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我国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银行业监管加快接轨并日趋严格的大背景下,发展转型成为当前我国银行业共同面临的课题。然而,稳定、健康的金融发展模式是经济持续发展的保证。当前,银行业面临着金融环境巨变带来的严峻挑战,急需总结、反思传统发展模式,以全新的视角审视自己的经营行为,从战略高度研究与探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与路径。本文将可持续发展的普遍性引入到商业银行发展的特殊性之中,对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特点、约束要求、影响要素等方面进行探讨,最后对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趋势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随着我国经济金融事业的不断发展,银行业所面临的发展形势日趋复杂,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与以往相比呈现出更加隐蔽性和扩散性的特点。并且由于银行业在国家金融业中的重要地位,银行风险一旦转化为现实,将导致银行业的重大损失,并对整个国家金融事业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因此,对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经营风险种类及成因进行研究,并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特点和经验,探索我国商业银行经营风险控制的有效措施,对于提高我国银行业自身抵御内外部风险的能力,有效应对新兴市场资产泡沫和通胀压力,促进我国金融事业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都将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日前,"中国银行业信息科技风险管理2013年会暨银行业信息科技风险管理高层指导委员会全体会议"在浙江召开,在同期举办的"互联网金融"论坛中,来自监管机构、商业银行、互联网公司和研究机构的嘉宾从不同视角审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围绕互联网金融的本质内涵、外部监管、内部风控和未来发展等话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西安金融》2014,(5):40-46
本文使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分析2009-2012年我国商业银行规模的现状,探讨了目前银行业发展中表现出的突出特征,将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结构变迁与经济体制改革的整体进程联系起来,辩证分析困扰商业银行的规模与竞争的"两难选择"。从金融稳定角度探讨如何处理好规模与结构、效益等各方面关系,提出了兼顾垄断与竞争的平衡,实现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并提出改善银行规模经济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利率市场化、资本约束趋紧等一系列市场化改革的实质性推进,一方面,银行业的生存空间正经受前所未有的冲击,能否应对,事关生死;另一方面,小微领域前景广阔.但竞争激烈。同时,随着小微金融领域的不断放开,国家鼓励政策的不断出台,小微金融领域的竞争势必将加剧,银行业金融创新要从创造低社会价值、高风险高收益产品转向提供更优质服务,小企业业务将战为大型商业银行实现业务转型、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  相似文献   

6.
《新金融》2010,(10):21-21
⒈交通银行"两化一行"发展战略研究 ⒉经济周期与银行业经营管理策略 ⒊商业银行国际化、综合化经营与金融集团建设 ⒋商业银行资本管理与并购重组策略  相似文献   

7.
稳定、健康的金融发展模式是经济持续发展的保证。当前,银行业面临着金融环境巨变带来的严峻挑战,亟需总结、反思传统发展模式,以全新的视角审视自己的经营行为,从战略高度研究与探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与路径。本文将可持续发展的普遍性引入到商业银行发展的特殊性之中,对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特点、约束要求、影响要素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最后对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策略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新金融》2010,(9):20-20
1.交通银行"两化一行"发展战略研究 2.经济周期与银行业经营管理策略 3.商业银行国际化、综合化经营与金融集团建设 4.商业银行资本管理与并购重组策略  相似文献   

