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基于构建完整的基准收益率曲线,基准利率(载体)应至少符合无风险性、规模充足性、流动性、数据可得性和期限结构完整性等特征标准。根据这些标准对我国金融市场基准利率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当前国债利率、政策性金融债利率、央行票据利率、银行间回购定盘利率和SHIBOR可以用作不同期限的基准利率。一条完整的基准收益率曲线可以用这五种利率进行有效组合。但从长远来看,国债收益率曲线取得惟一基准收益率曲线的地位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2.
要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和金融创新,培育一个真正能够反映资金供求信息的基准利率和基准收益率曲线必不可少,而通过影响基准利率和基准收益率曲线来间接进行经济调控,是货币政策的必然选择。本文收集了近年来金融市场上具有不同利率期限结构的各类利率体系的月度数据,进行了同一期限利率品种数据的均值一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而后检验了数据的平稳性,在协整检验的基础上,构建了多元VAR模型,而后建立VECM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脉冲响应分析。研究发现:在基准收益率曲线的短端,Shibor在货币市场上的基准地位还有待加强;央行票据利率目前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央行存贷款基准利率仍然包含金融市场大量信息;在收益率曲线的长端交易所国债回购利率发挥着重要影响,但其基准地位却也需加强。构建完整的中国基准收益率曲线仍然面临大量挑战。  相似文献   

3.
经过30多年来的渐进式改革,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利率管制基本放开,但构建完善的基准收益率曲线已成当务之急。本文在阐述我国基准收益率曲线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认为国债收益率曲线最适宜成为最主要的基准收益率曲线,并进一步探讨了我国国债收益率曲线存在的问题,分析了相应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4.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靴子"终于落地,但市场化的基准利率体系尚未建立,金融改革风险依然严峻。论文首先比较了美国、英国、日本等成熟市场的基准利率体系,发现短端基准利率通常形成在拆借市场,其他市场利率也起一定基准作用,中长端基准利率都是同期限国债收益率,然后归纳出成熟市场建立基准利率体系的基本规律。最后,文章在借鉴成熟市场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对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基准率体系,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邱峰 《国际金融》2014,(3):52-56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国债收益率曲线”的战略部署,旨在让供需决定的国债收益率曲线能逐步取代存贷款基准利率成为央行调控利率的基准,并将其作为利率市场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出多层次债券市场是发展的必然方向;同时也预示,现代货币、财政政策工具将在未来的宏观调控中得到更多的运用。如何健全能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国债收益率曲线,更好地为金融市场提供定价基准和参考以及宏观调控的价格手段,成为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6.
制约国债收益率发挥市场基准利率作用的障碍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央行和财政部努力把国债收益率作为市场基准利率培育,但目前国债收益率发挥市场基准利率作用还存在一些障碍,文章分析了这些障碍并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7.
邱峰 《金融纵横》2014,(6):24-29
国债收益率不仅是市场利率的基准,也是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虽然当前中国的国债收益率曲线已初步形成,但仍存在诸多不足,需要不断健全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国债收益率曲线。本文分析了我国的国债收益率曲线的现状,提出健全国债收益率曲线的现实意义以及重启国债期货对健全国债收益率曲线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要刊文摘     
<正>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吴晓灵3005年3月20日由政府债务产品形成的固定收益产品的收益率曲线是金融产品定价的基准,而我国目前由于国债期限结构不完善,市场分割,难以形成完整的收益率曲线。为给金融市场提供定价基准,必须改进国债发行,从每年国债发行额管理过渡到国债发行余额管理,必须进一步完善国债登记托管制度,促进国债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完善。2004年,人民银行放开了商业银行贷款下限和存款利率上限,但还控制了社会的存贷款利差和一些特殊的存贷款利率。这是因为目前商业银行自我约束机制不完善,利差收入仍是商业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目标是中央银行只控制基准利率,把存贷款利差的控制权交给商业银行。  相似文献   

