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全中 《中国报业》2014,(15):93-93
当前,随着传媒单位“转企改制”的进一步深化,传媒企业也在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进行扩张,其经营范围更广、业务更复杂、风险也更大,这就要求传媒企业建立起科学有效的决策机制。但是在实际运作中,不少传媒企业的决策机构却成了名副其实的“长老会”,不仅导致在重大事项上决策失误,而且耽误了传媒企业转型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2000年8月1日,中国最大的轮式拖拉机生产厂家之一的天津拖拉机制造有限公司与美国的世界著名企业约翰·迪尔公司合资成立了约翰·迪尔天拖有限公司,不仅走上了一条国有企业的嫁接改造之路,而且还用通过“强强联合”的形式,把“铁牛的力量”和“奔鹿的敏捷”完善的结合在一起,使天拖公司这一国有老企业,重新焕发了青春,无论在资金、技术、管理等各个方面都跃上了一  相似文献   

3.
<正> 一、关于对“国有企业”的概念再认识问题按照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国有企业经过改革,极少数企业成为国有独资公司,极大多数企业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企业组织形式多样化,而国有资本只是这些多元投资主体中的一“元”(即使是国有资本控股的)。因此,国有企业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或其他形态的企业以后,就不应再称谓“国有企业”,只有国有独资企业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有企业。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等再称“国有企业”,不仅名不符实,而且有贬低其他经济成分之意。目前相当一部分国有资本在  相似文献   

4.
2005年以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不仅写进了《公司法》,而且被党和国家领导人一再提及。习近平2012年3月14日访美期间,也寄语中关企业家:“要厚道经营,兼济天下,履行好企业社会责任”。在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见面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短短1500字讲话,十次提及“责任”一词。  相似文献   

5.
周德文 《浙商》2009,(11):53-53
企业转型升级不是要求大家全部去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很多大企业都是传统产业,转型需要有一定的基础,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企业转型首先要进行行业整合,以一些龙头企业来整合一些中小企业,在整合的基础上企业再进行提升。我们虽然是传统产业,但是经过提升以后同样会创造新的价值。有~部分优秀的企业,有一定规模,有实力的企业才能考虑到转型。转型要有目标,走小而精、小而优、小而强这种小型巨人的道路。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企业要“叩”、“创”、“抢”、“变”、“走”、  相似文献   

6.
近日,泉州市政府部署开展的2014—2015年品牌发展系列活动提出,要建立泉州“中国知名品牌数据库”,全面、系统地反映企业品牌建设备方面的信息,为企业在品牌发展管理上提供优质服务,项目由泉州品牌发展中心承办。建立“中国知名品牌数据库”,对于优化品牌经济运作、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泉州转型升级、打造泉州经济升级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前几年,生产不断发展,而财政收入却反而逐年下降。针对这种状况,中央提出了财政收入要与生产同步增长的要求。近年来,由于经济效益不断提高,许多企业,部门和地区实现利税增长,不仅做到了与生产“同步”,而且出现了超过生产增长速度的可喜现象。如去年1~10月份,山西、内蒙等13个省区工业产值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了6.7~22%,而实现利税分别增长7~59.7%。这就给财政理论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新课题:财政收入在什么条件下可以实现与生产同步增长?财政收入增长速度能否超过生产增长速度?这种“同步”或“超速”增长有没有理论依据、有没有规律可循呢?等等。本文试就这一问题做些探讨。  相似文献   

8.
新闻界发起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就是号召我们新闻记者要融入基层、融入一线,融入群众生活,用群众语言,写百姓生活,讴歌伟大时代。“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是新时期对新闻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作为县级新闻工作者,我们必须深入贯彻落实这一重要精神,把手中的镜头和笔头对准基层百姓,把民情,民意,民心下情上达,确保新闻事业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国有企业党组织在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积极探索新思路、新做法,努力按照“政治素质好、经营业绩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的四好班子标准,塑造新时期国有企业的领导团队,上海市国资委党委下属的烟糖集团党政班子提出:“把工作当事业做,把事业当学问做”的理念,得到同业认可和呼应,尤其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其归纳提炼国企领导班子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10.
牟其中喜欢用数字描述事物,他有个名的“99℃ 1℃”理论:水要烧到100℃才能开。国有企业已经把“水”烧到了99℃,自己再往里面加1℃就可让“水”沸腾了。他给自己的定位为3个“半个”:半个经济学家、半个理论家、半个企业家。  相似文献   

