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从宏观上更好地把握北京市房地产市场的现状,了解其他国际大都市的房地产价格走势,北京市房地产业价格专题研究之二选取香港、新加坡等国际大都市,首先从房地产业发展的历程入手,然后针对近年来的住宅价格走势、居民购房支付能力和公共住房政策等问题与北京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2.
一、房地产发展的长效机制逐步建立与完善1、房地产市场仍是宏观调控重点所在。在国家明确提出建立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的大背景下,我国的房地产业重心将从第一次房改后的发展经济功能向发展社会功能倾斜转移。如果房价过高及房地产业  相似文献   

3.
房地产贷款风险及管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雄 《上海房地》2005,(7):51-54
近几年,全国房价一路走高,房地产业作为支柱产业而得以大发展。与此相关的一些行业,房地产金融业也得到了大发展。因为支撑房地产价格的资金60%~70%主要是银行资金,所以房价的不断上涨,使房地产市场风险增加,导致房地产金融的风险也逐步增加。为此,央行和银监局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信贷方面的规定和指引,来防范房地产金融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环境下,房地产业已经成为了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行业。本文认为,从长期看,房价不会稳定不变,但是在一定时期内价格变化所呈现出的某种变动趋势应该由宏观经济所影响和决定。本文着重研究房地产价格和宏观经济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我国房地产业得到了蓬勃发展,但房地产泡沫的积聚,正在成为我国社会稳定、金融稳定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威胁.本文旨在分析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的原因,并对稳定房价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与调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前,全国各主要大城市房价过高、涨幅过快,已经远远超出普通居民的承受能力,成为影响宏观经济平稳、健康运行的最大不确定因素。房地产业作为一个对国民经济和普通百姓关系非常密切的行业,既需要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发展,又应当从我国的特殊国情出发,明确提出房地产业发展战略目标并建立完善的调控体系,给市场一个明确的心理预期。这对于保持房价稳定,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杜威 《企业导报》2014,(2):55-56
经历了两年的快速上涨后,房地产业的问题也变得越来越突出,房价过高、大套型住房比重过大和投资增长过快等三大突出问题浮出水面,本文对国内房地产价格近几年的发展和变化研究后,找到影响因素和分析影响其发展的经济学原因。  相似文献   

8.
鲁立坤 《中外企业家》2022,(13):133-135
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利率政策变化情况和房地产业发展现状,然后运用局部均衡分析法,分析了利率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得出短期内利率和房价反向变动;长期内利率对房价的影响取决于供求双方的利率弹性大小的结论。最后,根据结论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进入21世纪,我国房地产业已连续5年进入蓬勃快速的发展阶段。无论房地产业的投资、房屋竣工面积、房地产的交易量都以两位数的速度猛增,与此同时,房价也在持续攀升。在新的一年,房地产业势如破竹的发展势头是否还会持续下去?消费十分关注的房价通过调控手段能否平抑?房地产开发的热点区域是否会转移?都是广大读感兴趣的问题。要预测房地产未来的发展趋势,最好是分析近年房地产业发展的轨迹和影响因素,因为任何事物的结果都与其发展的过程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从“平抑房价”到“促进住房消费”,“两会”关于房地产的主调论的改变,无疑将为房地产业的发展带来利好。预计“两会”后,在国家积极的宏观调整之下,我国的房地产市场步伐将会更加稳健,价格将趋向平稳。  相似文献   

11.
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主导产业,因此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对于现代国家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关键的作用近十年来,中国房地产业伴随着中国的经济买现了一个飞速发展繁荣的阶段,但是其中也夹杂着一系列问题,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研究本文结合中国区域经济的特点,主要从劳动力流动的角度,着重分析了人口流动对中国房地产价格的解释力,对房价的预测和调控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对当前及未来房地产发展形势的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被炒作得沸沸扬扬的房地产泡沫论,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争论,成为近日各级政府、各大媒体、网站、从业人员关注的焦点。一种观点认为只是局部地区出现过热,远没有出现泡沫的迹象;另一种观点却预言房地产业将出现危机,引发泡沫不可避免。那么,应当如何正确认识当前房地产业的发展形势和现状呢?房地产业未来发展走向如何呢? 一、对当前房地产业形势和现象的分析和认识1. 局部地区的房地产需求旺盛与房价上涨并不意味着就是泡沫从2002年以来,全国房地产市场出现了差异化的发展态势,主要表现在一、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持续供销两旺,特别是原来…  相似文献   

