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目的:实证分析农户对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政策能否持续实施下去的预期对补偿政策农户满意度的影响以及影响程度。研究方法:在对政策预期与补偿政策农户满意度绩效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说,并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加以检验。研究结果:(1)稳定的政策预期对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政策农户满意度绩效的影响正向显著;从中长期来看,农户对补偿政策未来5—10年能够持续实施的信心增加一个标准差(0.811),农民则对补偿政策"非常不满意"、"不满意"和"一般"的概率分别下降0.487%、3.812%和6.569%,对补偿政策"满意"和"非常满意"的概率分别上升9.570%和1.379%。(2)除了政策预期对农户满意度有影响外,对补贴标准和补贴形式满意程度较高的农户,其补偿政策的总体农户满意度绩效也较高。研究结论:农户稳定的政策预期对补偿政策的农户满意度有重要影响,为提高耕地保护补偿政策的农户满意度绩效,实施补偿政策的地区要保持补偿政策的持续性和连贯性,加快补偿政策的制度化进程,形成能够激发农户持续供给耕地保护行为的长效机制。同时,补贴标准和补偿形式的选择对耕地保护补偿政策农户满意度绩效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
山区既是承担重要生态功能地区,也是相对贫困地区,公益林补偿政策的实施对森林生态建设、农户的生产要素和收入来源都会产生影响。如何实现山区生态改善和农户增收是当前普遍关注的问题。文章基于浙江省12个县(市)的实地调研数据,运用OLS模型估计公益林补偿政策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且通过Heckman两阶段检验,并采用Bootstrap法检验非农就业在公益林补偿政策对农户增收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1)公益林补偿政策对样本农户家庭年收入具有显著影响。(2)公益林补偿政策对农户非农就业和家庭收入水平具有显著影响,其中公益林面积占比显著促进样本农户非农就业,非农就业程度对家庭年收入具有显著正向影响。(3)公益林补偿政策对农户家庭收入影响具有异质性,户主年龄较大、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农户增收效果更为明显。政策启示:(1)要进一步完善公益林补偿政策,建立公益林补偿标准动态调整机制;(2)要落实公益林补偿配套政策,带动农户转变家庭生计结构;(3)要加强产业带动与就业帮扶,解决农户就业难题;(4)要进一步融合集体林权与产业振兴,助力农户增收和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3.
[目的]文章基于武汉市289户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构建了农田生态补偿方式选择偏好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从农户分化视角探索农户对农田生态补偿方式选择偏好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和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1)农户对农田生态补偿方式有着多样化的需求,绝大多数农户偏好现金补偿方式(8131%),208%的农户希望提供实物补偿,588%的农户选择技术补偿,1073%的农户选择政策补偿。(2)农户分化特征变量与农户补偿方式选择偏好之间具有显著性的关联度。年结余、职业类别、人均年收入与农户补偿方式选择间存在强关联关系(R>75%),性别、年龄、是否为党员、村干部、生活开支、食物开支、年纯收入、是否参加农村医疗、养老保险、非农收入比重、从亲戚朋友获得借款从银行获得贷款等农户分化特征变量与补偿方式选择偏好间也存在较强关联关系(50% R≤75%)。(3)农户分化特征变量对补偿方式选择的影响各不相同:相较于技术补偿,农户对现金补偿方式的选择受到性别、年龄、是否为党员或村干部、生活开支、食物开支、是否参加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人均年收入、获得朋友借款难易程度等分化特征变量的影响更为显著; 而农户的年龄、食物开支、是否参加养老和医疗保险这3项特征变量显著影响农户对实物补偿方式的选择; 农户的性别、否为党员或村干部、家庭年结余、人均年收入、获得银行贷款的难易程度影响对农户选择政策补偿方式的影响更为显著。[结论]基于农户分化特征,设计差别化的农田生态补偿方可提升农户农田保护的积极性,提升农田生态补偿项目的实施效率。  相似文献   

4.
补贴政策对农户油茶种植决策行为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福建省5个县市的216户油茶种植户的微观调查数据,对影响农户油茶种植决策行为的因素进行稳健回归,定量估计油茶补贴政策对农户油茶种植决策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新造油茶林补贴收入对农户新造油茶林面积的增加具有高度显著的正向影响,现有油茶补贴政策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农户的油茶生产行为;此外,家庭年收入也有利于农户新造油茶林面积的增加;而劳动力成本对农户新造油茶林面积的增加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  相似文献   

5.
