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财富、资本与金融危机——马克思危机理论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资本是在产业资本基础上形成的,它有二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它的虚拟性,即“它们只是代表取得收益的权利,并不是代表资本”;二是它的投机性,因而一旦“支付锁链”“整个被打乱的时候”,危机就必然发生,其本质是对金融泡沫的一次强制清除,使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取得某种平衡。金融泡沫形成的根源,一是资本的本性,只要资本依然横行世界,强制性的金融危机就必然要发生;二是美国利用美元霸权,无限制地制造金融泡沫。面对强大的美元霸权,中国必须实行有限的金融开放政策,而这正是中国改革开放成功的经验之一。  相似文献   

2.
国际金融危机是国际金融资本主导的世界经济体系危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国际金融危机是资本形态发展到国际金融资本时代,以虚拟资本为存在方式下的经济危机的表现形式。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国际金融资本扩张过程中,通过两个基本制度的设计构建了世界经济秩序的基础:一是在货币领域,以美元符号化为基础的国际信用货币体系的建立,解脱了实物对资本的束缚,货币纯粹脱离开贵金属,虚拟资本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迅速提高,造成了全世界的虚拟经济对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金融资本的依赖;二是在生产领域,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金融资本在全球内安排产业结构,将发展中国家纳入到资本主义的统治体系中,造成了全世界在实体经济方面对以美国为主导的实体经济的依赖。金融自由化成为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之间流动的纽带,使得全世界的经济循环流成为以美国为首的国际金融资本为主导的循环圈。国际金融危机不过是这一体系出现问题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3.
从国际金融危机看美国的金融霸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从国际金融危机的角度分析美国金融霸权的种种表现,指出金融霸权是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控制世界经济金融、剥削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形式,此已成为目前危害发展中国家经济金融健康运行的最大威胁。面对美国的金融霸权,发展中国家应奋起抗争,沉着应付。  相似文献   

4.
金融资本全球化是指金融资本主导的以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为主要载体的垄断资本的全球化。资本的逐利本性、资本竞争、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科技革命、发达国家的全球化战略等因素推进了金融资本全球化迅猛发展。金融资本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高级形式,是金融资本新霸权在全球空间的体现,其本质是发达资本主义的金融资本从全球空间掠夺和获取霸权利润以加强与巩固自身霸权的过程。融入金融资本全球化进程是中国实现自身发展的必然路径。金融资本全球化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具有双重效应,初期~XaY-面效应为主,随后负面效应逐渐凸显并不断强化。为了应对金融资本全球化带来的挑战,中国必须走自主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从美国次贷危机到全球金融海啸,再到世界经济衰退,本次危机的实质就是一种泡沫游戏,暴露出国际金融秩序内在的根本缺陷,即美元霸权和美国的金融霸权给了美国转嫁危机的机会。因此,国际金融秩序亟需变革;尽管当前的变革是全面的,但却远非根本性的。当前国际金融秩序的重建,是中国难得的机遇,中国可以从规则的接受者转变为制定者、从被管理者转变为管理者,进而确定世界大国的地位,谋求相应的话语权,并且可以借机提前启动人民币国际化。  相似文献   

6.
不管是从经济角度还是从货币角度来看,美国打造的是一个维持其金融霸权的脆弱的金融体制,这一机制外表十分华丽,但却毫无根基,美国最终也阻止不了这一体制的坍塌。全球经济要恢复稳定,就必须以货币多元化解除美国的金融霸权地位。  相似文献   

7.
美国发动贸易战的战术目标是希望中国削减1000亿美元、 甚至更多的贸易逆差;战役目标就是打击中国的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要求中国放弃"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是诱惑和逼迫中国按照其要求全面开放金融.中国必须认识国际贸易的历史规律,准确研判美国发动贸易战的目的和目标,冷静认识中国金融现状.决不能拿金融开放、 尤其是资本项目开放作为交易以平息贸易战.中国如果按美国的要求被动开放金融,等于"自毁长城"、落入"特朗普陷阱".  相似文献   

8.
近期国际金融危机正是当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阶段性特征的标志,是二战后矛盾积累的必然结果。1945年至今的60多年中,以美国为首的垄断资本主义进入了国际超级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新阶段,具有与以往不同的七大特征,最基本的就是以金融——虚拟资本国际垄断并与信息技术垄断紧密结合而主导经济全球化。经过四个时期的发展,美国的金融膨胀和美元霸权王国,使它必然成为最大的"虚泡王国",爆发牵动世界的经济危机,加剧三大矛盾,宣告新自由主义理论和政策的破产。现在世界经济达到了新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9.
当前的经济危机让人们开始质疑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长久性和正当性,呼唤新的"布雷顿森林",这样就将凯恩斯重新带入人们的视野。凯恩斯最初布雷顿森林的提议在于反对"利率在正常金融力量的作用下在全球范围内处于同等水平的导致风险的制度",反对黄金或者其他任何"可自由兑换的世界标准",主张"一个多方管理的世界货币(不单是某个国家的货币)来解决贸易失衡,其认为经济活动复苏有赖于国家经济管理的自主性,而资本控制是关键。凯恩斯的提议基于政治理由(即美国的霸权)被拒绝了,但现实经济的发展和当下的经济危机证实了"国际货币不再可以是单个国家的货币。凯恩斯提议或许是寻求当前危机出路的最好的起跑点,即好国际合作而非霸权才是唯一的出路。  相似文献   

10.
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基本看法 1 今年初,国内许多学者对2002年我国经济增长走势都保留谨慎的看法。主要基于以下理由:一是国际经济环境恶化,特别是三大经济主体(美国、欧共体、日本)增长同步下降,将引起国际市场的需求紧缩,这给中国出口会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使得出口带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减弱;二是加入WTO后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条  相似文献   

