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古以来。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也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作为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勤劳勇敢的中国农民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用双手和汗水描绘着自己美好的家园。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最无私、最慷慨地向我们奉献着美好的食物。  相似文献   

2.
“农业是爱尔兰经济的根本,全国人吃的喝的都得靠我们农民。我15岁时由于父亲生病,就结束学业回家当了农民。我爱我的农场,我爱这片土地!”爱尔兰农民乔·海登浑身散发着一股“我是农民我骄傲”的豪气。  相似文献   

3.
序言 地处“长三角”经济圈的慈溪是一片经济热土。近几年来,随着慈溪市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的加快,特别是杭州湾新区的开发建设,对土地的需求日益增长,土地征用面积不断增加,使得当地农民纷纷“洗脚上岸”,在祖辈耕种的土地上干起了其他营生。  相似文献   

4.
目前,城乡统筹的核心还是在土地问题上、土地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是农民的生存保障,更重要的,土地是农民祖祖辈辈积攒下来的一种财产:农民与土地是唇齿相依,只有土地定权,农民才能够定心;只有地政稳定,社会才能够安定。农村的改革最重要的一个成果就是不断强化农民的土地权利,如果农民工在城市落户硬与农民放弃土地权利挂钩,可能会对农民的长远利益造成更大的损害。  相似文献   

5.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又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是农民的命根子。土地是一种自然资源,又是不可移动和不可再生的最为宝贵的资源,保护土地历来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新中国成立以后,党领导农民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了土地改革,结束了几千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使亿万农民获得了土地,实现了“耕者有其田”,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不久,在互助组的基础上建立了以土地入股为重要特征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使农民走上合作制的道路,称之为半社会主义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接着农民所有的土地无偿收归集…  相似文献   

6.
家庭承包制下土地功能的实证考察与农地经营制度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其功能表现在多方面: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按照其内在的获利冲动,就是要获得要素报酬,这是土地的经济功能;土地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它要为整个社会提供食物保障,土地与劳动相结合可以为劳动者生产出足够的信物,这是其自然特性,同时对国家而言,土地还是一种社会稳定的工具,它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这是土地的非经济功能。土地的经济功能和非经济功能的统一是其内在功能的体现。而农民家庭承包土地的功能是在土地一般功能基础上异化为土地的经济功能和保障功能。首先,现阶段土地为农民提供一种生存保障,农民没有明确的社会保障体系,他们的基本生存收入来源依靠土地。土地在中国历史上长期以来一直为农民提供了基本的生活保障,证明它足以胜任农村的社会保障职能。其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和资本,技术,劳动力一样,它又是一种生产要素。而作为生产要素投放到生产当中,必然要取得相应的经济报酬。土地是农民致富的基本生产资料,发挥着极其重要的经济功能。土地的这两种功能的作用和地位又是不同的,首先土地的保障功能是经济功能得以发挥的前提条件,对于农民而言,只有他们的基本生存得到保障后,才有可能把土地作为一种要素进行生产,从土地上获得一种高效的经济回报。反过来,土地的经济功能又决定着保障功能,土地的经济功能是首要的,起决定作用的。农民与土地的关系问题,始终是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核心。因此,如何能最大限度发挥农民家庭承包土地的经济功能,是我们对现行土地经营制度设计的核心。  相似文献   

7.
尊重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土地流转入社是农民创办专业服务合作社的重要途径。在全国各地的种植合作社中,土地流转费普遍实行“就高不就低”。有的地方不管农业丰歉如何,都会保证农民得到一笔固定的土地流转费。此外,入股土地还可参与合作社利润分配。如此一来,就保证了农用土地收益,调动了农民入社积极性。尊重农民的劳动收益权。  相似文献   

8.
<正>广东省阳山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大县,二轮承包土地面积29.45万亩,由于阳山县土地比较分散,户均承包地块9.8块,平均每块0.42亩,导致撂荒较多,制约了农民增收。在推进土地确权工作中,阳山县根据"先置换整合后确权颁证"的要求,引导和鼓励农民采取土地先置换整合后确权方式实现"一户一(两、三)地(片、处)",解决农村土地细碎化问题,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有效推动土地确权工作的快速开展。  相似文献   

9.
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劳动对象和经营基础,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利是农民权益保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由于现行的土地征用制度基本形成于计划经济时代,其赖以存在的制度环境和服务目标已经转变,不适应性和滞后性日益彰显,引发了大量的农民上访、对抗事件。鉴于土地征用制度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都将是一个涉及面甚广的公共问题,本文在制度层面对现行土地征用体制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进行分类和归纳,提出新的土地征用制度,以保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中。改革土地征用制度,保障农民土地权益。  相似文献   

10.
一、要充分认识颁布《农村土地承包法》的重大意义在迈向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制定和颁布这部法律,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一)《农村土地承包法》赋予了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有利于进一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又是土地问题。在我们党8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主持制定并以共和国名义发布的赋予农民土地所有权的法律有两部,一部是土地革命时期的《苏维埃土地法》(1931年),一部是新中国建立初期的《中华人民…  相似文献   

