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买卖是人类最早、最基本的交易行为,有买卖就有消费,有消费就有权益.1983年,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确定每年的3月15日为"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目的在于扩大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宣传,使之在世界范围内得到重视,促进各国和地区消费者组织之间的合作与交往,在国际范围内更好地保护消费者权益.  相似文献   

2.
论购房者是消费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消费者协会的统计表明:2001年,全国房地产投诉案件2000年增长13.2%,在这些纠纷中,商品房买卖纠纷占相当大的例。纠纷产生后,越来越多的购房者提出自己是消费者,并要求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但在践中通常不被支持。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购房者的权益?购者是否为消费者?购房者的权益因欺诈而受侵害能否适用《消法》双倍赔偿?这些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一个新课题也引起了学术界和司法界的广泛关注。一.购房者是消费者很长时间以来,我国对购房案件的审理是不…  相似文献   

3.
许永鸿 《河北企业》2023,(10):142-146
商品房预售是我国商品房的主要销售方式之一,但近年房企爆雷引发的商品房烂尾事件一度成为社会热点,商品房预购人的权益受到严重侵害,暴露出我国商品房预售制度存在的弊端。鉴于此,应以商品房预购人的权益保护为中心,联系商品房预售实践,系统梳理预购人权益受损的具体类型,进而分析预购人权益保护在信息披露、预售许可、预售合同备案、预售款监管、消费者权益保护上面临的制度困境,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改进路径,为我国保护商品房预购人的合法权益、完善商品房预售制度提供理论借鉴和有益思考。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我们国家消费结构发生比较大的变化,医疗、商品房、美容、旅游等成为消费的新热点,而同时,在这些消费新领域,缺乏相应的法律规范。不久前浙江人大通过了浙江省实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办法,有了一个具体的可操作的规定。对于当前消费者权益保护领域中的医患关系、商品房、电信服务等敏感问题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空前活跃,商品房买卖活动日益频繁。如何保护商品房预售中消费者的权利,保障权利人的合法利益,如何有效防止由商品房预售而引起的纠纷,是摆在人们面前不容忽视的问题。为此,最高人民法院于2003年公布的《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从很大程度上规范了商品房买卖在实际中发生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通过订立认购书、订购书或者预购书的形式初步确立商品房买卖关系并向消费者收取一定的定金是商品房买卖过程中司空见惯的事情,但是在纠纷产生之后,我们又如何看待此类的认购书呢?同时我们又如何运用法律手段来保护己方的利益呢?  相似文献   

7.
童叟无欺本是商家的从业之道,买卖公平亦是交易双方必须遵守的不二法则,倘若商家能如此循规蹈矩,倒也少了许多纠纷和烦恼。然而现实却常不遂人愿,商家短斤缺两,以假充真损害消费者利益之事时有发生,“买卖公道”说来容易做来难。虽然今天我们已经有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有了各级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市场风气也正日趋好转,但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的弱势地位显然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这其中固然有商家的市场意识、服务观念薄弱等诸多问题,但消费者自我保护能力差以及在权益受损之后的漠然态度,也客观上助长了交易过程中的种种“不公道”现…  相似文献   

8.
如今购买商品房,消费者在签订正式《商品房买卖(预售)合同》前,常常被开发商要求签订“认购协议”,并交纳一定数额的定金。消费者协会发出消费提示,商品房“认购协议”须慎签,谨防一些开发商利用“认购协议”侵吞消费者定金。消费指导专家表示,从法律角度看,签订商品房“认购协议”并不是购房的必经程序;消费者支付的购房定金,是“房地产企业在订立商品房买卖合同之前向买受人收取的预付款性质的费用”。根据建设部有关规定,如果双方签订了商品房合同,定金将抵作房款;如未订立商品房买卖合同,开发商应当返还所收取的费用,但“当事人另有约定…  相似文献   

9.
赵念根 《价值工程》2010,29(20):218-219
我国已颁布实施了16年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保护消费者权益无疑发挥了巨大作用。但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新型消费关系、消费形式不断涌现,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况日益严重,特别是近几年食品、药品行业接连发生的群体伤害案件,逐渐暴露出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上存在的不足与缺陷,消费者权益难以得到充分而有效的保护。因此,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的完善需要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3·15已经成为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代名词. 在消费者权益中,安全,无疑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消费权益,没有安全,就谈不上消费,没有安全,就无从落实权益,没有安全,消费者就失去了最基本的保障.  相似文献   

