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利用中国 2000-2017 年省级层面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本土市场规模与产业升级之间的关系。 估计结果显示,本土市场规模的扩大整体上有利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在区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不同地区存在明显的差异;需求规模、技术创新、对外开放程度等因素对产业升级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我国市场规模巨大,本土市场规模成为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2.
构建中国“对外开放新体制”有待讨论澄清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发展外贸才能形成有力促进可持续增长和外贸转型升级的内生机制?从外贸起源和其“增长引擎”本质作用的终端视角看,依托国内大市场的内需驱动出口模式不仅可发挥大国国内需求这一“国家特定优势”,持续推动外贸转型升级;也可通过出口部门与本土产业部门的强有力关联,更好地发挥出口作为“增长引擎”的本质作用.因此,在相同发展阶段,大国比小国更加偏向内需驱动出口模式.但中国的外贸发展明显背离大国经验,深层原因在于,致使“国内需求——本土供给——出口结构”不能有效衔接的市场环境抑制了内需驱动出口模式的形成.据此,把握国内需求扩张与升级的战略机遇,构建国内需求与本土供给及出口结构双重对接的市场环境,回归内嵌于本土经济的贸易模式,实现出口部门与本土产业部门联动发展,是新发展阶段下破解中国外贸转型困境和夯实出口动能应当遵循的“大国经验”.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城市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之上,尝试性地提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理论框架,并以全国247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理论分析表明,本地市场规模、工业企业平均规模(需求因素)以及交易成本、生产性服务业的专业化程度与竞争程度(供给因素)等因素共同促使了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实证检验证实,虽然生产性服务业主要集聚于具有较大市场规模和更优经济地理位置的中心城市,但我国不同区域引致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关键性因素存在差异,东部城市表现为本地市场规模,而中西部城市则是交易成本.实证结果还表明,规模大的工业企业具有明显的服务外包化倾向;同时生产性服务业存在MAR溢出,专业化有利于提高集聚度.为此,本文提出了加快生产性服务业聚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现如今,各国厂商纷纷瞄准消费大国,通过价格、技术及品牌等手段相互竞争来占领目标市场,获取贸易利益,已成为当前国际贸易格局的基本态势。对一国而言,拥有较大的国内需求市场,能否为其国际贸易创造优势呢?本文在对从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到规模报酬递增理论文献梳理的基础上,阐述了国内需求与国际贸易的动因、格局、利益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国内需求对国际贸易的作用机制,并进行了简要的评论。  相似文献   

5.
6.
文章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实证研究生产性服务业出口贸易和服装制造业出口贸易的互动性。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生产性服务业出口贸易和服装制造业出口贸易之间存在互动性,运输、保险、金融及知识产权服务的出口贸易对服装出口贸易有影响,其中运输服务出口贸易对服装出口贸易的影响最大,其次是保险服务出口贸易的影响,知识产权使用服务的影响居第3位,金融服务的影响最小;服装制造业的出口贸易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出口贸易有也有促进作用。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促进服装出口贸易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推进江苏服务业出口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晓蕾 《江苏商论》2005,(10):96-98
服务业出口对整个出口和经济发展的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鉴于江苏服务业出口都比较薄弱,本文从促进服务业发展,扩大开放以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促进重点服务行业发展和出口和构建服务业出口的制度环境四个方面探讨了如何推进江苏服务业出口。  相似文献   

8.
利用2004—2010年长三角制造业26个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考察扩大内需战略对长三角地区出口贸易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内需的提高不仅不会抑制出口,还能促进出口贸易的扩张,数据显示,内需每提高1%会促进出口量扩大超过1%,这意味着在目前阶段,长三角地区对外贸易中本土市场效应发挥了核心作用;对细分行业的研究发现,在纺织业、化工业和金属制造业中存在着强本土市场效应,而在采矿业、机械设备制造业和食品业中仅存在弱本土市场效应;同时,外商直接投资和行业竞争程度对出口有正向激励作用,而人均资本和对外开放程度会抑制出口。  相似文献   

