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在传统电网中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能源与电力之间的精密化调控是目前以及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电网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文章在智能电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对智能电网信息系统结构进行了重点分析,希望对相关工作人员能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智能电网是一个完整的信息架构和基础设施体系,实现对电力客户、电力资产、电力运营的持续监视,利用“随需应变”的信息系统提高电网公司的管理水平、工作效率、电网可靠性和服务水平。那么,作为电力运营和销售,是智能电网的终端,也是智能电网发展的起点和落脚点,智能营销尤其重要。本人认为,要想搞好智能营销,计量系统的自动化是基础。  相似文献   

3.
李世辉  李秀彦  卞京  冯浩 《价值工程》2012,31(26):47-48
智能电网是未来电力系统发展的趋势。由于智能电网没有统一的定义,各国对智能电网发展的方向也各有特点,文章介绍了智能电网的基本特征,从输电、配电、变电几个主要方面综述了智能电网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
智能电网信息系统在构建的时候主要为基础设施构建、应用体系构建以及支撑平台构建。本文针对智能电网信息系统结构构建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出在电网改革中主要操作和构建方法。  相似文献   

5.
美国总统奥巴马能源变革中发展统一的智能电网一时间成为全球能源界关注的焦点。而“智能电网”这一全新的词汇也如同当年的“互联网”一样迅速风靡全球。所谓智能电网,就是电网的智能化,也被称为“电网2.0”,它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先进的设备技术、先进的控制方法以及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的应用,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标,其主要特征包括自愈、激励和包括用户、抵御攻击、提供满足21世纪用户需求的电能质量、容许各种不同发电形式的接八、启动电力市场以及资产的优化高效运行。智能电网的核心内涵是实现电网的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和互动化,简称为“坚强的智能电网(Strong Smart Grid)”。而智能能源网是一个比智能电网层次更高、规模更大的新型能源网络。2009年11月27日,“国家‘十二五’中国智能能源网发展模式和实施方案课题组”在京成立,意味着中国正式开始筹备智能能源网。本文通过对智能电网与智能能源网的比较,分析了智能能源网技术。  相似文献   

6.
智能配电网已经成为了智能电网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构成部分,不仅能够对电网系统的运行效率加以提升,还能够为电力营销工作发展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本篇文章主要针对智能配电网在电力营销中的应用进行了全面详细的探讨,以期为我国电网电力营销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文章介绍了Agent技术和决策支持系统,针对电网调度的局限性提出了基于多Agent的智能调度决策支持系统,并详细阐述了系统的体系结构和各个Agent的功能。系统能够将位于网络上任何位置的Agent与现有电力信息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高效、快速、可靠地为调度员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8.
智能电网运用现代先进技术,实现了电网的长足发展。智能电网建设要求智能装置速度更快、容量更大、功能更强、运行更稳定;与之呼应,一批新型产品应运而生。智能远动机就是南方电网一体化智能运行系统operation smart system(OS2)建设需求下的典型新型智能装置;作为厂站端数据采集处理中心,完成站内统一信息建模、统一数据采集、统一数据存储、统一数据处理、按专业统一数据出口。  相似文献   

9.
徐佳斌  王伟 《科技与企业》2012,(12):122-123
随着智能电网的迅速发展,智能电力仪表也被越来越多的开发和应用。其中智能三相电表能够实时监控电网中的电压,电流以及功率等参数,并且将这些参数反馈给电网系统,从而保证了电网的稳定高效。同时,智能三相表采用了Profibus通讯技术,能够稳定和快速的传输数据,保证了智能电力仪表在复杂工业环境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郭政  崔继峰 《上海质量》2014,(10):56-59
在发展清洁能源、应对气候变化、保障能源安全的迫切需求下,智能电网已成为当前世界电网发展的新趋势,而智能电网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涵盖政府、装备和服务供应商、科研机构等多个方面。其中,标准化是支撑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手段,标准化可以有效规范智能电网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行、设备制造、服务提供等,促进创新技术的产业化和商业化,提高智能用电服务的感知和质量。  相似文献   

