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是集交通运输行业、国际贸易行业、信息行业及文化行业等为一体,用于实现经济贸易发展的一种主要方式。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给国际物流和国际贸易发展带来了机遇,借助于国际贸易与物流两者之间的协同发展关系,有效提升国家各行业企业在国际贸易方面的核心竞争力,进而加快企业国际化交易和拓展经营业务范围,转变和实施新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促进国家经济的国际化、市场化发展。本文主要介绍了国际物流概念及其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分析了"一带一路"战略意识在境外投资和运营安全、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协同及物流企业发展等方面存在的不足,结合当前"一带一路"战略形势,通过提升战略实施意识,抓住战略发展机遇,创建协同发展新环境及加快物流企业国际化形势发展等措施来实现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协同,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全面实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际贸易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近年来,我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使得当前对外贸易有了快速发展。一方面加强了国际贸易合作,加速经济进步;另一方面也带来了贸易摩擦。本篇文章将针对目前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现状,浅析带来的相关有利、不利影响,并提出相关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3.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我国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往来日益密切,贸易合作范围和层次逐渐加深,但是贸易壁垒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际之间的贸易合作和交流。本文从国际贸易壁垒的主要表现为切入点,深刻探讨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应对国际贸易壁垒的措施,对更好地参与和实施"一带一路"倡议,深入开展多领域、多层次国际贸易交流合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跨境电商的蓬勃发展,我国自贸区海关的监管和税收模式也受到了较大的挑战和冲击,与此同时,我国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自贸区网络"已经开始成型。为更好地顺应全球贸易体系变革,适应跨境电商发展趋势,提高中国的国际竞争力,海关应针对跨境电商背景下海关监管出现的新问题,建立与自贸区海关监管相适应的模式来规避各种风险: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避海关监管的执法风险;开发电商管理技术平台,规避海关监管手段风险;完善监管过程,规避海关监管方法风险;利用物联网技术规避跨境电商技术风险;培养复合型的专业人才,规避人才风险;加强自贸区海关安全准入风险防范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国际海关通关合作互助机制,推动建立"一带一路"海关合作。  相似文献   

5.
"一带一路"战略自提出以来,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由此带来了国际贸易的创新,从贸易方式、贸易对象到运输方式都有了很大改变。为了能够更好的服务地方经济,为"一带一路"背景下走出去的企业提供更专业的人才,同时扩大国际交流和合作,增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交往,国际贸易专业势必要重新审视人才培养模式和定位,培养出适应新形势下经济发展所需的人才。因此,立足于"一带一路"带来的新变化和新机遇,提出陕西民办院校国际贸易人才的培养模式要与时俱进,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和国际交流,为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  相似文献   

6.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即是"一带一路",自2013年起,一经提出就为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机遇与挑战,并且正在促进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的协同发展。本文主要对"一带一路"使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带来了哪些全新的发展进行研究。"一带一路"政策下的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协同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7.
"一带一路"建设是包含财政、文化、能源、交通运输业、信息业等在内的与亚洲地区的全方位的社会合作与联系。"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国际物流和国际贸易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本文以山东省为例,分析了山东省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协同发展的现状,提出了促进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协同发展的战略。  相似文献   

8.
阎豫桂 《全球化》2017,(4):79-87
"一带一路"战略和国际产能合作的深入实施,将为跨境投融资合作带来巨大潜力。然而,"一带一路"合作项目大多投资庞大、投资周期长、涉及跨境合作、项目结构复杂,金融机构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相对滞后,迫切需要创新金融环境,提高投融资领域的创新开放水平。通过全面梳理"一带一路"投融资合作中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的风险问题,相对应地可发现一些改革创新途径:在宏观机制方面,建立健全对话协调机制,支持中外经济合作园区建设,打通境内外债券市场,改革创新金融机构风险防控机制;在微观业务模式方面,大力发展PPP业务模式,加强多元化投融资结构设计,开展跨境资产证券化业务,创新风险管理渠道。  相似文献   

9.
"一带一路"建设主要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交通运输、信息行业等方面的和周边地区建立了一种新的发展合作交流关系。通过"一带一路"制度体系的构建,可以有效促进我国贸易的高效发展。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下,广东省国际贸易得到了稳定的发展,广东贸易发展仍需要加强对外部区域物流资产的整合力度,在未来,根据现有的国际贸易发展规模,更好地对国际物流贸易发展进行研究与开发,改变原有单一化的生产管理模式,以此实现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的系统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一带一路"战略是推进亚洲经贸合作的必要手段,是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开创南南合作新局面的有效方法,是我国应对世界经济严峻挑战的重要环节。"一带一路"战略对国际经济规则提出了新的要求,为确保国际经济规则的适宜性,更好地规避和解决国际贸易问题、能源争端等问题,推进世界经济稳步发展的步伐,本文就"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经济规则的完善与创新问题展开探索。  相似文献   

