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从诸葛亮斩马谡想到的刘治平诸葛亮斩马谡的故事,作为执法如山的一个历史典范,被人们一直传颂至今。其实,在这个故事中,更值得今人传颂和难能可贵的,还是诸葛亮在失街亭后因错用马谡而主动上书要求“自贬三等”的品格。对照诸葛亮主动承担责任的高姿态,不禁使人联想...  相似文献   

2.
近日,受中央电视台《三国演义》播放的影响,再次翻阅了"三国演义"之书。阅至"失街亭"这一章节,深感用人的重要。"街亭"失守,马谡固然有不可推脱的直接责任,但是,也与作为调兵遣将的军师诸葛亮在用人上的感情用事有关。诸葛亮和马谡交情深厚非同一般,俩人之间以父子、兄弟相称。因此,对于马谡自身的弱点诸葛亮是非常清楚的。况且刘备在白帝城临危之时曾一再告诫诸葛亮: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然而,尽管如此,诸葛亮凭着俩人之间的深交,在马谡一再请求和发誓下,诸葛亮终因感情超越了理智,违心派遣马谡前去镇守街亭而最终导致军事上的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3.
《三国演义》给我们塑造了两个很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一个是马谡,一个是司马懿。两人都屡战沙场,谙熟韬略。但马谡自持“饱读兵书”,刚愎自用,独断专行,结果街亭失守,演出了“孔明挥泪斩马谡”的悲剧;司马懿则诡诈多疑,优柔寡断,面对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而自愧不如,因而坐失攻打西城的良机,贻笑天下。两个人一个“自负”、一个“自卑”,但下场完全相同,都以失败而告终。可见,“自负”和“自卑”是两种不正常的心理状态。有这种心理的人,不能正确估计自己,因而也错误地估计了别人,从而导致失败。“自负”与“自卑”都有其产…  相似文献   

4.
街亭失守,使诸葛孔明屡出祁山北伐魏国的军事行动最终归于失败,蜀国统一中原的希望化为泡影。千古名相诸葛亮不得不挥泪将马谡就地正法,斩首示众,自己也官降三级,以谢国人。诸葛亮此举作为执法如山、赏罚分明的经典,历来为史学家津津乐道。然而,笔者最近查阅了《三国志》等一些资料,进行分析发现街亭之役,马谡固然有失有罪,但同样孔明也有不可推卸的连带责任,这里有一个用人失察的问题,是失败的根子所在。马谡,字幼常,陈寿在《三国志》中为他立了专传,可见他的“知名度’是不低的。马谡的祖籍为湖北省宜城,与其兄马良一样,…  相似文献   

5.
如果把诸葛亮视为职业经理人的话,他是有很大缺陷的,例如街亭之战,主要不是马谡的错,错在诸葛亮,诸葛亮靠斩人头推脱了个人责任。诸葛亮至少错在以下几个方面:1、缺乏选人制度和提拔体系马谡在街亭之战前面,除了跟诸葛亮提了很多治军建议之外,直接领军打仗的事件几乎没有。将马谡派出锻炼可以先选择一些不太重要的地方,就像我们现在人才选拔制度一样,下基层锻炼能力岂不是更好。  相似文献   

6.
执行是近一段时间经理人和企业家们议论得较多的一个话题。初听起来,企业的执行问题是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的问题,但实际上企业的执行力问题首先是企业的高层和企业家们的问题。就如同我们所熟悉的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通常我们会认为是诸葛亮有一个英明的决策,让马谡去守街亭,而他没有很好的去执行,才导致失败。但从更高的层面来看,是诸葛亮的决策失败,他只做对了应该做什么样的事的决策,而做错了应该派什么样的人去执行的决策。同样的道理,企业家在把执行不力的责任往下推的时候,往往他们抱怨的是他的下属无法圆满地执行他的决策,却没有…  相似文献   

7.
孙航 《人力资源》2006,(5):6-10
诸葛亮协助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可谓功勋卓著,名垂千古。但诸葛亮在用人的决策上,却有过重大败笔,那就是派马谡守卫街亭要塞,并任其为一把手。结果街亭失守,险封汉中咽喉,诸葛亮本人也不得不上演一出系毫发之间的“空城计”。正所谓——  相似文献   