9.
基于基准利率视角的Shibor和我国国债收益率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基准利率应该具备的基本属性作为衡量标准,对Shibor和我国国债收益率作为基准利率的运行情况进行了实证比较研究。文章认为,一方面,短端Shibor很好地充当了我国金融市场的基准利率;另一方面,经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与国债收益率相比较,长端Shibor暂时还未能有效担任市场基准利率的角色。  相似文献   

10.
文章在综述了相关文献以及美国国债收益率作为基准利率的实践探索经验借鉴后,通过实证分析方法,验证了我国国债收益率与相关利率指标的相关性、可控性、传导有效性,得出结论:我国货币政策框架转型中构建的基准利率,必须是个包含长短期利率的组合基准利率体系;我国国债收益率虽然还不完全具备基准利率的要素,但通过完善基础设施进行大力培育,可以作为债券市场的基准利率。  相似文献   

11.
易纲 《金融研究》2021,495(9):1-11
利率对宏观经济均衡和资源配置有重要导向意义。央行确定政策利率要符合经济规律、宏观调控和跨周期设计需要。目前,中国的真实利率略低于经济增速,处于较为合理水平。中国已形成较为完整的市场化利率体系,主要通过货币政策工具调节银行体系流动性,释放政策利率调控信号,在利率走廊的辅助下,引导市场基准利率以政策利率为中枢运行,并通过银行体系传导至贷款利率,调节和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货币政策目标。中国具备继续实施正常货币政策的条件,将尽可能地延长正常货币政策的时间,目前不需要实施资产购买操作。在市场化利率体系中,收益率曲线非常重要,它反映利率由短及长的期限结构,可为各类金融产品和市场主体提供定价参考。收益率曲线的短端为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直接受央行货币政策操作的影响;长端则为国债收益率,主要反映市场对未来宏观经济走势的预期。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的国债收益率曲线应用日益广泛,整体趋于成熟,而在市场基础方面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相似文献   

12.
培育一个权威的基准利率作为利率体系中的定价基准是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先决条件也是完善宏观价格调控的必然要求.受制于我国金融发展现状,基准利率呈现多元化,形成一年期存款利率、国债回购利率、央行票据发行利率和银行同业拆借利率等多种基准并存的格局.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的高调推出,标志着其将成为我国基准利率的目标选择.而作为一个依靠行政手段推出的目标基准利率雏形,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要想像发达国家那样真正承担起基准利率的全部功能,仍需要从其形成机制、传导机制以及运行环境多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3.
进一步确立Shibor的基准性地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文为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在2008年Shibor工作会议上的讲话。Shibor自运行一年多来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和进展。文章从利率定价、产品创新、商业银行内部转移定价、人民币国际化等多个层面阐述了确立Shibor在利率体系的基准地位对我国金融市场改革带来的巨大意义和重要作用,号召各方市场参与主体共同努力,进一步推进Shibor的基准性地位。  相似文献   

14.
王博  陈开璞 《金融研究》2022,504(6):36-54
关于发达国家的研究普遍存在使用标准金融模型估计的自然利率与宏观方法估计的自然利率不相符的“自然利率之谜”现象。本文分别使用金融模型和宏观半结构模型估计中国的自然利率,发现同样存在“自然利率之谜”现象。我们通过构建一致性的宏观金融模型,采用宏观经济变量和收益率曲线信息共同估计自然利率来解决这一问题。此外,寻找债券收益率的影响因子是债券定价研究的重要方面,宏观与金融模型的结合是债券定价研究的重要趋势。宏观金融理论表明,趋势通货膨胀和自然利率是收益率曲线的基本决定因素,在宏观金融框架下,我们进一步研究了自然利率对债券收益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宏观金融模型能很好地解决中国“自然利率之谜”问题,宏观金融模型估计得到的自然利率略低于宏观半结构模型的结果。(2)自然利率对债券收益率有显著影响,模型中增加自然利率信息能够提高对不同期限国债收益率的拟合优度。本文对进一步加强自然利率影响因素研究,运用一致性宏观金融模型得到的自然利率信息优化货币政策效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Libor即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被认为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最真实的市场资金需求状况,是全球短期利率的重要基准。但在金融危机期间,其表现引起广泛质疑,为此,多国监管机构对Libor操纵事件展开深入调查。文章分析指出,受影响银行资金成本的资金来源结构发生重大变化、金融市场全球化带来的报价行样本和时差问题对资金成本也有重大影响等因素影响,Libor报价机制存在滞后于金融市场发展的问题,未来Libor改革存在调整修补定价机制、改造为交易利率或被替代等选项,改革方案的争论体现了欧美对基准利率话语权的激烈博弈。  相似文献   

