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若水 《国际市场》2007,(2):23-25
目前,人民币汇率处于不断升值的波动趋势,从事进出口业务的外贸企业一方面面临美元贬值引起的结算损失,另一方面又面临出口退税降低带来的损失。越来越多的进出口企业关注人民币升值后的影响,其中,出口企业希望加快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提前收款结汇,进口贸易企业则希望推迟付汇,利用人民币升值时机降低财务成本。对此,内地各家银行纷纷瞄准进出口企业金融避险的需求,拓展市场空间。  相似文献   

2.
齐石 《国际市场》2006,(2):74-75
2005年,对我国外贸企业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7月21日晚,人民银行宣布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将人民币兑美元价格一次性升值2.1%,并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由以往的盯住美元制度改为参考一篮子货币有管理的浮动制度。  相似文献   

3.
自2015年"8·11"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结束单边升值态势,双向波动已成为新常态。随着汇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人民币汇率将更具弹性,"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这一方向不会改变。2018年,由于美联储加息叠加美元升值,货币危机在众多新兴市场国家轮番上演,新兴市场货币汇率动荡,土耳其、阿根廷、巴西、俄罗斯、南非货币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贬值。外贸企业因受汇率波动影响,面临着收汇风险增大、订单减少等风险。因此,不论是从汇率改革方向还是从外部环境上看,市场参与者都不能再对过去汇率的低波动习以为常,需要适应汇率市场正常的涨跌,并提前对外汇风险敞口进行管理。本文通过调研外贸业态发达的义乌现状,分析中小外贸经营主体汇率风险管理的现状,提出汇率避险建议与对策。本文提及的中小外贸经营主体不仅仅指经营进出口业务的中小生产型企业、外贸公司,也囊括了以"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参与外贸经营的市场商户。  相似文献   

4.
汇率改革后外贸企业如何回避风险孟冬梅随着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的改革,我国终于结束了官方汇率与市场调剂汇率并存的局面,开始了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体制,这带给中国外贸企业的既有喜悦又有隐忧。喜的是取消了无偿上缴给国家的20%外汇,企业外汇收入增加;实...  相似文献   

5.
汇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促使人民币汇率波动逐步扩大,汇率风险正日益引起中国银行业,特别是大型银行的高度关注。本文首先运用GARCH均值模型检验中国上市银行的汇率风险暴露情况,并选出汇率风险暴露显著的工行、中行、建行3家银行作为研究对象。进而结合汇改进程,利用EGARCH模型测算出3家银行外汇敞口的风险价值。实证结果显示:过去几年中,3家大银行的外汇风险价值出现大幅上涨,汇率风险有所提升,且汇率风险与银行外汇资产规模呈正向关系。导致汇率风险上升的原因主要是汇率波动扩大,外汇敞口不断增加。基于实证结果,本文对中国商业银行提升汇率风险管理能力给出了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严从亮 《浙商》2012,(1):110-110
人民币对外汇期权组合业务是指客户同时买入一个和卖出一个币种、期限、合约本金相同的人民币对外汇普通欧式期权所形成的组合。  相似文献   

7.
《国际商务财会》2011,(9):16-17
<正>2009年7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3位专家在中国外经贸500强企业论坛上分别就外贸企业如何开展人民币跨境结算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8.
在制造业成本上升、外需仍然不振、内部经济力量拉动不足的情况下,人民币还将承受贬值的压力,汇改或许就是为此做准备。就在G20峰会召开前的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无预警地发布中国决定进一步推进汇率改革,加强人民币汇率的弹性,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这意味着中国自金融危机以来所采取的盯住美元的汇率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9.
宁新 《现代商业》2011,(23):264-265
本文通过论述交易风险的内部、外部避险筹划,强调了大的跨国集团在汇率波动中应变被动为主动,以最小的成本达到有效消除风险的目的,完善汇率风险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0.
人民币汇改成为近期市井议论话题。6月19日,中国央行――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发表谈话,称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中国央行决定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为何要有弹性,  相似文献   

