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老区建设》2007,(6):59-59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亦称湘鄂西苏区,是土地革命时期由贺龙、周逸群、段德昌等为代表的湘鄂西党组织带领湘鄂西军民,通过武装斗争创建起来的全国几块主要的根据地之一。它以洪湖为中心,包括洪湖、湘鄂边、鄂西北、鄂北、巴兴归、荆当远、枝宜、洞庭湖特区等苏区。[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贺龙在洪湖     
“太阳出来满天红,扛起梭标跟贺龙。 贺龙跟着共产党,共产党有个毛泽东。” 这首歌谣,是当年洪湖人民献给贺龙的赞歌。贺龙在南昌起义后,于1928年1月和周逸群等人来到洪湖,领导湘鄂西人民开辟了以洪湖为中心的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创建了红二军团。他的英雄事迹在洪湖人民中广为流传。  相似文献   

3.
正1928年4月2日,中共湘西北特委在贺龙、周逸群领导下,利用桑植民族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人文因素发动了桑植起义。桑植起义掀起了湘鄂边的革命风暴,为创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贺龙、周逸群秘密进入湘鄂边1928年1月,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共湘西北特委,湖北省委书记郭亮兼书记,贺龙、周逸群等为委员。贺龙、周逸群从上海秘密来到武汉后,得知参加过南昌起义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第  相似文献   

4.
正编辑部:湘鄂西革命根据地,亦称湘鄂西苏区,是大革命失败后由周逸群、贺龙、万涛、段德昌、贺锦斋、柳直荀、崔琪、许光达等为代表的湘鄂西党组织,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带领广大军民浴血奋战,通过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而创建起来的。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是红军时期创建最早、范围最广、坚持时间最长、影响最大,仅次于闽赣中央苏区的三大红色根据地之一。从1928年元月贺龙、周逸群、卢冬生等十多人从武汉顺江而上,在湖北监利县观音洲上岸,开始创建以洪湖为中心的鄂西根  相似文献   

5.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是贺龙、周逸群、段德昌等在土地革命时期创建的全国三大革命根据地之一。监利县是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周老嘴是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红色首府。那么,在这块根据地的红军是怎样创建、发展、壮大,成为长征三大主力红军之一的红二方面军的呢?[编按]  相似文献   

6.
湖北省熊口镇位于潜江市域中心,形成于明朝嘉靖年间,距今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熊口是块红色的土地,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曾是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和豫鄂边区革命根据地的指挥中心,贺龙、段德昌、周逸群、贺炳炎、廖汉生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留下深深的战斗足迹。熊口农民参加赤卫队,保卫政权,保卫家乡。[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正>湖南省张家界市不仅是全国知名的旅游胜地,也是红二方面军(红二、六军团)长征出发地。张家界原名大庸,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湘鄂边、湘鄂西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贺龙、周逸群、关向应、任弼时、萧克、王震等领导的湘鄂川黔根据地的中心区域。1933年12月,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在湖北咸丰县召开大村会议,决定"创造湘鄂川黔新苏区"。1934年8月,湘鄂西分局决定红三  相似文献   

8.
正湖北省监利县新沟镇曾是洪湖苏区的中心。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贺龙、周逸群、段德昌、崔琪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领导的"鄂中鄂西起义"和荆江两岸年关暴动曾震惊全国。湘鄂西中央分局、湘鄂西革命军事委员会、红三军军部等均设于此。著名的"新沟嘴大捷"就发生在这里。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沟镇依托农业资源优势,大做农产品加工文章,打造以"福娃"  相似文献   

9.
桃花山镇位于石首市东南部,是一个集“革命老区、贫困山区、鄂南边区、血吸虫疫区”于一体的偏远乡镇。全镇面积99.725平方公里,辖17个自然村,1个社区居委会,134个村民小组,人口2.2万人。桃花山镇是大革命时期我党开辟的老苏区之一,是湘鄂西革命根据地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贺龙、周逸群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此挥戈奋战,至今在镇区以北7公里处还留有贺龙元帅生活、战斗过的遗址——“红军树”。1984年,桃花山镇被湖北省委、省政府确定为老区乡镇和插花贫困乡镇。  相似文献   

10.
正阳春3月,当你走进湖北鹤峰县杜家村,漫山遍野的樱花目不暇接,一派生机盎然。她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最小的山村,是全州最"红"的山村,是湘鄂西红军第四军诞生地。杜家村位于湖南桑植和湖北鹤峰两县交界处。南昌起义失败后,贺龙、周逸群根据党的指示回到湘鄂边地区开展武装斗争,建立了一支3000余人的游击队。  相似文献   

