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河流域内能源品种众多,煤炭在黄河流域的核心和保障地位不可动摇。黄河流域煤炭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脆弱且承载力有限。通过梳理黄河流域煤炭资源赋存情况、原煤产量、产能规模及煤矿井型等主要特征指标,结合黄河流域水资源、水环境、地表植被、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划现状,以黄河二级子流域及内流区为基本范围,综合省市行政区划范围、煤炭矿区集中度和生态环境共性特点,合理划分出黄河流域分区研究单元。并在此基础上,分析黄河流域煤炭开发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总结黄河流域煤炭高质量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提出黄河流域煤炭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今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加快建设现代化市场体系,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这为煤炭行业统筹部署今年的工作,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推动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首先,要坚定对煤炭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报告》指出,经济长期向好趋势没有也不会改变。2018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46.4亿吨标准煤,比2017年增长3.3%;  相似文献   

3.
2012年9月15日,中国煤炭经济研究会成立30周年大会在云南昆明召开。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梁嘉琨出席会议并讲话。梁嘉琨在讲话中指出,诞生在我国改革开放春天的中国煤炭经济研究会,为中国煤炭经济政策研究事业付出艰辛努力,培养了一批研究煤炭经济政策的学者专家,在我国煤炭工业改革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政策性建议,为煤炭工业的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他认为,煤炭经济  相似文献   

4.
正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推动煤炭工业发展的历史动力。40年来,煤炭产量由1978年的6.18亿吨增加到2017年的35.2亿吨,供给由严重短缺到产能总体富余、供需基本平衡,保证了国民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煤矿百万吨死亡率由9.44降至0.106,矿工安全有了根本性保障。供应有保障、安全好转,得益于生产方式由手工作  相似文献   

5.
《煤炭经济研究》创刊于1981年7月,到现在它已走过了五年的历程,在此五周年之际,谨致祝贺。《煤炭经济研究》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指引下,为适应煤炭工业经济发展需要而创刊的。五年来,在煤炭部党组的关怀下,在中国煤炭经济研究会和煤炭科学研究院经济研究所的指导和广大读者的支持下,经过编辑同志的积极努力,为促进煤炭工业经济研究工作做了大量工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受到煤矿经济工作者的欢迎。  相似文献   

6.
科技咨询是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而产生的一门新兴行业。它以咨询公司或咨询中心的组织形式,根据使用单位对某项计划、工程或科学技术、经济工作等提出的问题,通过必要的调查,提出建议,拟定计划、方案,进行设计,指导实施和进行监  相似文献   

7.
基于甘肃省煤炭行业生产结构不断优化、自主创新能力稳步提高、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矿区生态文明建设有序推进、清洁高效利用水平持续提升等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机遇挑战,提出了甘肃省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策略,包括严格执行煤矿项目准入标准、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做大做强大型煤炭企业、提高煤炭清洁生产利用水平等,并提出了对策建议,为新时代新形势下甘肃省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8.
梁龙 《中国纺织》2024,(Z1):98-99
<正>为深入贯彻落实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的精神,积极响应《关于进一步推动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全力推动广东省纺织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近日,广东纺织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广东省纺织协会第七届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广东省清远市举行。  相似文献   

9.
从宏观经济改革开放的进程,描绘了煤炭工业发展不同阶段的历史轨迹,展现40年来的改革开放给煤炭工业带来的巨大变化及呈现的十大变化特征,充分说明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是煤炭工业快速发展壮大的根本指南,改革开放释放出了巨大的生产力。结合新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探讨了未来煤炭工业发展的走向。  相似文献   

10.
2013年4月20~21日,由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主持召开的"煤炭安全高效开采和环境灾害控制"咨询项目和"采矿工程学科发展战略研究"项目启动会暨学术研讨会在山东科技大学召开。中国煤炭学会理事长濮洪九、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光谦、中国科学院院士宋振骐、中国工程院院士卢耀如、中国科学院院士吴硕贤、中国科学院院士  相似文献   

