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西部大开发》2011,(5):F0003-F0003
王根权,陕西洛川人,1953年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毛体书法家协会副会长、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早年毕业于空军雷达学院,1997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好学博涉,成果颇丰。书作以行草见长。书作很受时人推崇。  相似文献   

2.
塞柳 《西部人》2003,(2):26-28
“全国剪纸数陕西,陕西剪纸数陕北”,这是来延安考察研究民间美术的专家们的普遍评价。春节期间,如果你能到陕北各县走走,就可以看到琳琅满目的剪纸艺术品。三边剪纸的玲珑剔透,延绥剪纸的古朴粗犷,洛川、黄陵剪纸的民俗内涵,无不反映出当地的风土民情。如果说那闻名遐迩的安塞腰鼓,打出了陕北汉子们的剽悍和对生活充满希望的乐观天性,那么一代代的陕北的妇女们则是用手中的剪刀,剪出了对美好生活的企盼。剪纸本是妇女们创造出的“文化”,很多地方或多或少地都有它的影踪。不同的是,在陕北,剪纸是妇女们一生必修的女红课。陕北…  相似文献   

3.
延安老区扶贫开发路子宽,效果明显。延安市扶贫开发的主要办法有:产业化扶贫。延安果业集团公司是陕西首批32个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公司按照“公司 基地 农户”模式在洛川10个乡镇33个村组建立绿色果品出口基地,组建果农协会33个,通过协会与1061户果农建立协作关系,提供物  相似文献   

4.
王根权 《西部大开发》2011,(1):F0003-F0003
王根权,陕西洛川人,1953年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毛体书法家协会副会长、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早年毕业于空军雷达学院,1997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好学博涉,成果颇丰。书作以行草见长。书作很受时人推崇。作品见于多家报刊杂志。创建了中国书法评判标准,被誉为“中国书法品评第一人”。  相似文献   

5.
“金粉漫施悦人颜,食后流涎犹觉甜。笑问珍果何处有?神功点缀洛川塬。” 洛川历史悠久,“秦开田陌、汉主限田”,是黄河流域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人文资源丰富,文化积淀深厚。境内有著名的“洛川会议旧址”和“国家黄土地质公园”,富有特色的民间艺术有剪纸、麻绣、皮影、蹩鼓等,是国家文化部命名的“民间艺术之乡”。  相似文献   

6.
王杰 《新西部(上)》2014,(3):13-13,12
文章阐述了三星企业文化的先进性,指出了汲取三星企业文化精华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完善陕西有色企业文化的途径及建议.要树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发展观,不断追求卓越的陕西有色企业文化,创新陕西有色“聚”文化,构建融合与共赢的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陕西居民文化消费现状进行研究,探讨陕西文化消费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发展陕西文化产业、提升陕西文化消费提出建议: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升文化消费水平;提高文化修养,转变文化消费观念;发展本土文化,打造陕西文化品牌,增加文化消费值;发展农村经济,重视农村文化,着力开拓农村文化消费;增加人均可支配收入,促进文化消费。  相似文献   

8.
翟峰 《发展》2005,(10):37-37
“红色旅游”是我国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过程中应运而生的新兴旅游产品。早在2004年,中央领导同志就做出“要积极发展‘红色旅游’”的重要指示,这对于推动“红色旅游”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接着,全国旅游工作座谈会对发展“红色旅游”做了全面部署,提出了要在全国范围内重点建设以10大“红色旅游基地”、20个“红色旅游名城”、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为主体的“红色旅游”骨干体系。我国西部旅游资源丰富,其中“红色旅游”更有其优势和特色。既有陕西延安,贵州遵义会议和陕西古田会议、瓦窑堡会议、洛川会议会址和西安事变遗址,又有山…  相似文献   

9.
《走向世界》2011,(34):76-77
章丘是文化的。早在4000多年前,龙山文化在这里发祥,李清照的婉约小令,孟洛川的商业传奇,朱开山的“闯关东”精神……各式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滋生繁衍,一代代章丘人传承文化的基因,演绎出一个个传奇故事。苏玉科,一个地道的章丘人,别出心裁地把文化的基因赋予了饮食,创立了骄龙豆捞这个美食文化的新航标。  相似文献   

10.
皮影文化在大学校园、学龄前幼儿和收藏界都有着广泛的需求。它的宣传与推广刻不容缓。本文分析了皮影文化的宣传推广与电子商务结合的优势和弱势,对陕西皮影文化如何进一步宣传推广进行了策划,探讨了陕西皮影文化通过线上、线下营销手段和分期宣传推广策略,以期挽救行将濒临消失的陕西皮影文化。  相似文献   

