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财政部2001年7月7日下发了《实施〈企业会计制度〉及其相关准则问题解答》,该解答规定: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在计提折旧时,应当按照该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即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和已计提的减值准备),以及尚可使用年限重新计算确定折旧率和折旧额;如果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价值又得以恢复,该项固定资产折旧率和折旧额的确定方法,按照固定资产价值恢复后的账面价值,以及尚可使用年限重新计算确定折旧率和折旧额。这一规定与《国际会计准则第36号——减值准备》中的有关条文基本一致。但因规定不够具体,仍然存在以下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双倍余额递减折旧法的倒置问题熊春先双倍余额递减法是现行企业财务制度中提到的加速折旧法之一。双倍余额递减法的固定资产折旧率公式为:年折旧率=(2/折旧年限)×100%。制度还规定: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其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  相似文献   

3.
<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规定: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以及尚可使用寿命重新计算确定折旧率和折旧额;如果已计提的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价值又得以恢复,应当按照固定资产价值恢复后的账面价值,以及尚可使用寿命重新计算确定折旧率和折旧额.因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而调整固定资产折旧额时,对此,前已计提的累计折旧不作调整.  相似文献   

4.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以直线法折旧率的两倍作为折旧率,以各期期初固定资产账面余额作为计算当期折旧额的基数而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加速折旧方法。考虑到在会计实务中运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存在弊端,本文通过实践运用提出简化计算方式。一、运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存在的问题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讲解和《企业会计制度》中均讲述了双倍余额递减法的计算公式,表达为:年折旧率=(2÷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月初固定资产账面余颇×月折旧率按照上述计算公式计算各个会计期间折旧额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不能直接根据固定资产原值和折旧率计算各期应计提折旧额,而  相似文献   

5.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定期或者至少每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而固定资产年限平均折旧法则要求企业在固定资产使用期间内按使用时间平均计提折旧.因此,这两项规定之间存在一个矛盾点,就是固定资产在计提减值准备后,是仍然使用原来的年折旧率(额)计提折旧,还是重新确定年折旧率(额)计提折旧.本文通过举例进行分析和说明.  相似文献   

6.
余秋梅 《理财》2003,(5):30-31
根据现行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固定资产应当在期末时按照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计量,对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应当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入“营业外支出”科目。对于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该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即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和已计提的减值准备)以及尚可使用寿命重新计算确定折旧率和折旧额,计入“管理费用”、“制造费用”、“营业费用”等相关科目;如果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价值又得以恢复,应当按照固定资产价值恢复后的账面价值,以及尚可使用寿命重新计算确定折旧率和折旧额。计提固定资产…  相似文献   

7.
郭素荣 《理财》2004,(9):28-28
会计制度的规定。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以下简称《准则》)规定:(1)已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应按计提后的账面价值及尚可使用寿命重新计算确定折旧率和折旧额;(2)如果已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价值又得以恢复,应按恢复后的账面价值及尚可使用寿命重新确认折旧率和折旧额;(3)因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及冲回而调整折旧额时,以前已提的累计折旧不作调整。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方法一般是按固定资产原始价值和该固定资产的耐用年限或可完成的工作总量平均提取折旧。这种计提折旧的方法其弊端是: 1.折旧率过低;2.在物价不断改革的今天,提留的折旧基金不足以重置同样的固定资产;3.由于新的技术手段的使用使原有的生产手段不得不提前报废,现行办法不能将提前报废的因素及时折旧;4.固定资产实际使用不同,而提取折旧额相同,并不合理。  相似文献   

9.
马晖 《中国外资》2009,(16):55-56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公司必须加速固定资产的折旧.使固定资产更新加快,才能跟上社会的发展。经济体制改革前,我国的固定资产折旧普遍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速度慢.固定资产更新周期长严重影响了公司的生产效率。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使固定资产的无形损耗增大,公司必须更新设备,才能跟上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此,我国会计界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我国经济基础还比较薄弱,提高折旧率加速折旧,势必增加成本、减少利润,导致财政收入减少,主张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提高折旧率。另一种意见认为我国现行的折旧率偏低.固定资产的再生产周期太长,这就不利于提高公司的生产力.主张仿效发达国家采用快速折旧法。  相似文献   

10.
杨悦  李朋 《上海会计》2003,(8):24-25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余额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其公式为:年折旧率=2÷预计的折旧年限×100%,年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余额×年折旧率。应注意的是,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以前2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残值后平均摊销。以往大多采用逐年计算折旧、余额的方法。预计的折旧年限较短时,还较易计算,但预计年限较长时,则计算繁琐,易出现差错。经过笔者推导得出如下公式:设固定资产原值为A,预计可使用年限为x,残值为k,则年折旧率为c=2÷x,第n年应提取的折旧额=A(1-…  相似文献   