9.
在经济全球化和银行业竞争不断加剧的背景下,合规管理作为银行内部一项核心的风险管理内容,已经为全球银行业所认可。近年来,我国金融监管部门和各商业银行也逐渐重视合规风险管理,今年农业银行把"三化三铁"、"三化三达标"创建活动作为合规管理的重头戏在系统内深入推进。本文就县域农行如何构建科学的合规管理框架提出了一些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0.
金融创新是增强现代银行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金融创新关系着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分析了当前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银行业对金融危机反思的重要成果之一,就是宏观审慎监管的原则得到监管层的高度重视,银行作为货币金融业务的特许经营企业,在继续推进完善法人治理和建立现代银行制度的同时,应当用历史和辨证的态度理解新监管要求背后的逻辑,从微观与宏观并重入手来完善和改进风险管理体制和机制,增强抵御全球、区域和周期性系统危机影响能力,提高银行经营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2013年,广西银行业继续稳健发展呈现出良好态势.面向未来,广西银行业要紧紧抓住用好广西经济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以改革创新为引领,着力助推地方经济发展升级,着力加快自身经营转型,着力提高服务水平,着力提升综合实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为实现广西“富民强桂”新跨越和建设“美丽广西”做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13.
企业文化是金融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建设卓越的企业文化是中国银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论述了企业文化对金融企业的重要意义和目前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企业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对我国银行业资产质量现状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际同业历史经验与目前宏观经济形势,对当前银行业资产质量进行全面深入分析,最后就如何加强新形势下的银行资产质量管理提出了若干原则与思路,以促进我国银行业资产质量稳定向好以及整个金融体系的持续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15.
受本轮全球经济金融危机影响,"十二五"时期世界经济金融发展格局将发生重大变革,全球银行业也将发生结构调整。本文分析了"十二五"时期中国银行业面临的经济金融环境,并对这一时期中国银行业改革发展的基本定位及具体路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银行业金融创新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创新既是国际银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中国银行业融入世界经济金融体系、提升整体实力的客观要求。本文首先从后金融危机时代金融创新的背景出发,总结了世界银行业金融创新的主要特点和趋势,然后重点对中国银行业金融创新的物质基础和制度基础进行分析,并指出中国银行业金融创新的主要问题,最后本文结合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金融监管的新理念,对中国银行业金融创新与未来发展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金融帝国花旗何以深陷金融危机泥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次贷危机使美国银行业遭遇重创,素有金融帝国之称的花旗集团也未能独善其身.放眼未来,这场危机将从多个方面影响美国银行业的格局和发展,对中国银行业也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数字技术可以帮助市场主体重构组织模式,数字经济时代的金融业也因此迎来变革。本文基于2014年至2019年我国县级行政区数据,研究发现,数字金融的发展显著减缓了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实体网点的扩张势头,这种效应主要体现在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上,并主要影响这两类银行的基层机构。同时,我们发现数字金融的发展加快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转型和网点退出,但对国有“六大行”没有显著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金融的影响效果会随着经济发展程度提高和地区金融可得性增加而增强,但随着在位银行的市场势力提升而下降。本文为理解数字经济时代银行业的变迁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9.
2013年,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广西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地方相关政策措施,在稳增长的同时注重调结构转方式,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积极培育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新增长点,消费模式不断升级,内生经济发展动力逐步增强。金融业继续保持平稳健康运行,银行业通过调整信贷结构引导产业结构优化,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直接融资发展取得多项突破;证券业和保险业发展势头良好;金融生态环境不断优化。经济金融继续保持协调发展。展望2014年,广西仍面临艰巨的产业结构调整压力,但同时也有重大发展机遇,获批建设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珠江-西江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等一系列改革红利将给广西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动力。广西金融业将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盘活存量、优化增量,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加快发展直接融资,为经济增长和转型升级提供强大支持。  相似文献   

20.
韩珣  李建军 《金融研究》2015,482(8):93-111
当前,我国一些非金融企业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从事影子银行业务。本文利用2004-2015年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发现,金融错配程度的提高整体上会提高企业影子银行化规模,并且这种效应仅在金融深化程度较高、经济资源市场化配置程度偏低的地区显著;僵尸企业和盈利性较差的企业,分别受到“利润追逐”和“投资替代”机制的影响,金融错配对其影子银行化趋势的正向作用更为明显。机制检验发现,金融错配水平的上升通过提高融资约束程度从而降低企业实体投资水平,这种效应在资产专用性较强的企业中更为明显;金融错配主要通过融资约束程度和实体投资规模,而非资本回报率渠道作用于企业影子银行化行为。本文研究对于提高信贷资源配置效率,防范经济“脱实向虚”具有较强的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