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总统的困惑     
《经济学家茶座》2010,(2):113-113
克林顿和叶利钦在首脑会谈的间歇闲聊。叶利钦对克林顿说:“你知道吗,我遇到了一个麻烦。我有一百个卫兵,但其中一个是叛徒而我却无法确认是谁。”听罢,克林顿说:“这算不了什么!令我苦恼的是我有一百个经济学家,而他们当中只有一人讲的是事实,可每一次都不是同一个人。”  相似文献   

2.
拼钱时代     
木子美 《商周刊》2014,(7):82-82
一个超级大公司的朋友,每次跟我“闲聊”时手上同时做着N件事,没办法,她告诉我,他们公司文化就是“养獒的文化”,经常几个团队做一个项目,最终只选一个团队,落败的不是解散,就是失去地位,而内部惨烈竞争后,出去的才能是最厉害的,领队会被奉为神,老板都让他三分.  相似文献   

3.
仁者无敌     
郭谊 《经济世界》2003,(7):56-56
近日,与一位在商海中摸爬滚打若干年并几经沉浮的朋友闲聊,朋友城府颇深地说:“当今商场的竞争之激烈,容不得你动丝毫的恻隐之心,而必须见血封喉,否则肯定会死得很难看。”最近我正从事一个有关企业文化的课题研究,对此颇不以为然。我说其实商场上尽管密布陷阱,“无奸不商”也被不少生意人尊奉为圭臬,但胜者为王还是离不开大智慧的,所谓的大智慧其实很简单:仁者无敌。朋友愕然,继而笑我书生意气:“你这一套纸上谈兵的东西,确实有道理,但在商战中,你一相情愿地想黯淡刀光剑影,可真的能远去古角筝鸣吗?”这不禁又引起我的反思:这一套真的只是…  相似文献   

4.
陈波 《开放时代》2000,(3):116-118
一笛卡儿是我所尊崇的一位理性主义者,他早在17世纪就说了一句广为人知的话──“我思故我在”。他追求知识的绝对确实性,要为整个知识大厦找到不可动摇的阿基米德点。在用普遍的怀疑扫荡了几乎一切东西之后,他认为只有一件事情是无可质疑的,即“我”在怀疑,也就是“我”在思想。而一个怀疑和思想着的“我”设想“我”不存在,这是矛盾,是一种逻辑上的不可能性,因此“我”存在。这里,“我思”和“我在”之间不是前提和结论的关系,即不是从“我思”逻辑地推出了“我在”;而是一种基于直觉的直接同一性关系,因为“我在”就是一个…  相似文献   

5.
最近看了看自己以前写过的东西,发现在游戏世界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被我遗忘了。当汽车飞驰于大地、战舰傲视于海洋的时候,天空中自然不能有空闲。曳光弹划破了漆黑的长夜,机炮喷吐着耀目的火舌、导弹拖着长长的尾烟,没错,我们本次要介绍的就是天空的霸主——战斗机。在本栏目中出现的自然是那些已经在游戏世界中扬名的战斗机。  相似文献   

6.
新说     
“现在办正经事儿的还有谁用QQ?”我的一位好朋友在谈到越来越低龄化,越来越娱乐化的QQ时,相当无奈地说。眼看着一群又一群年纪不大的青春少年在QQ上疯狂地闲聊,自己却无所适从,这也的确让人感到无奈。于是,当面对“除了聊天,QQ还能干什么?”这样有哲理的问话时,我们便不得不从另外一个角度出发去思考QQ的功效,那就是“QQ新说”。  相似文献   

7.
成功广告人都知道,广告最本质、最核心的要素就是创意。著名广告人伯恩贝克说:“我认为广告上最为主要的东西就是要有独创性和新颖性。”这也是我们中国广告人所说的新、奇、特概念。如何达到这一要求,我认为非逻辑思维是创造新、奇、特的最佳捷径。 逆向思维,就是与正常思维相反的方向进行思维的方式,通常说“因为……所以……”,而你则说“应该……但是  相似文献   

8.
韩刚  孙猛 《经济论坛》1998,(24):14-15
我国当前住宅市场的基本特征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短缺”与“过剩”并存。“短缺”表现在全国城镇人均居住面积才8平方米,有400多万户人均居住面积在4平方米以下的困难户,这说明住宅潜在市场需求很大。“过剩”表现在全国城镇累计积压商品房5000多万平方米,...  相似文献   

9.
“我的理想并不高,当我离开格力的时候,如果公司的员工能够想念我、回忆我在的时候给他们带来的东西,我就感到满足了。”“我已经没有别的爱好了,惟一的爱好就是格力。”在董明珠的信念中,工作,就是为格力发展得更好,就是为社会作出更多的贡献,她把这种单纯的信念始终贯穿在她的生活之中。  相似文献   

10.
马天俊 《开放时代》2001,(3):118-120
哲学家由于自认知道一般人通常并不觉察或觉察不到的东西,而这种秘密的东西又不是可有可无、不关轻重的。因此,即使“秘密”的具体内容先不计较,就是这种特别的“知道”本身也已经使一般人沦入丧失安全感的境地。相应地,哲学家以及哲学就常处于危险之中,至少是不受欢迎。 罗兰·巴尔特说过一句俏皮话:“语言是一层表皮:我用自己的语言去蹭对方。” “对方”经常是模糊的,确实的只有语言,以及它不断的“蹭”。我下面的言语要拿“哲学家的活法”“蹭”一下,希望“蹭”及哲学家和想尝试哲学的爱好者。 1、世界、生活或人类,有一个…  相似文献   

