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稻鳅共生种养模式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稻鳅共生是典型的稻田综合利用模式,符合生态农业发展方向。通过对稻鳅共生生态系统的生理生态学机制开展试验研究,为进一步推广稻鳅共生种养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方法,以水稻单作为对照,研究了不同泥鳅养殖密度下的稻鳅共生对水稻农艺性状、土壤理化性质、水稻产量构成的影响,并对稻鳅共生种养模式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结果]与对照处理相比,水稻长势在株高、有效分蘖率、根长等方面有一定提高。养殖田水稻株高增高了3%,有效分蘖率提高了8%~11%,根长提高了8.8%~31.3%。在土壤理化性质方面,与对照相比,土壤容重降低了7.1%~21.2%,孔隙度增加了4.1%~14.7%。实验前后养殖田内土壤有机质增加了3.5%~26.5%,对照田降低了2.5%~5.8%。土壤肥力(氮、磷、钾)减少,但减少幅度小于对照处理。稻鳅共生种养模式下水稻产量提高了5%~25%,同时稻田增收泥鳅1 725~3 375kg/hm2,净收入为1.836 0万~2.307 0万元/hm2,经济效益提高了3.65~4.84倍。稻鳅共生种养模式中泥鳅的养殖密度为30万尾/hm2时稻田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最佳。[结论]稻鳅共生有效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质,促进了水稻的生长,提高了稻田产量和产值。  相似文献   

2.
<正>为了进一步促进大悟泥鳅产业发展、提升泥鳅养殖户的养殖技术水平、加强学习交流,7月2日,湖北省大悟县水产局组织泥鳅养殖大户开展了"巡回看"活动。在"巡回看"活动中,先后参观了大悟县城关镇枣棚村"稻鳅共生"综合种养示范基地、三里城镇李唐生态种养合作社"稻鳅共生"基地、吕王"三原"泥鳅养殖基地、刘集水产名特优苗种繁育基地、  相似文献   

3.
<正>3月2日,重庆铜梁县"稻鳅双千项目"启动,200万尾鳅苗投入200亩稻田进入饲养阶段。据铜梁县水产技术推广站负责人介绍,"稻鳅双千项目"是一种生态型水产养殖,即在稻田种植水稻的同时养殖泥鳅,并达到每年粮食产量一千斤/亩和泥鳅收入一千元/亩的双赢效果。  相似文献   

4.
<正>在安徽省怀远县淮西现代农业示范区稻鳅综合种养示范基地里,安徽淮王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苏鹏飞这几天正组织人员收割水稻。"稻田里的泥鳅已全部进入环沟了,卖掉了一小部分,一大部分等到4月份再卖,打个时间差,能卖个好价钱。"苏鹏飞对笔者说,"2017年第一年在500亩稻田搞稻鳅综合种养,稻谷亩产450kg左右,泥鳅亩产400kg左右,相比单纯种稻,纯收入每亩要增加4000多元。"  相似文献   

5.
<正>2011年,在天门市水产局的指导下,中绿集团开发鳅稻共生100亩,年底每亩收获泥鳅150kg、稻谷650kg。看到鳅稻共生的良好势头,2012年天门市水产局为促进新一轮稻田养殖的发展,建立鳅稻共生示范田200亩,辐射带动1500亩。预计2013年推广鳅稻面积每村10亩每乡100亩每镇1000亩,现将鳅稻共生要点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二、"稻鳅共作"模式稻鳅共作就是将稻田进行适当改造(主要是开挖鱼沟和鱼溜),以便在稻田系统中同时种植水稻和养殖泥鳅的种养模式。这种种养模式在不影响粮食产量的情况下,可亩产泥鳅100kg左右,亩增效1000元以上。并且可以降低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改善土壤条件,提高稻米和水产品的品质,促进生态良性循环,是典型的低碳渔业、循环渔业、生态渔业,值  相似文献   

7.
<正>稻田养泥鳅,是在稻田实行鳅-稻连作或鳅稻轮作,是生态、高效、环保健康的现代农业种养结合模式。稻田沟中养鳅,沟上田块种稻。泥鳅可为稻田除草、除虫、减少劳力投  相似文献   

8.
生态养鳅     
<正> 生态养鳅包括稻田养鳅、茨菇田养鳅、荸荠田养鳅等生态兼作。水田有丰富的天然饵料,农作物(水稻、茨菇、荸荠等)是很好的遮荫物,水深符合泥鳅生长要求。泥鳅在田中捕食害虫,钻洞松土,增加肥分,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同时又符合泥鳅、农作物(水稻、茨菇、荸荠)需水、喜肥的习性,从而共生互利,互促  相似文献   