11.
6月19日,人民银行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这表明,自2008年年中以来,人民币一直软钉住美元的政策正式终结,人民币汇率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2.
黄明强 《华商》2008,(8):11-12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将人民币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改为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整,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同时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上浮2%。此次改革是对真正的管理浮动汇率制度的回归,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不断完善的重要里程碑,本文主要从这次汇改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来阐述它的积极意义以及为了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制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中国的出口企业多以美元为结算货币,2005年汇改后,由于人民币逐渐走强,美元逐渐下行,帐期越长,汇率风险越大,那些粗放式经营没有采用避险工具的公司受到损失后,开始转用币值相对较稳的货币作为结算货币,一定程度上规避了风险。  相似文献   

14.
人民币汇率风险的精准计算和预测是管理和控制汇率风险的首要条件,并随着外汇市场的发展与完善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文章利用GARCH模型和在险价值模型(CVaR)对人民币汇率风险进行测度。首先,对人民币汇率收益率进行统计特征分析,以确定GARCH族模型的适用性;其次,使用四种GARCH族模型对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性进行考量,根据变量的显著性和AIC准则筛选出性质最优的GARCH(2,2)模型。并基于金融时间序列可能出现的杠杆效应、非对称效应和均值效应,进一步建立了TGARCH(2,2)、EGARCH(2,2)、TGARCH(2,2)-M和EGARCH(2,2)-M。将以上五种模型进行比较,筛选出拟合程度较好的GARCH(2,2)模型。针对金融时间序列的"尖峰厚尾"性,文章还对GARCH(2,2)-N、GARCH(2,2)-T与GARCH(2,2)-GED进行分析,筛选出用于风险测度的GARCH(2,2)-N模型;再次,将利用刻画出的波动率带入到在险价值模型中完成人民币汇率风险的测度,将测度值与真实值进行比较,可以看到测度结果与真实结果较为接近,可以在本模型基础上建立人民币汇率风险预警体系。最后,基于实证研究结果给出政策建议与结论。  相似文献   

15.
汇改重启一个多月以来,人民币汇率显示出"双向波动,变化甚微"的态势。对于近年来出口一直旺盛的中国建材业而言,出口企业不仅仅需要时刻关注动态的变化,更要考虑好人民币可能升值后的应对策略,做到未雨绸缪。  相似文献   

16.
赵东明 《中国市场》2013,(14):92-93
本文使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研究2005年汇改以来影响中美贸易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发现中美贸易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是两国的结构性不平衡引起的,汇率是造成美中贸易逆差的次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2005年7月21日我国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累计升值幅度已经达到6.4%,在今后一个较长时期,也将维持升值的趋势,今年5月份以后,升值的速度有加快的趋势。汇率的变化,给进出口企业,特别是以出口业务为主导的外贸企业,带来了较大的汇率风险。  相似文献   

18.
人民币升值和房价上涨成为了当前我国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文章以国际金融和计量经济的相关理论为出发点,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对2005年汇率体制改革过后的人民币汇率波动和我国房地产价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探讨,分析表明汇改后两者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并且人民币汇率的波动通过预期机制作用于房地产市场的影响较为显著.最后,综合我国...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沈阳为例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对进出口企业影响进行了评估,作者深入进出口企业开展调查研究,取得第一手资料,分析了人民币汇改对企业进口、出口、经济效益的影响,提出了充分考虑我国经济社会承受能力,循序渐进的推动下一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国外贸型企业面临的汇率风险日益凸显,进一步对外贸企业汇率避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研究发现七成企业未使用过汇率避险工具,贸易融资汇率避险工具使用超过金融衍生品工具,近六成企业希望加大对汇率避险产品的宣传力度,降低汇率避险产品的交易费用,简化办理流程,两成企业选择人民币作为跨境结算币种.制约企业汇率避险的因素主要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