11.
新视点     
新农村建设中的土地问题是涉及国家长远利益和农民切身利益的至关重要的问题。本期特稿刊登李炳坤的文章《关于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土地问题》,提出正确处理新农村建设中的土地问题,必须坚持严格控制占用耕地和切实保护农民利益两条原则,重点做好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征地制度改革、土地市场和农民宅基地四个环节的工作,阐述了当前国家改革征地制度,严格保护耕地,维护农民利益的基本政策趋势,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值得一读,加以研究运用。  相似文献   

12.
当前关于土地制度的讨论中,弥漫着一种浪漫主义想象,以为只要换了一种土地制度,农民就可以从中获益,就可以人人成为地主,农民就可以富裕起来。当前农村之所以还是穷,农民之所以还是苦,就是因为制度不行,尤其是土地制度有问题。这种观点认为,分田到户解决了温饱问题,但分田到户后,农民只有土地的使用权,没有土地的所有权,无法富裕起来,小岗村人称之为“一夜迈过温饱槛,三十年未过富裕门”。  相似文献   

13.
论农户承包土地流动的条件和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土地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必然要向比较效益高的方向流动,流动是土地的常态。这是土地内在的经济规律决定的。但是我国有许多人认为,土地是农民就业和生存的保障,流动的条件还不成熟,其理由有三个方面:一是农民人均耕地仅1.4亩,根本没有流转的条件,只有生存的可能。二是社会生产力不发达,非农产业不能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三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存在。不可否认,现在承包土地的确是农民生存就业的基本保障。但是笔者认为,承包土地并非要等到大部分农民都已经转移到二、三产业,人均耕地较多以后才允许…  相似文献   

14.
中国要给农民的土地经营权以长期的保障,15年不变,30年不变,也就是说永远不变。中国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土地问题。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最重要的是实行了家庭承包经营。土地属于集体,但生产和经营权属于农民,这是一大特点,也是一大优势。中国必须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必须保护农民对土地生产经营的自主权,占用农民土地必须给予应有的补偿,土地出让金主要应该给予农民。必须依法严惩那些违背法律,强占、乱占农民土地的人。  相似文献   

15.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党国英在《以市场化为目标改造农村社会经济制度》一文中,谈到农村发展的出路时,他认为:农村发展的根本障碍,是我们从计划经济时代开始、并大体延续至今的对农民实行无理的和粗暴的控制,农民应该享有的公正权利得不到保障和尊重。因此,农村发展的出路,只能是确立农民权利,统一城乡市场。首要权利是农民的土地财产权。由于土地承包经营改革只是一种“半截子”产权改革,农民(相对)完整的土地财产权至今不能确立。在广大农村地域,土地权利的含金量越高,土地的所谓集体所有权就在实际上转化为干…  相似文献   

16.
对失地农民财产权益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其失地途径无外乎有两种:一是土地征用;二是“农地的隐性市场化”。在这一过程中,农民的上访事件连连不断,诱发的社会问题层出不穷。这是因为农民失去的不仅仅是土地,更失去了生活的保障、对未来的希望和千百年来凝  相似文献   

17.
土地及其收益,是农民最重要、最大的权益,是农民根本利益之所在。维护农民的土地权益就是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农民土地权益的核心是土地承包经营权益。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实行农户家庭承包经营是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贵州省安龙县的2000余户农民自愿将承包田地托给别人管理,自己则投入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当地农民形象地将这种土地经营机制称作“土地信托”,即在农民自愿和保障其土地承包权的前提下,将其拥有的土地使用权在一定期限内有偿、有序地转让给其他单位或个人。“土地信托”这一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是在农村第二、三产业迅速发展情况下,农民自发、自愿的一种选择。安龙县龙广镇是著名的商贸集镇,十分繁华。富裕的农民不断调整产业结构,积极从事加工、运输、餐饮、建筑等行业。由于无暇顾及承包地,他们…  相似文献   

19.
一些地方在征用农民土地的时候,出现的野蛮拆迁、压低补偿等恶劣行为,这是荒唐的土地产权制度造成的结果。解决问题的办法是赋予农民真正的土地所有权。有了土地所有权,政府和房地产商要征用土地,必须按市场规则跟农民讨价还价,否则农民可以拒绝出让土地。如果不落实农民的土地所有权,想靠同情、怜悯使他得到公正的待遇是不可能的。目前土地征用中的问题,根源不在地方政府,而在于法律对土地产权的界定不合理。  相似文献   

20.
土地是农民最为重要的财产,实现土地产权是中国农民自古以来的不变追求。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民在土地改革中实现了产权平等,通过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摆脱了产权异化,从“两权分离”中获得了土地使用权,经由全面深化改革走向土地财产权。实现农民土地产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农地制度变迁的中心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