11.
理性的思索,是有触及灵魂的作用的。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在他的《实践理性批判》中曾经提到:“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越发膨胀和扩大,那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去年5月,温家宝总理在同济大学作报告时,  相似文献   

12.
著名经济学家、国家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刘福垣近日指出,2005年中国经济不会冷。不过,中国经济存在三大短缺和一大根本性矛盾,这些问题其实就是中国经济必须加快发展的理由,“想慢也不行”。三大短缺是:社会保障短缺、教育短缺、工薪住宅短缺。现在,很多人都认为中国经济不存在短缺,因为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但若把公共商品也考虑在内,中国依然是“短缺经济”。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在1934年曾经指出过:“现在都说我的第一篇小说是《狂人日记》。其实我的最初排了活字的东西,是一篇文言的短篇小说,……”这篇文言小说就是《怀旧》,写于1911年,最初发表于  相似文献   

14.
权力是指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有了权力,才能支配更多的社会资源,才能实现自己的工作目标。权力是实施领导、推动工作必须具备的最主要的条件之一。《经济日报》原总编艾丰曾把权力喻为“好东西”、“坏东西”和“怪东西”。所谓权力是好东西,就是掌权为公,造富于民,好人拥有权力能办更好的事;所谓权力是坏东西,就是权力对人有极大的腐蚀性。“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以权谋私,贪污腐化,坏人拥有权力能做出更坏的事。  相似文献   

15.
李满 《环境经济》2023,(19):70-72
<正>禅宗美学实质上就是生态美学,这从禅者的生活态度就可以看出来。禅者生活态度的特殊性可一言以蔽之,曰:“不得不断,不即不离”“活在当下,了无牵挂”。“不得”就是不攫取任何东西据为己有。“不断”就是对任何东西都不予以排斥拒避。世上一切东西,来即任其自然而来,去即任其自然而去。来者不拒,去者不留;随缘任运,顺其自然;悠哉游哉,自由自在。这就是禅者典型的生活态度。  相似文献   

16.
记得我入职本公司没多久,在一次与老总的工作探讨中,就改善工作氛围一事,我以“水泡青蛙”的事例试以说服他。在公司的老员工中,大都比较“温顺”,好象已经习惯了这种慢节奏,根本就没什么忧患意识。当时的想法就是我不能被卷入这个恶性循环的“漩涡”,我要去改变一些东西,要有所改变先从老板改起。  相似文献   

17.
从美国归来,印象非常深刻的东西并不多,无非就是发达。旧金山却是一个例外。不是因为它有冷暖宜人的气候、妩媚旖旎的海湾,也不是因为它有七座堪称经典的跨海大桥和精美绝伦的维多利亚建筑群,印在脑海里,擦不掉、抹不去的,是它那海纳百川、包容万象的性格,以及在这种性格下所形成的多元文化。直接地说,旧金山就是一座自由主义的展览馆,“怪异人文”的大观园。不过需要说明的是,我用的“自由主义”、“怪异人文”这些概念,都是中性的,并无贬意。  相似文献   

18.
几句说明下面这篇东西是我在不久以前清理旧稿的时候找出来的。我自己已经完全把它忘记掉了。从内容和文章末尾所记的写稿日期看来,我这篇东西是在原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四清”的时候写的,是对于一个座谈会上对我的批判的答辩。后来,这份答辩也不曾有机会交出去。接着文化大革命开始,林彪、陈伯达、“四人帮”一伙选定我作为最早的点名批判的对象之一,先后在全国性的报刊上对我进行了两次所谓批判。名为批判我的修正主义经济学思  相似文献   

19.
应正确认识当前的"生产过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以来,我国出现了“全面”买方市场,长期卖方市场下存在的供不应求局面被供大于求所取代,“需求不足是制约经济增长的主要矛盾”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不仅农产品、工业消费品过剩,连长期短缺的能源、电力、运输能力也出现了过剩,甚至连发展中国家最为短缺的资金也出现了过剩,银行出现的存差逐年上升,一时间仿佛中国已没有不过剩的东西了。面对这种局  相似文献   

20.
“我想学刷单,有老师在吗?” “招聘,网上兼职:专业为淘宝卖家、天猫商城、京东商城,提升销量,提升人气,打造爆款.工资日结,多劳多得,只要你有空闲时间,均可前来应聘.如有意者请QQ与我私聊.” 类似这样的发言,在残疾人网络就业培训QQ群里,每天都有十几条. “我是一级肢体残疾人,非常希望有人能帮我找一份工作.但是我从没上过学,认识的字也都是父母和姐姐教的.上哪里去找工作呢?只能刷刷单,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家住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县魏庄镇后刘口村的麻海超患有成骨不全症,“从小到大,骨折的次数数不胜数”,现年25岁的他已经全身变形,胳膊腿都是扁的.所幸的是,他的双手还算灵活,这才加入了一家“刷单公会”,偶尔赚几块零花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