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根据国际公认的合适的70%养老金总替代率,在我国现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框架下,企业年金或者其他形式补充养老保险的替代率的合适水平应在35%左右。由此推断,我国企业年金的总缴费率应设定在15%左右;政府关于企业年金或者其他私人形式的补充养老保险总缴费的税惠额度应该设定在缴费工资的15%左右,或者企业缴费的税惠额度应设定在工资总额的7.5%左右,而非4%。  相似文献   

2.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关系到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进程和可持续发展问题,而面对事业单位养老金替代率90%,企业单位替代率60%的差距,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遇到了一定的阻力.本文考察了如果采用缴费预定计划(Dc计划)建立职业年金,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替代率问题.养老金的投资收益率是影响替代率的关键因素,而这一因素受金融市场影响较大,这里假设它为随机变量。研究发现:(1)由于女性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早,平均寿命又比较长,对于相同的缴费率,男性的养老金替代率明显高于女性的替代率;(2)缴费率是影响替代率的另一因素,为了保持较为合理的替代率,实现养老保险制度的平稳改革,我们建议合适的缴费率为11%。  相似文献   

3.
《企业经济》2017,(8):179-186
根据精算模型测算,并轨后机关事业单位的平均替代率达到了制度性目标水平,但与并轨前相比均有所下降。如果没有企业年金,企业人员平均养老水平偏低,缴费年限最低人群的养老水平不能"保吃饭";当企业年金缴费率为4%时,养老金水平较为合意。两者差距随着缴费年限、投资收益率的增加和工资增长率的下降而扩大;工资水平越高,两者差距就越大,其中男性间的差距更显著。最后,提出如下建议:正视两种年金保障水平的差距;规范缴费基数;取消职业年金个人缴费的强制性;正确处理年金账户的差异性和融合性;构建合意的个账收益率确定机制。  相似文献   

4.
社会保险基金是社会保险正常运转的基石,如何增加社会保险基金收入,确保基金正常支付,提高抵御风险能力,对社保部门来说,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扩面,即外延性增加收入的方法;二是提高缴费工资基数,即内涵性增加收入的方法。提高缴费工资基数,不但有利于降低替代率,而且从长远来看,可以相对减少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减轻社保基金压力。多年来,在社会保险申报核定环节,少报、漏报缴费工资基数问题时有发生,而且屡禁不止,其原因何在?  相似文献   

5.
前不久,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制定了失地农民"农转非"后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活补助试行办法,对适用范围、享受待遇、缴费标准、资金管理、缴费办法等都做了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6.
各地动态     
湖北省荆门市从2000年进行企业改制以来,出台了《城镇灵活从业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办法》。此办法对灵活从业人员参加医疗保险实行“两个挂钩”,一是与基本养老保险挂钩;二是与缴费年限挂钩,规定灵活从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与基本医疗保险要同时缴费。医疗保险缴费年限满25年,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办理退休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于1993年在全省范围内试行了基本养老金新计发办法,社会性养老金按全省上一年社会平均工资的20%一25%计发,缴费性养老金缴费每满一年按本人指数化缴费工资的1.4%计发。在试行基本养老金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改革时。按国务院领导讲话精神,应选择国发[1995]6号文办法之二进行试点,而如何实现缴费性养老金向个人帐户养老金的转换,是改革的一个难点。为此,笔者在初步测算的基础上,找到了一种可实现平滑过渡又简单实用的新办法。  相似文献   

8.
社会保险费征缴难、清欠难已成为社会保障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依法对参保单位社会保障费缴纳情况进行核查,目的就是为了确保社会保险费应收尽收。 根据《社会保险稽核办法》的规定,社会保险缴费情况的稽核内容包括:缴费单位和缴费个人申报的社会保险费人数、缴费基数是否符合国家的规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标:研究了养老保险缴费的收入分配效应,并针对2005年养老保险改革研究其政策效应。研究方法:采用微观调查数据构造城市层面的面板数据,构建面板固定效应模型进行估计。研究发现:养老保险覆盖率和替代率有助于缩小收入差距,在收入再分配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而养老保险缴费对收入差距存在逆向调节作用。在2005年养老保险改革之后,养老保险缴费的逆向分配效果得到一些改善。机制分析表明,养老保险缴费存在累退的性质,相比低收入群体,高收入群体的边际缴费率更低,这直接导致了缴费率对个体劳动收入的“逆向分配”效应,从而降低了养老保险整体对收入再分配的调节作用。研究创新:探索了养老保险与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并深入研究了养老保险缴费影响收入差距的传导机制。研究价值:为我国推进养老保险体系改革提供新的研究视角,为政府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提供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0.
对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企业社会养老保险计发办法(新办法)的实行,是我国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一项重大突破,它总结了以往的经验,借鉴了发达国家的成功做法,颇具中国特色。此办法有利于形成"多工作、多缴费、多得养老金"的激励约束机制。参保人员每多缴一年就增发一个百分点,上不封顶,有效激励参保缴费;个人  相似文献   