11.
张品修 《财贸研究》2002,13(6):12-12
<正>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私营企业主”的经营管理是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私营企业不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社会主义初级阶级的“综合经济基础”的重要构成部分。二十多年的改革实践证明,不能把公有制为主体视为国有企业为主体,因为国有经济不是社会主义的目标模式,也不是社会主义的唯一经济基础,更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唯一经济基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基础是由公有制经济、私营经济和公私混合经济构成的“综合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2.
编制“十三五”规划要明确八个新导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制黑龙江省“十三五”规则,一定要明确八个新导向,即:要适应经济新常态需要;要把“一带一路”建设全面推进;要继续深化改革;要实现经济转型升级;要优化调整结构;要实施互联网+发展战略;要保护生态绿色发展,全面惠及民生.  相似文献   

13.
《国际贸易问题》1995,(7):23-25
<正>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决定,遵照部党组关于“要把企业改革作为今年改革的重点”的要求,结合外经贸行业的具体情况,现提出1995年我部直属企业深化改革的总体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化部直属企业改革,要以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针、政策为指导,贯彻《对外贸易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既要搞活  相似文献   

14.
争鸣     
<正> 吴敬琏:改变“五龙治水”,推动小康实现 经济学家吴敬琏把现行国有企业的治理方式形象称为“五龙治水”:投资权由计划系统“点头”,日常生产经营决策权由经贸委决定,高级经理人任命权归党委,收益权和财产登记由财政部门规定,而直接对上市公司的授权权益还有一个专门授权机构。他认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从国有经济改革做起。目前仍有18万家国有企业产权由中央集中行使,它们改制都需经各中央部委同意,产权结构变动上每走一步都很不容易。如果中央只抓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少数企业,这个数字不到200家,把将近18万国有企业放到省、专区一级,那么国有经济改革和地方经济振兴都将很快进行。  相似文献   

15.
从 1994年到 1997年末 ,试行“年薪制”企业已突破 1万家 ,年薪数额最高者达数百万元。然而前路难卜 ,年薪制曾一度陷入低谷 ,其试行企业也急速下降至6 0 0 0多家。业内人士分析 ,年薪制要“重整旗鼓”,先要跨过五道“坎”。——实施主体难定位。对于建立了现代公司的国有企业而言 ,董事会是选聘职业企业家并进行确定其年薪制报酬的主体 ,政府部门只负责对国有产权代表的任免和激励约束 ,负责产权代表的报酬制度设计。然而 ,时下86 %的国有企业的领导班子都是上级党政和主管部门任命的 ,这就涉及到如何确定年薪报酬制度的实施主体、实施对象…  相似文献   

16.
号称要打造“中国沃尔玛”的物美集团,正在经历一场由零售企业向供应链企业的转型,即不仅仅靠“买进卖出”来赚取商品差价,而是通过把控供应链的更多环节,获取更多的赢利点  相似文献   

17.
国有企业现状要求工会提高认识,确立工会思想政治工作地位,并创新思路,加快工会思想政治工作转型.要由“唯上型”向“自主型”转变;由“滞后型“向“超前型’转变;由“指令型”向“民主型”转变;由“声势型”向“实效型”转变;由“灌输型”向“交互型”转变.  相似文献   

18.
作为“数字国企”的建设的一个重要“加速器”,要充分利用信息化的优势,不断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力,使企业的国有资产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发展。因此,研究国有企业如何把握数字经济新优势,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智能化转型,进而提升国有企业治理现代化水平和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我国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不仅要注重宏观区域层面的顶层设计,还需要关切微观企业层面的减排机制。流通业作为沟通生产者与消费者的桥梁和支撑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双碳”目标的实现对流通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出考验的同时,也为流通数字化发展带来更大机遇。因此,深入探究碳约束下企业数字化转型机制不仅对实现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还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政策制定具有启示价值。本文以2012—2021年中国A股上市357家商贸流通企业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区域低碳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双碳”目标约束下数字化转型能够有效缓解资源错配,从而对区域碳排放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此外,无论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数字金融发展,都可以增强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激励。为此,本文认为商贸流通上市企业应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以缓解低碳约束下企业发展的困境,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 素有“驰名津汉三千里,冠盖华中第一家”之称的武汉盛锡福帽厂是一家有60余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企业。它生产的各类帽子在国内享有盛誉,不仅畅销武汉地区,还远销至湖南、四川、江西、河南、陕西及新疆等地。尤其是在改革开放的初期,他们凭借老字号的声誉、先进的工艺技术以及全国联网的销售优势,把生产经营搞得红红火火,党和国家不少领导人都曾慕名前来定制出访用的礼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