董春玉  刘颖 《南方农村》2013,(8):29-33,43
提高农户收入是我国粮食补贴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然而当前这一政策目标能否实现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利用安徽省天长市农户的实地调研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检验粮食补贴政策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1)粮食补贴金额对农户家庭人均纯收入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粮食补贴金额越高,农户农业生产积极性越高,非农就业时间相对越短,在非农报酬率高于农业报酬率的情况下,农户总体收入水平反而会降低。(2)农户收入更多地受到非农收入的正向影响,非农收入已经成为农户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要提高农户收入水平,国家应实施相应措施,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业报酬率的提高,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农户非农就业合理发展。  相似文献   

6.
基于农户调查的北京郊区耕地保护困境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目的分析农户层面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的障碍,为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农民加强对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的监督和参与提供借鉴.研究方法访谈法和文献资料法.研究结果(1)很大比例的农户对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政策知之甚少,对基本农田位置不很清楚,对耕地、园地和苗圃等不加区分.(2)较多农民失去保护耕地的主动性.(3)兼业户倾向于粗放利用耕地而不轻易放弃;农业户不计环境代价追求高产出.研究结论农户作为耕地的直接占有和使用者,其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的成效.当前农户层面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问题很多,须尽快通过政策宣传、理念革新、经济补偿、社会保障等策略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7.
2018年在新疆正式推行棉花目标价格保险政策,试点至今已有五年。本文基于新疆叶城县、麦盖提县、六师芳草湖地区农户问卷,对农户参与棉花目标价格保险政策的影响因素及满意度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棉花种植面积、家庭年纯收入、政府支持力度对农户参保意愿均有正向影响;年龄对农户参保意愿并不显著;受教育程度对参保意愿呈反向影响。参保农户对棉花目标价格保险政策的补贴发放金额、补贴发放时间、补贴发放形式、政府监管力度及政策总体的满意度调查中,一般满意的最多,仅有较少农户表示不满意。  相似文献   

8.
补贴政策对农户油茶经营供给时间影响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福建省5个县市的216户油茶种植户的微观调查数据,采用截取回归模型定量分析油茶补贴政策对农户油茶经营供给时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油茶补贴收入对户主油茶经营供给时间具有高度显著的正向影响,油茶补贴政策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农户经营油茶产业的积极性;此外,家庭平均年收入、户主从事非农劳动时间、加入油茶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户主时间贴现率对农户油茶经营供给时间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具有社会资本、户主懂得油茶经营管理技术则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提出加大不同形式补贴的力度、加大经营管理技术培训的力度、鼓励发展油茶专业合作社、加大技术研发力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农户耕地保护补偿意愿及其影响机理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研究目的:探讨不同地区农户对耕地保护补偿标准的意愿,并对其影响机理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证检验。研究方法:农户调查、计量模型分析。研究结果:农户对耕地保护补偿标准的意愿相对较低,其中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户对补偿标准的要求要明显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而在影响农户耕地保护补偿意愿的诸因素中,地区差异、农户受教育水平及农户对征地的意愿发挥着比较显著的作用。