11.
中国最优居民消费率的估算及变动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8年以来,我国居民消费率的变动特征表现为长期波动下降。为判断居民消费率的运行情况,根据代表性家庭效用最大化估算出最优居民消费率。研究表明,1978-1990年,实际居民消费率与最优居民消费率基本吻合; 1991- 2000年,实际居民消费率平均低于最优居民消费率7.8个百分点;2001-2010年,实际居民消费率平均低于最优居民消费率18.3个百分点。对居民消费率偏低贡献率的分析表明,城镇居民消费率偏低是导致整体居民消费率偏低的主要原因。通过考察预期收入、利率和效用函数改变对最优居民消费率的影响,分析了居民消费率的变动机制。  相似文献   

12.
本文建立了通货膨胀率、储蓄存款、消费对存款实际利率长期影响的AR模型,并通过实证检验发现四大现象: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的巨大差别;通货膨胀率是影响实际利率的最重要因素;储蓄存款和实际利率存在异象;消费膨胀促进加息。建议制定利率水平应更加及时,加速利率市场化改革,利用利率工具来抑制流动性过剩与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13.
消费率与投资率对我国城市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需求角度出发,运用协整、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向量自回归模型,采用1978—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居民消费率、政府消费率及投资率对我国城市化的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居民消费率、政府消费率和投资率与城市化率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居民消费率对城市化率具有单向因果关系,居民消费率、政府消费率和投资率对城市化率均有正向效应。  相似文献   

14.
使用GARCH和分位数回归模型,以11个具体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对2005年7月"汇改"后人民币汇率变动与股票市场中行业股票收益率波动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即期汇率,以远期汇率为代表的汇率预期对行业股票收益率影响更为明显;预期汇率对行业股票收益率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在第一阶段,受远期汇率影响的行业主要对远期汇率的升值比较关注,而在第三阶段,不同行业对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的反应呈现多样化。  相似文献   

15.
马歇尔-勒纳条件是探讨货币贬值改善贸易收支的规律,本文根据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特点,把它分解为美元有效汇率和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之积形式,在此基础之上,本文重新考察货币贬值改善贸易收支的条件,对传统的马歇尔-勒纳条件进行修正。从我们研究中可以看出美元实际有效汇率变化对马歇尔-勒纳条件修正的重要作用,这包括美元有效汇率对人民币汇率弹性和人民币在美元有效汇率中的权重的两种影响。另一方面,即使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贬值存在“J”曲线效应,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汇率贬值,“J”曲线是否存在还要依赖一定的条件。本文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出口(或进口)与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汇率、美元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和外国收入(或国内收入)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协整关系,美元实际有效汇率和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汇率也存在显著的协整关系。从弹性的变化来看,修正的马歇尔-勒纳条件成立,同时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汇率贬值有利于改善贸易收支,美元实际有效汇率贬值会恶化中国贸易收支。而对“J”曲线效应的实证研究显示无论是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还是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汇率贬值和美元实际有效汇率贬值,我国“J”曲线效应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我国总体并购活动与GDP增长率、货币供应量、利率、股价及汇率的关联性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并购周期与经济周期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具有长期均衡关系;货币供应量、利率、股价和汇率等与总体并购活动具有长期稳定的关系,但短期内,利率与并购活动显著地负相关;货币供应量对总体并购活动有微弱的正相关关系;股价指数和汇率对总体并购活动有负影响,且影响程度很弱。这说明,经济周期和利率是我国并购浪潮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我国A股上市的6家商业银行2015~2018年的财务年度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权益、贷款、利润、不良贷款率四个方面的增速都可促进资本充足率增速的提升;利润增速及不良贷款率增速与资本充足率增速呈现相反态势。各大商业银行可利用股票的增值发行、长期次级债券的发行,或通过整改完善自身资产结构、调节资产组合、避免不良贷款出现以及提升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等举措提升自身资本充足率。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四率”即异常掉线率、时延达标率、丢包合格率、端口达标率。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互联网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人们对网络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离。控制互联网“四率”,提升网络质量已成为各个运营商的当务之急。文章介绍了互联网“四率”,并结合中国铁通集团有限公司桂林分公司的实际分析了有效控制互联网“四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The effects of uncertainty in rate of return tax rate, wage income tax rate and a comprehensive tax rate which affects both return to saving and wage income are analyzed in a nonexpected utility maximizing framework of Selden (1978). We consider a two period model where the agent works and saves. The effect of rate of return tax rate uncertainty on labor supply and saving critically depends on the magnitude of the elasticity of intertemporal substitution. A wage income tax rate uncertainty on the other hand unambiguously raises work effort while its effect on saving again depends on the magnitude of the intertemporal substitution elasticity. For empirically plausible magnitudes of the intertemporal substitution elasticity, saving responds positively to wage income tax rate risk. The effect of a comprehensive tax rate uncertainty on labor supply and saving, however, depends solely on the magnitude of the elasticity of intertemporal substitution.  相似文献   

20.
汇率传递效应在不同国家呈现出不同的效果和结论,而通胀水平和汇率波动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汇率传递效应的发挥。文中根据不同的汇率波动幅度和不同的通胀水平将全样本分别分为两个子样本,建立VAR模型,利用累计脉冲响应函数来计算相应的汇率传递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高通胀环境以及扩大的汇率波动程度都可以提高汇率传递率,使得在此情况下利用汇率政策来有效治理国内通胀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