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恩施地区自古以来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农耕社会。历史上由政府主导的开发都通过对恩施地区设官分职来加强控制,对经济结构调整来发展生产,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古代的两次开发经过了羁縻州郡制度——土司制度——改土归流的演变,同时封建领主经济也转变为封建地主经济。这两次开发加强了恩施地区同中央的联系,促进了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改土"是指革除土司制,"归流"是指少数民族地区与内地一样实行"流官制"——由中央派遣有一定任期的官吏制度。清代雍正年间所成功进行的"改土归流"是一次有深远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  相似文献   

3.
祝云龙 《魅力中国》2010,(7X):246-246
清朝初年吴三桂出任云贵总督。当时清朝还未对全国建立有效统一的管辖。面对西南地区民族的复杂性和社会发展的不均衡性等等问题,吴三桂率先采取"改土归流"政策加以解决,该土官为流官、招抚流民、垦荒屯田、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梁盼 《新财经》2013,(10):96-97
正因为有了这样一个很好的民生基础,明代才开始采取"改土归流"的政策,把奴隶制下的少数民族从土司王的野蛮盘剥中解放出来,开了清代雍正年间全面"改土归流"之先河。西部大开发是20世纪中国最为突出的一项国家大战略,经过十几年对西部地区的政策与产业倾斜,西部地区与中东部地区的差距逐年缩小。2002年,西部12个省、市、区占全国国土面积的71.4%,人口占比为25%,国内生产总值占比为15%。而到了大开发之后的2012年,西部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增加到19.75%。其实,西部社会经济的落后,有非常深刻的历史原因。  相似文献   

5.
自元朝至1940年代末,马尔康一直由梭磨、卓克基、松岗、党坝四个土司分辖。四个土司属于嘉绒十八土司的其中四支,因此,历史上人们常把马尔康称为"四土"地区。"四土"地区从元明起便实行土司制度。据有关资料显示,土司制度创始于元,兴盛于明,沿袭至清及近代,是历代封建王朝在西北、西南少数民族中,通过给予民族上层世官名号和世袭特权,以统治当地人民的一种政治制度。土司一旦被中央  相似文献   

6.
"改土归流"(1735年)是鄂西土家族于清朝雍正年间的重大社会变革,通过社会变革,废除了土司、土官世袭制,改派流官.由此而打破了"蛮不出峒,汉不入境"的禁令.各地区之间相互往来、自由交际,汉民可以随意出入土家族地区,并从事贸易或置产.与此同时,清王朝又推行"以教制夷"的政策,于鄂西土家族境内修筑庙宇,大兴科举及办义学与增加学额,其教育由恩施府学宫扩展到各县学宫.从文化艺术之角度而言,特别是南剧艺术,则由士王宫、施州营逐步转向民间,于是土家族文化艺术便与中原文化艺术有了更加广泛的交流,这便是促进南剧发展的最好机遇.  相似文献   

7.
土司制度是元、 明、 清时期封建王朝对西南民族地区采取的"以夷治夷" 的特殊制度, 中央政府稳固少数民族地区统治, 在广西、 云南、 湖南等地均设有土司, 而本文仅以云南木氏土司为例, 详细地阐述明清时期土司的发展与兴衰.  相似文献   

8.
陈伟 《魅力中国》2014,(14):121-122
四川地区少数民族众多,有着不同于中原汉人的风俗习惯和民族性格。宋朝在四川少数民族地区推行土官统治,“因俗而治”等一系列政策,任用少数民族首领统领其民.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法制“从俗”,纠纷“和断”,“叛乱”招抚,使民族矛盾得以缓和、化解。宋朝在四川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羁縻统治。适应了各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社会经济与文化状况。使各民族既能够独立的发展自己的民族经济与文化,又能方便地相互交流与学习,并逐渐走向团结与统一。  相似文献   

9.
杨慧芳 《理论观察》2023,(5):130-133
边吏泛指驻守边疆的官吏,本文中的边吏仅特指明王朝委派到东北边疆主要管理机构的官员,如辽东都司和奴儿干都司的指挥使、同知、巡抚等流官。明朝时期,东北边疆地区时有动荡且民族众多,朝廷以羁縻卫所制管理东北地区,通过因功升迁和族别籍贯选择官员至都司任职以总辖各个卫所。边吏在施政过程中执行中央命令,履行自身职能,加强对东北边疆地区的进一步管理,促进边疆地区与内地的交流,推动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最终达到边稳民安的效果。但部分边吏在吏治中方式不当、忽视民生、贪污腐败,致使边民反抗,明王朝对东北边疆的统治出现危机。  相似文献   