研究结论:本研究为推进和落实农户耕地保护的经济补偿机制提供了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江苏省1315户农户调查数据对农地抵押贷款需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表明,农地抵押贷款需求存在显著地区差异,发达地区农地抵押贷款需求率较欠发达地区低34.78个百分点;由于不同地区农户生产经营活动性质不同,其农地抵押贷款需求影响因素也存在差异,其中,兼业程度对发达地区农户农地抵押贷款需求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地面积对欠发达地区农户农地抵押贷款需求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推进农地抵押贷款试点不应采取"一刀切"的政策,在发达地区应着重健全土地流转市场,在欠发达地区应加大社会保障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比较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管制给东部和中部地区农户带来的可能福利损失及其差异性。研究方法:期望效用理论和对比分析方法。研究结果:(1)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对农民土地发展权及福利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规划管制给东、中部地区农户带来的福利损失分别为42521元/hm2?a和20309元/hm2?a,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农户的福利损失是中部地区的2.09倍。东部地区户均耕地远远小于中部,且东部地区的增量建设用地极为有限,所以东部的土地价值大于中部。(2)中部地区发生占用基本农田建房、建坟、改园、取土、挖塘、闲置等禁止性行为的概率为0.39,而东部地区发生这些禁止性行为的概率仅为0.1,说明在耕地保有目标限制下基本农田保护政策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得到较为有效的宣传。(3)以日常管制中发生频率最高的改园、取土、挖塘、闲置荒芜等禁止性活动为依据,中部地区农户的福利损失为3186—5274元/hm2?a,东部地区农户的福利损失为563—11572元/hm2?a,禁止取土行为几乎不会对东部地区农户的福利产生影响。研究结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地区的农户对农田未来用途的预期不同,进而规划管制给他们带来的可能福利损失也有差异,在进行农田保护经济补偿时应区别对待,提高规划管制效率。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佛山市基本农田保护区的调查,结合外出打工最低工资标准、农田收益、土地租金等因素,探讨基本农田补贴标准。研究得出:基于外出打工最低工资标准与农田收益差异而确定的基本农田补贴标准为2593元/亩·年;基于土地租金收益差额而确定的基本农田补贴标准为1250元/亩·年;基于农保区问卷调查结果而确定的基本农田补贴标准为1400元/亩·年。该补贴标准为广东省,乃至全国其他地区基本农田或耕地补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2016年我国全面实施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尚未完全实现其政策目标。本文基于农户视角,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实现政策目标的影响路径进行分析,得到政策认知度和政策满意度对种粮积极性有正向路径影响、政策认知度和政策满意度对保护耕地地力有正向路径影响、种粮积极性对保护耕地地力有正向路径影响、保护耕地地力对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有正向路径影响,并提出政府需要加强宣传力度,提升补贴标准和提高补贴资金使用效率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基于成都市2013年和2015年的农户调研数据,分析创新实践地区农户生计资产与耕地保护补偿政策效应的动态响应关系。研究方法:组合赋权法,TOPSIS综合评价法,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卡尔曼滤波调整。研究结果:(1)2013—2015年,成都市受访农户的生计资产总值略有提升,除人力资产和自然资产外,其他资产均在增加;随着耕地保护基金政策的实施,成都市农户农业种植及改善农田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增加。(2)成都市耕地保护基金政策效应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为农户家庭金融资产流动,其中家庭人力资产、金融资产和自然资产丰裕度是影响农业经营户感知补偿政策效应的主要指标,促使兼业经营户政策效应变化的主要资产是人力资产和金融资产,心理素质水平提高则驱动非农经营户对补偿政策成效的评价变化。研究结论:建议积极实践政府主导与市场交易相结合的多元补偿策略,规范指导下一阶段补偿政策的实施。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生态补偿政策对农户就业和收入的影响差异,以期评估和揭示不同类型生态补偿政策实施的效果及有效性,为完善生态补偿政策、提高农户福利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内生转换模型和内生转换Probit模型。研究结果:(1)人力资本水平对农户参与“造血型”生态补偿政策具有显著影响;农户年龄和教育水平、家庭劳动力数量对农户参与“造血型”补偿政策具有正向作用,家庭生产性耐用品数量、耕地面积和质量、距乡镇中心距离对农户参与“造血型”补偿政策具有负向作用。(2)相比“输血型”生态补偿政策,参与“造血型”生态补偿政策的农户总收入减少4.2%,但非农就业概率显著提高26.4%。(3)“造血型”生态补偿政策对中低收入农户的发展机会型收入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释放了一定的流动性,但对资源依赖型收入没有显著影响。研究结论:应继续优化“造血型”生态补偿政策,采用多元化措施提升农户的人力资本水平以拓宽就业增收途径,以保障生态补偿政策实施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不同兼业程度的农户对耕地、耕地保护、耕地保护补偿的认知差异,并通过回归方程探究不同兼业程度的农户对实行耕地保护政策必要性认知的影响因素,以期为激发农户的耕地保护积极性,优化耕地保护政策的实施绩效提供依据。