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工薪阶层个人所得税纳税主体地位的出现,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的大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文章从我国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的历史演变出发,通过分析费用扣除标准的变化对纳税人税负的影响,指出我国目前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改革设想。  相似文献   

2.
主要根据我国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的相关规定,通过分析费用扣除标准的变化对个人所得税税负的影响,提出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借鉴国外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指数化的研究文献,为我国的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资料,确定我国指数化的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对指数化调整模型加以验证,避免了"一刀切"费用扣除标准的弊端,并对推行费用扣除标准动态调整提出相应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4.
张倩 《财会通讯》2018,(5):126-128
个人所得税征收的目的在于"调节收入分配、缩小贫富差距",而我国的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并没有完全起到这一效果。个人所得税最早产生于英国,研究英国的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制度,对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具有较强的借鉴作用。本文以英国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制度为研究样本,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指出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制度的不足,总结经验,以期得到对我国个税改革的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税款流失严重。为此,应加大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步伐,实行纳税人编码制度,调整现行税率和费用扣除标准,改变纳税期限,提高税收征管水平。  相似文献   

6.
个人所得税从1980年开征以来,为国家取得财政收入和调节居民收入差距作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度呈现出一些不足。尽管近几年对个人所得税制度也做了些"小手术",但仍然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存在较大差距。文章对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运行状况进行了综合评述,对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现行个人所得税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为征税模式、纳税主体、生计费用扣除和税率设计不合理。根据存在的不足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政策建议:将现行分类课税模式改为以家庭为纳税单位的混合课税模式,扩大应税所得范围,合理确定生计费用和特殊扣除标准,调整不同类别所得的适用税率。  相似文献   

7.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改革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着眼于使个人收入分配规范化,同时要使这种制度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本文从个人所得税的职能入手,分析了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改革建议与对策:实行混合型税制结构模式;扩大征税范围;确定合理的征收单位;规范费用扣除标准;简化税率级次;加强税收征管。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征缴采用较为单一、简单的费用扣除标准,并没有考虑纳税人具体的负担能力。按现行的这一费用标准和扣除后的征收,并不能反映纳税能力越高纳税越多这一原则,造成了事实上的税收横向不公平,有违税收公平的量能负担。因此,个人所得税的改革不应只纠缠于起征点的高低,而应根据纳税人的具体负担能力,建立一个全面、细致、合理的费用扣除制度。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采用个人制申报和3500元的固定免征额费用扣除制度。这在表面上看公平合理,但实际上却导致了相同境况的家庭实际税负不同,有悖于社会公平原则。从国外情况看,发达国家个人所得税的费用扣除包括必要费用扣除、生计费用扣除和特别费用扣除等,并多以家庭为费用扣除单位,这种扣除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维护和保证了社会公平,有效调节了个人收入分配差距。文章运用回归分析设计出一个相对合理的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并在计算家庭生计费用扣除时将家庭住房费用单独计算,对有房贷支出的家庭给予一定的扣除,使其税前费用扣除标准更加公平合理,符合客观实际。通过比较分析得出,“以家庭为单位”和“以个人为单位”两种费用扣除方式对纳税人产生的税负不同,可以考虑通过“转换计征方式,调整扣除项目”作为个人所得税改革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0.
《财会通讯》2006,(6):I0047-I0047
根据现行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和相关政策规定,现对个体工商户业主、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个人所得税是与公民联系最密切的税种,而个人所得税的费用扣除标准改革又是人们现在讨论的热点话题.在近几年扣除额频繁修改从800元提高到1600元然后去年又提高到2000元,但目前仍有达97%的受访者认为当前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还需要再调高.本文认为费用扣除标准的提高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贫富差距大的问题,应从扣除标准本身寻找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费用扣除标准是我国个人所得税法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随着当前社会贫富差距和通货膨胀态势的不断扩大,费用扣除标准过低的弊病日益突出。由于收入及基本支出、物价水平等因素发生变化时,立法者往往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和繁杂的程序才能完成费用扣除标准的修订,这种模式显得僵化,易导致"隐形征税"等一系列问题。为此,本文试图从影响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的相关因素出发,对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费用动态扣除机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现行个人所得税,实行以代扣代缴为主,纳税人自行申报为辅的缴纳方式。“凡向个人支付应纳税所得的单位和个人,均为个人所得税的代扣代缴义务人”,负有法定扣缴义务。现实中,负有法定扣缴个人所得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有的是全额代扣代缴,有的是部分或全部代为负担个人所得税。不同的方式,其计算和帐务处理是有区别的。八:全额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的,其计算公式为: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费用扣除标准)×税率-速算扣除数。B:部分负担个人所得税的,其计算过程以及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收入额-法定扣除费用-…  相似文献   

14.
根据现行《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和相关政策的规定,2008年6月3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调整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65号,以下简称新《通知》),明确了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标准等相关政策,同时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个体工商户业主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的通知》(财税[2006]44号,以下简称原《通知》)停止执行。  相似文献   

15.
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问题的国际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个人所得税是收入分配最后环节的税种,如果运用得当,能很好地实现调节、缓解我国收入分配不公的状况。在西方发达国家,个人所得税是受到普遍重视的税种之一,发挥着为政府聚财和公平分配的作用。我国现行的分类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制度过于简单,基本没有考虑纳税人的个体差异及家庭背景,并且征管乏力。因此,应在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的费用扣除制度。  相似文献   

16.
孙雷在《中国税务报》撰文指出:我国个人调节税存在四大问题:1.现行个人所得税采用“分类所得税”计征模式,对纳税人的不同所得项目分别按规定税率计算征税。这种计征模式难以掌握纳税人的总体收入水平和负担能力,会使那些多渠道取得收入、应税所得总额较大但分属若干税目的纳税人税负相对较轻,而使那些收入渠道单一、应税所得总额较小的纳税人税负相对较重,难以真正实现税负公平。2.现行个人所得税对“工资、薪金所得”项目采用“定额扣除法”,由于这种费用扣除方法以固定数额作为费用扣除标准,难以适应由于通货膨胀造成的居民…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分析了个人所得税制度现存的问题,包括薪资免征额以及累进税率未能及时完善优化、税源管控操作性不足、税前费用扣除标准相对简单等,随后介绍了个人所得税改革措施,包括适当提升免征额、积极创新转变征税方式、提升税源管控力度、健全税前费用扣除机制等,希望能给相关人士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税制改革的不断完善,个人所得税在个人收入调节方面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但由于我国个人所得税开征较晚,我国尚处于经济体制转轨的特殊时期,个人所得税在税制模式、费用扣除、征收税率和税收征管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使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制日益暴露出功能缺陷,影响了个人所得税的调节作用.本文考察了国内外个人所得税的历史沿革,通过分析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现状,揭示了现行税制设计的缺陷,并提出了个人所得税改革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税制改革的不断完善,个人所得税在个人收入调节方面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但由于我国个人所得税开征较晚,我国尚处于经济体制转轨的特殊时期,个人所得税在税制模式、费用扣除、征收税率和税收征管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使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制日益暴露出功能缺陷,影响了个人所得税的调节作用。本文考察了国内外个人所得税的历史沿革,通过分析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现状,揭示了现行税制设计的缺陷,并提出了个人所得税改革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20.
谌志鑫 《活力》2012,(12):114-114,116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经济发展的市场化已经越来越深入整个经济生活。个人所得税是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个税种,在我国税收体制中所占的地位也在逐渐上升,而工资、薪金费用扣除标准制度已成为我国个人所得税法的争议焦点和立法热点。本文将简单介绍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