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2 毫秒
1.
《西部金融》2005,(6):5-15
本报告总结了我国贷款损失准备制度的历史沿革,分析了五家上市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情况,并对辖区相关机构进行了调研,发现(1)五家上市银行贷款损失准备有明确的计提范围,但行际之间计提范围有差异;(2)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比例符合监管当局的原则性要求,但各行提取比例有差异;(3)计提损失准备时各行对抵押物金额扣除不同;(4)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呈逐年上升(除深发展)趋势,抗风险能力趋于增强;(5)部分机构逻辑上存在利用贷款损失准备操纵利润的可能;(6)仅仅从贷款损失准备比例看,大多未体现周期特征,在经济周期高点可能相对少计提;(7)调查中发现五级分类目前还存在问题,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基础不牢靠.在此基础上,结合调研掌握的具体情况,本报告认为(1)银行监管、财政、税务等部门应加强协调,进一步规范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制度;(2)进一步完善贷款五级分类制度,夯实损失准备计提的基础;(3)结合我国目前信用环境,需要研究五级分类、贷款损失准备计提这两个环节抵押品、有效担保的处理原则,避免重复考虑、高估价值,使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更加审慎;(4)五级分类、特种准备、一般准备、专项准备以及分红政策等方面要充分考虑经济周期或者行业周期波动的影响,以使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更为前瞻、审慎,确保提足损失准备,及时弥补损失,增强资本基础,提高抗风险能力;(5)区别对待,分类监管;(6)重视贷款损失准备、资本充足率监管在货币政策传导方面的作用及其产生的宏观效应.  相似文献   

2.
商业银行在贷款准备金制度改革中存在三个问题:一是由于财政部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和人民银行的《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对商业银行计提贷款准备作出的规定有一定的差异,各家商业银行在计提贷款损失准备时没有统一的标准;二是现行的贷款五级分类制度存在的局限性导致商业银行在计提贷款准备时可能出现误差:三是各商业银行计提贷款准备的范围和比例不统一,导致贷款损失准备结果缺乏可比性。  相似文献   

3.
加强农村信用社的财务监管,对更好地发挥农信社政策作用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湖北省沙洋县为例,结合实际调研总结分析当前农信社财务管理中现存的主要问题,如农村信用社在贷款损失准备计提、专项奖金计提、股金分红等方面的不规范行为,并提出财政部门加强监管的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贷款损失准备是商业银行处理不良贷款的有效工具,合理有效计提贷款损失准备可以抵御因坏账增多而导致的金融风险。以2004—2017年125家商业银行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央行使用的宏观审慎工具会使商业银行前瞻性地多计提贷款损失准备,以保持银行系统稳健运行;监管机构加强对商业银行的资本监管会导致银行忽视对贷款损失准备要求的考量;央行实施的货币政策与银行计提贷款损失准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且对银行的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性。  相似文献   

5.
利润操纵是企业盈余管理的一种极端表现,是滥用盈余管理手段的结果。目前,许多保险公司(简称“公司”,下同)存在着不良的利润操纵行为,其手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不恰当的比例计提资产减值准备。(1)坏账准备。由于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和计提比例由公司自定,因而具有较强的机动性。此外,新制度规定与关联方发生的应收款项不能全额计提坏账准备,但并未明确规定公司内部应收款项是否应计提坏账准备。而内部应收账款是否计提准备对公司损益的影响很大。(2)贷款损失准备。对于贷款损失准备的提取采用五级分类法,即将贷款分为正常贷款、关注贷款、次级贷款、可疑贷款和损失贷款。大致比例为:正常贷款不提或提取比例低于1%;关注贷款为2%;次级贷款为20%;可疑贷款为50%;损失贷款为100%。而各类贷款的质量又存在很大的差别,所以对贷款质量的分类更多地依赖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从而削弱了各公司贷款质量的可比性。(3)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对于短期投资,在运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时,可以根据其具体情况分别采用按投资总体、投资类别或单项投资的方法计提跌价准备。如果某项短期投资占整个短期投资的比重较大(如10%及10%以上),应按单项投资的方法计提短期投...  相似文献   

