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科技的进步推动了花卉市场的蓬勃发展,互联网时代下,人们更为注重园林建设。为更好地满足人们对城市园林建设提出的基本要求,要积极栽培适宜的花卉,大力推进园林绿化建设,利用花卉栽植来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园林整体形象。首先分析花卉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主要作用,然后探讨城市园林建设中花卉的栽植,最后分析花卉养护管理。  相似文献   

2.
在当代,"智慧模式"在生态林业、生态农业、水处理、土壤修复等当面有着广大的利用价值和前景,我国也正在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的步伐。基于此,本文着重介绍智慧模式在城市园林中的运用,研究智慧模式在城市园林中的作用和价值,并针对在智慧模式下城市园林的实践和探索中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中,拥有大面积绿色植被区域成为居民的期盼,城市建设者为满足居民对生态绿地的需求,越来越重视对城市园林绿化中湿地生态的发展。阐释了临洮县城市园林绿化中湿地资源和湿地生态经济发展的现状,针对性地提出了临洮县城市园林绿化中湿地生态经济发展对策建议,对提升湿地生态经济发展水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行道树的正确选择对城市园林的绿化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论述了北方常见行道树的优缺点及用法,为城市行道树的选择提供参考,从而选择适合当地的行道树。  相似文献   

5.
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构成部分,城市园林绿化起到平衡城市生态的重要作用,为城市的持续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前在开展城市建设工作方面,园林绿化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主要介绍了现代城市园林绿化行业的整体发展状况,分析了现代城市园林绿化行业的特点,并展望了城市园林绿化行业的发展趋势,以期更好地推动城市园林绿化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城市花卉逐渐成为一座城市文明程度和园林发展水平的标志。作为园林中不可缺少的植物材料,花卉在城市园林建设中有重要作用。论述了立体花卉的定义和特点,分析了立体花卉在园林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以引种的4种宿根花卉为研究材料,对其形态特征、生态习性进行阐述,归纳和总结了4种宿根花卉寒地繁育、栽培技术并对其园林应用方式提出建议,为宿根花卉在寒冷地区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乡土植物在城市园林绿化景观营造中的应用,不仅有利于强化景观的效果,同时还有利于促进城市园林绿化的发展。针对乡土植物在城市园林绿化景观营造中的重要意义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与分析,并提出了乡土植物与城市园林绿化中景观营造的策略,希望有助于城市园林绿化的景观营造。  相似文献   

9.
山西野生木本花卉资源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人们对改善生态,绿化美化城乡环境,提高生活和生存环境质量的愿望愈加强烈。然而当前城乡绿化树种较单调,已不能满足这方面的需求。为此,有必要加快开发利用野生木本花卉和绿化树种资源。  相似文献   

10.
耧斗菜属植物在城市园林中开发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哈尔滨地区城市园林中宿根花卉应用品种单一、应用形式少的现状,分析耧斗菜属(Aquilegia Linn)植物应用的必要性。耧斗菜属植物为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有着适应性强、抗性强、观赏性状好的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城市园林绿化彩化中。  相似文献   