11.
消费合同本质上属于民事合同,应当信守合同的平等、自愿、等价有偿的原则,更应当遵守诚实信用的原则。但由于主体一方为消费者,其弱势地位又决定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角度去研究消费合同,应更多地向有利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倾斜。消费合同相对性问题的提出和研究,就是从经由销售环节完成的买卖消费活动特点和民事合同基本原理出发,确认消费合同的双方应当是消费者和包括生产者和销售者的经营者,进而确定合同责任主体。准确理解和运用法律,以期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预付款消费模式的迅猛发展,侵害消费者权益现象也呈多发之势。法律应对措施,一是用足《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现行的规定,确定经营者承担违约责任。二是在修订《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规定新的规则,扩大预付款消费关系中消费者权益的保护范围,加重经营者的义务,更好地保护预付款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3.
信用交易是商品经济发展到特定阶段的必然产物。随着信用交易从生产、商业领域扩大到消费领域,我们不可避免地需要面对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处于弱势地位的消费者在信用消费中处境尴尬,在享受信用消费所带来的物质满足的同时,自身合法权益却不能得到有效而充分的保护。如何实现信用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成为我国信用制度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商品房预售制度的出现为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和繁荣带来了机遇,但与此同时,这一制度本身存在的问题加上我国现行法律制度的缺陷,使得消费者在商品房预购中的权益屡遭侵害,通过对商品房预售给消费者带来的风险的描述并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希望能引起相关部门和社会人士的关注,从而更好的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金融消费已经由传统的存取款、消费贷款向着更为复杂多变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模式发展。知情权是金融消费者进行金融消费的前提,也是金融消费者其他权益实现的基础。然而,金融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使得金融消费者在金融市场交易中处于弱势地位,其知情权时常受到侵害,金融消费者的知情权保护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着诸多的缺陷。因此,加强对金融消费者知情权的保护迫在眉睫。本文首先对金融消费者的知情权进行了全面界定,在分析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保护金融消费者知情权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消费者协会是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社会监督的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社会团体,《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消费者协会履行"向消费者提供消费信息和咨询服务;参与对商品和服务的监督、检查;就有关消费者权益的问题,向有关部门反映、查询,提出建议;对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予以揭露、批评。"等项职责。福建省宁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以下简称宁德市消委会)勇于先行,大胆探索,积极推进消费评议工作,提高了消委会履职能力,开拓了消费维权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今年1至6月份.据我省各级消委(协)会统计。全省共受理消费者投诉19236件,比去年同期增长4.6%,其中商品房问题投诉773件,比去年同期增长13.11%,商品房投诉成为位居各类投诉之首的投诉热点。根据最近省消委会受理投诉和掌握的情况看,商品房销售环节存在不少消费者认为其权益受到损害而到消协投诉的案例。最近四川省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在省工商局召开了“商品房消费者当前面临的购房风险与对策研讨会研讨会。。省工商局、省建设厅和省政府法制办的领导以及法律界,金融界的专家集思广益.出谋划策,帮助消费者维护权益。  相似文献   

18.
正1993年《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1993年《消法》")的颁布实施对保护消费者权益、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建立公平公正的交易秩序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新兴的消费需求、消费方式和商业模式层出不穷,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消费纠纷不断涌现,1993年《消法》的制度漏洞逐渐显现,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新需求与新期待无法得到充分满足。为进一步拓宽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内涵和外延,规范商家经营行为,构建多  相似文献   

19.
网络消费者权益保护立法的国际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商务给消费者带来便利的同时,又不可避免的使消费关系复杂化,使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在网络环境下消费者保护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一个是消费者在接受在线商业服务、在线购物过程中权益的保护;另一个是消费者个人数据或信息的保护。只有通过法律构建可信赖的电子商务运营环境,树立消费者的信心,才能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我们国家消费结构发生比较大的变化,医疗、商品房、美容、旅游等成为消费的新热点,而同时,在这些消费新领域,缺乏相应的法律规范。不久前浙江人大通过了浙江省实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办法,有了一个具体的可操作的规定。对于当前消费者权益保护领域中的医患关系、商品房、电信服务等敏感问题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实施办法对医疗机构的最基本责任和患者的知情权、获偿权做了规定。规定患者有权要求查阅、复印住院志、医嘱单、检验检查报告、手术及麻醉记录单等资料。因实施保护性医疗措施不宜让患者知情或患者因故无法行使知情权的,患者家属有权查阅、复印上述资料;对于商品房纠纷中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遭受不法侵害比较严重的问题,新实施办法规定凡符合五条退房条件的,经营者应该根据消费者的要求负责退房,并对退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