6.
谢益坤 《大众商务》2022,(6):106-108
文章使用了Bankscope数据库中2008-2019年159家商业银行的相关数据,研究贷款损失准备与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与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呈正相关关系,说明当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上升时,商业银行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7.
孙天琦 《西部金融》2005,(10):19-23
香港现行银行呆坏账拨备制度的主要特点(1)与一些监管机构不同,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没有发出过对呆坏账拨备水平的正式指引,但是制度有效;(2)HKMA鼓励按个别贷款的实际情况计提拨备;(3)结合五级分类制定各级别贷款的具体拨备基准,并在特定时期有针对特定国家的国家风险准备;(4)强调五级分类的准确性;(5)要求计提拨备时对抵押品适当估值.HKMA经常对银行发出指引,列明银行就部分常见的抵押贷款(按揭、股票质押等)应遵守的最高贷款与估值比率;(6)一般准备税后处理,特定(专项)准备计入成本税前计提,银行与税务部门就拨备也会讨价还价.对我们的启示(1)准确的贷款质量分类是贷款损失准备制度的基础;(2)关于贷款损失准备的税收待遇,商业银行和税务部门的讨价还价不可避免,金融企业也必须通过纳税承担社会责任,但是在特殊时期,可以考虑税收上的支持.同时要规范核销,提高核销效率;(3)可以研究针对特别国家和行业的特种准备的必要性和可行性;(4)研究针对特定行业贷款比重限制(余额占比、增量占比,即贷款的行业集中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5)农村信用社要加紧推进五级分类,并建立在此基础上的贷款损失准备制度;(6)规范抵押品的价值评估、打折率、聘用外部评估公司、抵押品保险、价值重估、五级分类和计提时对抵押品的处置等,这需要各方的工作进入到更深的技术层面;(7)监管部门出台相关指引,引导金融机构主要是中小金融机构建立必要的和规范的内、外部各层次数据库,积累有关数据;(8)借鉴国际先进的风险资本或者经济资本管理,加强商业银行资本管理,确保贷款损失准备能够覆盖预期损失,而其不能抵御的非预期损失能够被资本充分覆盖,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通过压力测试、制定应急方案等措施来应对异常损失.  相似文献   

8.
浅议金融企业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制度关于贷款损失准备的提取存在着几个不容忽视的同题,它突出表现在会计信息的可比性问题、会计信息不对称问题、纳税帐项调整问题、确保企业不计提秘密准备问题等几个方面。因此,为了保证贷款损失准备及时、足额计提,应该完善企业资信评级制度;在税收待遇上给予充分配合;建立贷款损失准备提取的会计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9.
在采用间接法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时,"加"上"计提的资产损失准备"项目.笔者认为该项目不应包括"本期计提的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等"内容,应对"计提的资产损失准备"项目的内容进行调整,以便提高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填制的准确性,降低填制的难度.  相似文献   

10.
此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促使人们重新审视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性。通过引入VECM模型对1998年-2012年的季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论表明我国商业银行信贷具有顺周期性,并从资本监管、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等四个方面详细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顺周期的影响因素。我国监管当局通过对此次金融危机的反思,认为应当实施宏观审慎的逆周期监管政策,针对我国银行信贷的顺周期性,要加强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的协调、建立前瞻性的资本监管机制、完善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方式,以促进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防范系统性风险。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金融业务环境的不断变化,我国商业银行财务会计核算所依据的财政部1993年颁布的<制度>存在明显的不符合谨慎性原则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大力推广使用贷款"五级分类法",改变贷款呆帐准备金提取及呆帐贷款核销方法,对其他相关资产在年末计提相应减值准备,严格按定期存款的原存入期利率计提应付利息.  相似文献   

12.
2007年1月1日开始执行的《企业会计准则》与旧会计准则相比变化很大。对商业银行而言,《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废止,具体有公允价值的引入使用,金融资产的重新分类和计量,金融衍生工具的表内核算,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后不得冲回,采用未来现金流折现法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等新规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商业银行会计计价原则及财务报表结构。  相似文献   

13.
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人民币贷款利率基本实现了"放开上限,管住下限"的管理目标,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如何有效地合理实施贷款利率定价值得关注.本文通过调查了解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定价的现状,分析存在的一些问题,探讨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定价机制.  相似文献   

14.
张兴亮 《新智慧》2005,(11):32-33
一、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的原理 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企业应按照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的原理(以下简称“备抵原理”)可总结如下:①确定“坏账准备”账户的应有余额:计提本期坏账准备后“坏账准备”账户的余额;②确定“坏账准备”账户的现有余额:计提本期坏账准备前“坏账准备”账户的余额;③应有余额减去现有余额的差额即为本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数。  相似文献   