11.
城市滨江绿地景观设计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传统的城市滨江绿地景观地域性特征不足导致生态产品同质化严重、生态产品市场缺乏吸引力。从城市滨江绿地景观工程设计出发,以衢州市信安湖鸡鸣湿地和青龙码头为例,探讨城市滨江景观设计与地域性特征的结合对提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性,并从城市交通网络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和滨江绿地景观生态产品价值核算3个方面提出城市滨江绿地景观设计相关的保障措施,旨在为城市滨江绿地景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司马矿区园林景观改造对生态化农业示范园的影响,从整体的景观格局规划到具体的生态适应设计,寻找煤矿塌陷区的治理、生态系统结构的恢复途径。[方法]以山西司马矿的采煤塌陷及废弃地生态复垦工程为例,运用生态学、景观学等理论探讨煤矿塌陷区农业示范园构建原则,根据矿区的实际情况进行生态化构建定位;应用生态网络、生态景观、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等方面的园林景观设计技术,从整体的景观格局规划到具体的生态适应设计思维,对矿区进行生态化的园林景观规划。[结果]司马矿区第一期土地复垦工程、水上公园挖淤泥及公墓区工程,第二期水上公园配套设施、公墓区配套设施、道路工程应用了生态农业示范园的设计与建设新思路并取得一定成效,待建的第三期园林绿化工程、给排水工程、开发文化资源项目及各种娱乐项目须进一步坚持生态再造的原则。[结论]塌陷区景观设计中的生态再造必须考虑人类生活、社会发展的需要,应朝着旅游业、农业等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重庆城市景观生态建设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景观生态建设是城市生态规划的基本内容。以重庆市为例,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分析重庆市景观生态现状和城市景观生态设计的基本内容,对重庆城市景观生态建设提出一些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目的]基于景观格局演变的区域绿地生态网络与生态功能优化研究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方法]文章以徐州示范为例,在城市研究区景观格局演变及其异质性研究分析基础上,探索城市规划区城乡绿地景观格局的优化路径;运用经济学与生态学原理,按“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理念,以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优化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前提,从市域与城市规划区视角,合理配置城乡绿地生态网络景观组分,进而优化区域绿地生态网络。[结果]研究得出2005—2015年研究范围城市化造成大量耕地消失,城市建设用地快速增加,随着生态园林建设的快速推进,林地面积占比大幅度增加;地表覆被变化直接表现为景观格局的快速破碎化和景观多样性的下降,景观类型的丰富度和复杂度急需提高,景观多样性指数、景观均匀度指数也均呈现较为明显的下降趋势。同时,重点提出了强化景观格局与过程的完整性与连通性,挖掘潜在生态功能等的区域绿地生态网络一系列优化方案。[结论]文章为研究区及延伸的城乡区域绿地生态网络构建和生态系统服务优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15.
城市居住环境景观生态设计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城市居住环境景观生态设计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当前城市居住环境景观存在问题基础上,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根据居住环境景观生态设计的复杂性、多面性、综合性、连续性,以及由于人与环境的互动作用的特点,考虑居住环境生态系统具有自然生态特性和人类文化特性,提出了城市居住环境景观设计应遵循生态设计的思路,建立一个人与自然、人与社会高度适应相互协调的和谐发展的生态家园。  相似文献   

16.
对青岛崂山的部分野生木本花卉的生物学特性、生态分布和开发利用进行了详细研究,从而提出了合理的开发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17.
京津冀城市群地区土地生态状况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开展区域尺度土地生态状况的科学评估,服务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城市群协同发展和土地资源规划与管理。研究方法: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年度数据、遥感数据和气象、土壤等数据为基础,从生态系统结构、生态质量和生态系统服务3个方面构建评估框架,并采用AHP和CRITIC法确定因子权重,定量评估2015年京津冀城市群地区土地生态状况。研究结果:2015年,研究区的土地生态状况具有西部、北部较优,东部、南部较低的地理梯度分异,产水服务与干扰度指数、碳贮存服务间存在一定的权衡关系,而碳贮存服务、净初级生产力和源生境连通性是研究区土地生态状况的主要障碍因子。研究结论:当前或未来的土地利用管理中应综合权衡城市扩张、粮食安全和生态维护,针对土地生态状况的区域差异、生态因子间的冲突关系及主要的限制类型确定相应的土地持续利用与生态维持、恢复方式。  相似文献   

18.
开封市景观生态评价与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景观生态质量评价可以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重要的依据,也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开封市景观生态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其景观生态状况不容乐观,这主要是由于生态绿地的缺乏及景观布局不合理造成的,并依此提出了相应的景观生态建设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生态要素不断受到侵蚀,构建城市生态网络对城市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基于空间效能的视角,以亳州市为研究对象,运用生态网络连接性、渗透性以及均衡性评价,从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两个层面构建城市生态网络。[结果]对“网络本体—影响区—辐射区”不同空间层次的效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网络本体”的连接性评价中,生态连接应将河流水系等进行贯通连接,形成城市的生态骨架,并整合破碎的生态斑点,形成规模较大的斑块。“本体—影响区”的渗透性分析表明亳州大部分绿地斑块形状呈现出规则且较为离散的状态。“本体—辐射区”的均衡性评价显示亳州河流水面及沟渠较多且均匀,但是连通性较差。[结论]因此,亳州市应构建包含4个重要生态保护点、3个主要生态修复点和三级廊道体系的生态网络,同时要维持其生态廊道的自然形态,处理好现状保护与建设的关系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20.
城市景观生态质量评价可以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重要的依据,也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开封市景观生态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其景观生态状况不容乐观,这主要是由于生态绿地的缺乏及景观布局不合理造成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景观生态建设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