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书的中心观点是:技术进步及其所带来的经济增长使得物质产品增加,但却并非福利的增加;相反,人们为经济增长所付出的代价,尤其在社会与文化方面,却是高昂的、持续的。因此,单纯的经济增长反而会降低人的生活质量,这种经济增长是没有价  相似文献   

2.
王兰军 《中国金融》2012,(16):69-70
股市兴衰直接关乎宏观经济增长。应深入分析我国股市持续低迷原因,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激活股票市场,增加有效需求,助推经济稳步增长股市兴衰直接关乎宏观经济增长。应深入分析我国股市持续低迷原因,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激活股票市场,增加有效需求,助推经济稳步增长。股票市场对经济增长有重要作用股票市场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股票市场是市场经济体系中最重要的直接投融资市场,具有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提高经济金融运行效率,繁荣活跃投资,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扩大投资和消费需求等功能。  相似文献   

3.
综合信息     
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增长 朱镕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讲,五年来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国内生产总值从1997年的7.4万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10.2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平均每年增长7.7%。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国家税收连年大幅度增长。全国财政收入从1997年的8651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18914亿元,平均每年增加2053亿元;国家外汇储备从1399亿美元增加到2864亿美元。五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7.2万亿元,特别是发行6600亿元长期建设国债,带动银行贷款和其他社会资金形成3.28万亿元的投资规模,办成不少多年想办而没有力量办的大事。社会生产力跃上新台阶,国家的经济实力、抗风险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4.
今年第三季度,受房地产市场降温的影响,美国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欧元区经济增长虽略有放缓但仍保持健康势头,英国经济持续强劲增长,日本经济增速大大超出市场预期。在国际金融市场方面,美元兑其他西方主要货币出现下跌,美国三大股指屡创新高,欧洲股市涨势良好,日股大幅下挫,国际金价连续上涨,原油价格窄幅波动。  相似文献   

5.
投资文摘     
中国的经济增长能否持续——一个生产率视角中国经济转型的渐进式方法产生了持续的高增长。然而,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学家们越来越认为这种增长是"粗放式"的,主要是靠增加投入获得的。我们对中国改革时期的经济进行研究,发现改革的措施往往导》  相似文献   

6.
张伟 《金融博览》2006,(11):25-25
英国经济学家信息中心(EIU)的分析员日前表示,亚洲经济增长将有助于降低美国经济增长放缓对全球的不利影响。该机构的网络主管麦克斯顿说:“美国经济步入衰退的可能性在增加,但是对于全球经济来说,亚洲经济应该起到缓冲作用。”据马来西亚媒体报道,EIU预测美国经济增长明年将从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税收收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税收与经济增长相互影响,税收增加会阻碍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又会使税收增加。本文依据乘数理论并采用含有滞后变量的计量模型对内蒙古的税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通过这种定量分析,得出在内蒙古自治区税收对经济增长具有抑制作用,特别是税收对经济增长的这种抑制作用不仅表现在当期,而且对以后持续时期内都有消极作用。这种结论的政策含义是规范税收的征收,适当降低财政收入的非税部分比重,以免影响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8.
2020年1月31日,英国正式脱离欧盟。随后,英欧之间步入脱欧后的过渡期。过渡期将持续至2020年12月31日。在此期间,英国和欧盟将重新进行谈判,以确定未来英欧之间的关系。“后脱欧时代”英国和欧盟的经济前景仍值得关注。首先,从过去三年“脱欧”的经济影响看,英国经济增速在“脱欧”公投之后出现了比较显著的下行(见图1)。2016—2019年,英国每年的经济增速显著低于全球金融危机后至“脱欧”前的年平均增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未来五年英国增速也难达“脱欧”前的平均水平。相比之下,欧盟总体增长受到的影响则较小(见图2)。  相似文献   

9.
由于欧债危机持续发酵和国内经济增长乏力,2012年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业务发展的一个最显著特征就是不确定性增加。  相似文献   

10.
蔡思隽 《中国外汇》2012,(23):48-49
由于欧债危机持续发酵和国内经济增长乏力,2012年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业务发展的一个最显著特征就是不确定性增加。  相似文献   

11.
文章综合GDP增长、主权债务占比、银行业风险及房地产市场调整等多方面的情况,分析了当前英国经济面临的现实困境,指出英国经济的复苏,需要扭转过度依赖金融业发展的局面,需要政府部门在谨慎把握货币宽松与通货膨胀、财政紧缩与经济增长之间平衡的条件下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尽管复苏前景不甚明朗,但是由于英镑与欧元截然不同的货币体制以及英、美微妙的同盟关系,英国料将不会成为下一个希腊。  相似文献   

12.
This article presents an outsider's view of the UK government's response to recent financial, economic and fiscal crises. The article covers the financial crisis in 2008 when the then New Labour government rescued UK banks; the economic crisis in 2009 which resulted in economic stimulus measures; and the fiscal crisis of increasing national debts and budget deficits which led the newly-elected coalition government in 2010 to take fiscal consolidation measures. The author is an administrative scientist, and unpicks government responses, focusing on the political and administrative aspects of the governmental decision-making processes. The article ends with some lessons and foreign perspectives.  相似文献   