16.
在混频数据信息环境中,精准识别公开市场操作(央行政策利率)和国债收益率曲线(基准利率体系)之间的关联机制至关重要,其影响了货币政策期限结构传导的有效性。本文在混频Nelson-Siegel(N-S)利率期限结构模型框架下,引入央行政策利率,揭示公开市场操作与利率期限结构(水平、斜率、曲度)因子之间的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混频数据信息条件下,引入的公开市场操作信息显著改进国债收益率曲线的拟合效果;斜率因子冲击对公开市场操作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利率期限结构因子对政策调控的反应不敏感。进一步研究表明,2015年以来,公开市场操作对斜率因子的影响逐渐扩大,政策利率向国债收益率曲线的传导效率得到显著提高,我国现代货币政策框架日益健全。  相似文献   

17.
李雪  朱超  易祯 《金融研究》2020,480(6):96-113
本文将刻画人口结构的生命周期模型引入消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考察人口结构对利率期限结构的影响。模型表明,人口结构及其家庭生命周期特征不仅决定利率水平,而且将通过人对债券期限的不同偏好,影响利率期限结构。少年人口占比对利率期限结构的影响为正,中年和老年人口占比的影响为负。相比少年人口,中老年人口更偏好长期债券,使长期收益率下降,期限结构的斜率更为平缓。基于全球数据的经验研究验证了这一结论。少年人口占比增加期限利差,中老年人口占比则起反向作用。因此,在年长的经济体中,期限利差更小,呈现更平缓的收益率曲线特征。在更换人口结构变量、期限利差变量、估计方法、赋权样本和处理遗漏变量后,结果表现稳健。本文从人口学视角拓宽了利率期限结构的决定因素,揭示了老年经济体可能面临一个平缓的收益率曲线,而这说明老龄化还可能通过抑制短期投机和促进长期投资来提高长期经济发展质量。  相似文献   

18.
We investigate the yield spread between the sovereign bonds issued in international markets by major Asia-Pacific issuers (China, Korea, Malaysia, Philippines and Thailand) and matched with near maturity benchmark U.S. Treasury bonds (2, 5, 10 year maturities) to determine the extent that various factors affect changes in credit spread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credit spreads of these sovereign bonds tend to be negatively related to changes in interest rates on U.S. benchmark bonds and positively related to changes in the slope of the yield curve. The asset and exchange rate variables were only significant for spreads on Philippine bonds where it was negatively related to changes in the local stock market index, and positively to changes in the exchange rate. The complex dynamics of these processes highlight concerns for portfolio mangers when constructing portfolios of sovereign Asian bonds by aggregating bonds of different credit ratings.  相似文献   

19.
《同业拆借管理办法》的推出为货币市场乃至整个金融体系基准利率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而以Shibor为基准政策性金融债的发行,则使Shibor利率体系的基准性延伸到债务资本市场,并成为市场成员信息反馈的桥梁,大大推进了基准利率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相似文献   

20.
We address three questions relating to the interest rate options market: What is the shape of the smile? What are the economic determinants of the shape of the smile? Do these determinants have predictive power for the future shape of the smile and vice versa? We investigate these issues using daily bid and ask prices of euro (€) interest rate caps/floors. We find a clear smile pattern in interest rate options. The shape of the smile varies over time and is affected in a dynamic manner by yield curve variables and the future uncertainty in the interest rate markets; it also has information about future aggregate default risk. Our findings are useful for the pricing, hedging and risk management of these derivativ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