[方法]运用农户调查问卷和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以农户认为实行耕地保护政策是否必要为因变量,以反映农户特征、耕作情况、耕地认知情况、耕地保护态度的13个变量为自变量,对农户认为是否有必要实行耕地保护政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农户类型在1%的水平上显著,纯农户认为实行耕地保护政策的必要性低于两类兼业农户;性别因素在5%的水平上显著,女性农户更认为实行耕地保护政策是必要的;家庭农业年收入在1%的显著水平上呈正向影响;耕地质量和耕地保护行为认知程度这两个多分类变量均只有个别哑变量显著。[结论]加大农户层面耕地保护必要性和重要性的宣传教育;国家级耕地保护补偿统一化,各省、市可实行差异化的耕地保护补偿政策;尽可能满足农户的真实诉求,给农户选择耕地保护方式的自由;鼓励耕地流转和托管,创新和完善相关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评价江苏省现有农田保护经济补偿政策绩效与空间差异对建立完善长效的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和推动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江苏省为研究区域,运用熵权-TOPSIS法,选取2010—2017年全省及苏北、苏中、苏南三个区域内11个指标,计算江苏省及三大区域农田保护经济补偿政策综合绩效值与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单项绩效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江苏省农田保护经济补偿政策在2010—2017年8年综合绩效值由0189波动增长到0841,效果初现且具有较强推广价值。(2)经济效益绩效值以年均257%的增长率由0增长到1,效果最为显著,社会效益次之,生态效益自2013年后为绩效值中最低值,与前两项最大差距在05左右,反映出环境改善、农田质量提高效应远低于农户创收、社会公平效应,政策拟合度不高。(3)江苏省农田保护经济补偿政策效果存在空间差异,综合来看政策效果表现为苏南>苏中>苏北,苏南凭借经济优势在2016年和2017年的综合绩效值上比苏中苏北高出01、在经济与社会绩效值以002的差距领先且生态绩效值没有下降拐点,具有长效可持续性。[结论]现阶段农田保护经济补偿政策效果依赖地方政府经济实力,尚未形成良性长效机制,需从制度体系、环境经济手段、差别化补偿措施、农业补贴结构和宣传等5方面着手,推进农田保护经济补偿政策更好地服务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探讨湿地生态补偿政策对农户生计策略以及收入水平的影响,以期揭示和评估湿地生态补偿实施的效果及有效性,为湿地生态补偿效率研究提供参考。研究方法:二元Logistic模型及广义精确匹配法。研究结果:(1)湿地生态补偿政策有助于农户生计策略转变,可提高农户生计非农化及多样化程度。除此之外,户主年龄、文化程度、实际经营耕地面积、金融机构借贷以及家庭社交情况等也会对农户生计策略产生显著影响。(2)湿地生态补偿政策对农户家庭整体收入水平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可使政策参与农户家庭总收入增加6 459元,家庭人均收入增加1 756元。(3)湿地生态补偿政策对农户不同类型的生计收入效应具有显著差异性,其中,湿地生态补偿政策对农户商业经营收入和外出务工收入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而对农户家庭农业收入具有负向效应。研究结论:政府应继续完善湿地生态补偿政策,建立多元化综合性湿地生态补偿机制,促使农户由传统的“单一生计”转向“生计多样化”的发展方向,拓宽农户增收途径,降低农户生计活动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以此实现生态保护和农户增收双重目标,保障政策实施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结合广东省阳山县农地整合确权政策实施的准自然实验调查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分析农地整合确权政策实施对农地规模经营与服务规模经营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实施农地整合确权政策显著促进了农地地块规模扩张和农户参与农地流转;与此同时,实施农地整合确权政策对农户获取农业外包服务难易程度和外包服务使用程度的影响,随着时间推移由影响不显著转变为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三江平原井灌稻区农户休耕意愿的影响因素。方法 文章基于332份农户问卷调查数据,运用多分类有序Logit模型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农户休耕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 (1)中青年农户比老年农户休耕意愿更强;家庭劳动力人数与休耕意愿呈反向变化,家庭年收入、非农收入占比、家中是否有村干部与休耕意愿有显著正向关系;耕地受灾情况、是否曾参与过休耕、对休耕补贴金额和休耕年限的满意程度与休耕意愿呈显著正相关。家庭劳动力及个人精力不足、休耕养地作用认知、非农就业机会少是农户参与休耕的重要原因。(2)农户休耕意愿主要受到对休耕效益的认知以及外界压力的正向影响,且在休耕认知感知和休耕行为响应之间起到中介作用。农户对政策的理解对休耕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农户对休耕效益的认知、外界影响力和对休耕办理流程的感知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结论 农户个人及家庭特征、耕地特征、政策因素对农户休耕意愿存在显著影响。农户休耕行为遵循“认知判断-意向选择-行为响应”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