11.
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人类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之冲击,世界各国必须加强紧密团结,通过建立新型国际合作机制,协同推进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平稳运行。以中蒙俄经济走廊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走廊建设的不利影响,其次构建了国际合作机制理论分析框架,最后提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统筹推进中蒙俄经济走廊高质量建设的国际合作机制。国际合作机制从作用目标、构建原则出发,设计了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国际合作机制、病毒传播风险联防联控机制、疫情联防联控国际保障机制、疫情联防联控与中蒙俄经济走廊高质量建设的协同推进机制。这些机制为"后疫情时代"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国际合作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为中新经贸合作带来更大发展机遇,"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新经贸合作受到双方外交关系、中美贸易摩擦、中国投资环境和彼此文化认同等因素的影响。要抓住发展机遇,改善现状,就要在正确分析其存在问题原因的基础上,强化中新高层战略沟通、推进中新经贸纵深合作、优化中国西部投资环境和实现中新民心相通互融。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综合多位学者论述的基础上对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进行研究和评论,认为,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流动性危机,逐渐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其后果的严重性,引发我们对目前全球金融格局及金融秩序的关注。后危机时代的国际金融秩序已不再适合当今全球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调整不合理的全球金融秩序已不可避免。而金融秩序调整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以及调整的趋势,也需要更多的思考。在后危机时代,中国在完善金融监管制度以保证国家金融安全的基础上,还应把握全球金融秩序调整的良好契机,调整国内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适当调整财政、税收和汇率政策,加强国际金融合作与监管,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参与国际金融体系建设,将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提升政治、经济地位。  相似文献   

14.
影子银行作为正规金融体系的有益补充,是发展直接融资的有效渠道,在我国金融业助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中的作用不容忽视。目前,与其他主要经济体相比,我国影子银行资产规模占GDP比重排名比较靠后,整体体量较小,未来发展空间很大。不过,我国影子银行长期处于监管盲区,传统监管体制无法实施及时而有效的监管,既不利于我国金融系统安全稳定,也不利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构建。特别是金融业内外循环扩大了法律关系模糊带来的消极影响,放大了刚性兑付带来的金融资源循环受阻问题,增加了监管缺乏带来的金融系统不稳定因素,导致我国影子银行监管缺位问题进一步凸显。影子银行是金融系统性风险的一个重要来源,尽管我国已经建立了以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为主体的影子银行监管体系,但分散管理的弊端依然比较明显。为充分发挥影子银行积极作用,助力我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应从顶层着手设计有效的监管制度,规避影子银行可能带来的风险。具体而言,一是建立科学完善的全面统计制度,掌握内外循环中的金融家底;二是建立健全规范而有效的管理架构,防范内外循环中的金融风险;三是积极主动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实现国内与国际规则的全面接轨以及内外循环规则的连通;四是引入监管负面清单制度,平衡金融创新保护与金融风险防范。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是双方加强经济合作的必然要求,同时也顺应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有利于双方更好地分享区域经济一体化所带来的好处。然而,当前我国和东盟各国的比较优势都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各成员国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竞争性,自由贸易区建成后我国和东盟各国能否从中获得更大的利益?本文从福利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建立“10 1”自由贸易区所可能产生的各种福利效应。  相似文献   

16.
美国与欧盟的地理标志之争,对东亚产生了重大影响。首先,促使东亚地理标志法律保护意识崛起。"地理标志"概念被移植,国内地理标志法律保护体系得以形成。其次,导致东亚地理标志保护立场分化。日本、台湾地区成为"亲美派",中国大陆及韩国则保持中立。再次,促使东亚地理标志国际摩擦受到关注。东亚"中立派"在地理标志之争中的态度将逐渐趋于明确;"官民协作"将成为东亚地理标志维权的一大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沿边次区域合作与中国对外经济规划的调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董藩  郭波 《财贸研究》2004,(4):23-30
深化沿边开放是西部大开发的必然要求 ,这样国际经济合作就必然加强。而深化沿边开放的近期目标是推动次区域经济合作 ,特别是加强中亚和东南亚的沿边经济合作。为此 ,应在对外经济规划尤其是对外贸易格局、产业结构、边境口岸的城市化建设三个方面做出重大调整。  相似文献   

18.
公众防灾教育在灾害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面临着各种重大灾害风险的威胁,加强公众防灾教育,是有效应对灾害风险的重要手段,而我国公众的防灾意识相当薄弱.应以灾害风险管理为切入点,系统地分析我国公众防灾教育的现状、问题和原因,并借鉴国外的经验,就可以对我国公众防灾教育在灾害风险管理中作用的高效发挥,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IT企业国际化成长动因及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的加快对我国IT产业的发展提出了迫切的要求,要实现IT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必须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努力增强IT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文章在对IT产业市场结构的分析基础上,提出我国IT企业国际化成长的动因框架,并通过分析得出:我国IT企业的国际化成长是基于核心竞争力培育的成长,通过国际化谋求某种竞争优势,提升企业的核心能力.我国IT企业的国际化利用生物学的相关理论,可采取国际化成长的合作繁殖、复制繁殖和个体进化三种模式.  相似文献   

20.
现在中国的软实力日益引起国内外的关注。中国在非洲软实力的应用对中国国际形象的构建与传播,对中非关系的深入发展以及和谐世界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中国在非洲软实力的庆用也受到软实力本身中的中国模式以及非洲投资环境的制约,以及来自西方社会种种的猜疑与批评,因此,我们应在未来加大对非文化交流力度,继续深化中非在民主政治、人权领域的对话与合作,进一步优化对非政策的国际宣传策略,进而加强中国软实力在非洲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