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从国土,人口,环境与发展看我国油气资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油气资源量的概念未排除低于经济边际的“无效”资源和资源的非可采部分,与国际通用概念有含义上的差别。按与国际接轨的概念推算,我国石油可采资源量为94.1亿吨,天然气可采资源量为6.737万亿立方米。我国油气资源尚有相当的发展潜力,但国土单位面积的资源占有量和人均占有量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数据分析显示,近期内我国石油产量有下降的可能,但只要加强勘探,努力把更多的资源量转化为储量,情况可有所缓解,产量还可能有所增加;如果加强天然气勘探开发,则天然气产量可有相当大的提高。2000~2020年石油在我国一次能源生产构成中的比例有下降之势,天然气所占比例仅能提高到4%~5%,煤炭仍占约70%。煤炭占这样高的比例将给交通运输和环保造成巨大压力,而经济的高效、高速发展也迫切需要增大油气在能源构成中的比例。为此,必须以极大的决心和有效的措施去加强油气勘探,并及早实施天然气工业的对外开放。国家应创造适于和鼓励油气发展的环境,给予优惠和扶持政策,否则油气勘探将难以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国煤层气资源丰富,2000米以浅煤层气资源量居世界第三位。近年来煤层气产业取得了显著发展,但2012年煤层气产量增速放缓。受政策扶持力度不够、行业管理体系限制、技术水平低等因素制约,我国煤层气产业还没有真正"快起来"。无论从节约能源资源、调整能源结构、保障煤矿安全、促进节能减排、保护生态文明等任何意义上,都应坚持把煤层气发展提到能源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到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的优先地位。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当前我国化石能源发展面临的总体供需宽松、化石能源达峰、创新智能发展、高质量发展4个形势,分析了化石能源发展中存在的供需逆向分布、资源约束严重、清洁利用水平偏低、油气设施建设缓慢、化工产品竞争力不足、体制机制改革较慢等6个主要问题,并从优化煤炭生产布局、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稳油增气保障供应、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炼油化工健康发展、油气体制机制改革、海外多元供应等7个方面,提出化石能源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煤炭在我国能源安全战略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煤炭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一直占有重要的位置 ,在世界新能源尚未达到普遍利用时 ,煤炭作为主要能源将延续较长时间 ,是我国安全可靠的能源。一、煤炭在中国化石能源资源量中占绝对优势据 1997年完成的全国煤炭资源预测与评价 :我国 2 0 0 0m深度以上资源量为 5 5 2万亿t,10  相似文献   

5.
《电力技术经济》2004,16(5):i021-i021
节约用电,是指加强用电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节电措施,减少电能的直接和间接损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保护环境. 能源等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我国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不足,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能源资源供给不足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同时,我国目前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又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许多行业和地区能源利用效率低、浪费大、污染重,靠大量消耗能源资源支撑经济增长,不仅使能源资源约束矛盾更加突出,环境压力加大,也制约了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6.
作为来自石化企业的全国人大代表,杜国盛在发言讨论中并不仅是着眼于企业,而是更关注整个能源行业的健康发展。“听了温总理的报告,很受鼓舞。作为来自能源制造企业的代表,我认为目前我国人均占有资源量还相对较低,2005年石油对外依存度较高达到了46%。与此同时,能源结构也不尽合理,主要还是以煤炭为主,石油等资源供需矛盾还有待进一步缓解。“杜国盛表示,国内企业能源加工技术同国际上比还有一定差距,小炼油、小化工产品质量还有待提升,可再生资源也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杜国盛代表指出,要使我国能源行业得到更好的发展,一要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二要调整优化结构,不能过分依赖煤炭资源,在利用好传统能源的同时,要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的工业生产总值不断提升,对于油气储存、装卸、运输过程中进行油气回收是当前油气方面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基于此,人们也就更加重视油气的回收,通过油气的回收利用解决好当前油气供应不足的大问题,同时对于环境的污染也可以大大降低,从而体现了油气回收技术的提升已经成为了当前阶段的主要问题之一。例如,陕西延长中煤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是中国北部知名的化工企业,率先通过油气回收技术降本增效。文章通过对油气运输过程中油气回收技术的运用过程进行分析,从而提升油气的回收效率以及油气的利用率,有效降低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8.
当前中国正面临着向市场经济转轨、改善能源结构、提高人均能源消费水平和环境问题等方面的挑战。中国能源的新战略应当是:在兼顾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前提下,以市场经济为准则,以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为核心,以进口油气资源为突破口,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种资金和两个市场,使能源的产供销系统从封闭的内向型向开放的外向型转变,建立起经营机制市场化、产供销系统一体化与国际化、结构合理化与来源多元化以及储备战略化的对外开放的外向型能源经济。我国近中期发展外向型能源经济的重点是开发利用国外油气资源。综合考虑国内能源总量平衡、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和外汇支付能力等因素,我国油气进口量应适度(2000年进口油气5000~6000万吨),进口油气区域分配应侧重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南方沿海经济发达的缺能地区。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问题日益突出。一是受常规能源约束,可持续供应将面临巨大的压力;二是能源平均利用效率低;三是依靠煤炭为基础能源对环境污染严重。因此,制定和实施符合我国国情的能源战略,特别是加快实施洁净煤技术是解决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一、加快实施洁净煤技术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战略选择1·大力发展洁净煤技术是基于我国能源结构和布局的抉择。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包括南非、印度等)主要依赖煤炭资源的国家。2003年,在一…  相似文献   

10.
我国石油石化行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也不可否认地存在一系列突出的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有些是在中国石油工业发展的现阶段难以避免的,有些则是由于发展观的偏差所导致或者所加剧的。我国石油石化行业实施科学发展的主要思路应该是立足于资源全球化、市场化和法制化及措施的多元化、系统化和科学化,坚持“稳定国内、开拓国外、依靠科技、多元替代、节约优先、建立储备、清洁生产、公众参与”的原则,努力实现国内石油产量的相对稳定,开拓国外油气资源,提高石油利用效率,节约石油资源,发展天然气、煤代油等多元替代能源,逐渐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石油储备体系和石油市场体系,严格走“双清洁”之路,力争实现“三废”排放最小化,关注社会、关注环境、关注员工,在实现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实现整个行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