8.
蜀将马谡不听劝谏,违犯军纪,丢失街亭,败军折将,失地陷城,使蜀军战略受挫。诸葛亮为严明军纪,不得不挥泪将马谡斩首,以正军法,整饬三军。然而,诸葛亮决不到此为止,而大哭自己不听刘备之言,造成用人不当之过,自察自律,上书后主刘禅"自贬三等,以督厥咎",贬为右将军,行丞相事,照旧统督军马,惜军爱民,励兵讲武,法教将士,军威大振。此诸葛亮自律己过之举,深为后人赞叹。人云:古内今用,当明事理。当  相似文献   

9.
《三国演义》中的空城计,是诸葛亮打破常规思维的一种冒险举动。诸葛亮一生唯谨慎,从不冒险。但街亭失守后,出现了非常危险的情况:司马懿带领15万大军,兵临西城,而当时诸葛亮身边,已无一员大将,老弱残兵,不过2000多人。如何渡过难关?从不冒险的诸葛亮在此特殊情况下,冒了一个大险:城门大开,诸葛亮则于城楼上,凭栏而坐,焚香操琴。结果司马懿疑有伏兵,退兵而去。这里诸葛亮采取的就是“超常规思维”,遵循的就是“例外原则”。假如当初诸葛亮不采取这种非常之策,纵令他有天大本事,也无法避免兵败城破的危险。而司马懿之所以失败。恐怕还是他受了常规思维的消极影响,用老眼光看新问题,用老经验处理新事情,结果上了大当。  相似文献   

10.
在三国史上叱咤风云廿余载,以羽扇纶巾,指挥若定的儒相风度及传奇故事流芳千古的蜀相诸葛孔明,其身上闪光之处无须多说,但他在选用人时仍有失误,笔者略举一二,告诫世人。一是错用马谡误军情。马谡精通军事,但无实战经验。他在诸葛亮南征时,提出"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之策,被采用后取得七擒孟获平定西南的胜利。证明马谡配当一名"参谋长"。刘备临终反复诫亮:"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遗憾的是"谡与亮素密",初出祁山,"亮违众拔谡",要以北伐先锋官重任,竟招致马谡失街亭,打乱了诸葛亮的北战计划。二是拒纳良策失战机。再出祁山时,大将魏延综合分析敌我军情和地形后,向诸葛亮大胆建议"辄欲请兵万人,出子午谷袭潼关,取长安"。但亮对延存偏见,在"延脑后有反骨"的违心思想指导下,"亮制而不许"。延计落空,蜀军因此失去了北伐成功的难得机会,方引出又四出祁山的故事。魏延的许多作战方案屡遭拒绝,无奈"常谓亮为怯,叹恨已才用之不尽"。三是压抑人才折栋梁。魏延作为刘备破格提拨  相似文献   

11.
作为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的诸葛亮,在政治、军事领域的成就早已彪炳史册.但是其光辉业绩却难掩其在主政蜀汉政权之时用人策略上的重大失误。诸葛亮在用人上的最大败笔当属其大力扶植起来,又使其北伐大业付诸东流的马谡了。  相似文献   

12.
《中国总会计师》2012,(5):156-156
如果选择诸葛亮,我们不难发现,小说中的诸葛亮,同周瑜是一个类型。瑜亮并称,恰好说明了二者文学形象的一致。诸葛亮之所以没有表现出周瑜式的褊狭,只不过是因为他是胜利者。小说中的诸葛亮,是一个逞能斗智的典型。这种逞能斗智,必须占上风才可以得意,一旦失败就会变成周瑜。“三气周瑜”是胜者的张狂,起码不算大度。  相似文献   

