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业经济学的发展过程 农业经济问题,在我们这个古老的农业国家,历来十分重视。“民以食为天”,就是这种指导思想的高度概括。从殷周的井田制的传说和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时,对“本”与“末”的讨论,如荀况的《强本节用论》,李悝的《平籴论》,一直到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  相似文献   

2.
农业技术经济学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科学体系中跨学科的、技术和经济互相渗透的一门新兴学科。具体说,农业技术经济学是关于农业生产技术因素合理组合、利用和可行条件的最佳经济效果的科学。农业技术经济学不是研究农业生产技术的自然属性和功能。农业技术经济学也不单纯研究农业生产中的经济关系。农业技术经济学是研究农业技术科学与农业经济科学联系之间的交叉领域。农业技术经济学以农业生产力中的技术因素为研究客体,但不是研究  相似文献   

3.
农业技术经济学是研究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的科学。是一门跨学科的、技术和经济相互渗透的边缘学科,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应用经济学,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学科体系中的一个新分支。农业技术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就是农业技术(包括技术措施、技术方案和技术政策)的经济效果,所以农业技术经济学又可称为农业技术经济效果学。研究的客体就是农业技术和经济效果这对矛盾及其运动发展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4.
关于订单农业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订单农业是在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新兴的一种农产品产销模式。这种模式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生产与市场的对接,因其既符合市场取向,又保护农业生产者的利益而受到推崇。但订单农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亟需完善。本文试用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些理论观点,对订单农业作些解析。一新制度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70 ̄80年代。因其在经济分析中创造并广泛应用制度—结构分析这一独特的思考方法和研究工具,引发了被西方经济学界看作是20世纪经济学最伟大成就之一的“制度革命”。新制度经济学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其中…  相似文献   

5.
任何一门学科的产生与发展,都必须以一定的理论为基础,理论的发展又促进了学科的发展与完善,农业技术经济学也是如此。为了进一步促进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发展,必须更好地研究它的基本理论。鉴于农业技术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经济科学,因此,必须分两个层次来研究,即学科的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的基本理论。  相似文献   

6.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应是制约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的产生、实现和分析评价的带有规律性的理性知识。它们是劳动价值论、价值规律和资源报酬递减规律。这些规律对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建立和发展起着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一些经济理论工作者和实际经济工作者倡导,把对农村的经济学研究,从狭义农业(也叫小农业)逐步扩大到广义农业(也叫大农业),进而扩大到整个农村经济。适应这种新的研究,一门新的独立的经济学科——农村经济学,在经济学科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农业经济的增长越来越吸引我们的目光,如何保证农业经济持续较快的增长,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从目前的农业经济发展来看,要想获得健康良性的增长,就必须有效利用经济学原理对农业经济进行深刻剖析,找出其发展规律,所以,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农业经济要想取得快速、健康、高效的发展,就必须要对经济学原理进行有效利用。本文简要叙述了农业经济的概念,探讨了经济学原理在农业经济中的发展和利用,阐述了在农业经济中利用经济学原理的意义和必要性,最后讨论了经济学原理对农业经济的直接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一) 农业生产经济学在西方是一门形成较早的农业经济学。本世纪初,农业生产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概念和初步分析方法,如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生产的适当集约度,部门配合理论,边际分析方法等便在农业经济学与农业经营学等学科内部发展并逐步完善起来。其中影晌较大的早期著作产生于德国,如艾瑞保(F.Aereboe)于1905年发表的“农业经  相似文献   

10.
由东北农业大学经贸学院尚杰教授(博士后,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理事)主编的全国统编教材——《农业生态经济学》已于 2000年 8月由中国农业出版社正式出版。全书约 30万字,共分 14章,全面论述了农业生态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生态经济的基本理论,良性循环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建立和评价,农田、森林、水域、草原生态经济学系统的结构、功能及管理,以及新型生态农业的建设。该书为我国第一部关于生态经济的全国统编教材。 该书书号为: ISBN7- 109- 06539- 1/S· 4314《农业生态经济学》出版  相似文献   