11.
提前报废和超龄使用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孟保民李春秀现行财务制度规定:对于没有提足折旧而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不再补提折旧;对于已提足折旧而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则不再计提折旧。但如果某一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在使用年限届满前由于某种原因而提前报废,就会发生以前...  相似文献   

12.
随着《企业会计制度》的颁布实施,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同时企业的会计核算成本也有不同程度提高。在新制度实施过程中,笔者及众多企业会计人员对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后的折旧计提存在不同看法,在此作一探讨,供准则制定机构参考。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准则的规定,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以及尚可使用寿命重新计算确定折旧率和折旧额;如果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价值又得以恢复,应当按照固定资产价值恢复后的账面价值,以及尚可使用寿命重新计算确定折旧率和折旧额。不可否认,这一规定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但却人为提高了企业的会计核算成本。 根据上述规定,如果企业有一项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则可能每年的折旧都必须重新计算。而如果企业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数量众多,则增加的工作量是非常  相似文献   

13.
<正>我国事业单位现行的管理制度规定,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不计提折旧,固定资产与固定基金相对应,固定资产入账价值不随其使用而改变。由于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而存在较多缺陷,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否应计提折旧,目前存在着按制度规定不计提折旧,及制度外应计提折旧两种不同的观点,本文就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有关方面问题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4.
我国事业单位现行的管理制度规定,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不计提折旧,固定资产与固定基金相对应,固定资产入账价值不随其使用而改变。由于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而存在较多缺陷,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否应计提折旧,目前存在着按制度规定不计提折旧,及制度外应计提折旧两种不同的观点,本文就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有关方面问题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5.
<正> 现行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存在问题颇多,如不彻底改革,就无法真正解决产业、产品结构与需求结构不断适应的问题,无法真正解决市场疲软问题。现行固定资产折旧办法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一、折旧年限过长。我国企业综合折旧率一直偏低,现在大约在5%左右,折旧年限一般都在20年以上,这就意味着我们的技术设备的经济价值要经过20年才会完全收回。因为我们的固定资产折旧只考虑有形磨损而滑考虑科学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带来的无形磨损,与世界上的工业化国家相比,折旧补偿期要长得多。在十九世纪,资本主义国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了固定资产折旧的范围和影响因素;从多个角度分析比较了不同折旧方法的年折旧率、折旧金额,认为加速折旧法是最趋于现金收支规律的一种方法。利用加速折旧可以使固定资产在初期得到较高的价值补偿,更有利于医院的财务管理。并就由于世界"金融危机"影响,提出了应通过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和通货膨胀因素,进一步完善现行折旧方法的问题和思考。本文结果说明,对固定资产的折旧问题进行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加速折旧法值得更深入的探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固定资产折旧的范围和影响因素;从多个角度分析比较了不同折旧方法的年折旧率、折旧金额,认为加速折旧法是最趋于现金收支规律的一种方法。利用加速折旧可以使固定资产在初期得到较高的价值补偿,更有利于医院的财务管理。并就由于世界"金融危机"影响,提出了应通过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和通货膨胀因素,进一步完善现行折旧方法的问题和思考。本文结果说明,对固定资产的折旧问题进行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加速折旧法值得更深入的探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8.
1.发生固定资产减值及其对折旧与所得税影响的会计处理 <固定资产>准则规定,企业应当于期末对固定资产进行检查,如果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企业应当按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并计入当期损益.己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应当按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以及尚可使用寿命重新计算,确定折旧率和折旧额.因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而调整固定资产折旧额时,对此前已计提的累计折旧不作调整.  相似文献   

19.
国家税务总局2011年第34号公告《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问题的公告》(以下简称"34号公告")第四条规定:"企业对房屋、建筑物固定资产在未足额提取折旧前进行改扩建的,如属于推倒重置的,该资产原值减除提取折旧后的净值,应并入重置后的固定资产计税成本,并在该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后的次月起,按照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一并计提折旧;如属于提升功能、增加面积的,该固定资产的改扩建支出,并入该固定资产计税基础,并从改扩建完工投入使用后的次月起,重新按税法规定的该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计提折旧,如该改扩建后的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限低于税法规定的最低年限的,可以按尚可使用的年限计提折旧。"上述规定出台后,引起业界对企业房屋、建筑物在未足额提取折旧前,进行改扩建会计和税务处理等问题的热议,笔者为此对相关问题从四个方面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前,有关固定资产折旧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对折旧率的调整和资产计价上,很少有考虑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范围。固定资产按其经济用途分为七大类,其中未使用、不需用及封存中的固定资产均不计提折旧,笔者认为这种做法不够合理。原因是: ①不能正确反映生产成本和财务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