10.
一个对播州统治长达725年,承袭29代,历经多次改朝换代而久盛不衰的杨氏土司,在中国历史上是不多见的,是土司文化的典型代表,它反映了中央王朝在这一时期对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和政策,反映了土司制度从起源、形成、发展、完善到最后消亡的整个过程,其价值对西南地区的历史发展和民族关系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我们今天传承民族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黑河地区是我国最北部的边疆,早在元朝,黑河的江对岸(现在的俄领布拉戈维申斯克)就建立了既是“万石以上粮仓”,又是“重要驿站”的“昔宝赤(失宝赤)八喇哈孙万户府”后升格为总管府其长官后升为“随朝正三品”。这说明七百年前这里已是农业发达的封疆地区。但年代递邅,由于这里始终受到封建王朝专制愚昧的统治,几百年来一直处于荒凉,落后的闭塞状态,科学技术事业根本无从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党和政府对边疆人民的关怀,这垦的科学技术事业才与社会、经济同步振兴起来。  相似文献   

12.
清代云南矿冶业与民族经济的开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云南这一美丽富饶的地方,是人类文明的最早发源地之一,但其经济开发却长期处于部族分割状态中,表现出狭小的封闭性地域开发的特征。元置行省,把云南完全纳入封建中央王朝的统一经济体系,中经明代大量移民的涌入,以及明清时期改土归流等重大的政治变革举措,清代云南少数民族经济的开发已迈进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中央王朝体系的经济运行变化对云  相似文献   

13.
建国以来关于"改土归流"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以来"改土归流"问题的研究从未间断.从改土归流的历史背景、原因和目的、措施、影响、历史地位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分析;指出有的方面研究得比较深入,并取得大体一致的看法,但也存在某些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马含之 《魅力中国》2014,(3):330-330
本文通过“改土归流”后清代流官政府对丽江进行的一系列的根据中原模式的改造来分析中原文化入驻丽江带来的变化。明代时由于丽江处于“茶马古道”枢纽的特殊位置,中原文化的渗入只是通过贸易的方式。清代流官的进入丽江进行了中原文化的输入,从而带来经济结构、政治制度、伦理观念、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的较大的改变。  相似文献   

15.
秦汉之时,大理地区的文化教育事业比较落后,发展也较为缓慢.经过中央政权的有意推广和很多有志之士在中间的桥梁作用,使作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核心的儒家文化,在大理地区逐步地传播开来.虽说当时儒家文化在大理的传播功效不甚显著,但从长远的角度看,对大理文化发展与普及起到了积极作用,巩固了汉王朝对大理地区的统治,也对以后大理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历史上,中央王朝为了加强对民族地区的统治,采取了一些列的特殊政策.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各民族自治地方为民族地区的发展也制定了一些扶持政策.普洱茶作为一种物质载体,与各个时期民族政策相结合,成为历代王朝及政府加强对民族地区的统治和维护民族地区团结与稳定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7.
甘肃永登连城鲁土司统治连城长达560多年,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当地发展旅游业的宝贵财富。鲁土司历史文化旅游作为一种特色旅游,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具有独特的魅力,其社会价值不可忽视,通过历史文化旅游这个窗口,推动当地文化的发展,使鲁土司历史文化得到延续与发展;优化当地的环境和有效保护鲁土司衙门等古建筑,同时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孙倩 《黑河学刊》2013,(5):61-62,145
呼兰副都统衙门是清代东北边疆重要的军政合一的统治机构,呼兰副都统衙门驻守卡伦,修筑驿站,管理官屯,保持国语骑射,促进呼兰地区的发展,对东北边疆特别是呼兰地区进行有效的管辖,维护了清政府的统治。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曾经有过繁荣发展时期。清末民初的中央和地方政府调整了满洲边疆的封禁政策,审时度势,制定并实施了"弛禁"、"全部开禁"、移民实边、工商各业全面开放等有利于当时黑龙江地区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从而使社会经济得以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作为欠发达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始终是解决内蒙古一切问题的关键.做好2018年经济工作,要全面贯彻中央和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战略目标,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细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等预期目标,着力推进内蒙古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