13.
房地产业一直是牵引中国经济的火车头,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作出了贡献。但是近几年,房屋价格的大幅上涨,在中国房地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只影响房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经济的发展。几次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房价也有了回调的趋势,但房地产市场仍有许多问题,本文深入地研究了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中的一些问题和不足,提出了改善房地产市场调控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黄菊  蔺晓强 《企业导报》2013,(6):111-111
房地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但房地产价格的急剧上涨会对国民经济甚至整个社会造成很大的危害。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房价快速上涨对各地区、居民、金融以及宏观经济的影响,揭示房价快速上涨的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15.
牛德利 《价值工程》2011,30(29):128-129
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先导性产业。房地产价格的讨论一直都是热门话题,影响房价的经济因素主要在于供求状况、经济基本面、城市化进程、经济周期、经济全球化等方面。与此同时,政策的变动也是价格波动的因素之一,与经济因素相辅相成。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因素,并以实际出发分析了房地产价格的构成,就政府如何从根本上抑制房地产价格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房地产价格是我国价格体系中备受国民关注的价格变量,房地产价格是否合理,房地产价格水平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是否相适等敏感问题直接关系到全社会物价和货币价值的稳定。房地产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关系国计民生,房价的涨跌会直接影响投资和消费。近年来,我国房价持续攀升,与诸多的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有关,各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是引起我国近些年来房地产价格快速上升的主要动力,国家政策的导向、国内贷款的增加、建筑成本的上升,也是引起房地产价格’决速上升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程度虽然不尽相同,但却形成了一股共同影响价格的合力,已成为整个房地产价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我国房地产价格的研究已刻不容缓,加强对房地产价格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叶小兰  陈兰兰 《企业经济》2003,(12):122-123
近年来,房地产业迅速地推动了城市化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居民生活质量,成为拉动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重要动力。房地产价格(尤其是土地交易价格、商品房销售价格)走向基本能够反映出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经济发展的态势,是衡量经济景气的晴雨表,也是判断房地产市场是否出现泡沫的重要指标。本文试图对江西省近年来房地产市场价格走势进行评价,并预测未来房价走势。一、近年来江西房地产价格走势评析(一)纵向看,市场得到全面激活,价格全面攀升,而且升势强劲。(见表一)1、房地产销售市场自1998年房改以来,江西的房地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投资呈现加速…  相似文献   

18.
《数据》2007,(5)
为了从宏观上更好地把握北京市房地产市场的现状,了解其他国际大都市的房地产价格走势,北京市房地产业价格专题研究之二选取香港、新加坡等国际大都市,首先从房地产业发展的历程入手,然后针对近年来的住宅价格走势、居民购房支付能力和公共住房政策等问题与北京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9.
房地产价格是我国价格体系中备受国民关注的价格变量,房地产价格是否合理,房地产价格水平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是否相适等敏感问题直接关系到全社会物价和货币价值的稳定。房地产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关系国计民生,房价的涨跌会直接影响投资和消费。近年来,我国房价持续攀升,与诸多的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有关,各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是引起我国近些年来房地产价格快速上升的主要动力,国家政策的导向、国内贷款的增加、建筑成本的上升,也是引起房地产价格’决速上升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程度虽然不尽相同,但却形成了一股共同影响价格的合力,已成为整个房地产价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我国房地产价格的研究已刻不容缓,加强对房地产价格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房地产业逐渐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而近年来,房地产价格的逐年攀升逐渐成为影响人们生活水平的重要因素.本文在总结已有文献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北京市相关房地产为数据对象,选取2003~2013年相关数据作为样本,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实证分析了房地产价格的相关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为我国房地产业未来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出一系列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