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东盟金融合作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中国-东盟区域经济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区域金融合作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也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但是,由于中国东盟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金融危机的阴影未根本消除、各国消极对待金融一体化以及制度化建设滞后等因素的制约,妨碍了中国东盟金融合作的深化。因此,要通过加快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进程、加强政治对话和信息共享以及与国际金融组织的交流与合作等对策或措施,进一步促进中国东盟区域金融合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3.
4.
新形势下的中国-东盟区域金融合作:背景、现状及展望(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课题组 《广西金融研究》2008,11(5):3-12
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地理上毗邻,近年来双边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交往日益频繁,经济合作快速推进。2007年11月20日,东盟10国在第13届东盟首脑会议上签署《东盟宪章》,这是东盟成立40年来第一份对各成员国具有普遍法律约束力的文件。宪章确立了东盟的法人地位,确保东盟今后能够作为一个整体对外交往,并与其他国家和组织签署重要协议。为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推动中国-东盟之间的全面经济合作,增强区域预防和应对金融风险的能力,促进地区金融市场的发展,应积极推动双方之间的金融合作。中国-东盟区域金融合作应遵循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分层次展开的原则积极推进,明确近期、中长期的目标重点。在近期内应将重点放在支付结算、反洗钱与反假币、推动金融机构互设分支机构、建立区域开发合作基金等方面上;而在中长期,则应以完善地区金融监管和危机救助机制、各国政策协调、地区债券市场建设、统一货币区等为重点。 相似文献
5.
新形势下的中国-东盟区域金融合作:背景、现状及展望(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中国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课题组 《广西金融研究》2008,(6):3-8
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地理上毗邻,近年来双边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交往日益频繁,经济合作快速推进。2007年11月20日,东盟10国在第13届东盟首脑会议上签署《东盟宪章》,这是东盟成立40年来第一份对各成员国具有普遍法律约束力的文件。宪章确立了东盟的法人地位,确保东盟今后能够作为一个整体对外交往,并与其他国家和组织签署重要协议。为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推动中国一东盟之间的全面经济合作,增强区域预防和应对金融风险的能力,促进地区金融市场的发展,应积极推动双方之间的金融合作。中国一东盟区域金融合作应遵循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分层次展开的原则积极推进,明确近期、中长期的目标重点。在近期内应将重点放在支付结算、反洗钱与反假币、推动金融机构互设分支机构、建立区域开发合作基金等方面上;而在中长期,则应以完善地区金融临管和危机救助机制、各国政策协调、地区债券市场建设、统一货币区等为重点。 相似文献
6.
自2000年《清迈协议》签订以来,中国与东盟国家的金融合作不断加强,我国许多专家和学者也对中国-东盟金融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梳理近些年来国内核心期刊发表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关于中国-东盟金融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大的方面,即中国-东盟金融合作的内容和途径、中国-东盟金融合作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中国-东盟货币合作以及中国-东盟金融监管和金融政策。通过总结和厘清中国-东盟金融合作的研究成果和脉络,对进一步深化中国-东盟金融合作具有重要意义,也可为中国-东盟金融合作提供新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中国与东盟的金融合作符合双边的经济与金融利益,是一个互利双赢的机制。经过多年的发展,双方在货币互换、开放性金融合作、金融机构布局和资本市场开放等方面的合作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进一步的金融合作奠定了现实基础。但是,东盟各国的政治经济差异,域外大国对区域金融合作的干扰,导致中国与东盟的金融合作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此外,合作机制松散,缺乏有效约束,监管力度不足,也对区域金融合作的开展产生了不利影响。为了进一步推进区域金融合作,中国与东盟应完善金融合作顶层设计,加快金融市场合作,推动金融合作创新,同时加强金融监管合作。 相似文献
8.
2009年10月20-21日,中国-东盟金融合作与发展领袖论坛在广西南宁召开.本届论坛以"深化交流与合作,建立中国-东盟金融服务平台"为丰题,来自中国与东盟各国及欧美驻哑太区域的金融界人士分别就"在金融危机下如何推动中国-东盟区域内金融合作与金融创新服务"、 "金融机构如何为企业提供更全面的金融支持"、"如何推动区域内投融资合作"三大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现综述其主要观点,以便交流. 相似文献
9.
