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激发企业内在动力,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飞彩集团成长的启示丁慧民申正福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把国有企业改革同改组、改造、加强管理结合起来;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建设好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实行鼓励兼并、规范...  相似文献   

2.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企业自我发展活力关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施产权制度改革的探讨国有企业的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处是产权问题。党的十五大提出:“继续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3.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实现国有企业改革目标,开创国有企业发展新局面,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和重要任务。这对于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股份制改造我国国有企...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视国有企业改革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在不同的改革阶段选择了多种企业改革的思路,如扩权试点与利润留成制度,推行企业经营责任制,实行两步利改税,推广承包制。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等。尽  相似文献   

5.
一、对国有企业实行战略性改组的思考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行了十几年,对如何搞好国有企业始终是重视的,下的文件采取的措施也最多.但是企业改革不像农业改革那样单纯,时至今日,国营企业的困难和矛盾可以说暴露的十分明显了。过去认为所有的企业经过体制改革就都能顺利发展取得良好的效益,现在看来是非常幼稚的良好愿望。我国现在从搞好单个国有企业到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从追求国有经济的比重,到关注国有经济的作用,这是我们对国有经济、国有企业改革认识上的一次飞跃。这一认识为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扫清了思想上的障碍,也…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把实行股份经济作为国有企业改革一个重要途径,更加坚定了走公司制改革的道路。回顾我市改革开放二十年,我市国有企业通过各种改革形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尤其是我市国有流通企业,实行公司制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相似文献   

7.
在改革实践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深刻认识国有企业改革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作用是我们面临的一顶十分重要而迫切的任务。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改革实践中我们提出的一个重...  相似文献   

8.
明晰产权关系与企业集团化战略·连玉新产权改革:绕不开的难题我国以所有权和经营权两权分离为基础的承包制、租赁制等各种国有企业改革,推动了整体经济体制改革。但是企图绕开所有制的企业改革思路,由于未能触动产权制,国有企业改革达到预期的目的。全民所有制在现阶...  相似文献   

9.
唐霏 《山东经济》1999,(5):23-25
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点。从1978年起,围绕着向企业下放权利这一总的改革思路,国有企业经历了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经济责任制、利改税、承包经营责任制、股份制等一系列改革尝试。进入90年代,国有企业改革思路发生了变化,从简单的下放权利转向强调两权分离,目标是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从而达到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的目的。在国有资产的运营管理体制方面,提出了“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企业自主经营…  相似文献   

10.
郝明 《辽宁经济》1997,(1):32-33
银行支持国有大中型企业摆脱困境的基本策略●郝明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而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则是关系到国有企业改革成败与否之关键所在。当前,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普遍面临着诸多矛盾而陷入困境。为此,兼有调节国民经济活动之杠杆职能...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国有企业改革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要进一步探索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大力推进企业的体制、技术和管理创新。除极少数必须由国家独资经营的企业外,积极推行股份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  相似文献   

12.
正确处理企业与金融、财政的关系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进程●崔正华(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730030)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已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由于现实和历史的原因,企业改革起步中所遇到的困难很多,问题和矛盾也很突出。这些困难和...  相似文献   

13.
积极推进企业体制改革曾牧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建立,呼唤着深化企业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公有企业的改革。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强调指出:实现“九五”...  相似文献   

14.
一、1995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1995年的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推进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国有企业改革,并配套进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巩固和完善宏观管理体制改革措施,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培育市场体系。——各级政府选择了一批国有大企业进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进一步规范已经实行股份制的3万多  相似文献   

15.
段平利 《特区经济》2005,(12):109-110
创新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兴旺发达的动力之源。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难题之一,综观20多年来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制度创新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五大关于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两大战略部署之一,是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民经济布局,对国有企业实行战略性改组,即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会计是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经济环境的产物,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必然引起会计模式的变革。因此,建立与现代...  相似文献   

17.
正确认识和处理企业管理与改革的关系●杨振宇国有大中型企业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形成这种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解决这些困难的方法也是多样的。但是正确认识和处理大中型国有企业内部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包括大中型国有企业自...  相似文献   

18.
国有企业经过多年改革未能走出困境 国有企业是我国企业的主体,国有企业改革始终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都是围绕着增强企业活力展开的。从1978年开始,最初是政策性扩权,实行利润留成,搞多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接着是两步利改税,实行租赁制,发展企业间的横向联合;1990年提出把企业推向市场,转换机制;1992年起强调企业制度创新等等。国家推出了一系列搞活企业的措施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把国有企业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在不同的改革阶段分别采取了扩权试点与利润留成制度、推行厂长责任制、实行两步利改税、推广承包经营责任制、试行股份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多种改革措施。旨在扩大企业自主权、减少政府的行政干预、激发企业得的积极性、增强企业活力。这些措施在不同的阶段都分别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在产权制度改革方面仍面临许多深层次矛盾,因而改革一直没有获得突破性进展,所以国有企业和真正产权明晰、所以国有企业和真正产权明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之间依然有着不短的距离。  相似文献   

20.
1995年,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重点的国有企业改革,将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内容。这项改革,要突出抓住政企分开这一关键环节,在产权清晰、责权明确、管理科学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通过转机建制,增强国有企业活力。尽管国有企业改革在其进程中存在着事先难以预料的种种困难,但其改革绝不会逆转,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问题是要建立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