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区域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而且正朝着一体化、集群化、板块化方向发展。从"十一五"到现在我国出台的区域规划和相关的政策文件超过了70余个,区域经济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热点。国务院先后批准区域规划或指导性意见,主要是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保持经济较快平稳增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建设。内蒙古"小金三角"是指乌海、阿拉善、蒙西和棋盘井,其中西来峰、蒙西、棋盘井、乌斯太、乌达5个自治区重点工业开发区已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基础,有望成为内蒙古自治区重要的煤化工、盐化工基地。本文经过调查研究,结合自己的思考,对内蒙古"小金三角"地区现状、布局,目前存在着哪些问题及如何更好发展等问题做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论沈阳市区域物流中心城市的构建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凤权 《商场现代化》2007,(32):149-151
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二者的协调发展,逐渐被人们所认识。许多城市纷纷研究如何构建区域物流中心城市,以此促进和带动当地及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沈阳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最大城市,同样面临着振兴老工业基地战略指引下的发展问题,要利用良好的区位优势、产业结构,抓住历史机遇,实现经济的腾飞。沈阳市各有关部门应采取有效的措施,齐心协力打造东北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带动和促进辽宁中部城市群乃至东北地区的振兴。  相似文献   

3.
杨树产业化的发展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泗阳引种南方型杨树以来,其杨树人工林资源的培育步伐逐步加快,一个以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为一体的杨树产业业已形成,并正不断发展成以杨木加工业、花卉业、森林旅游业、多种经营等为主的综合性产业体系。泗阳杨树产业的迅猛发展,给当地及周边地区带来了显著的生态和经济效益,同时也为区域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总体来看,泗阳杨树产业化发展过程中依然面临着产业基础相对薄弱、规模有待提升、结构尚需优化、品牌培育仍需加强等系列问题。为此,需要进一步研究杨树产业化的调控机制,明确泗阳杨树产业化发展的战略方案体系,并提出可行的实施路径及保障措施,以提升泗阳杨树产业化的发展水平,促进区域经济的全面、健康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区域经济的整合与协调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趋势。珠三角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如何促进区域共同发展是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应该考虑的问题。因此要开展珠三角周边地区的区域联动和协作,进行区域分工和合作,达到珠三角和周边地区合作共赢的目的。本文介绍了珠三角共同发展的基础、条件和经济危机给珠三角带来的经济影响和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5.
从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与升级、区域技术创新和区域品牌等方面对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进行系统分析,展现出两者的内在联系。根据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能够协调发展的关系,创建了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及其相关发展对策,且有效地促进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共同进步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张家口实施"文化大市"的建设,张家口经济增长方式正在发生着重大的改变,在我国改革开发大潮下,广告产业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具体形态,能否在张家口市区域经济下得到很好的发展,是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提高企业、城市乃至地区形象的重要因素,同时这也顺应了"文化大市"具体要求,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本文首先对全国各区域经济发展形势下广告产业融合与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然后结合张家口市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广告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制约因素。针对这些问题从组织引领、广告专业、领军企业、政策扶植四个方面全面阐述广告产业融合与发展的解决思路。最后畅想我市广告产业未来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区域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从阶段性发展特征出发,对地区文化、产业技术、地缘格局及资源要素等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的空间拓展,发展区域的战略空间,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增长与区域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1997—2008年辽宁省14个省辖市的区域经济差异现状统计测度及合理性检验,利用基尼系数对辽宁省区域经济变动趋势进行预测,得出辽宁省要缩小区域经济差异、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各地区之间要发挥各自的区位、资源及现有产业优势,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升级,逐步形成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的产业分布布局,在地区间、产业间形成相互促进、合作互惠的发展格局,在高新技术的带动下,利用创新机制整体上协调发展,构建辽宁省各地区共同有效发展,逐步缩小区域经济差异。  相似文献   

9.
高等教育提供丰富的人才资源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高校学生消费带动高校周边地区经济,高校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刺激区域经济发展,地方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园区需要高等学校的科技支撑。高等教育要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要建立高校和区域企业的合作机制,高等学校充分发挥人才和科技优势,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地方行政机关、企业和学校开展科技创新合作,双方通过优势互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关于西部资源型产业集群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琦媛 《中国市场》2009,(14):44-45
资源型产业集群是指依托独占型自然资源,以自然资源的开采、加工和消耗实现成长的企业在资源禀赋地区聚集,通过深度专业化,形成完善的价值链条、健全产业支撑体系,带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的产业组织模式。本文就资源型产业集群的特点、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发展历程、资源型产业集群的繁荣背后所蕴藏着的区域产业风险以及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中市场和政府的作用给出笔者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环渤海三省一市产业状况的比较分析,指出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存在严重的产业趋同,制约了区域产业协调发展进程,提出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已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应积极探索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实施产业协同发展战略,由"地域经济"向跨区域经济转变.  相似文献   