11.
网格是利用互联网把地理上分散的计算资源、存储资源、数据资源、知识资源等资源连接起来,形成一个逻辑整体,就像一台超级计算机。消除资源"孤岛",实现资源共享。本文首先对网格的定义、网格的特征进行描述,再对网格的体系结构进行详细解析,这样可以对网格有一个详尽的认识,最后对网格计算的应用做了阐述,以促进网格研究。  相似文献   

12.
田卫涛 《价值工程》2013,(35):31-32
随着社会发展对电力系统要求的不断提高。目前,我国电网规划已经由传统的单一结构逐步发展为多目标、多不确定性信息的多重结构。虽然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也给电网规划人员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本文主要从多目标、多不确定性信息的角度出发,在建立弹性电网规划模型的基础上,探索电网规划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决策方法,以此来为今后电网规划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郑宝峰  李鹏 《价值工程》2012,31(13):181-182
税务系统发票数据电子信息分散存放在全国各个省市的服务器数据库中,数据量达到了海量数据,而各省市之间税务发票电子信息却相互隔离,在税务系统内部形成了一个个的税务发票电子信息"孤岛",对于跨地区使用的税务发票的大部分脱离了税务机关的监控;海量的发票数据信息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社会公众缺乏统一的税务发票真假辨别平台,数据网格技术的引入给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论文首先对当前阶段国内外税务系统信息化与发票管理的现状作对比,对税务发票实际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论述了数据网格技术在税务系统发票管理中应用的现实意义。其次,在研究了目前网格技术理论及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基于Globus和OGSA-DAI的税务发票网格系统(TIG)。最后论文对进行了异构数据库连接进行了模拟测试。  相似文献   

14.
建立具有高传输速率、全双工、高实时性能和全数字化的无线通信系统和网络,既是智能电网应用和进步的技术基础,又是当前智能电网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智能电网的大规模部署和推广取决于通信系统对网络数据的收集和保护、对能耗信息以及网络信息管理的支持。电力信息通信网络的建设是智能网络的发展和大规模应用中必须解决的基础性问题。智能电网的核心技术是信息技术,而电力信息通信在建设智能电网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韩占忠 《价值工程》2012,31(29):61-62
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离不开电网的支持,电网系统的安全运行已经是这个会前进中必须要保障的,虽然现在电网系统越来越完善,但是在巨大的客观环境中,随着电网负荷的不断加大,电网系统还是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比如说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恶劣环境的影响、电力市场运行等原因都给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本文主要是针对智能电网与负荷调度两个方面来分析解决电力系统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陶勇 《价值工程》2012,31(26):217-218
本文首先介绍了网格的相关概念,然后对网格中的安全问题进行了详细讨论。在分析网格安全技术的基础上,给出了一些定义和形式化的描述,然后讨论了一种基于代理的网格安全体系结构参考模型,该模型实现了网格安全体系结构与网格体系结构的融合。  相似文献   

17.
周泉 《价值工程》2012,31(32):75-76
借助"数字鄂州"地理信息平台成果,探索智能电网在电力系统网络平台、发配用信息通道、公众交互平台及辅助电力建设四个方面的拓展应用。  相似文献   

18.
李敏 《价值工程》2012,31(34):196-198
伴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电网企业信息化建设已刻不容缓,信息运行多维化管理平台实现了电网企业各级单位之间的纵向数据交换,它采用了基于面向服务、分布式对称的SOA应用体系架构,支持业务系统统一接入服务、多种数据交换方式、多种数据交换格式、灵活的交换控制和调度管理机制。该平台作为国家电网公司SG186工程一体化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功的实现了我国电网公司信息系统的纵向贯通。  相似文献   

19.
陈光明 《价值工程》2010,29(9):167-167
随着我国电力体制的改革,我国电力部门由社会经济的服务者转为市场经济中的经营者。我国电网企业以外向、粗放型模式的发展壮大,但是我国的电网建设却缺乏健全的成本管理和控制机制,电网建设成本呈上升趋势不断的发展,严重影响到电网的生存与发展,同时,挤压了电网企业的利润空间。电网建设成本管理成为重要的环节,本文通过分析电网建设成本目前的现状,提出一些改善其成本管理的意见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公众对于政府服务的精细性及准确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公众的合法需求,政府致力于个性化电子政务服务领域,期望新的有效的方法,于是就将网格化的管理方法引入,并针对个性化电子政务服务的各方面提出网格式的细分与整合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