11.
我国经济社会进入新时代,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煤炭产业发展也进入了新时期,但发展过程中不协调、不平衡等制约高质量发展的问题依然突出。针对主要问题,归纳总结了高质量发展基本特征,分析了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设定了与新时代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高质量发展两阶段目标及五大转变价值导向,梳理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完备条件,提出推进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较为具体的发展目标和"三位一体"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2.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是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以来持续奋斗的伟大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全面理解和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正如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的那样,“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提出:“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新发现理念源于新时代的发展实践,也将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进入新发展阶段,对新发展理念的理解要不断深化,举措要更加精准务实,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学术界对新发展理念的理解和认识在不断深化,不仅要做到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还要保障安全。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本刊邀请国内著名专家、学者以“高质量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为题,撰写一组笔谈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日本煤炭政策对发展我国煤炭工业的启示煤炭部政策法规司张继武编者按:作为世界发达国家的日本,其能源工业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对于其煤炭资源的开发,虽然日本属于贫煤之国,但其对国家现有煤炭工业的管理与调控,却有着自己科学而又独特的政策。这一点,对于我们这个...  相似文献   

14.
在煤炭行业认真学习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进一步加快煤炭工业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步伐,扎实推进科教兴煤战略的新形势下,第五次全国煤炭科技大会于2001年12月20日在京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土、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范维唐向大会作工作报告。回顾总结了第四次煤炭科技教育大会以来的工作情况、取得的丰硕成果,提出了“十五”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煤炭科技发展的总体思路和重点任务,为切实把煤炭工业的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绘制了蓝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5.
又到岁末,回顾2012年,我国煤炭工业在曲折中前行,在压力下发展,积极应对,攻坚克难,渡过了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面对国内和国际煤炭市场的压力,面对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的挑战,我们愈加深刻地认识到煤炭经济研究对保证煤炭  相似文献   

16.
从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学逻辑出发,明确其核心要义是由"交换价值"向"使用价值"回归;并结合高质量发展的特征,阐述了新时代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要求;进而在分析当前产业高质量发展现实基础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生产能力质量、经济创造质量、市场竞争质量、社会履责质量、可持续发展质量5个维度,并从产业价值创造水平、实现效率、转化成效、再创造能力4个取向出发,提出构建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衡量指标体系的初步思路。  相似文献   

17.
在加快发展市场过程中,进一步重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是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 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对此,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应与时俱进,深化改革,搞好协会的自身建设和行业自律,更好地为煤炭企业服好务,为煤炭行业服好务,为政府服好务,以优质的服务,确立行业协会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资源禀赋和供能结构,既是能源安全的重要保障,也是低碳转型面临的艰巨任务。系统梳理煤炭行业发展现状,分析新型能源体系基本特征及对煤炭能源发展的新要求,提出煤炭作为基础保障能源、灵活可调能源和战略储备能源的功能定位,以及满足功能定位下的煤炭发展路径,以期推动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我国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和“双碳”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加入WTO后,世界市场进一步对中国煤炭产品打开大门,同时也要求开放国内煤炭市场。我国的煤炭工业要在国内外煤炭市场上同国外煤炭强国进行竞争并立于不败之地,应当加快我国煤炭工业的现代化改造。 一、我国还不是煤炭强国 从1989年起,我国煤炭年产量已突破10亿吨,居世界第一位,成为名符其实的世界产煤大国,但不是煤炭强国。作为煤炭强国的重  相似文献   

20.
通过梳理相关文献明确数智时代下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特征,提出推动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要以“数字化”为核心驱动、以“智能化”为方向引领,以“绿色化”为关键环节,以“安全化”为保障基石。结合煤炭产业发展现状,剖析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进而构建数智赋能助力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推进矿山生态修复,治理矿山生态环境;抓住数智时代机遇,积极应对国际挑战;加强智慧矿山建设,促进煤炭安全生产,以助推我国煤炭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