11.
正土地革命时期,荆州是湘鄂西苏区的中心地带,在荆江两岸大地上,遍布着贺龙、周逸群、段德昌、柳直荀等老一辈革命家的足迹,先后约20万工农子弟参加红军,有近10万将士血染疆场,其中在册烈士7万多人。我们在湘鄂西、湘鄂川(渝)黔革命老区工作,深感加快老区建设发展的责任很大、担子很重。对老区的发展,应该坚持一分为二地看。一方面,受历史、区位、资源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部分  相似文献   

12.
正编辑部:湘鄂西、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党开创的革命根据地,横跨湖南、湖北、重庆(川)、贵州四省市,涉及12个地市州,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以湘鄂西苏区为例,当时全区70余县,370万人,主力红军3万多人,地方赤色武装20多万人。这里诞生了红二军团,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走出了178位共和国开国将帅。党的十八大以来,湘鄂西、湘鄂川(渝)黔革  相似文献   

13.
<正>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北省西南部,东连荆楚,南接潇湘,西临渝黔,北靠神农架,面积2.4万平方公里。恩施州于1983年8月19日建州,是共和国最年轻的自治州,也是湖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恩施州历史悠久,隋为施州,唐为清化郡,清为施南府,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湘鄂西、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董必武、贺龙、周逸群、关向应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领导人民前仆后继,浴血奋战。恩施全境先后建立联县苏维埃政府1个、县苏维埃政府7个,苏区及主要游击区面积占  相似文献   

14.
正湖北省监利市地处长江中游的荆江段,国土面积3460平方公里,人口约160万。监利历史悠久,古为云梦泽,西周称州国。三国吴黄武元年(公元222年),因吴国派官"监收渔稻之利"而得县名。监利是千年古县,有着厚重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监利还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是湘鄂西红色苏区的中心和首府,红二军团前身的红六军就诞生在这里。监利是中国革命摇篮和人民军队的诞生地之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贺龙、周逸群、段德昌、柳直荀、崔琪、许光达的足迹遍布全县的每一个角落。  相似文献   

15.
1933年,贺龙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来到渝东南地区。发动土家苗汉各族人民,建立苏维埃政权,实行土地革命,创建革命根据地和游击区,胜利实现红三军向湘鄂川黔边区战略转移。1934年,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决定,扩大红军武装,巩固以南腰界为中心的川黔边区革命根据地。抽调红三军部分官兵组成武工队,深入川黔湘鄂边区,建立苏维埃政权。  相似文献   

16.
<正>湖北省监利县周老嘴镇位于洪湖西岸,土地革命时期是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红色首府。1931年7月至1932年3月,湘鄂西省委、省苏维埃政府在此成立,湘鄂西中央分局及红二军团、红三军(1931年由红二军团更名)总指挥部均设于此。湘鄂西红色首府旧址群的48处重点革命文物现仍保存完好。1988年,周  相似文献   

17.
贺龙、许光达亲自提名,将他作为我军早期军事将领,鄂北革命根据地和革命武装创始人收入《辞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并将他的革命事迹陈列于国务院创办的洪湖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祠和湘鄂西革命纪念馆,《解放军将领传》为他立有全传。  相似文献   

18.
, 《中国老区建设》2009,(4):38-38
监利县周老嘴镇位于洪湖西岸,全镇人口6.8万,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湘鄂西洪湖革命根据地红色首府。湘鄂西中央分局及红二军团、红三军总指挥部均设于此。现存的湘鄂西红色首府等78处全国重点革命文物旧址仍然保持着当年原有风貌。  相似文献   

19.
【发现】湖北省监利县革命历史博物馆收藏一块“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湘鄂西特区分行”的印钞铜版。这块铜版长10.3厘米,宽9厘米,厚0.1厘米,版面阳刻四组图案:一是天坛图案,用作湘鄂西特区专行伍角券的正面主图;二是宝塔图案,用作湘鄂西特区分行第二版二角券主图;三是花边图案,用作湘鄂西特区分行第二版二角券主图的花边;四是钞票面值文字“伍拾铜元贰拾枚”。  相似文献   

20.
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纪念馆,叉称烈士陵园,位于城区南部,落成于1984年11月10日。原国家主席李先念为纪念馆题写了馆名。纪念馆以烈士祠、陈列馆、纪念碑为主体,辅以牌坊、人工湖、花坛、假山组成。整个建筑错落有致,气势宏伟。纪念碑居陵园的核心部位,通高23米,碑身正面镶嵌“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纪念碑”12个字。背面向南刻有贺龙元帅生前题词:“革命烈士们的业绩鼓舞着我们永远前进”。东西两侧上部刻有中国共产党党徽、五星、稻穗和红旗组成的装饰图案。底座正面是国务院1957年12月为洪湖纪念碑撰写的碑。1987年10月,该馆被国家民政部定为全国重点烈士陵园。1996年3月27日,由江泽民主席亲笔题写“贺龙元帅”的贺龙铜像落成于该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