15.
一、农村信用社贷款风险状况及表现形式 据调查,目前镇原县农村信用社信贷资金普遍存在"三高一低"现象,即不良贷款占比高、乡镇企业贷款占比高、单户贷款占比高,贷款收息率低.截至2001年6月末,全县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占比达38.4%,比全区平均占比高出10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6.
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信用社服务对象"三农",已不是传统意义的"三农".农村信用社贷款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少农村信用社汽车消费贷款、助学贷款、房地产贷款、中间业务等金融新产品层出不穷.但近年来农信社新业务数据不能在会计科目上真实反映,导致会计科目的实际用途失真,监管统计数据不能直接来源于会计数据.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目前农村信用社会计科目沿用旧式版本,会计科目调整滞后.农村信用社会计科目调整的滞后容易出现以下不足:  相似文献   

17.
委托贷款,又称“甲类信托贷款”或“特定资金贷款”,是委托者将其可以自主支配的资金委托金融信托机构按照指定的项目、对象和用途发放贷款,并监督资金使用,到期收回本息的委托业务。委托企业为了从借款企业分配到高于银行存款利率的利息,将贷款资金的使用权让渡给借款企业,同时获得返还本金和收取利息的请求权。所以,就其本质而言,委托贷款是委托企业的一项债权性投资业务。 我国新发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制度”)将委托贷款纳入规范体系,对其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作出了明确规定。本文对委托贷款的会计核算作以下探讨。 一、对委托贷款的核算规定 新制度对委托贷款的核算规定是:①设立“委托贷款”一级科目,下设“本金”“利息”、“减值准备”三个明细科目。②发生贷款业务时,按实际委托贷款金额人账,期末按规定利率计提应收利息,同时增加投资收益。若计提的利息到期不能收回,应停止计息,并冲回原已计的利息。③企业应定期对委托贷款本金进行全面检查,并按本金与可收回金额就低计量,当本金高于可收回金额,应计提相应减值准备。如已计提减值准备的价值又得以恢复,则应在已计提的减值准备范围内转回。④在资产负债表上,一年内到期的委托贷款按本金和应计利息...  相似文献   

18.
农村信用社在支持"三农"中取得了长足发展,表现为存款、贷款持续快速增长,不良贷款逐年下降,经营状况逐步好转.但与同类金融机构相比,农村信用社尚存诸多差距,表现为贷款市场份额较低,落后于国有商业银行及股份制商业银行,贷款回收率不能稳定提高.虽然农村信用社与其它银行业金融机构存在较大差距,但从其自身发展来看,已经取得了较大成就,发展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9.
财政部于2003年9月发布的《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定,在“存货跌价准备”科目下增设“合同预计损失准备”明细科目来核算工程施工合同预计总成本超过合同预计总收入的损失。如果合同预计总成本超过合同预计总收入,那么应将预计损失立即确认为当期费用,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存货跌价准备——合同预计损失准备”科目。工程完工确认合同收入、费用时,应转销合同预计损失准备,借记“存货跌价准备——合同预计损失准备”科目,贷记“管理费用”科目。笔者认为,这一规定有值得商榷之处。一、合同预计损失准备与其他各项减值准备的比较《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制度》)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时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企业按照要求计提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等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其计提的基数都是各资产类科目的期末账面余额;其计提的依据是以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其可收回金额、可变现净值、市价等相关指标比较而得出的资产减值额;其结果是使企业会计报表所反映的资产数额更接近真实情况,会计信息更加可靠。而企业的工程施工合同...  相似文献   

20.
以2001年~ 2012年的A股上市银行为研究样本,检验审计师行业专长对贷款损失准备的影响,结果发现:税收和贷款损失准备前利润与贷款损失准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我国银行业存在利润平滑现象;行业专长与税收和贷款损失准备前利润的交乘项与贷款损失准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表明审计师行业专长减少了银行管理层的利润平滑.进一步研究发现,审计师行业专长有效约束了收益增加型盈余管理与收益减少型盈余管理.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控制自选择问题以及减少样本规模检验样本量影响问题,得到的实证结果均与上述结论一致,表明行业专长对银行管理层会计政策选择的自由裁量权进行了有效监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