13.
张军 《企业天地》2003,(2):29-29
在选拔、使用人才问题上,我国历来推崇“伯乐相马”模式,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古往今来,许多“伯乐相马”的佳话广为流传,诸如“萧何月下追韩信”“刘备三顾茅庐”“祁黄羊举贤不避亲和仇”等等。诚然,古代先贤“伯乐相马”的用人之道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然而,“伯乐”也是生活在特定社会环境里的人,在评定“千里马”时,往往不可避免地带有个人喜好和感情烙印,难免会出现鱼目混珠,甚至良驹不得其所的情形。历史上人才难辨的例子并不鲜见。诸如诸葛亮错识马谡而失街亭,富尔顿被拿破仑视为骗子…  相似文献   

14.
有些地方办事,办之前大家都说好,为啥真办起来大家又都着上了急?人们对"事后诸葛亮"不赞成,却往往忽略了"事前诸葛亮"的问题;明明知道"关云长捉放曹"还是让他"捉放曹",早就算计到"失街亭"还是让马谡"守街亭",这难免要积累成"诸葛亮的信任危机"问题了。  相似文献   

15.
问:无数心理参数作用的股市大盘下一秒钟是升还是跌谁也说不清楚,在股市,牛顿力学话语体系的科学遭遇到它在微观物理学领域同样的失败命运,由此而建立的市场分析也只能作参考而不具有权威指导意义了,投资人在寻找股市上的诸葛亮。 ■广:诸葛亮成功地将遁甲学运用在军事领域。“三国演义”记载诸葛亮上知天文,下通地理,能够精确地计算冬至前后哪一天刮东风,“火烧赤壁”是遁甲学的经典故事。遁甲学是中国古人认识客观事物的复杂框架体系,具有洞察,预见能力。 问:美国江恩投资理论与我国遁甲学的理论依据──古代历法,二十四节气…  相似文献   

16.
为什么同样的战术,对项羽和韩信是“置之死地而后生”,对马谡却是“自取灭亡”呢?  相似文献   

17.
无论读《三国演义》还是看戏听书,人们对诸葛亮总是充满了赞美,夸他不负刘备重望,火烧新野、舌战群儒、草船借箭、七取荆州、气死周瑜、攻夺益州,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等,均传为佳话.但仔细研究诸葛亮,特别是从管理的角度看待诸葛亮,却会发现他是一个刚愎自用、屡犯重大错误、并且不敢承担领导责任的人. 诸葛亮处于东汉末年那个群雄逐鹿、激烈动荡的年代,他行军布阵确有一套,但作为战略指挥家,他的气度则明显不足,他在指挥重大战役中往往犯下不可估量的错误,使三分一统的契机每每失之交臂.但是诸葛亮为人过分聪明,每次自己犯下的错误都要由别人来为他承担.比如马谡失街亭被斩,就很能说明这一点.  相似文献   

18.
《孙子兵法》曰: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在《三国演义》中,马谡在诸葛亮南征孟获时,建议:"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被诸葛亮采纳,并得到成功验证。现在,《孙子兵法》也广为众多国际大品牌的所用,例如当一个品牌进入新市场时,也似在经历"攻城"到"攻心"的过程,只是这里的"攻城"与"攻心"之间又被变幻无策的市场赋予新的含义。  相似文献   

19.
古城天水小时候看《三国演义》的连环画,其中说到诸葛亮伐魏六出祁山,取天水智收姜维,失街亭痛斩马谡,以及姜维为光复汉室八次出兵,这些故事都发生在天水。天水最早给我的印象是兵家必争之地。天水为世人所注目,主要是他的悠久历史与文化。这里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很早就有  相似文献   

20.
企业管理也好,企业发展也罢,归根结底是用人的问题。人是生产力的决定因素,把决定因素解决好了,其他问题就比较容易解决了“。让合适的人干适合的事”,是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的人才理念,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就不那么容易了。谁是合适的人?领导者首先要明确。了解下属,知其所长、知其所短。用人所长,避人所短。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公正,避免任人唯亲、嫉贤妒能、吹毛求疵,要变相马为赛马。如果用错了人,危害就大了,不但对一个方面的工作不利,而且可能影响大局。用人不当造成损害的事例不少,最著名的恐怕是历史上诸葛亮任用马谡守街亭的事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