为基础;都把改善民生、服务民生、造福民生放在第一位;都以群众拥护、群众欢迎、群众满意作为衡量标准。应该说,大多数地方的民生工程都是这样考虑、实施的。但有的地方的民生工程,群众却感受不到民生温度,更谈不上有幸福感和获得感。这样的工程,只有为政者的政绩温度、形象温度。  相似文献   

15.
许丹萍 《魅力中国》2011,(10):298-299
也说不清楚从什么时候开始,全国各地的媒体都开始走民生新闻的路子了,一时间各地的民生新闻盛行。啥尔滨电视台也先后创办了《都市发现》、《零距离》、《万家灯火》等几档民生新闻栏目。春去秋来,近十年的时间过去了,这些民生新闻的栏目虽然还有说得过去的收视率,观众也算买账,但,观众已厌了,记者亦疲了。  相似文献   

16.
张雅兰  王雪军 《发展》2010,(7):84-84
近年来,各省、市电视台先后推出了民生新闻节目,得到了广大受众的欢迎,显示出其强大的竞争优势。怎样做好民生新闻报道,尤其是如何立足本土,使民生新闻既让政府满意,又让百姓喜闻乐见,是眼下各电视台都在探讨的一个问题。对此,本人就工作中的探索和实践,提出浅显的体会和感受。  相似文献   

17.
王沁 《魅力中国》2010,(3):104-105
民生新闻从最早的纸质新闻载体发展到现在集声音画面文字于一体的以电视为介质的载体,经历了数十年的时间,不仅内容、体例和形式方面有了新发展,而且制作理念也有了进一步提高。从2002年《南京零距离》开播至今,电视民生新闻已经走过了个年头,此类栏目一夜之间剧增,数不胜数,取得了突出的成绩。电视民生新闻在不断推进电视新闻改革的同时,也在探索中稳步前进。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当电视民生新闻发展到一定阶段,也会出现许多不尽如人意的问题和弊端,比如同质化、地域局限性、品牌资源未能充分利用等。  相似文献   

18.
王沁 《魅力中国》2010,(7):104-105
民生新闻从最早的纸质新闻载体发展到现在集声音画面文字于一体的以电视为介质的载体,经历了数十年的时间,不仅内容、体例和形式方面有了新发展,而且制作理念也有了进一步提高。从2002年《南京零距离》开播至今,电视民生新闻已经走过了个年头,此类栏目一夜之间剧增,数不胜数,取得了突出的成绩。电视民生新闻在不断推进电视新闻改革的同时,也在探索中稳步前进。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当电视民生新闻发展到一定阶段,也会出现许多不尽如人意的问题和弊端,比如同质化、地域局限性、品牌资源未能充分利用等。  相似文献   

19.
马倩 《发展》2010,(2):91-92
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使人民群众越来越多地享受着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与此同时,民生新闻顺理成章快速登上了历史舞台,并成为新闻宣传的重头戏。在民生新闻走过的十多年历程中,它为中国经济改革发展、为人民大众生活质量的提高、为新闻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而民生新闻迅速发展本身就体现出了党和政府人文关怀理念的转变,其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及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20.
民生新闻是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意识、民众话语有机统一而构成的一种新闻报道模式. 民生新闻的产生既与中国社会转型的宏观背景有关,也是媒体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所做出的调整和变革.民生新闻不是概念式的翻新,而是一种办报理念的转变,民生新闻对我国新闻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