11.
资源大省 文化小省 记者:我们经常可以听到“陕西作为文化大省”这样的提法,您认为陕西是否算得上文化大省?陕西目前的文化现状如何? 孙豹隐:严格地说这个提法是不准确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陕西只能算得上文化资源大省。陕西同时拥有悠久的中华历史文化传统和以延安精神为代表的革命文化传统,这是其他地方所没有的。此外,无论是文学、美术、书法、艺术、影视、出版、戏剧、舞蹈等方面,陕西在全国的影响一直都很大。可以说,陕西是文化资源和创作大省是当之无愧的。  相似文献   

12.
陕西历来被称为文化大省.但此文化大省是指文化资源大省.而非文化经营大省。所以去年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视察陕西.为陕西提出建设“文化大省”的奋斗目标时.一贯闷头创作的陕西文化人们.多少有些“老虎吃天——无处下嘴”的感觉。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解析陕西的文化记忆、想象与重建,阐释陕西作家与陕西文化的血脉相连和奋发。陕西人的文化记忆来自历史传记和传奇故事。他们通过讲述自己的故事来进一步加强记忆并界定自己,文学是讲故事的最有效途径。陕西作家作品中有一个认知与想象中的陕西。这种认知与想象更多来自历史与地域的层面。  相似文献   

14.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建设西部文化强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陕西文化建设中的前沿性课题。文章在收集国内外各种文献的基础上进行了调研,对陕西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必要性、可行性、发展思路、重点、空间布局和载体建设、对策措施作了初步的探索。提出发展陕西文化创意产业的思路、重点、措施。陕西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重点是:1、强化四大重点文化产业的高端创意;文化旅游创意;广播影视创意;新闻出版创意;演艺娱乐创意。2、积极发展六大文化创意产业:研发设计业;软件设计业;网络文化业;建筑设计业;会展广告业;咨询策划业。3、提出发展陕西省文化创意产业的对策措施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作为国家进出境监督管理机关,西安海关要坚决贯彻中央决定,以促进陕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己任,全面履行海关职责,促进陕西文化产业发展和对外文化交流,为陕西建设文化强省发挥积极作用. 加强文化产品进出境监管 充分发挥"文化把关"的作用,加大对进出境文化产品的监管力度,确保中华先进文化"走出去"和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引进来",促进陕西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冯仲凯 《走向世界》2013,(35):26-28
<正>济青高速刁镇出口有一块"儒商故里"的形象广告牌,广告的主人公是孟洛川,"亚圣"孟子的第69代孙。这个名字曾因1993年央视一套热播剧《东方商人》红遍全国。那时,街头巷尾常常听见有人哼唱刘欢的那首《让我们从头再来》。2009年,又一部热播剧《一代大商孟洛川》进入大众视野。时隔16年,这个名字和他的传奇经历再现荧屏,说明这个"人物符号"所具有的人心深层记忆、文化标杆形象和商业探索价值。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文化精品掀起“陕西文化热”,陕西文化产业将进一步发挥优势。  相似文献   

18.
陕西省人大代表、陕西省文联副主席、省书协主席雷珍民在今年年初的省人大会上,一步繁荣陕西文化事业和做大做强文化产业等方面作了发言.近日,接受采访时,感慨地说,力发展和繁荣陕西文化事业,做强文化产业,化大省发展建设成为文化强省,全符合陕西省情.  相似文献   

19.
陕西方言与辣椒和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是一个农业文明悠久绵长的地方,盛产小麦。小麦是人类最早种植的农作物。我国种植小麦是不是起源于陕西,我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即使陕西不是最早的地方也一定是最早的地方之一。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黄土和小麦哺育了陕西文化,使得陕西文化于泥土同构。质朴、单纯、袒露、外向,同时还具有宽容、坦荡、温和、默忍。当然,也和泥土一样,遇干旱就龟裂,遇天雨而涣散。陕西人性格中的单纯与直率构成了审美倾向的极端和张扬。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日久天长,习性养成,其典型的生活习惯以农耕文化为主,游牧文化兼而有之。诸如,饮食的单一、秦腔的豪放、方言的  相似文献   

20.
陕西是公认的文化大省,但长期以来,陕西人却忽视或者说忘记了自己还有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商业文化。近年来,随着商帮文化研究的兴起,“陕商”一词在陕西学界与政界频频出现,以陕商为主题的系列文化产品也不断推出。继承陕商传统,重振陕商雄风,已在陕西各界形成共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