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郝弈 《糖烟酒周刊》2006,(32):80-81
国产奶粉与洋奶粉的较量,其机会并不在高端市场能占多少份额,而在于把洋奶粉的价格“逼上山”、“拉下马”,让中国的婴幼儿奶粉市场处在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郝亚辉 《糖烟酒周刊》2005,(14):A032-A032
近几日。从广州地区传来洋奶粉涨价的消息:“以婴幼儿三阶段奶粉为例,900克罐装的奶粉美赞臣从118元上涨到125元,雅培从133元涨到145元。原价128元的惠氏也卖到132元。这是洋奶粉自十年前登陆中国市场以来的首次涨价。涨幅接近食品正常价格上涨的上限——10%”。笔者经过广泛地调查取证。结果发现美赞臣和惠氏确实因一些原因发生了小幅度调价。而雅培奶粉的价格并没有在原来基础上上涨。  相似文献   

4.
《糖烟酒周刊》2006,(24):8-8
近来记者经过调查核实,确定了洋奶粉要涨价的讯息:多美滋、美赞臣、惠氏等洋品牌奶粉都在酝酿于7月末8月初开始提价,预计从出厂价到批发、零售价统一上调,并有换包装和配方的新品上市。预计几个品牌上涨的幅度都不会低于10%,它们的动作有可能在行业里引起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5.
6.
栗娟 《糖烟酒周刊》2007,(21):66-67
谈到配方奶粉行业的整体价格波动,就要将时间追溯到2006年下半年,多美滋、惠氏等国外品牌率先打出了价格提升的大旗。自此以后,涨价就成了配方奶粉行业的热点话题。时至今日,几乎所有的进口国产配方奶粉品牌都已经经历了一番价格的洗礼。进口配方奶粉已经触及200元大关,  相似文献   

7.
文章首先阐释了相关概念,然后从婴幼儿奶粉的进口量迅猛增长、国产婴幼儿奶粉市场份额持续降低、洋奶粉的扩张速度持续加快、我国婴幼儿奶粉的海淘现象持续升温四个方面指出了为什么说国产婴幼儿奶粉企业已经陷入了消费者危机,对造成国产婴幼儿奶粉企业消费者信任危机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最后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之上,有针对性地探讨提出应对国产婴幼儿奶粉企业消费者信任危机的建议和措施。相信这些建议和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国产婴幼儿奶粉企业尽快走出消费者信任的危机,实现重振奶业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8.
《商业科技》2011,(11):1-1
【来源:新浪网】澳优高管表示,现在通胀高企,物流、交易成本都在加大,我们企业不轻言涨价,但最终涨价与否由市场决定。发改委摸底洋奶粉市场5月初,发改委价格司召集了雅培、多美滋、惠氏、雀巢、美赞臣、澳优等洋奶粉企业相关人士,了解乳品价格和生产等情况。  相似文献   

9.
在香港售卖的部分洋奶粉品牌最近也刮起涨价风。记者近日获悉,洋奶粉雅培日前在香港发出调价通知,旗下各阶段奶粉全线提价,提价幅度为  相似文献   

10.
11.
《商》2015,(14)
婴幼儿奶粉市场的争夺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国内外各路人马竞相争斗,在国外品牌奶粉的强大攻势下,我国奶粉企业渐趋下风。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婴幼儿奶粉市场,从市场营销角度入手,分析国外奶粉在营销方面针对中国国内消费者所制定的营销策略,从而得出我国奶粉企业如果想要挽回消费者信任,重夺市场就需力争上游,借助他山之石从而攻玉,以他人之长补己短。  相似文献   

12.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按说是国产奶粉养育中国宝宝,可是,在国内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里,外资洋品牌却一直占据相当大一块市场份额,尤其是高端市场,似乎一直都是洋品牌的天下,现在又整出来个奶粉事件,更是雪上加霜。国产奶粉在很短的时间内,几乎是集体丧失了信誉度,不过,出事归出事,未来的路还是要走下去的,那么,相对于外资品牌来说,  相似文献   

13.
晋银慧 《商》2014,(24):238-238
2013年3月1日香港针对内地消费者大量从港购进进口奶粉实施了限购政策,限成年人每人每天携带两罐奶粉离境,违者罚款监禁。这一政策给内地奶业带来的影响和思考:这显示了内地消费者对国产奶粉的信任度极低,国产奶粉存在令人堪忧的质量问题,同时也给内地奶业带来了再次崛起的机遇,限购令减小了洋奶粉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让渡出一部分奶粉市场,为国产奶粉提供发展的外在条件,为国产奶粉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进而保护本国奶业的健康发展,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4.
受国际市场奶荒的影响,近期我国进口奶粉上涨趋势明显。虽然进口奶粉价格蠢蠢欲动,但目前国产品牌奶粉却未加入涨价行列。  相似文献   

15.
燕塞 《糖烟酒周刊》2005,(11):A025-A025
2004年4月,安徽阜阳劣质奶粉事件使国产奶粉行业发生了一场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销量大幅下降,而被国产奶粉用价格战压制多年的进口奶粉则伺机抢占市场,国产奶粉的半壁河山在内忧外患中岌岌可危。如何提高公信力与美誉度,成为众多国产奶粉生产企业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16.
《四川物价》2010,(7):8-8
洋品牌奶粉或将掀起新一轮涨价潮的消息着实又让奶粉市场紧张了一番。记者调查发现,洋品牌声称涨价的原因无外乎原料成本升高、换包装、配方升级等.可是追踪近年来洋奶粉的价格游戏规则不难发现,从2006年到2009年,洋奶粉最高涨价幅度累计62%.年平均涨幅达到15.5%。消费者在质疑高提价率合理性的同时,也在追问,年均15.5%的提价谁在操控?  相似文献   

17.
马军 《现代商业》2011,(21):38-40
受"三聚氰胺"等多起食品安全事件的影响,我国乳业受到严重冲击,特别是国内奶粉市场步入"洋进国退"的尴尬境地,面对洋奶粉对国内市场的侵蚀,我国奶粉企业应如何应对,本文通过相关研究,分析原因,并对国内奶粉市场进行预测,进而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8.
石述思 《光彩》2012,(6):7-7
中国制造在全球普遍拥有强大比较优势的今天,洋奶粉却奇迹般以异乎寻常的高价赢得了无法撼动的市场优势媒体报道,现在内地市场"洋奶粉"已经在300元大关面前跃跃欲试,经过去年底调价后惠氏旗下高端品牌"启赋"1段已卖到408元。涨价的理由主要包括:"成本上涨"、"关税上涨"、"配方升级"等。即使上涨,但对于每年新生的1800万个中国孩子来说,这叫刚需,家长们只能默默承受。  相似文献   

19.
20.
2005年初,国内掀起新一轮的奶粉热,在液态奶无利可图的情况下,以蒙牛为主的众多乳品企业将矛头指向了奶粉行业。然而目前来看,回温只是个别企业的“梦想”,真正被唤醒做市场的是两个成熟品牌三鹿和伊利,新军蒙牛的市场并没有出现预想的热销,还有一些品牌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和自身条件的改变,明显出现萎缩、颓败之势,而圣元、南山等采取“高举高打”策略狂轰数年的品牌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对促销开始变得谨慎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