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宋紫峰 《宁波经济》2014,(10):44-46
从未来看,第三次工业革命将带来汽车产品、生产制造方式、商业模式的“三个变化”,引发全球汽车产业竞争格局发生重大调整,实现汽车产业与其他产业的交叉融合及边界重构,并且深刻改变汽车在人类经济社会中的定位和作用,最终推动全球汽车产业发生革命性、颠覆性变化。  相似文献   

2.
自从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状况陷入持续低迷,各国政府所采取的逆经济周期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也收效甚微,这说明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所带来的人类社会经济大跨越已经接近尾声,而以新能源和互联网为核心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正在逐步兴起.根据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杰里米·里夫金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一书中所述,新能源作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血液”,在第三次工业革命冉冉兴起的推动力作用下,将会迎来干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我国应该充分利用国内各区域新能源产业现阶段所拥有的独特优势,获取和保持区域新能源产业的高水平竞争优势,争取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走在世界的前列.本文以宁夏风能产业为例,对我国区域新能源产业发展竞争力进行深入解析.  相似文献   

3.
信息技术的深刻变革和广泛渗透,不仅带来新的产品、技术、工艺和设备,而且会对生产方式产生重要影响,导致产业分工和产业组织特征的重大变化,从而涌现出大量新业态和新模式。随着以数字化智能化制造为主要内容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或新产业变革的到来,新业态和新模式的存在形式将进一步演化发展。这种演化机理对传统产业升级模式提出了重大挑战,对企业而言,企业核心竞争力来源不再只是来自于单项优势技术和产品,培育新业态和探索新模式已成为决定企业获取核心竞争优势、实现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对政府而言,推动本区域产业升级的路径需要从传统环境下培育支柱产业或主导产业,转变为培育产业链关键环节,再转变到培育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上来。  相似文献   

4.
专家观点     
<正>林毅夫:区域一体化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关键12月6日,在上海财经大学主办的长三角国际论坛上,林毅夫表示,一个国家的产业发展要在国际上形成竞争优势,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这个产业要在国内形成产业集群。而这个产业集群的地区规模则取决于发展程度和阶段。"在发展早期,主要产业为劳动力密集型,分工程度不高,那  相似文献   

5.
谢浩 《乡镇经济》2013,(4):30-33
继第三次工业革命正式被英国《经济学人》提出,我国学者的研究也开始慢慢进入这一领域。早期的研究都只是限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给制造业带来的影响,直到杰里米·里夫金把对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研究范围拓展到能源方面,其研究开始逐步丰富。第三次工业革命使我国直接面对制造业双向流失、关键核心技术缺失等挑战,这一切直接倒逼我国产业必须快速完成产业转型与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6.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是唐山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城市转型的迫切需要,是应对危机的迫切需要,是消费结构升级的迫切需要,目前,我国和全球经济都出现了企稳回升的迹象,国际产业分工调整、国内产业分工调整和快速增量三个方面,给我们带来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大契机。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总书记在在国际工程科技大会讲话中指出,“世界进入经信息产业为主导的新经济发展时期”,要“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通道”,促进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互联网创新时代来临中国已进入互联网革命推动全球进入创新大时代,这是一个技术促动社会重大变革的时代。在全部创新活动中,互联网成为引动革命的重要力量。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能源互联网”到“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产业智能化”,再到“新工业革命”的“创  相似文献   

8.
《调查研究报告》2007,(260):1-17
由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我国汽车产业仍处于全球汽车产业链分工的低端位置,国际竞争力不足,与世界第三汽车生产大国和第二消费大国的地位明显不符。我国汽车产业不仅应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参与国际产业分工,更应在此过程中加强与汽车跨国公司的竞争与合作,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增强自身竞争力,不断提升参与全球产业分工的能力和水平,促进我国由汽车生产大国向汽车生产强国迈进。  相似文献   

9.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19世纪的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第二次工业革命为20世纪的人们开创了新世界,第三次工业革命同样也将对21世纪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以化石燃料为基础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给社会经济和政治体制塑造了自上而下的结构,如今第三次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绿色科技正逐渐打破这一传统,使社会向合作和分散关系发展。正如历史上任何其他的通信、能源基础设施一样,支撑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各种支柱必须同时存在,否则其基础便  相似文献   