11.
《中国畜牧业经济学导论》是李明哲教授与他的两位学生合写的,系统论述畜牧业经济理论的专著。全书从八个方面,即从体制、方式、道路、结构、饲料、流通、分配、消费等方面探索了畜牧业经济规律,形成了具有明显部门特点的畜牧业经济学体系。这一成果说明建立农业部门经济学是可能的,需要的,而且是发展农业经济学科的一条重要途径。农业包含各有经济特点的多种生产部门,所以不仅需要阐述农业共同规律的农业经济学,而且需要反映经济规律在各农业部门的特殊表现形式,作为农业经济学分支学科的农业部门  相似文献   

12.
农业经济学在发展过程中,有逐渐分解为许多分支学科的趋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农业经济学已逐渐分解为农场管理学、农业生产经济学、农产运销学、农业金融学、土地经济学、农工商联合企业管理学、农业政策学等更加专业的学科。作者认为农业经济改革必须在充分考虑这些因素的基础上,深化农业经济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新动能,夯实农业经济发展基础,补齐农业农村短板,有力推动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业技术经济理论和实际问题的研究开始于50年代,就其分析评价方法而言,农业技术经济学在借鉴西方农业生产经济学和其它学科方法的基础上,形成了常规分析法和现代数量分析法两大块。然而,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农业技术经济学在分析评价方法上,尤其是在运用现代数量方法上还存在着一些不足,这极大地阻碍着对农业技术经济问题研究的深  相似文献   

14.
一、对学科性质的认识 (一) 农业技术经济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而不是经济学科。理论界认为其是经济学科的理由有二:1.其研究技术方案等的经济效果,落脚点都是为了达到经济目的;2.认为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的最优利用的学科,而农业技术经济学就是研究有限的资金、劳动力、资源条件下得到最佳经济效果的学科。笔者认为这两点是站不住脚的。落脚点在经济问  相似文献   

15.
农业经济学在发展过程中,有逐渐分解为许多分支学科的趋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农业经济学已逐渐分解为农场管理学、农业生产经济学、农产运销学、农业金融学、土地经济学、农工商联合企业管理学、农业政策学等更加专门的学科。农业经济改革必须考虑这些因素。要深化农业经济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新动能;夯实农业经济发展基础,补齐农业农村短板。  相似文献   

16.
《农场管理学》《生产经济学》《技术经济学》 《农业经济问题》转来读者来信询问农业的生产经济学和技术经济学的区别问题。的确,这两个名词在我国农业经济研究中还没有严格的区别,这是由于我国目前在这方面的研究工作还比较薄弱所致。 现根据美国农业经济学者解释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西方农业发展基本理论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是发展中国家一个十分重要的产业,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不能不讨论农业的发展问题。在西方经济学中,农业经济学原不是一门独立的经济学科,对农业经济的研究最初仅局限于农业技术,如化肥的使用,茬口的安排等,一般经济学家并不涉及农业发展的研究。50年代以后,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研究的兴趣加强,继而发展经济学的创立和扩  相似文献   

18.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创建于1954年(原专业为农业经济),1978年恢复本科招生。首批获经济学学士学位授予权,1981年获经济学硕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农业经济专业调整为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同年被评定为湖北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2003年农业经济学(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自主设置专业)获准招收博士研究生,2005年获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经过5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该学科  相似文献   

19.
在农业技术经济学中,经济效果原理是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因此,研究经济效果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在各种形式的农业技术经济理论版本中,如《技术经济手册》农业卷第121页(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都对经济效果这一概念作了  相似文献   

20.
重建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几个问题华南农业大学经贸学院李大胜编者按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发展专论,汇集了7位学者的观点,他们对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发展的历史作了全面的回顾,并就未来适应经济建设需要对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发展提出了全新的看法。一、重建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