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在重大的考验和艰苦的战斗中,我国上下共同度过了极不寻常的一季度。新冠肺炎疫情让平稳向前的经济列车骤然"暂停",我国一季度的经济运行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滑铁卢"。4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06504亿元,经济增长下滑6.8%,创下40年来的最低。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社会秩序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让社会运转呈现出别样的生态:疫情  相似文献   

2.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尽管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但中国经济表现远超预期,钢铁行业整体表现也好于预期。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复苏,带动了钢铁需求增长,促成钢铁生产达历史新高。从总体上看,面对新冠疫情,中国钢铁行业用实际行动证明了钢铁是国民经济的中流砥柱,面对产业链供应链受阻、全球钢材市场疲软等多重压力,钢铁行业积极开展"双线应对",率先恢复并保持了平稳运行态势.  相似文献   

3.
2019年12月以来,全国范围内暴发新冠肺炎疫情(简称"新冠疫情"),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冠疫情对短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造成了较大冲击,电力需求所受的负面影响也非常明显。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新冠疫情对全年经济运行和电力需求将产生多大影响?如何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今年预期目标顺利完成?这些问题需要密切关注。本文分析了新冠疫情的总体情况,在研判其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近期新冠疫情对经济和电力需求产生的实际影响,分情景对2020年全年经济和电力需求进行研判,并提出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针对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和浩吉铁路开通对湖北、湖南、江西等“两湖一江”地区煤炭市场影响的问题,分析了近年来“两湖一江”地区的煤炭调运情况、新冠肺炎疫情对区域经济及煤炭需求的冲击、浩吉铁路的竞争能力及实际发运情况.研究表明: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两湖一江”电煤需求下降6.5%、湖北省下降16.3%;浩吉铁路打开了“北煤南运”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着眼于后疫情时期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的不同阶段,运用全球贸易分析模型,从新冠大流行时疫情冲击我国经济的路径出发,评估后疫情时期新冠肺炎疫情与经济之间的权衡,分析后疫情时期疫情发展的不同规模对我国GDP、进出口贸易、贸易条件、福利以及部门产出的影响。研究发现:(1)在后疫情时期,疫情的长期持续小规模爆发对宏观经济的破坏效应更明显,若疫情长期内持续小规模流行,我国的GDP、进出口贸易、居民福利以及部门产出均受到明显冲击;(2)在后疫情时期,疫情的短期偶然性爆发并不会对我国的GDP、福利、贸易条件以及部门产出产生明显的负面冲击,这主要是经济发展韧性抵消了疫情的短期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6.
2020年初,为防止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中国采取了严苛的防控措施。短期内的社会停摆对国内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同时也抑制了碳排放量的增长。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碳排放模块的开放经济CGE模型,根据冲击来源设定不同情境,量化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冲击造成的宏观经济、产业扩散以及CO2减排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GDP的影响约为-2.74%,从冲击路径看,供给侧冲击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主导冲击路径,从冲击来源看,防控措施的影响远大于疾病本身的影响。在碳排放方面,虽然疫情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碳排放量,但经济代价极大,具有短期性和不可持续性。最后,基于后疫情时代,为经济恢复与碳减排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信息革命蜂拥而至。 伴随着数字产业化、 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数字经济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动能。 然而,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 对我国乃至全球经济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严重冲击。 后疫情时代数字经济如何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又将带来怎样的影响与变革, 成为当下讨论的重要话题。 本文通过梳理总结数字经济发展基本态势, 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 揭示疫情冲击后的数字经济发展机遇, 通过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模型, 实证后疫情时代下,以第三产业为主的网络消费新模式开辟了数字经济发展新空间, 也将不断催生新模式、 新业态、 新产业,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相似文献   

8.
新冠疫情蔓延对我国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整体需求降低,各产业生产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对煤炭企业进行问卷调研收集数据,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煤炭行业的影响。调研发现,疫情对煤炭企业有一定的冲击影响,调研期间多数煤炭企业均已复工复产,但员工返工率相对较低。疫情对与煤炭企业经营产生较大影响,其中中小型矿井的资金压力较大,大型矿井的流动资金储备相对充裕。各企业对未来形势持乐观态度,半数以上企业认为此次疫情造成的影响仅是短期的,不会造成长期影响。面对疫情,煤炭企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应对疫情,超八成被调研者认为自身企业应对疫情较及时。针对调研结果提出政策建议,对疫情下煤炭行业发展乃至能源行业发展及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从湖北蔓延全国,打乱了中国人的生产生活节奏。3月初,疫情开始在境外快速发展,如今全球新冠肺炎感染确诊人数已经超过100万。这场波及全球人类的公共卫生灾难不仅给民众的生命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而且给全球经济社会的稳定带来了巨大冲击。  相似文献   

10.
新冠疫情全球爆发导致国际市场需求暂停,中国纺织服装外贸企业受到严重冲击。本文以宁波为例,分析纺织服装外贸企业因疫情而面临的困境和挑战,探讨外贸企业疫情下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2020年新旧年交替之际,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对国家的经济文化生活造成了重大的冲击。对建筑业和建筑业的从业者来讲,如果能从这次疫情中深刻汲取经验教训,对建筑业的影响可能是颠覆性甚至是革命性的,不排除这场新冠肺炎疫情将成为建筑企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拐点。  相似文献   

12.
李博 《中国石化》2020,(4):42-43,46
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宏观经济和石油石化行业产生不利影响。石油石化行业供应压力大幅增加,盈利持续下降。春节前后,武汉暴发新冠肺炎疫情。2月下旬以后,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快速蔓延,截至北京时间4月10日,除中国外,全球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国家和地区已达205个。经济受到不利影响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持续发酵,2月全球制造业PMI指数为47.6,较1月回落2.6个百分点,跌幅明显。IMF预期疫情会使全球经济萎缩3%;经合组织已将全球经济2020年的预期下调0.5%,悲观情形出现可能下调1.5%,欧美发达经济体均有陷入技术性衰退的可能。  相似文献   