12.
环渤海区域是中国最重要的经济区域之一,其经济地位不断提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但仍以第二产业为主.同时,三省二市的产业布局各有不同,发展明显不均衡,产业同构现象依然存在,特别是在第二产业的装备制造、钢铁冶金、石油化工和高新技术等产业普遍存在.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产业合理布局是实现区域经济良性发展的必经之路,这就需要不断强化中心城市的领导与协调作用,由内圈"京津冀"向外圈"环渤海"发展,不断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促进产业合理布局,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相似文献   

13.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由于比较优势、政策导向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区域发展呈现明显的差异.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实现我国经济全面、持续发展的必要保证."十一五"规划也明确指出"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形成区域间相互促进、优势互补的互动机制,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现实基础出发,研究其发展现状,分析东中西部地区区域经济差异形成的原因,并且从区域分工与合作、区域要素流动和产业梯度转移的角度,提出实现东中西互联互动,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4.
基于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的江苏沿海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沿海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区域,其发展水平关系着整个江苏省、东部沿海乃至东北亚的经济发展水平.根据区域经济增长理论,该地区正处于经济起飞的关键时期,区位优势开始显现,产业基础明显改善,产业结构高度化趋势明显;产业规模扩张迅速,经济实力逐步提高;产业布局"双转移",资源优势日益显现;产业政策开始向沿海地区倾斜,"多管齐下"推动江苏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当然,江苏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仍然存在资本、技术、产业集聚能力等方面的现实困难,必须高起点规划,创新开发模式;以先进制造业为重点,形成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新能源和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突破沿海开发的投融资瓶颈,创新投融资模式与机制;加强政府"有形之手"与市场"无形之手"的有机配合,不断提高江苏沿海地区开发开放的水平和层次,实现区域经济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5.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区域协调发展是十八大报告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从欧美日、东亚四小龙以及新兴国家的国际经验来看,此两者往往会因为"产业梯度转移"而联系在一起。经济结构调整是个产业演进和发展的概念,与经济社会发展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产业转移是个空间概念,空间经济学中称之为产业扩散,产业的转移或扩散是区域经济平衡或协调发展的必需条件,产业的转移也与经济发展阶段密切相  相似文献   

16.
在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下,构建产业联动格局能够有效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通过从国内外产业联动内涵演进以及产业联动经济影响等方面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现有产业联动相关文献。通过对产业联动相关理论和文献的系统梳理,其结论表明:产业联动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模式,是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方式,因此其经济效应的作用路径及模式也将成为产业联动研究的重要内容和未来方向。  相似文献   

17.
《商》2015,(47)
旅游产业的发展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也能为旅游产业提供支撑。本文以江西省为例,通过耦合模型计算江西省2012年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得出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良好协调发展地区有南昌市,九江处中级协调发展,赣州、吉安、上饶市处于初级协调发展,景德镇和宜春两市勉强协调,萍乡市濒临失调发展,鹰潭和抚州轻度失调,而新余市处于极度失调发展,并给出相应结论。  相似文献   

18.
《商》2016,(10)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宁南县区域经济的不协调发展问题日益突出,这一问题的出现对宁南县区域之间的分工协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是对宁南县承接产业梯度转移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承接产业梯度产业转移是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主要途径,在分析县内产业转移的趋势和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目前宁南县存在产业梯度转移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促进产业梯度转移与推动宁南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思考,是推动宁南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通过采用经济总量、人均水平和产业结构等指标,对河南省四大经济区区域差异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结论:资源禀赋、区位条件、社会经济基础、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是河南省区域经济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河南省为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必须加强宏观调控,努力缩小区域经济差异,要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培育各区域经济增长极;要制定科学的产业规划,促进产业转移与整合,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转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以循环经济崭新模式克服当前愈来愈严峻的资源、能源和环境的瓶颈,是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抉择.本文通过对湖南省株洲市经济发展为例,进一步提出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的总体思路及"3+1"发展模式,为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探索可行路径,以期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