10月21日,第八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由中国进出口银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和面向东盟信贷资金说明会”在南宁举办。中国进出口银行副行长孙平、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副主任刘新文、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以及有关政府部门和企业的代表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0.
迅速扩大的贸易规模对中国与东盟的金融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既为双方金融合作带来了更大的机遇和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又使双方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因此,深入研究中国—东盟银行业合作这一主题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分析中国—东盟银行业合作的现状与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金融市场合作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本文通过对中国—东盟区域金融市场合作进行分析,认为中国-东盟区域金融市场合作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本文针对中国—东盟区域金融市场合作现状,提出制定中国-东盟区域金融市场合作总体规划,积极主导区域内金融市场合作进程;稳步展开金融市场开放的步伐,逐步放松各项管制等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2.
立足地缘优势 发挥金融合力 积极支持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合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2年11月4日,中国与东盟10国共同签署《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计划在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2003年12月17日,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性会址定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将广西推向了中国与东盟经济合作的前沿。作为与东盟合作的重要窗口,广西金融在支持中国-东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需要全面利用广西的区位优势,充分发挥金融合力,适时推出优化金融支持中国-东盟经济发展的制度安排,最大限度地促进双边贸易和投资便利化。 相似文献
13.
14.
国际金融合作对于各国获取资金和投资以促进经济增长至关重要。《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正式生效推动中国与东盟金融合作向纵深发展。中国与东盟的关系是亚太区域合作中成功的典范,研究RCEP框架下中国与东盟的金融合作对推进双方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RCEP框架下中国与东盟金融合作的发展历程以及发展机遇进行研究,深入分析双方金融合作可能面临的挑战,并尝试从提高双方金融创新开放程度、建立完善的金融监管体系以及采取差异化的金融合作策略三个方面探寻出双方金融合作发展的路径,以深化双方金融合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自亚洲金融危机后,东盟与中日韩(简称10+3)加快了在经济、贸易、金融领域里的合作。尤其在金融领域,建立了财长会议机制,每年举行会议;副财长每年举行两次会议,就区域经济形势、金融重大问题交换意见。鉴于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2000年5月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东盟的经贸和投融资发展迅速,促进了各国经济金融的发展,但作为服务于各类贸易、投资、融资的跨境征信信息平台仍是空白,各国对信用信息的需求迫切.分析中国-东盟跨境征信合作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需要面对的难点,提出跨境征信合作平台框架构想和相关建议,目的是促进区域跨境征信信息共享桥梁的搭建. 相似文献
17.
从2003年7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协议》的全面启动到2006年11月第三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召开,中国与东盟的区域经济合作不断向纵深方向推进,对我国经济尤其是农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不仅不能没有农业,而且不能没有稳定发展的农业,农业保险作为农业发展的稳定器,其功能意义是勿用置疑的。中国东盟区域合作的加强,使我们不得不在一个更复杂的环境中思考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8.
金融全球化带来了金融“风险”或“危机”的全球化。东亚地区的金融合作在1997年以前几乎是空白,已有的东盟和亚太经合组织(APEC)等地区合作组织也没有针对本地区的金融稳定、发展等问题提出合作方案。危机迫使东亚成员认识到,只有团结起来,建立自己的区域经济和金融合作组织,才能共同抵御外部冲击,防止危机的扩大甚至再次发生。此后,金融合作便被列入了地区议事日程。本文将就东亚金融合作的动因、合作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合作的内涵和进程、合作的前景以及中国的如何进行战略选择等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随着2010年1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作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区,成为现今世界最具活力和潜力的贸易市场。本文结合中国与东盟的实际,着重探讨中国—东盟进行区域经济合作的动因。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动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2010年1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作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区,成为现今世界最具活力和潜力的贸易市场。本文结合中国与东盟的实际,着重探讨中国—东盟进行区域经济合作的动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