9.
中国服务业生产率与规模报酬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杨向阳  徐翔 《财贸经济》2004,(11):77-82
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对促进中国经济增长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建立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经济计量模型,定量分析了1990-2001年中国服务业的生产率与规模报酬状况,并计算了决定中国服务业增加值的两种投入要素资本和劳动的边际产出弹性、替代弹性与边际生产率,最后分析了这一估计结果对今后发展中国服务业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0.
利用2004—2010年长三角制造业26个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考察扩大内需战略对长三角地区出口贸易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内需的提高不仅不会抑制出口,还能促进出口贸易的扩张,数据显示,内需每提高1%会促进出口量扩大超过1%,这意味着在目前阶段,长三角地区对外贸易中本土市场效应发挥了核心作用;对细分行业的研究发现,在纺织业、化工业和金属制造业中存在着强本土市场效应,而在采矿业、机械设备制造业和食品业中仅存在弱本土市场效应;同时,外商直接投资和行业竞争程度对出口有正向激励作用,而人均资本和对外开放程度会抑制出口。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行业面板数据,从整体服务业、不同行业技术水平和企业登记注册类型三个维度,分析了服务贸易和服务业FDI等服务全球化因素对中国服务业工资水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服务进、出口对服务业工资水平的总体影响显著为正,而服务业FDI的总体影响显著为负;服务贸易与服务业FDI对服务业工资水平的总体影响、直接影响及间接影响均存在着显著的企业与行业异质性,其中,总体影响的大小及正负是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价值链复杂程度是产业链安全的重要维度,跨境次数是价值链复杂程度的重要考量。本文首次从跨境次数视角考察了数字化投入对服务业价值链复杂程度的影响机制和效果。结果表明:数字化投入对跨境次数存在双重效应,它不仅会通过降低中间品贸易成本增加跨境次数,同时也会通过去中介化效应减少跨境次数,其中,去中介化效应主导了数字化投入作用于跨境次数的最终效果,进而促进了服务业价值链结构的简化,提升了产业链安全;本土市场规模会通过规模经济效应,强化数字化投入对跨境次数的缩减作用;跨境数据流动限制则会在整体上抑制数字化投入对服务业复杂价值链的简化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产品投入是促进跨境次数增加的主要动因,而数字服务投入和国内数字投入则是整合生产环节的重要力量。中国应抓住服务业数字化的契机,依托市场规模优势实现服务业的提质增效和产业链安全。  相似文献   

13.
贸易大国出口关税政策的调整具有福利效应、收入效应和需求弹性效应。本文以俄罗斯原木出口关税政策调整为例,利用经济学理论分析了国际贸易中的准垄断效应和需求弯曲效应,拓展了对国际贸易中效应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Melitz理论框架的基础上,通过引入竞争效应和成本节约效应综合研究了本土市场规模对企业价格加成的影响,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中国企业层级微观数据进行经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本土市场规模的扩大提高了企业的价格加成水平,其促进作用在头部企业、资本密集型行业以及进入壁垒相对较高行业的企业中表现得更为突出,这些企业可以作为提升利润空间的主导力量;同时探讨了内循环和外循环的互动关系,综合本土市场规模以及市场分割情况构建内循环指标,结果表明内循环对于企业价格加成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而外循环对于这种影响的调节作用显著为负。  相似文献   

15.
基于制造业需求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本文从规模经济和创新激励等渠道分析了制造业需求变化对生产性服务业效率的影响机理,并考察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这种影响的调节效应.本文以1995-2014年中国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面板数据为样本所做的经验研究发现:(1)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需求的提高有助于生产性服务业效率的改善,且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相比,资本密集型制造业需求程度的提高对生产性服务业效率的促进作用更大;(2)虽然制造业需求的增加在总体上有利于生产性服务业效率的提高,但是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这种促进作用并不呈现简单的线性效应,而是表现为一种非线性的门槛效应,即当越过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门槛后,制造业需求对生产性服务业效率的促进作用会有明显跃升,且资本密集型制造业所面临的门槛水平要高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本文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为制定科学的产业发展战略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6.
农业是俄罗斯经济的薄弱环节之一,其农产品市场潜力是巨大的。俄罗斯入世后,必将根据世贸组织通则逐步下调关税,这样更会刺激各国对俄农产品出口的增加。[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41个国家2005-2011年的面板数据,基于东道国吸收能力的视角,测算并考察了服务业FDI的R&D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服务业FDI的R&D溢出会对东道国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主要体现在对技术效率的改善上。国内R&D投入对东道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并不显著。第二,东道国吸收能力中,人力资本以及制度因素能够显著促进服务业FDI的R&D溢出,但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却阻碍了东道国这一途径的技术吸收。第三,分样本研究中,OECD国家服务业FDI的R&D溢出效应显著,而非OECD国家这一效应并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相似文献   

18.
中国、美国、日本三国作为全球主要的经济实体和贸易大国,其生产性服务贸易出口近年来呈现出不同的绩效特点。本文通过借鉴固定市场份额(CMS)模型,把中、日、美三国生产性服务业出口绩效分解成国际需求引致效应、结构性效应和产业竞争力效应,并探讨各种效应对生产性服务贸易出口增长的真实影响。最后,提出改善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出口绩效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利用1999-2007年我国工业企业的微观数据,分析了出口工资溢价与企业出口行为之间的内在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出口企业相对于非出口企业存在着显著的工资溢价;具有较高工资水平的企业自我选择进入出口市场,进入出口市场后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的工资水平。研究证实了出口工资溢价是自我选择效应和出口学习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为理解出口和工资溢价之间的内在联系提供了中国经验。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2000—2013年中国海关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研究外部需求冲击对中国企业出口市场多元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外部需求冲击显著抑制了企业出口市场多元化;外部需求冲击促使企业更多地选择出口目的地进入固定成本较低的市场,从而抑制了企业出口市场多元化;外部需求冲击对不同要素密集型企业出口市场多元化的影响呈现出动态演进的特征,从2000—2006年期间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出口市场多元化的显著抑制作用转向了2007—2013年期间对资本密集型企业出口市场多元化的显著抑制作用;外部需求冲击显著抑制了出口规模较大企业的出口市场多元化,对出口规模较小企业的影响作用不显著。本文研究对于如何积极应对外部需求冲击以促进中国企业出口市场多元化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