10.
1、人类的工业文明发展至今,已完成她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浪潮正迎面而来。正当人们陶醉于工业革命带来的享受时,终于从中咀嚼到了它的苦涩。人们惊奇地发现,资源枯竭、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的来势竟不亚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浪潮。长此以往,如不采取有力措施,等待人类的将是一座座自掘的坟墓。  相似文献   

11.
在全球化背景下,作为我国参与国际高新技术产业竞争重要基地的国家科技园区必须深入思考在产业国际分工构架体系中自身产业定位与发展的战略,这是我国科技园区发展进程中始终不能回避的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2.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到来,将对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提出严峻挑战,但也为中国实现跨越式发展打开了“机会窗口”.广东省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能否抓住新一轮工业革命蓄势待发的历史性机遇,主动作为、提前布局,对加速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至关重要.本文探讨了新工业革命的变革特点及对广东省产业升级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并提出了广东省率先实现跨越式发展,推进产业变革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3.
兰建平 《浙江经济》2014,(18):13-15
这轮工业革命最典型的特点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层面的广泛使用和深度融合,最终结果是信息经济成为国家和地区经济的第一产业。在新时期如何抓住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技术特点以及所呈现的新的产业组织方式、企业成长方式等,是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到新常态经济下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4.
当今世界新技术、新产业迅猛发展,孕育着新一轮产业革命。美国著名未来学家杰里米·里夫金的新著《第三次工业革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观察视角。他所定义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是指以互联网和可再生能源的相结合为基础,以"智能制造"、新材料、生物技术的应用为代表的一个崭新时代。第三次工业革命之蓝图一般认为,第一次工业革命始于18世纪晚期的英国,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第二次工业革命始于20世纪初期,以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  相似文献   

15.
<正>3D打印将带来第三次工业革命?最近一段时间,世界各主要工业国家的政府领导人、企业界领袖和著名学者频频提到一个人们不熟悉的名词——3D打印技术,据说它将会带来第三次工业革命。在美国,今年2月12日总统奥巴马发表国情咨文,其中特别提到,计划在国内各地建设15座制造创新中心,启动先进制造伙伴联盟(AMI),  相似文献   

16.
陈仲朝 《宁波通讯》2014,(15):23-24
<正>去年,市委、市政府着眼全球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趋势,立足宁波城市特色和比较优势,审时度势作出了建设宁波新材料科技城的重大战略决策,全面启动宁波新材料科技城建设。之所以选择"新材料"这个方向,选择"科技城"这个载体,主要是基于以下三方面考量。一是从当今世界工业化进程看,启动新材料科技城建设是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的必然选择。第三次工业革命悄然来临,正在诱发一系列技术创新,加快重构产业竞争格局。新材料  相似文献   

17.
在国际金融危机深入影响的背景下,第三次工业革命初现端倪,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内涵是什么?它将给人类社会带来哪些影响?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对这些问题,笔者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如下几个主要观点。一、是什么?  相似文献   

18.
零成本社会真的可以做到免费吗?不管你们相信与否,它真的来了。2011年,正当全球经济低迷之时,杰里米·里夫金一书《第三次工业革命》给各国带来了一场思想盛宴,英国《经济学家》杂志甚至用专刊报道,而里夫金也受到多国政要的邀请,研讨世界经济的前沿趋势。里夫金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基础定义为互联网、新材料与新能源的结合。如果说《第三次工业革命》是理论性探讨,那么里夫金的新书《零成本社会》则是对第三次工业革命时期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特点做出趋势性分析。  相似文献   

19.
全球高涨的能源价格、严峻的环境问题,使生产形态面临着愈来愈多的制约。而互联网技术与可再生能源结合,使新一轮工业革命具备了现实基础。能源、社会、生产、组织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变革,将重塑比较优势,改变全球产业分工与贸易格局,解构产业关系,革新经济地理,使全球利益分配重新洗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到来,将对我国"世界工厂"的地位提出严峻挑战,但也为我国实现跨越式发展打开了"机会窗口",同时,也为天津金融改革提出挑战与发展机遇,实现天津金融梦。  相似文献   

20.
从当代产业国际分工背景和市场竞争格局来看,国际直接投资的投资指向可归为两大类:市场拓展与产业竞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