11.
金融中介结构性转变的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金融中介由银行金融中介和非银行金融中介构成。传统上,银行在各国金融中介中占有主体地位。然后,近年来,非银行金融中介的迅猛发展削弱了银行传统的主体地位,金融中介发生了结构性的转变,出现了非银行金融中介的重要性日益提高,银行金融中介的重要性相对下降的发展趋势。本在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金融倾斜逆转、银行替代、金融资本积累金融化、他国经济增长的国际占有等方面阐述其产生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美国新经济的出现虽有科技方面和政策方面的原因,但金融全球化、国际资本的自由流动对它更是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金融全球化、美国经济的良好势头以及近些年的各种金融、经济危机促使大量国际资本进入美国,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发展,同时美国经济的增长,股市的飙升又吸引了更多的国际资本,继续维持美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以此形成了美国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3.
次贷危机的“金融公地悲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金融本身固有的公共资源属性,极易出现“金融公地悲剧”。此次金融危机,华尔街的金融机构出于个体的理性,通过貌似合作的非合作博弈,过度放贷、过度金融创新,终致金融市场陷入危机。由于美国政府救机构不救市场,为救市融资频增国债,世界陷入“金融恐怖平衡”。美国所以如此,依仗的不仅是世界第一的经济实力,更是美元的世界货币的霸权地位。要走出“金融公地悲剧”这场世界金融市场的宿命,必须改变竞争规则,这是赢取博弈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在国际经济贸易中的比重和作用越来越大,国际货币体系的研究和重构也越来越重要。战后国际货币体系是建立在管理货币本位基础上的,美元凭借美国霸权逐步成为国际货币体系之锚,货币本质上是国家政治权力的体现。美国霸权的合法性在于维持合理的国际秩序并提供国际公共物品为国际经贸往来搭建一个合作平台,它是以其他国家的承认为基础的。货币霸权使美国享有国际政治权力,如何处理国际公共物品与国家民族利益的公私矛盾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特里芬难题,以及应对新兴崛起国的利益诉求等是国际货币体系管理难以回避的困境。中国应该坚持合作独立的货币国际化策略,勇于在主导新型国际金融机构方面承担大国责任,逐步建立广泛认可的国际合法性,谋求立足实体经济发展的货币国际化之路。  相似文献   

15.
2006年全球经济金融虽然处于增长周期之中,但仍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冲突和风险,如世界经济增长火车头美国的经济增长有减速的趋势,全球经济发展持续性失衡,股市风险,美元贬值,疯狂热钱四处游荡等.2007年我国应对美国经济金融的发展变化高度关注、研究和预测;采取措施,对失衡进行有序调整;及早采取有效监管措施,严格防范境外投资者大量拥入,避免我国房地产泡沫;金融主管部门应及早做好应对国际疯狂热钱冲击的预案;等等.  相似文献   

16.
二十世纪的最后十年,国际银行业爆发了一场始于美国,然后迅速波及欧洲、拉美和亚洲的金融购并浪潮,这次浪潮不仅生成了若干“超级银行”,而且诱发了金融资本的国际重组,并对国际金融制度变迁和国际秩序重建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认为,银行购并作为一种市场行为,它不仅是既定条件下经济、金融发展客观现实要求的表现,而且需要坚实的制度基础;现代银行信用制度;金融创新与融资制度变迁;规范有序的资本市场和专业化成熟的投资  相似文献   

17.
寄生性、投机性是金融资本的本质属性,对货币资本的垄断性占有构成了金融资本社会统治的基础,金融资本对经济、社会领域各部门的控制和支配导致了金融垄断资本的产生。20世纪中期以来,金融垄断资本的积累越来越与产业资本相脱离,越来越依赖于非产业领域来实现,加剧了其寄生性和腐朽性。金融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的扩张,对他国产业和资源的控制和占有,对他国价值和财富的大肆掠夺,形成了金融垄断资本统治下的全球帝国。  相似文献   

18.
资本:弱势金融与发展经济的博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实体经济在迈向全球化路上走在金融体系的前面,缺乏现代金融支持的中国经济步履蹒跚.金融落后使中国企业不得不依附外资金融机构,缺乏共同国家利益的交易使我国遭遇巨额亏损,外资机构主导金融市场后开始大肆掠夺.中国产业资本对赌境外金融机构失败遭遇收购,外资金融资本联手产业资本逐渐入侵中国市场.现代金融与经济发展相互配套当能推进中国强国之路,中国金融业必须加大改革和发展力度,中国必须为下一轮经济周期提前准备,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海外并购可同时出击.  相似文献   

19.
经济增长是世界各国宏观调控追求的主要目标,我国的经济正处于快速的发展阶段,借鉴美国、欧洲、拉美等地区在经济增长中的经验教训,对于我国的经济增长具有积极意义。美国的创新拉动经济增长、欧盟的区域经济发展、日本的开放经济以及拉美新自由主义主导的经济改革等都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当前,人们越来越重视经济增长与金融货币增长之间的关系。经济增长主要是指国民生产总值(GNP)的发展速度应当具备合理性,当前全球各国借助人均国民生产总值(PerCapitaG·N·P)的年增长水平来了解经济增长情况。放眼全球,当前国际经济大都呈现为缓慢复苏的状态,对于居于转型阶段的中国经济而言,想要达到稳定且高速发展的目标,那么就不得不对经济增长与金融货币增长之间的关系予以全盘掌握,并采取积极的变革与创新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