9.
正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濒临江北最大的淡水湖微山湖,境内地势低,河沟纵横,全区水稻种植面积达22万亩,但单一的水稻种植劳动成本高、效益低,严重影响了农民种粮积极性。2016年任城区大启发泥鳅养殖专业合作社进行了稻田生态养殖泥鳅技术试验,取得了较高的回报。走出了一条稻鳅共生的立体种养生态模式。  相似文献   

10.
<正>稻田养殖泥鳅是利用“稻、鳅共生互利”的原理,养殖成本低、收效快、经济效益高,是较稻田养鱼更有前途的无公害生态养殖方  相似文献   

11.
<正>2012年,我们在浙江省永康市石柱镇上杨村曹塘下片的100亩稻田里,进行了水稻+泥鳅种养结合模式试验,取得了水稻亩产达500kg,纯收入300元,泥鳅收入8000元,纯收入达4000元的较好效益,现将有关做法总结如下:水稻+泥鳅种养殖模式是在水稻田里通过进行一定的田间工程改造,合理放养一定数量的泥鳅,发挥泥鳅的松土、供肥、除草等功效,实行稻鳅共生,以取得最佳效益的模式。一、项目基本情况在永康市石柱镇上杨村曹塘下片建立水稻+泥鳅模式示范区100亩,分设  相似文献   

12.
<正>稻(藕)田泥鳅综合种养,是一种种养结合,稻鳅共生、稻鳅互补的生态农业种养模式。是将种稻和养鳅结合起来,把两个生产场地重叠在一起,在同一稻田内既种稻又养鳅,实现一田两用、一水两用,不但提高了土地和水资源的利用率,而且达到增粮、增肥、增鱼、增收目的,同时有利于稻田除虫、除草、保肥、松土,减少劳力投入和农药化肥支出,有效减缓污染,  相似文献   

13.
<正>稻田生态种养指在保障水稻正常生长发育的基础上,利用稻田湿地环境适当开展水产养殖或水禽养殖,形成的共生互作、种养结合模式。该模式是提高稻田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也是发展绿色、无公害水稻生产的重要举措。稻田生态模式主要分为:稻蟹种养模式、稻鱼种养模式和稻鳅种养模式  相似文献   

14.
<正>栏目名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致富快车》播出频率:FM106.1兆赫播出时段:4:30-4:55栏目定位:传授致富技术培养致富技能提高致富能力《稻田立体综合种养技术——稻鳅共作》稻田养鳅秉承了生态农业理念,挖掘出稻田生产的潜能,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将种植水稻与养殖泥鳅有机地结合在同一生态环境中。通过泥鳅在稻田中进行水层对流及物质交换,增加底层水中  相似文献   

15.
泥鳅非常适合稻田养殖,并能实现鳅、稻双丰收。  相似文献   

16.
<正>一项被称为"稻鳅双千工程"的促农增收项目近日在重庆铜梁侣俸镇开建。据铜梁县水产站负责人介绍,稻田养殖泥鳅是一种生态型水产养殖。泥鳅个体比较小,适宜在稻田浅水环境中生长,不但能够疏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笔者先后在陕西省榆林、汉中、安康三市示范推广稻田生态养殖河蟹、中华鳖、泥鳅、小龙虾等特色水产品种,研究探索稻-蟹、稻-虾、稻-鳖、稻-鳅和稻-鱼五种综合种养模式,试验示范稻鳅轮作、稻渔轮作养殖模式,形成"香草湾"  相似文献   

18.
生态养泥鳅,包括稻田养鳅、慈菇田养鳅、荸荠田养鳅等生态兼作模式。水田中有丰富的天然饵料,农作物(水稻、慈姑、荸荠等)又是很好的遮荫物,水田深度也正好符合泥鳅生长。泥鳅在田中钻洞松  相似文献   

19.
<正>7月7日早晨,200万尾泥鳅寸片苗种,从嘉鱼县潘家湾镇复兴洲村泥鳅繁育基地打包装运,远赴湖南澧县安家落户。这是该县首次对外输送泥鳅苗种,也是水产养殖户杜显和经过两年时间的摸索,首次攻克泥鳅"寸片死"难关,取得鳅苗繁育成功的标志。基地负责人杜显和介绍经验时说:"泥鳅‘寸片死’不是发生在鳅苗体长3cm左右,而是发生在体长1cm左右,此时鳅苗体色正处于由黑色转为黄色阶  相似文献   

20.
<正>开展的泥鳅人工繁育技术。该技术无需建设孵化设施,无需培育泥鳅亲本,繁育的苗种可直接投入到稻田中进行养殖,无需长距离运输,苗种成活率高。它与苗种场的泥鳅人工繁育相比具有投入少、易操作、成活率高等特点。同时,按每亩稻田产100kg成品鳅计算,需投鳅苗20kg,需成本1000元,在实施稻田泥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