13.
经济增长可持续性不仅取决于增长速度还取决于增长稳定性。本文利用我国245个地级市1978—2014年间面板数据和马尔科夫情势转换聚类面板模型,从情势转换与聚类视角考察了地级市经济增长动态特征,识别出不同的动态增长模式及其可持续性,进而剖析了财政分权的影响。研究表明,地级市经济增长呈现出三种动态增长模式,这三种模式在平均增速、增长状态及其持续期、增长波动性进而在增长可持续性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支出分权显著增加了地级市归属为低增长、高波动模式的概率,不利于经济可持续增长,而在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则产生了较积极的作用。收入分权总体有利于增强经济增长可持续性,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受地方纵向财政失衡加剧的不利影响,这一积极作用有所减弱。增加地方财政自给度(即增加地方收支分权匹配度、减小地方纵向财政失衡)有利于增强经济增长可持续性,这一作用在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表现得更为突出。本文研究结论对优化完善财税体制以有效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具有良好启示。  相似文献   

14.
经济增长可持续性不仅取决于增长速度还取决于增长稳定性。本文利用我国245个地级市1978—2014年间面板数据和马尔科夫情势转换聚类面板模型,从情势转换与聚类视角考察了地级市经济增长动态特征,识别出不同的动态增长模式及其可持续性,进而剖析了财政分权的影响。研究表明,地级市经济增长呈现出三种动态增长模式,这三种模式在平均增速、增长状态及其持续期、增长波动性进而在增长可持续性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支出分权显著增加了地级市归属为低增长、高波动模式的概率,不利于经济可持续增长,而在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则产生了较积极的作用。收入分权总体有利于增强经济增长可持续性,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受地方纵向财政失衡加剧的不利影响,这一积极作用有所减弱。增加地方财政自给度(即增加地方收支分权匹配度、减小地方纵向财政失衡)有利于增强经济增长可持续性,这一作用在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表现得更为突出。本文研究结论对优化完善财税体制以有效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具有良好启示。  相似文献   

15.
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财政收入进入高速增长阶段,出现了近十多年来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大幅高于经济增长速度的现象。本文将从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入手,分析财政收入超经济增长的原因及对我国经济产生的正、负面影响,进而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财政支农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效应受到众多因素影响,其中财政农业救济、农业其它支出对农业经济增长有独立直接效应,农业生产性支出、农业科技支出和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对农业经济增长有溢出直接效应.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经济增长的独立直接效应与溢出直接效应呈现非同向性、多样性、非对称性与动态性发展规律,并受经济增长、居民消费、社会投资的约束效应、财政非农支出的间接效应、农业各税冲销效应的影响制约.  相似文献   

17.
Among the majority of high–income OECD countries, the degree of fiscal decentralisation has converged over the last 30 years towards an intermediate level. The theoretical arguments for and against fiscal decentralisation point to explanations for this tendency, because both extreme decentralisation and extreme centralisation are associated with disadvantages for economic growth. Hence, the observed trend of convergence would be growth–promoting. The paper analyses the long–run empir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 capita economic growth, capital formation and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growth, and fiscal decentralisation for the high–income OECD countries. The evidence supports the view that the relationship is positive when fiscal decentralisation is increasing from low levels, but then reaches a peak and turns negative. A policy implication is that policy–makers in several countries with relatively low degrees of fiscal decentralisation could possibly mobilise growth reserves by increasing it.  相似文献   

18.
In the aftermath of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many OECD countries adopted fiscal consolidation strategies to reduce their debt‐to‐GDP ratios.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effects of fiscal consolidation on trading partners’ growth through trade linkages. Using a measure of exogenous fiscal shocks in export markets, fiscal consolidation spillovers are found to slow down domestic growth and decrease employment. To the extent that fiscal consolidations are synchronised, fiscal policies have large spillover effects on output. Spillovers of fiscal consolidations on growth are found to be initially larger between countries belonging to currency unions, though this larger impact vanishes over the medium term. Larger spillovers of fiscal consolidation coincide with lower bilateral exports, higher bilateral imports and relative increases in unit labour costs in currency unions. Spillovers of fiscal consolidation are also found to be more detrimental to domestic growth during economic downturns in export markets.  相似文献   

19.
财政支出拉动经济增长的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量通常存在着一定的惯性,与物体的惯性不同,这是由外部变量的累计影响作用产生的由于财政支出对国民经济的增长有着积极的作用,而财政支出又有着比较强的滞后性,本文在财政支出拉动GDP增长的理论下针对财政支出的扩张拉动GDP增长的惯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转轨财政不同于一般财政的特殊性是其具有支付改革成本的职能,支付改革成本给我国转轨财政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和影响.要减小财政改革成本压力,须进行两层面创新,即在理论上要突破单纯从市场失灵角度来研究我国转轨财政职能的局限,确立支付改革成本在我国财政职能体系中的地位;在实践上要改变积极财政政策从"以直接投资为主"直接支撑经济增长转移到"以支付改革成本为主",从而建立和完善经济增长的制度环境上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