13.
国际形势错综复杂、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等等一系列重大突发事件如何冲击、影响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个亟待研究的课题。本文在理论上从短期和长期两个角度分析了重大突发事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运用PVAR模型与空间计量模型对重大突发事件影响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1)总体来看,重大突发事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2)从空间维度来看,各省(区、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呈正的空间相关性,重大突发事件对本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消极影响的同时间接地传递给临近地区;(3)从时间维度来看,短期内重大突发事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着显著的负面影响、而长期影响相对微弱。最后,提出通过“冲击共生型”经济系统的构建,提升经济系统的抗冲击能力,保障经济高质量平稳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新冠肺炎疫情是近百年人类遭遇的最严重的公共卫生危机,各国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国际格局和人类社会面貌发生着快速变化。截至2020年8月底,全球能源系统展现出抗压的韧性,各国的能源服务基本维持正常运行,但能源系统的未来面临一个更加复杂多元、充满不确定性的局面。无论从学术研究还是产业实务的角度,都有必要及时探讨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能源转型造成了怎样的影响,这场危机是否或将如何改变既有的转型态势,以及不同门类的能源产业能否在这场危机中找到快速复苏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牛爽欣 《中国纺织》2023,(Z3):125-127
近年来,全球经济贸易环境先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地缘政治局势演变、主要经济体复苏周期错位、通胀压力抬升、经贸摩擦加剧等风险因素冲击,复苏之路艰难曲折,我国纺织品服装贸易环境也随之出现一定程度波动。2022年,在出口价格支撑下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规模连续第三年突破3000亿美元,但下半年以来国际市场需求疲弱态势日渐显现,2023年以来企业出口订单下行压力更为突出,国际市场竞争压力加剧。展望2023年我国纺织行业面临的国际贸易形势,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在全球范围内更趋平稳,有望减轻对全球纺织品服装贸易的抑制阻碍作用,但仍然面临经济增长全面下行、通胀压力高位等经济因素以及全球纺织供应链合作效率损失、贸易环境风险上升等诸多非经济因素制约。预计2023年我国纺织行业的贸易形势较2022年较难以有明显起色,全年出口压力较大。  相似文献   

16.
新冠疫情对我国能源产业链影响较大,维护产业链的稳定运行迫在眉睫。主要从产业链异质性的视角,基于经济数据剖析新冠疫情对煤炭、油气产业链以及新能源产业链的影响效应。新冠疫情对煤炭下游产业链的冲击较为巨大;油气产业链的投资需求减少,投资者偏好及预期降低,石油价格总体将保持较低走势;新冠疫情使得新能源消费进一步下滑,中国、美国、欧盟等市场新能源汽车销量下降。分析认为,中国需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实施技术立国战略;结合煤炭、油气及新能源产业链的发展态势和数字经济发展新趋势,提出增强能源产业链韧性与柔性、促进能源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及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方略。  相似文献   

17.
2019年末到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我国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科学领导和各条战线工作人员的不懈奋战下,疫情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为应对疫情冲击,电力行业采取许多措施保供应、降电价,确保了疫情期间社会生活生产的正常运行,为各行各业稳妥复工复产提供有力支持。在新一轮电改5周年之际,笔者希望透过疫情冲击来分析中国电力市场改革存在的一些深层但未引起充分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2020年爆发的新冠疫情对我国经济发展和能源供给产生强烈冲击,煤炭价格波动也表现出较强的不确定性。基于此,运用GARCH族模型对煤炭价格不确定性进行测度及趋势分析,并采用脱钩指数对比分析其与宏观经济增长的动态耦合关系。研究发现政府干预对煤价波动不确定性产生的影响作用要明显强于市场自发调节,疫情对煤价波动不确定性的影响要远小于2016年政府去产能政策的作用,我国煤炭市场表现出较强的韧性。同时,经济增长和煤价波动不确定性存在"强耦合"状态,因此在疫情全面控制的乐观估计下,国内经济快速回暖短期内会对煤炭价格的下行压力产生一定缓解作用。最后提出了强化底线思维、坚持控价保供、科技赋能行业新生等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19.
张静 《汽车观察》2020,(3):48-48
3月6日,J.D. Power发布《新冠肺炎疫情对消费者购车意愿影响》调查报告,旨在帮助汽车行业了解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消费者购车意愿和购车考虑因素的影响,同时为汽车企业制定销售和服务策略提供依据,以更好地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巨大冲击。  相似文献   

20.
利用CGE模型中不同宏观闭合选择的情景分析,本文检验了中美贸易摩擦与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多种宏观经济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问题。主要发现:(1)综合供给学派和现代货币主义学派观点可解释供给冲击压力,中美贸易摩擦、新冠肺炎疫情、偏重投资等形成供给冲击压力诱因;(2)古典学派和新古典学派对中美贸易摩擦与新冠肺炎疫情形成供给冲击压力有着不完全一样的解读,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企业通过市场机制对冲中美贸易摩擦和新冠肺炎疫情对供给冲击产生的消极影响,而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则需要政府作用的适当发挥;(3)中美贸易摩擦与新冠肺炎疫情所造成的产业链断链断供冲击对经济下行压力影响远超中美贸易战的关税壁垒,需要引起足够重视。本文政策启示:(1)逆周期调节与跨周期协同对冲市场预期转弱趋势,沉着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中美贸易摩擦挑战;(2)畅通国内国际经济循环,实现供给与需求在更高水平上的均衡;(3)让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源,促进金融、科技、产业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